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梯级公开课(套装共6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课 万木草堂小学学记

〔清〕梁启超

题解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3号一所老宅子,开馆讲学。该学堂被命名为“万木草堂”,意在为中国培养中西兼通的众多救国大才。入室弟子有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100余人。此学堂被称为戊戌变法策源地。后来梁启超在上海再造万木草堂,强调学生必须以天下为己任。本文对学堂主事者和教师言明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对学生言明努力方向和方法。

人物故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末民初呼风唤雨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宣传家。8岁学文,9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师从康有为。曾协助康有为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其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陈宝箴主政湖南期间,受聘担任长沙时务学堂主讲,并著《变法通议》,号召中国变法图强。继而跟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一起,发起戊戌维新运动,对风雨飘摇的中国社会造成巨大影响。跟康有为合称“康梁”,是变法运动和变法时代的代名词。北洋政府时期,他曾出任司法部长、财政部长等职,积极为国效力。因肾病在协和医院做肾切除手术。西医将其好肾切除,病肾保留。为了保护西医声誉,他对此不事声张。不久辞世,年仅56岁。有《饮冰室合集》传世。

主课文

启超居上海,双遣先生,使其子以东来就学,且告启超曰:“今日中国之弊,人才乏也。人才之乏,不讲学也。吾子日言变法,如捕风,如说食说食:空谈食物,意即画饼充饥。,为裨裨(bì):增添。几何,吾子盍盍(hé):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抗颜抗颜:态度严正刚毅,不看别人脸色行事。而讲焉。”

启超瞿然瞿然(qú rán):略显惊讶。曰:“启超四库四库:古人把中国典籍分作经、史、子、集四类,这也是古人的知识分类法。清代纪晓岚等人按此分类编纂《四库全书》,囊括了先秦以来主要经典。四库之籍即指《四库全书》所收典籍。之籍,百不窥一,五洲之域,游梦未及,将终其生为学僮,犹惧不殖,遑言讲学。双遣曰:虽然,子其演子之所学演子之所学:发挥你所学。演,发挥。,有可以诲以东者而述焉。”于是略依南海先生《长兴学记》,演其始教之言以相语也。启超记。

立志:孔子曰,天下有道,某不与易也天下有道,某不与易也:语出《论语·微子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思是,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会致力于改造它。。佛言不普度众生,誓不成佛。伊尹思天下之民,有匹夫匹妇,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纳诸沟中。孟子曰如欲治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朱子谓惟志不立,天下无可为之事。学者当思国家之何以弱,教之何以衰,种之何以微,众生之何以苦,皆天下之人莫或以此自任也。我徒知责人之不任,则盍自任矣。《论语》曰:“志于仁。”又曰:“仁以为己任。”学者苟无志乎此,此则凡百学问,皆无着处。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此志既定,颠扑不破,读一切书,行一切事,皆依此宗旨。

读书:今之方领矩步矩步:端方合度的行步姿态。形容举动合乎规矩,一丝不苟。者,无不以读书自命。然下焉者溺帖括帖括(tiě kuò):唐制,明经科以帖经试士。把经文帖去若干字,令应试者对答。后考生因帖经难记,乃总括经文编成歌诀,便于记诵应时,称“帖括”。后以此比喻迂腐不切时用之言。,中焉者骛骛:追求。词章,上焉者困考据。劳而无功,博而寡要,徒斫斫(zhuó):砍。人才,无补道术。今之读书,当扫除莽榛,标举大义,专求致用,靡靡(mĭ):没有,不。取骈枝;正经正史,先秦诸子,西来群学,凡此诸端,分月讲习,定其旨趣,撷取精华,自余群书,皆供涉猎。凡有心得,以及疑难,皆为札记。至其先后次第,余有读书分月课程,读西书法两者,皆昔者门人答问之作,虽粗浅已甚,亦初学之途径也。

(选自《梁启超全集》)

参考译文

我住在上海,双遣先生要把他儿子以东送来我处求学,且对我说:“今日中国的弊处之一,就是缺人才;为什么缺人才呢?没人传播学问大道也。你长期宣传变法,犹如捕风捉影、画饼充饥,对社会有多少帮助?你何不逆风而行,专心传播学问大道呢?”

