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解决问题,怎么做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问题产生的7种可能和发现问题的7种方法

一、企业问题产生的7种可能

再复杂的问题,都有其产生的根源,我们把企业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归结为7个方面,分别为方向不明、目标不清、责任不明、方法不对、能力不足、意愿不强、氛围不正。如图2-1所示。

图2-1 问题产生的7种可能

1.方向不明

企业很多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对发展方向定位不清楚,导致企业决策捉摸不定,员工行动忽左忽右、摇摆不停。

为了能够说明这个道理,我给大家讲个巧媳妇的故事。

某村里有位姑娘心灵手巧,大家都叫她巧姑娘,等巧姑娘嫁人之后就变成了巧媳妇了,但巧媳妇有三个婆婆(婆婆、太婆婆、太太婆婆)。巧媳妇烧好了饭,婆婆说:盐太淡;太婆婆说:太咸;太太婆婆没牙,说:饭太硬嚼不动。好不容易闲下来,婆婆让她去纺纱,太婆婆让她去织布,太太婆婆啥也不说,直摇头……几年下来,巧媳妇变成了“笨媳妇”。

生活当中如此,其实在企业里面也是大同小异,企业常常因为经营方向不明确,导致内部员工像无头苍蝇,无所适从,入职的时候都是“巧员工”,时间长了都变成了“笨员工”。

深圳有家实体企业想做互联网转型,有些人认为平台开发最关键,有些人认为圈粉很重要,有些人认为做大流量是根本,还有些人认为开发令客户尖叫的产品最靠谱,就在大家对未来把握捉摸不定的情况下,基层员工无所适从,大量离职,错失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再如杭州有家企业,爷爷是董事局主席、爸爸是股份公司董事长、儿子是股份公司总经理,在确定公司发展战略的问题上,“泥腿子”爷爷说要坚持专业化,“土鳖”爸爸说要坚持多元化,“海归”儿子说要国际化,在三代“老板”的指挥下,下属员工只能谁的嗓门大就听谁的。

以上都是典型的由于对方向定位不明确导致企业发生种种问题的例子。

2.目标不清

经营企业要有清晰的目标,目标模糊、目标过高、目标过低,或者目标发生偏移都有可能导致问题发生,这些目标可能来自于对未来发展的描述,也可能来自于对日常经营阶段性成果的量化(如订单交付周期、新产品开发周期、生产计划达成率、采购成本下降等),还有可能来自于对客户诉求的精准描述,不管怎么样,只要目标不清晰就可能造成员工理解不到位、行动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我们曾经为宁波一家企业提供年度经营计划咨询服务,在调研员工对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看法时,这家公司的员工告诉我们,他们公司从成立到现在一共18年,在过去18年当中公司老板确定的年度经营目标从来没有实现过。如果每年的目标都不能实现,就意味着员工18年都基本上不会领到什么奖金,那么员工的自信心以及工作积极性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责任不明

企业问题的产生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责任划分不明确,多个责任主体共同负责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就是谁也不负责。另外,在内部进行责任划分的时候,很多企业往往由于没有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对各项职能进行系统分工,造成企业内部存在很多责任真空与模糊地带。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小女孩从学校回来,试了一下妈妈买的新校服,发现裤子长了5cm,在吃完饭的时候她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等小女孩睡觉后姐姐记起了这件事情,她就按照小女孩说的把校裤剪短了5cm,然后就去睡觉了。妈妈忙完家务睡觉前也记起了裤子比较长的问题,妈妈也拿起剪刀剪短了5cm。第二天一早,奶奶第一个起床,她也记起了这件事,奶奶怕耽误小女孩上学,急急忙忙也把裤子剪短了5cm,再缝好。等到小女孩起床穿上裤子后发现,前一天长了5cm的裤子反而短了10cm,长裤变成了七分裤。

类似小女孩遇到的问题在很多企业层出不穷,很可能每天都在上演,归根结底都是由于责任没有分清楚造成的。

很多企业会经常遇到因客户欠款而付不出来造成呆坏账的事情,但很少有企业会遇到因供应商欠款而无法支付造成呆坏账的事情。2017年我们在贵州辅导一家企业进行经营业绩提升的时候发现,供应商欠这家企业两千多万元货款而无法追回,原因就在于采购部门预付款给供应商,供应商又久久没有供货,最终由于这家供应商倒闭造成了呆坏账。这件事情的责任表面上看似乎在采购部门,但财务部门、计划部门、仓储部门、审计部门同样要负失职之责。

4.方法不对

我们经常说: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这句话证明了方法的重要性,在本人的拙作《学管理……用管理……会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年版)中提到:优秀的管理者能够随人、随事、随时、随地地实施管理,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都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处理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正确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处理事情的结果。

有一个业主家里的水管损坏了,他先自己动手修理,在磨破手指、敲碎瓷砖却仍然没有搞定之后,终于决定打电话叫水电工来。水电工到达以后,先检查水龙头,然后到地下室看了看主要的水管,他只花了几分钟检查水管,然后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把橡胶槌子对着水管轻轻一敲,啪的一声,水龙头的水流出来了。临走前他写下账单:水管修理费50元。业主火冒三丈:“这简直是抢劫!你只不过是敲了敲水管,这我也做得到。”水电工回答:“是的,你也会做,但是你却没这样做。而且,如果你这样做,很可能会把水管敲破。”业主要求水电工开一张逐项说明的账单。于是水电工开出了如下账单:维修交通费10元,选择工具敲打水管2元,知道敲哪儿以及如何敲打37元,敲打水管1元,合计50元。

这个故事的精髓在哪里?每个人都会敲水管,但是唯有专业人士能真正了解问题在什么地方,然后选择正确的工具作业,并且知道敲哪里以及如何敲,这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事的最佳例证。

在企业内部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低能力的员工花了很长时间做一件事情,结果是浪费了时间、精力及公司提供的资源,但由于方法不对,最终做出来的结果远没有达到企业的期望。

5.能力不足

很多企业在用人方面觉得低能力的人工资低,所以总喜欢采用低能高岗的用人模式,殊不知,一个低能力的人与高能力的人相比,虽然高能力的人的用工成本会高,但高能力的人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也是低能力的人无法比拟的,这是企业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另外一种表现是企业臆想着让一个60分能力的人去干一件要求80分能力的人干的事情,还要做出100分的工作业绩,这显然不合理;还有一种表现则是很多企业在确定战略、规划新业务的时候很少评估现有团队的能力,也很少先提升团队能力再实施高要求或者具有挑战性的新业务,结果由于能力不足而导致项目失败、目标无法达成。以上种种都是由于能力不足造成的问题。

6.意愿不强

面对企业的问题,很多人袖手旁观,视而不见;也有人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人总是喋喋不休地抱怨,以上这些都不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全美国最受尊崇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我们的时代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发现——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企业也是如此,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员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意愿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已经落幕,国足又一次倒在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决赛阶段的门槛边,国足主帅里皮认为如果让他早点接手国足,也许就能带着国足跨入世界杯决赛圈,在里皮看来现在的国足从实力上来讲不能说是世界一流的球队,但也不至于踢得这么难堪,什么原因呢?在我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意愿,正如2001年带着国足打进韩日世界杯决赛圈的国足主帅米卢曾经说过的:态度决定一切。

7.氛围不正

意愿不强是指员工个体的态度问题,而氛围不正则是指团队士气的问题,很多公司都笼罩着一层不求上进、互相推诿、各自为战、有成就则争夺功劳、遇到问题就一走了之、各扫自家门前雪的“阴霾”,整个团队死气沉沉,集体抑郁,这是企业问题当中最严重,也是最可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