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受益一生的经典名言(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在他的《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含义是,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宁恬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任何一个青少年朋友,在未来追求理想的人生目标的道路上,你若想走得更高、更远,首先必须修炼出一颗平淡的心,如此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生活中,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功名,这两样东西无疑是最吸引人们的。很多时候,假如我们过于在乎名利,就很容易使自己随波逐流,无法坚守自己的原则,甚至迷失人生的方向。邹韬奋曾经说过:“一个人光溜溜地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最终醒悟,名利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然而,大千世界,五彩斑斓,充溢着形形色色使人们难以抵制的名利诱惑,只有拥有达观的人生态度、淡然的处事风格,才能够修养到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晋代陶渊明之所以归隐田园,就是因为他看淡了所谓的人生的输赢得失,宁愿清静一生,也不愿意与人争斗。

公元405年秋天,为了养家糊口,陶渊明不得不来到离家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

这年冬天,他得知,有一位官位高于他的上司要来彭泽县视察,此人极为傲慢,还未到彭泽县地界,就派人令陶渊明去拜见他。

陶渊明虽然心里很看不惯这样的上司,但也不得不马上动身。谁知,出门前,他的师爷却拦住他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此时,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陶渊明能不为五斗米折腰,放下官场,归隐田园,这就是一种洒脱!古代,和陶渊明一样,不愿伪装自己、曲意逢迎的人着实不少,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是一种写照。然而,世间也不乏那些以为伪装就能保全自己、最终却玩火自焚的人。

众所周知,人生就是由一个个欲望组成的,合理的欲望是人生的原动力。所以,淡泊指的是正确地取舍,属于我的,当仁不让,不属于我的,千金难动我心,这才是真正的淡泊。

青少年朋友们,从现在起,要开始充实自己的内心,坚守自己的心灵,以清醒理智的态度,步履从容地走过人生的岁月。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轻松自在,我们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豁然开朗!

作者链接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曾作《蜀相》赞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