我惊讶而又虚怯地说:“经史子集四库经典,我百分之一都没深究,天下五洲,即使梦中也游历有限。我一辈子当个学僮还怕不够格,哪还谈得上讲学呢?”双遣说:“虽然如此,你还是可以发挥所学,把能教诲以东的内容讲一讲。”于是,我大致仿照南海康有为先生的《长兴学记》,发挥先生训词之意,跟双遣、以东等人共勉。梁启超记写如下。

立志:孔子说,如果天下有道,我孔丘就不会致力于改变它。佛说,不普度众生,誓不成佛。商汤的宰相伊尹,日夜牵挂天下万民,如有匹夫匹妇得不到圣君的恩泽,就像是自己把他们推进了沟壑之中。孟子说,如要治国理政,做到天下太平,当今时代,除了我还有谁能做到呢?宋代大儒朱熹说,如果你没有志向,就找不到值得你做的事。求学者,应该念念不忘这样的问题:我中国为什么这么贫弱?我华夏文化政教为什么如萎靡?我中华种族为什么如此衰败?我同胞为什么如此苦海无边?天下士民没人关怀这些问题,没人以天下为己任,才堕落到这个地步啊。与其光是责备天下士民没有担当精神,何不自己主动担当天下兴亡的责任呢?《论语》说:立志行仁。又说,把行仁当作自己的使命。求学者如果没有此种志向,则万般学问、满腹经纶,都没有主心骨。先确立人生大理想、大目标,万般知识就能组织起来,不会丧失意义。志向既定,必定坚不可摧,无可摇撼,那么学习任何学问,致力于任何事业,都是在践履自己的志向与理想。

读书:当今引领时代风尚的正统文人,皆以为自己的使命就是读书。然而,其下者沉溺于科举应试的八股文,中者以为追求华丽文辞,上者也不过深陷考据之学。这种所谓读书,费力而没有收获,只是驳杂而不得要领,白白地摧毁人才,无助于天理大道和治国要术。我今天在此所强调的读书,是抛弃芜杂知识,明确读书目标,追求学以致用,不图枝枝蔓蔓。主要经书和史书、先秦百家的主要学派,还有西方主要学科,这些重要知识,我都按照每年每月的计划,有步骤地讲授。我会取其精华,指明主旨。其他百科典籍,稍加涉猎,用以扩展视野即可。每有读书心得,以及疑难不解处,一定要做笔记。至于研读上述经史子集经典的顺序,我有按月推进的课程安排,讲西方著作读书法的两本书,都是根据以前回答学生提问整理出来的,虽然很粗浅,但对初学者来说,是必须经历的门径。

赏析与写作指导 以天下自任

文章开头,作者先谦虚一番,说自己学问浅陋,然后当仁不让地列举为学要点,对学生提出要求。其中最主要的要求,是学生必须立志。在古代圣贤笔下,“志”并非个人兴趣爱好,提笼架鸟可能是爱好但不是志。所谓志者,乃指将一生的能量,投向安邦治国、造福兆民之伟业。在中国饱受殖民列强掠夺侵凌的晚清,一个中国学子的志向,何待多言,作者直陈:“学者当思国家之何以弱,教之何以衰,种之何以微,众生之何以苦,皆天下之人莫或以此自任也。我徒知责人之不任,则盍自任矣。”此为全文重点,给青年一代提出了“保国、保种、保教”的急迫使命,“自任”则是文眼所在。

文章旁征博引,取据宏富。孔子、孟子、朱子,儒学、佛学、西学,尽在其中。文章虽短,所论仅为小学学习,然意旨宏远。提笔即是雄文,不愧为大学者也。

在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中,梁启超意气风发地告诫青少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之状态、修为,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若少年能以天下自任,则天下何愁不治,国家何愁不强,万民何愁不福。作者的天下情怀,跃然纸上矣。

梁启超和康有为合称“康梁”,他们是清末维新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者。几岁就名闻天下,后来应湖南巡抚陈宝箴之聘,到长沙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干才。

梁启超所著《变法通议》对光绪帝和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谭嗣同等六君子和一批太监被诛杀,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继续宣传变法。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眼看祖国沉沦,曾贴海报提出回天之计:由孙中山担任国家总统,康有为担任政府总理,梁启超担任外交部长,造出一个新中国。由此可见梁启超在一代热血青年中影响何其重大。

延伸知识 励志之最为抓住今日

人人都想成功,但并非人人都愿意下功夫。曾国藩说,天才败于骄,常才败于懒。所谓懒,就是不能吃苦,不愿意下大功夫。

放松今日,把用功的希望寄托在明日,是懒人的普遍心态。古圣先贤洞悉吾等懒意,曾专门写诗告诫我们,不能以明日为借口,偷今日之懒。钱鹤滩《明日歌》云: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钱鹤滩(1461—1504)是明代学者,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有《鹤滩集》传世。他的《明日歌》影响广泛,唤醒了无数本想偷懒的人。

