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定律,它指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达为: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的作用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一定律不仅引入了力的概念,即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同时指出,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因此,通常把牛顿第一定律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对任何参照系都成立的。例如汽车急刹车时,车上乘客前倾的现象,若以地面为参照系,则牛顿第一定律成立;若以运动的汽车为参照系,显然上述现象违背了牛顿第一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在这一参照系中不成立。通常把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参照系称为惯性参照系。相对于惯性参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也是惯性参照系。实验表明,以太阳中心为原点,坐标轴指向恒星的坐标系是惯性系。在实际应用中,地面是一个足够精确的惯性参照系。
2.牛顿第二定律
表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方向(即加速度a的方向)与所受合外力F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F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F——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牛顿(N);
m——物体的质量,千克(kg);
a——物体的加速度,米/秒2(m·s-2)。
牛顿第二定律阐明了加速度a与力F与质量m的关系。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另一方面,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以相同的合外力施于不同的物体,则质量越大的物体,获得的加速度越小,表明物体的运动状态越不容易变化,即惯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可见,质量是物体平动惯性大小的量度。
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需要注意:
(1)式(4-8)中F与a具有瞬时对应性。a表示某一时刻的加速度,F表示该时刻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这表明,物体一旦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便立即产生相应的加速度,合外力一旦撤销,加速度便立即为零。
(2)式(4-8)是矢量式,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其分量式。在直角坐标系中,其分量式为:
(3)牛顿第二定律也仅适用于惯性参照系。
3.牛顿第三定律
表述: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牛顿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
(1)力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施与对方,因此不能互相抵消。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属同一性质的力。例如,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有万有引力作用,那么物体对地球的反作用力也一定是万有引力。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是经典力学的支柱。但它们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惯性系。由于经典力学是以宏观低速物体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牛顿运动定律也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远小于光速)运动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