坚持戏曲改革,是对袁雪芬最好的纪念
2011年2月19日下午2时,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在上海病逝,享年89岁。袁雪芬是越剧的奠基人、新越剧的开拓者。有人说,没有袁雪芬,越剧就不是今天的样子。有人说,袁雪芬的去世,是越剧一个时代的终结。人们怀念袁雪芬什么?失去袁雪芬,对于越剧又意味着什么?
越剧界、戏曲界在悼念在怀念袁雪芬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越剧改革戏曲改革的诸多思考。
当年,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袁雪芬等“越剧十姐妹”发起了越剧改革,把崭新的舞台演出形式引入越剧,特别是将鲁迅原著《祝福》改编成越剧《祥林嫂》上演,轰动一时,该剧也被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今天的人们热议的是,袁雪芬一直是改革家,一直支持着越剧的改革,即便是对于袁派的演员,同样要求不要局限在本流派中,要广泛吸收、大胆创新。在越剧花旦诸多流派之中,许多人很喜欢袁派艺术,大概在于袁派的“大气”和博采众长,在于袁派不断的发展。
用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看,万物在运动中发展变化。越剧从诞生到形成发展,也是无时不在变化的。越剧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这种历程其实就是一代代艺术家们创新实践的过程,是追求、探索、变革、前进的过程。“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变革,学习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大胆地进入变革创新之路,这正是戏曲艺术家们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的明智的选择。每一位能被称为艺术大师的戏曲前辈,无一不是因有所创新而奠定地位。
袁雪芬在越剧表演上勇于突破和革新,更是有口皆碑,有着开创性的功勋,成为一代宗师。假如没有一代代戏曲家的努力,就不会有今天的越剧。我们讨论戏剧的现状和未来时,似乎不应忘记这段历史。即使越剧等戏剧形态在今日的社会已略显老迈,我们依旧应当敬佩那些奠基者、开拓者、变革者,并且敬佩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的先驱与后来人。
袁雪芬说,她一生的追求就是两件事:“改革越剧的内容,不再只唱才子佳人;改革越剧的环境,让戏子受到尊重。”这句话别有一番深意,具有高人一筹的底气和眼力,不由得不令人折服。即便在于今天来看,同样发人深省。
如今,改革了开放了搞活了,古老的、传统的、民族的、历史悠久的、中国特色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虚实结合的、雅俗共赏的、舞台艺术达到高峰的,艺术表现最浪漫的、百花丛中最鲜艳的民族瑰宝———戏曲,怎么一下子如此低落?
浙江的戏曲确实很有作为,新作不断,获奖不少。浙江文化艺术获高奖的主旋律是戏曲,进京展演的主旋律是戏曲。当然,相对来说,近年来不景气的也是戏曲。
还有,戏曲表现新时代,的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困难并不等于不能。当年袁雪芬排演了反映那个时代下层民众生活的《祥林嫂》,今天的我们能否打造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剧目,为艺术史留下新时代的标杆?
越剧以其表演的风雅经典,唱腔的韵味淳厚,当之无愧地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但相比于昆曲、京剧的地位,也许越剧还仅仅是定位于最有影响力的地方戏。越剧能否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全国性的有影响力有普适性的剧种?
时代在变革,生活节奏在加快,文化消费方式多元化,越剧等戏曲发展遇到了不少难题。是固守、还是革新,经常成为戏曲界的两难选择。袁雪芬的谢世重新使戏曲改革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茅威涛的越剧改革褒贬不一、见仁见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1699桃花扇》,却是大受欢迎和热捧。无疑,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变迁的革新才是戏曲新生繁荣的希望所在。尽管也许很缓慢,甚至很痛苦。因为改革这种选择本身包含着否定和开创,否定是痛苦的,而开创是艰难的,但正是在痛苦和艰难中,才会得到戏曲繁荣的春天。
2008年2月,袁雪芬当选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代表性传承人。一代大师走了,但她的精神衣钵必然要传承下去,要进一步弘扬。今人要超越前人,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智慧。传统戏曲的繁荣,文化的复兴,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使命和责任以及始终不渝的理想追求。
怆然别先人,殷殷待后者,念越剧之悠悠,当慨然而奋进。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我们该赓续传扬。
2011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