明代篆刻家文嘉(1501—1583),特赋《今日歌》,告诫我们要抓住当下,珍惜今日。所有的励志,最关键者在于抓住今日。如果虚度一个个今日,再多的励志措施,都救不了你。《今日歌》云: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大画家文征明的二公子。以他的天资和成长环境,尚且需要抓住今日,吾辈岂可懈怠!文嘉还写过一首《昨日歌》: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日子稍纵即逝,转眼今日即成昨日。与其后悔荒废昨日,不如抓牢今日的分分秒秒。从看电视、玩游戏、弄手机、嗑瓜子、闲聊天的纠缠中摆脱出来,要么拿起书,要么拿起笔,要么扑向电脑键盘,展开你的学习和工作,这就叫下功夫。

副课文 静坐以养心

(主课文只是截取了《万木草堂小学学记》三分之一内容,尚有三分之二内容,置于副课文之中,供习者阅读,以便把握其完整文意。)


养心:孔子自得之学,在从心所欲。孟子自得之学,在不动心。后人言及心学,辄指为逃禅,此大误也。天下学问,不外成己成物二端。欲求成己,而不讲养心,则眼耳鼻舌身意根尘(佛教语。佛家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相引,习气相熏,必至堕落。欲求成物,而不讲养心,则利害毁誉称讥苦乐,随在皆足以败事。故养心者,学中第一义也。养心有二法门,一曰静坐之养心,二曰遇事之养心。学者初学多属伏案之时,遇事盖少,但能每日静坐一二小时,求其放心,常使清明在躬,志气如神,梦剧不乱,宠辱不惊,他日一切成就,皆基于此,毋曰迂远云也。

穷理:法必变,所以立之故不变。六经诸子,古者皆谓之道术。盖所以可贵者,惟其理也。故曰,法先王者法其意。西人自希腊诸贤,即讲穷理,积至近世,愈益昌明,究其致用,有二大端,一曰定宪法以出政治,二曰明格致以兴艺学。晚近公理学之盛行,取天下之事物,古人之言论,皆将权衡之,量度之,以定其是非,审其可行与不可行。盖地球大同太平之治,殆将萌芽矣。学者苟究心此学,则无似是而非之言,不为古人所欺,不为世法所挠(扰乱)。夫是之谓实学。若夫孟子所谓深造自得,左右逢源,又其大成之事也。

经世:庄子曰,《春秋》经世,先王之志,为学而不以治天下为事,其学焉果何为哉?故胡安定(宋代学者,姓胡名瑗字安定)有治事之斋。而西人最重政治学院,上依人理,下切时务,穷则建言,达则任事,此其为学,具有专门,以言经济也。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范文正(范仲淹)作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后世此义不明,即好学之士,亦每以独善其身为主义,而世变益莫之振救,不知栋折榱(cuī,房屋结构中的椽子)崩,其谁能免?即不念大局,独不思自保耶?

传教:孔子改制立法,作六经以治万世,皜皜(hào,明亮洁白)乎不可尚矣。乃异道来侵,辄见篡夺,今景教(指今日所言基督教)流行,挟以国力,奇悍无伦,而吾教六经舍帖括、命题之外,诵者几绝,他日何所恃而不沦胥(lún xū,泛指沦陷、沦丧)哉?虽然,《中庸》之述祖德,则曰施及蛮貊(mán mò,指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春秋》之致太平,则曰大小若一。圣教之非直不亡,而且将益昌。圣人其言之矣。《记》曰:“其人存则其政举。”佛教耶教之所以行于东土者,有传教之人也。吾教之微,无传教之人也。教者,国之所以受治,民之所以托命也。吾党丁此世变,与闻微言,当浮海居彝,共昌明之。非通群教,不能通一教。故外教之书,亦不可不读也。

学文:词章不能谓之学也。虽然,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理论事,务求透达,亦当厝(cuò,安置)意。夫骈俪(pián lì,骈者,两马并驾一车也,骈驰。俪者,并列成双也。骈俪、骈体、骈枝,均指成双成对。用以指古代中国文学特有的一种文体—骈体文,出句成双,句法对偶。)文章,歌曲之作,以娱魂性,偶一为之,毋令溺志。西文西语,亦附此门。

卫生:张而不弛,文武不能。西人百业,皆有安息。七日来复,大易同之。学贵以时,无使劳顿,更习体操,以练筋肤。

——〔清〕梁启超《梁启超全集》

思考与训练

1.细思“学者当思国家之何以弱,教之何以衰,种之何以微,众生之何以苦,皆天下之人莫或以此自任也。我徒知责人之不任,则盍自任矣”。今日中国已巍然屹立,我们该如何理解今日之“自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副课文《静坐以养心》曰:“孔子改制立法,作六经以治万世,皜皜乎不可尚矣。乃异道来侵,辄见篡夺,今景教流行,挟以国力,奇悍无伦。而吾教六经舍帖括、命题之外,诵者几绝,他日何所恃而不沦胥哉?”请将此言翻译为白话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