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中国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序

一百余年前,以天朝自诩的清朝政府,经鸦片战争至甲午海战,每战必败,接之而来的是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面对国运多舛、国人受侮,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激愤之下,错误地将矛头对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时极尽羞辱之能事。如时人吴稚晖提出要把“国故”丢到“茅厕”里,而钱玄同等一众学者要求全面废除汉字。如此种种,千年“斯文”此时似乎真要“扫地”矣。且此种批判风气蔓延至学术研究领域,学者治学也多受此情绪影响,因而失去作为学者对学术研究的客观与公正的态度。以《周易》为例,为否定孔子与《周易》的关系,对《论语》中孔子“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一语,利用《鲁论》之“易”为“亦”字,改句读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证明孔子与《易》根本没有关系。为证明《周易》晚出,宣称《左传》中的占筮资料是刘歆割裂《师春》插入其中的伪作。20世纪40年代,更有人注疏《周易》经文,对《周易》经文中六十四卦前所标注的六十四卦卦象,对《易传》所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等有关易象的重要论述,皆全然不理。在不做任何学理论证的情况下,将由春秋战国延续至两汉魏晋的象数易学研究成果全部弃之不用,而纯以文字训诂解《易》。因为此种解释离开了“观象系辞”的宗旨,且古时字少,一字可与多字通假,因而使其训诂之解变成了一根“点石成金”的魔术棒,如解《易》之“亢龙有悔”为“沆龙有悔”,解“有孚惠心”之“孚”为俘虏等。此种论说早已不是平和客观的研究,更兼之对《周易》经文常以己意随便改动。古人著书是为存史,今人却如此迂曲以否定之,真可谓“尽不信书则不如无书”也。这些以反传统自居的人,固然以激昂的斗志示人,但其内心,却是作为中国人面对积贫积弱现实的深深的文化自卑。也正是这种文化自卑心理,使当时顶尖级的学者不敢确认中国文化的长度和高度,弃典籍而“疑古过勇”。新文化运动对现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虽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约一个多甲子的时间里,传统文化还是受到很大冲击,尤其是经学研究,多被贴上负面标签,处于文化边缘。

《易传·序卦》曰:“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万事万物在最低潮之时,往往孕育着崛起的曙光。在20世纪最后三十年,传统文化终于迎来了其否泰运转之数。20世纪70年代前后,随着“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部分国人发现由儒家文化传统一样能开发出现代文明,实现富国强兵。因而由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复兴,学者们重新认识与评价孔子,开辟学术园地,研究传统经典,在“果行育德”中宣讲中国传统文化。当此“屯起”之时,参与其中的学者们多有“致命遂志”之信念,怀着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承担起学人们的历史使命。在“君子以经纶”的求索中,逐渐有了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良好形势。到90年代,随着学术队伍的壮大、民间人士的响应,传统文化的发展成为一种潮流,从20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一直被不屑、被轻视、被批判的古老“国学”竟重新“流行”!其实,传统文化复兴的根本原因,还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形成的经济发展与国运昌盛。中华民族在崛起中汲取了传统文化的德性营养,进而随着国力的全面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亦一步步恢复,人们对“疑古过勇”者的批判愈加明确,也愈加要求优秀传统文化参与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实现文化层面的民族自信。故近年来传统文化重新走向庙堂,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泉,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

历经百余年的波折,现在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态度。一方面,传统文化决不可丢弃,而应努力弘扬。《易·贲卦·彖传》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与天下相系,何其重要!而现代文明体系中的民族与国家,也都是以各自文化为根本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灵魂。若我们当真“全盘西化”,抛弃传统,则何以能名为“中国人”与“中华民族”?民国初年部分人的文化自卑心态,其根本原因是出于知识分子对国家贫弱的痛心与激愤,但历史的发展已经澄清,贫弱或富强绝不能简单地与中西文化之优劣画等号。因此,我们应怀着骄傲,确立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更加努力地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助力国家的全面复兴与强大。另一方面,承继传统文化绝不意味着固守。全然守旧的老路是走不通的,对传统文化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批判剔除其中的消极内容:同时应着眼现代文明,结合当前现实,努力由“旧识”开出“新知”。《诗·大雅·文王》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冯友兰先生尝引之以期许国家的前途,而此亦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期许。在传统文化中,《周易》兼有源头与总括的性质。《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它极天地之渊蕴,究人事之终始,开中国文化之源,影响了先秦诸子与历代学术思想。《周易》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典籍,两汉时为群经之首,魏晋时为三玄之冠,宋明时为理学之基:迄于近代,亦是中国学术转型的重要根据。近代著名学者,如熊十力、马一浮等先生,俱以大易为最高旨归,而致力于开辟当代新学。《周易》还关涉中国古代的一切文化现象,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总结的:“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更为突出的是,《周易》文化在海外有很大的影响,如莱布尼茨、荣格等西方学者胥受《易》之影响进而推崇《周易》,而韩国则径取太极八卦之象作为国旗。一言以蔽之,《周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代表,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至今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重要的影响,我们应下大力气继承与弘扬。

