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荣格精选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读
自性与尽心

“自性”,或称之为大写的自己(Self),以及有关的“自性化”(individuation)过程,属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有关论述,属于心理学之道的本质探索,可视为荣格对德尔菲神殿箴言“认识自己”的响应。

同时,在这部《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伊雍(Aion),也有译作“爱翁”或“埃里恩”。中,荣格也将神话、哲学、宗教和文化,比如基督教中的象征,以及诺斯替的传统等,融入对“自性”原型及其原型意象的分析与阐释。于是,看似理论性很强的著作,已是包含荣格分析心理学积极想象和扩充技术的运用。

荣格用这样一段话,作为《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的开始:“无意识心理学的研究使我面对着一些事实,这些事实要求我们构想一些新的概念。其中一个概念就是自性(Self)。我们这样来表述这个实体概念,意思并非是要取代早已被人们所熟知的自我(Ego)这个概念,而是以某种超越概念的形式把自我也包含在内。”于是,荣格所说的“自性”,属于其分析心理学原创性概念,与人们所熟知的“自我”(ego,甚至是小写的self)不同,需要专业的定义与阐释。

荣格说:“我曾经建议把那些虽然在目前还无法被完全认识的全部人格称为自性。根据定义,自我附属于自性而且与自性有关,就像其整体的一部分。”荣格也曾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自性与自我的关系:自性如大海,自我则是大海里面的鱼。尽管在《荣格全集》中,荣格曾在不同的语境下,对自我和自性有不同的描述与阐释;但以上出自《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中的论述仍可作为重要参考。

在介绍“自我”与“自性”之后,荣格进而阐释“阴影”(shadow),这是《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的第二章内容。阴影也属于分析心理学体系中的独特概念,荣格想用其来表达人们内心深处隐藏的心理事实。阴影的存在或是由于自我的压抑,或是自我从未觉察和认识到的部分,但大多是让自我蒙羞或难堪的内容。这些让我们自己不满意而存在于我们自己无意识中的人格特点,往往会被我们投射到其他的人身上。

荣格坦言:“阴影是一个对整体自我人格形成挑战的道德问题。”因为,如果不付出相当大的道德努力,那么人们也不可能意识到阴影的存在。“要想意识到它,就必须承认确实存在着人格的阴暗方面。”这是荣格在此书中的表达。荣格的学生诺伊曼(Erich Neumann)曾写过有关阴影的心理学著作:《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荣格在为其作序时说:“新时代的缺点或邪恶,首先给医学心理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治疗神经症终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因为阴影的背后,或者通过阴影,我们不得不面对人类内在恶的存在。当然,在分析心理学体系中,阴影主要还是临床心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因为所有的病症背后,可能都是阴影试图在表达。对于作为深度心理治疗的分析心理学而言,所谓治疗和分析,必然都会遇到阴影或者要与阴影打交道。因而,在这种意义上,作为整合与完整性的自性,便具有至关重要的治愈意义。

同阴影一样,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也是分析心理学体系中的原创性概念,也与对自性的认识和理解有关,因为都属于原型意象系统中的组成。《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中的第三章,便是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描述与阐释。在荣格看来,除了阴影之外,阿尼玛、阿尼姆斯便是能够在无意识水平对自我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型意象。若是说人们对心理投射的理解可以增加对阴影的觉察和认识,那么荣格认为,正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完成了投射的机制与效应。一般来说,阿尼玛常被用来形容男人内在的女性意象。在荣格探索无意识的心路历程中,阿尼玛的存在是其真实的感受,接近于一种灵魂的气氛或灵魂向导的作用。阿尼姆斯则是与阿尼玛相对应的概念,表示女人内在的男性意象。在对自性现象学进行反思的时候,荣格也用爱欲(Eros)来形容阿尼玛,用逻各斯(Logos)来形容阿尼姆斯。根据分析心理学的理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都会经由拟人化的形式出现于梦中,或者以意象和象征的形式出现于心理分析过程或者生活之中。

荣格在介绍与阐释“自我”、“阴影”、“阿尼玛与阿尼姆斯”之后,开始讨论和呈现其“自性”的心理学。基于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理解,荣格表示:“被同化到自我中去的无意识内容数量越多、意义越重大,自我就会与自性更加接近,尽管这种接近可能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然而,这样的一种心理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自我的膨胀,除非在自我与无意识原型之间画出一条明确的分界线”。于是,阴影、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等原型意象,也就具有了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自我与自性关系的确立,以及以自性为中心的和谐发展。

接着,如荣格之一贯风格,《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深入于神话、宗教、哲学与文化等领域,这也正是荣格心理分析扩充技术的体现,将有关的原型意象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来放大与阐释,努力扩充自性现象学的深远意义。

这种放大与扩充,如荣格用“Self”来表达“自性”,也如《易经》中对“大人”的形容:“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经·系辞》)于是,这种“大人”也可理解为获得自性之人或自性化者。正如孟子的理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于是,存心养性,便可以事天,也便具有真实的心理分析的意义,犹如荣格之自性与自性化的论述。张载之“大心篇”,也正是对此“大人”与“尽心知性”之意义的发挥: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于是,荣格所表述的自性,以及自性化的意义,也尽在其中。

申荷永

2018年7月于洗心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