“周易文化讲论”丛书的策划,是受国家汉办前主任许琳的嘱托,她说:一门学问的研究,深入不容易,浅出往往更难,你们能不能用当代人的视角,以显明易懂的文字,对《周易》中当前人们关注的基本精神和核心内容,向读者做一个介绍?为此,经反复讨论,我们既着眼于《周易》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又针对当下之文化关切,选取了十个主题对《周易》文化进行讲解。“周易文化讲论”丛书包括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总论一讲。“《周易》与中国文化”一题中,作者系统梳理了《周易》的基本精神、核心内容与主要特质:并由《易》与儒释道的关系,确认《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另外,作者又从中国文化的总体视野入手,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易》与中医、气功、天文气象、风水术、音乐、兵学、音韵学、数学、炼丹术等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展现了《周易》的文化广度。由此总论一讲,读者可了解《周易》文化的整体样貌,更可管窥《周易》作为大道之源,对中国传统文化各领域无所不包的全面影响。

第二,跨文化领域五讲。我们选取近年来人们关心的五个主题,以不同文化领域之视角,详说易道之流行。“《周易》与养生”一题中,作者分析了《周易》阴阳、气论、感通等思想对中国养生学的重要影响:并以气功等实际功法为例,具体展现了两者之间的深刻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于最后一章论《周易》与哲理养生,根据《周易》中的快乐主义、诗意生活、道德修养等,提出由生命境界的提升、由养神来养生的观点。结合现实来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加速,当前养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运动、食疗等养生方法非常流行:但养生不仅是养身,更是养心、养神,人们往往不太重视生命境界的提升。故本讲所论,哲理养生是中国养生学的根本特色所在,是最重要的养生方法,实极有现实意义。“易学与中国建筑”一题中,作者由中国古代的城市兴建、宫殿建设、礼制建筑、民间建筑、宗教建筑等五种建筑类型,图文并茂地举例,探讨了其中所应用的《周易》之象、数、理等内容。书中所举之例,既包括隋代大兴城、唐代洛阳明堂等仅载于古书的建筑,又有新疆特克斯八卦城、北京故宫等仍保存完好的建筑。通过本书,读者可由《易》之视野,领略到这些建筑不同的魅力。另外,《周易》所论三才之道、天人合一等思维,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均突显出其价值。故现代建筑学中,也越来越重视以《周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理念。可以预见,《周易》与中国建筑的联系在未来将会更加密切。“《周易》与儒学”一题中,作者详细考辨了孔子读《易》、赞《易》之事:勾勒了儒学与《周易》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最后融为一体的历程:同时爬梳了孟子以降的历代儒学与易学之源流。“《周易》与中国文学”一题中,作者首先确认《周易》经传的文学性,确认《周易》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先秦文学作品:进而从文学创作出发,梳理历代文学作品中对《周易》的广泛引用:又从文学批评出发,分析了《周易》哲学对中国文学理论的深刻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当代文学部分,用了相当篇幅介绍金庸武侠小说与《易》的关系。对金庸所用到的武功名称、招式名称、武术思想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其背后的易学理论。通过对当代流行元素的关切,极大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读史释《易》,向来是一个讲《易》的传统命题。“《周易》与史学”一题中,作者一方面由《易》观史,梳理《周易》经传中的历史故事与社会史资料,分析《周易》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一方面由史观《易》,梳理史书中的易学资料与易学家,并举例探讨了历代史学大家的史学与易学思想。按易学与史学,自古至今联系密切:在古代突出表现为“以史治易”,古人常常用历史故事来注解《周易》,以参证《易》之思想,故有史事宗之易学:在近现代则突出表现为以《易》治史,一批学者受新史学影响,鼓吹“六经皆史料”,热衷于在《周易》经传中考察古代历史故事与社会史资料,取得了一些成绩。读者通过本书,当可大体了解史学与易学的深厚渊源。

第三,《周易》文化自身四讲。我们选取四个主题,由不同角度,详说《周易》文化自身的丰富内涵。“《周易》智慧”一题中,作者从具体卦爻出发,深入卦爻所象征的宇宙时空之具体情境,揭示个体生命在不同“时”中当效法取用的处世智慧。通过本讲,读者一方面可了解践行这些处世智慧,一方面可学习《周易》经传的解读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作者针对人人皆身处祸福的考验与纠缠之中、关注命运而祈福避祸的现实,撰“吉凶之间求福避祸”一章,介绍《周易》预测吉凶悔吝、指导趋吉避凶的方法,介绍中国古代理性务实、不信仰鬼神的选择,介绍孔子阐发易理、观《周易》德义之道的方向。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经常身处多种选择、祸福不定的境遇之中,故而热切地希望管窥自己的命运。作者此章所介绍求福避祸、德义之道等关于命运的智慧,对读者思考命运问题、提升自我的生活质量,当有启发意义。“《周易》与人和之道”一题中,作者针对“和谐”的时代主题,由《同人》《睽》两卦,阐发《周易》所揭示的人际和谐之理想和原则:进而由具体的夫妇、父子、朋友、上下之关系入手,阐发《周易》中的和谐智慧。作者尤其详细考察了《周易》关于君民和谐的论述,深度发掘其中的民本思想,颇有新意,且对政治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周易》的思维方式”一题中,作者以现代文明与中西比较之视域,贯通《周易》经传,探讨《周易》中的思维方式:从内容上讲,有阴阳和谐、广业利世、应时鼎革等思维:从形式上讲,有形象、运数、直觉、逻辑、辩证等思维。通过“思维”这一当代学术的角度,展现了《周易》文化的鲜明特征和独特魅力,也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其中,作者探讨广业利世之思维,认为《周易》德与业并提、义与利并重,推崇“修业”“广业”“大业”,主张“利者,义之和”“利物足以和义”。这对于我们纠正易学史中对广业利世的轻视,全面了解易学思想有一定的价值。“易学简史”一题中,作者以古代易学发展历史为主要线索,对各时期易学的主要派别、人物、学说进行介绍,勾勒出了易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和大致格局。此讲可为读者阅读本套丛书,提供必要的易学基础。总之,《系辞传》赞易“广矣大矣”,由以上十题涉及之内容,亦可见一斑也。

鄙人认为,“周易文化讲论”丛书整体而言有以下几点特色:其一,多能本于新资料,介绍学术前沿,以匡正前人之偏失。如前文提到民国以来否定孔子与《易》之关系的疑古学说影响甚大,故“周易文化讲论”丛书在多处介绍了学界对于孔子与《易》关系问题的新结论。马王堆帛书《易传》的出土为此问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其《要》篇载有孔子读《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的情状,显然孔子不可能与《易》无关。在帛书《易传》中,孔子对自己的易学思想有充分的自觉,强调其真正重视的是“观其德义”的道德之途,而与史巫不同:孔子“德义”之途的思想,正与《易传》的主旨一致,故学界多确认《易传》是“孔子及其后学阐释和发挥《周易》古经而成”。这些材料与结论,可直接廓清民国以来否认孔子读《易》赞《易》的疑古风气,对于我们追溯文化脉络、挺立文化自信至关重要。其二,由现代文明之视域,尝试赋予《周易》文化以契合当下现实的解说。如丛书中反复论说《周易》中“德”之重要性,尤其由《中孚》卦、由孚信之义,可见《周易》对为人处世中“诚信”道德的重视。“周易文化讲论”丛书对传统易理的这一解释与强调,实有重要现实意义:市场经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后,在商品经济浪潮中,不少人功利心太过,唯利是图,完全丢掉了诚信观念,丢掉了道德意识,甚至不惜违法。圣人云“君子忧道不忧贫”,真正的君子先存道后谋利,但在我们周围,这样的君子实在太少!我们热切希望读者中能有更多诚信守道之君子,从而扭转当下偏失的社会风气。其三,作为面向大众的文化读物,“周易文化讲论”丛书注意行文之通俗,避免艰涩深奥之辞,以适合文化的普及功用。

总之,本套“周易文化讲论”丛书兼备前沿性、时代性、通俗性等特点,我们希冀其在《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方面,能发挥出一定价值。因为《周易》一书中包含的深奥易理和精微哲思,使其成为一部“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书,因而它凭借八卦与六十四卦卦象,“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我们这套丛书所展示的,只是近三十余年来人们从现代文化的视角出发,贯通、探讨的《周易》经传中的人生智慧与思维方式。相信再过三十年,乃至一百年、二百年,随着我们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与文化境界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岁月的流逝中将通过各种外显的八卦符号与内应的五行生克机理,寻求认识世界与把握世界的新方式。因而,《周易》将成为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丰富自身文化发展的永恒研究母题与研究主题。而类似今日我们阐释《周易》的这种丛书,今后将被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不断推出,从而成为人们不断总结过去、改变现在、瞻视未来的创新动力。

本序之作,恰逢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十九大报告对文化非常重视,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当初设计这套丛书的想法,正响应了十九大报告的新思维,这使我们甚感欣慰,故略呈拙文如上,是以为序。

刘大钧

丁酉年小雪于运乾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