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收藏选购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紫砂壶逸事传说

紫砂壶的传承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紫砂壶的传承过程中,关于紫砂壶的逸事传说也是层出不穷。始陶异僧说宜兴富贵土、供春学艺的故事、东坡提梁、杨凤年与风卷葵的故事、前墅龙窑的传说,等等。尽管这些传说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察,但这些故事的流传让紫砂壶所承载的人文气息不断发酵,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始陶异僧的传说

在宜兴,关于紫砂土制陶有一个传说。

在很久以前,宜兴的居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息的生活,日子平淡快乐。在闲暇的时候,他们会自己动手,烧制一些锅碗瓢盆来使用,各种瓶瓶罐罐的制作工艺远近闻名。

有一日,有一位打扮奇异的僧人来到了镇里他边走边大声喊叫:“富有的皇家土,富有的皇土!”村民都觉得这个人十分奇怪,僧人接着说:“不是皇家,就不能富有吗?”话说完便提高了嗓门继续边走边喊。

始陶异僧雕塑

一些小孩好奇地跟在僧人的后面,僧人走到了黄龙山和青龙山间,突然间,就消失了。跟着来到这里的小孩,四处寻找不见僧人,就回家将这件事情告知长者。

大家又四处寻找,没有找到僧人,却看到好几处新开口的洞穴,洞穴中有各种颜色的陶土。于是大家将这里的彩色陶土搬回了家,使用这些彩色的泥土来烧制器皿,竟然烧出了色彩不同的陶器。

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宜兴附近,五里八乡的人都到这里来找彩色泥土制陶。就这样,紫砂陶艺慢慢形成了,也就有了后来的紫砂壶。

事实上,宜兴紫砂泥是本山绿泥(烧成后呈淡黄色)、红泥、黑泥、墨绿泥和紫泥,还有夹在石层中间的黄色泥土(石黄,又称朱砂泥,烧成后呈红色)的总称。紫砂陶土的颜色确实是五彩的,故又称为“五色土”。

紫砂创始人供春学艺的故事

供春壶在紫砂壶的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当下的供春壶多为仿品,尽管这样,供春壶的价格还是不菲。关于供春壶的作者龚春,也有一个历史传说。相传,龚春小时候家境贫寒,但是十分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明,所以很受大人的喜欢。龚春曾经随名士吴颐山寄读于宜兴湖滏金沙寺。在庙里有一位老和尚,会做一些陶器,是远近闻名的制陶师傅。

龚春看着他制陶,很感兴趣,央求拜这个老和尚为师。老和尚却连连拒绝:“难呐,学会这个行道,也难混到饭吃。”龚春拜师不成,就千方百计留心学,刻苦记,而且,还偷偷地将老和尚所制的那些陶壶的样子,记录下来,绘制在图纸上,自己观摩学习。然后按照图上的样子,来制作陶壶。因为没有好的泥土,龚春挖地下深处的泥土来做。

有一晚,龚春看到月光照在桃树虬枝节疤上的投影,觉得十分别致,觉得这些精致的图案,就像一把从未见过的新式茶壶!在过去,紫砂壶都是光坯的,尽管后来制陶技术有所发展,但是也没有取得非常大的突破。龚春看着这些图案,有了自己的新思路:要以桃木节疤为壶身,饰以桃花桃叶。但要做出这样的款式,谈何容易?

也不知道到底花了多少工夫,有一天,龚春终于把这种大家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壶型制成了。只见这一把壶:壶身酷似桃树虬枝的节疤,苍老道劲;壶嘴和壶把都有小枝配置,可以说是一款精美绝伦的壶型。壶身两侧堆以怒放的桃花和修长的桃叶,惟妙惟肖,整个壶型自然天成,色调古朴高雅,再配上黑黝黝的紫砂,别出心裁的设计开创了紫砂工艺的新风格。

龚春看到了自己成功地制成了这一把壶,很是高兴。他满心欢喜地捧着新制的茶壶,去请教老和尚,看看有何不足之处。老和尚见了连声赞叹:“好壶,好壶啊!后生可畏!前途无量啊!”当即将这壶取名为“供春壶”。一是因为是龚春制作出来的,和龚春名字谐音。二是取桃花奉春神的意思。后来,龚春制作出新颖别致的供春壶,受到了众人喜爱,龚春的名字随着供春壶的“足迹”也传开了。

龚春的名气传到当地知府那里,贪婪的知府大人特地把龚春请去制壶。龚春原本是从不巴结奉承权贵的,更加不喜欢敲诈勒索巧取豪夺的知府。可是没人想到,这回龚春见了知府大人后,竟破例允诺了帮他制壶。龚春用了整整三个月时间,精心制成了一把别具一格的荷莲蛤蟆壶。原来龚春是用这一把壶来讽刺知府。但是知府却不知道,只觉得这一把壶精致大方,十分好看。只见这把壶用曲卷的荷叶做壶身,用莲蓬为盖,更奇特的是盖顶立着只张着大嘴的癞蛤蟆,活像知府大人的那副尊容!整个壶型做工细致,栩栩如生,龚春的这一个作品,成了紫陶工艺的又一杰作。

供春学制壶陶塑

宜兴名士吴颐山的侍童,曾随吴仕寄读于宜兴湖滏金沙寺,随侍期间学到“金沙寺僧”制壶的技艺,并得以继承和发展。

东坡提梁的故事

相传在宋朝的时候,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辞官来到蜀山地区,隐居在蜀山脚一个叫凤凰村的地方。苏东坡喜欢喝茶,对茶颇有研究。在蜀山,盛产一种叫作“唐贡茶”的茶叶。玉女潭,金沙泉好水,这里更有闻名遐迩的紫砂壶。在这里品茶吟诗作对,生活过得好不惬意。但苏东坡觉得这里生产的紫砂壶容器太小,于是决定自己做一把大壶。便吩咐自己的书童,买来了最好的天青泥和制作紫砂壶所需要的工具。

万事开头难,这是苏东坡第一次做壶,所以困难重重,做了几个月,也没成功。一天夜里,小书童提着灯笼给苏东坡送点心,苏东坡手捧点心,眼睛却朝灯笼直转,突然有了灵感。吃过点心,便开始着手自己的创意,一做就做到鸡叫天亮。不过这一次也没有成功。等到粗壳子做好,壶的毛病就出来了:因为泥坯软,没有支撑力,茶壶肩部便往下塌。后来,经过苦心研究,苏东坡想了个土办法,劈了几根竹子,撑在灯笼壶肚里头,等泥坯变硬一些,再把竹子拿掉。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宜兴丁蜀镇东坡书院

克服了困难之后,灯笼壶做好了,但是灯笼壶又大又光滑,十分不好拿,因此一定要做个壶把才可以。苏东坡想到,自己做的茶壶是要用来煮茶的。如果像其他的茶壶那样,把壶把装在茶壶的侧面肚皮上,经过火烧,不是十分烫手?而且还会把壶把烧黑。于是苏东坡按照房梁的样子来做壶把。而后经过不断地精心修改,一件精美的茶壶终于做出来了。苏东坡本人也十分喜欢,为这样的茶壶起名“提梁壶”。

因为提梁壶别具一格,后来就有一些艺人仿造,并把这种式样的茶壶叫作“东坡提梁壶”,或简称“提苏”。

杨凤年与风卷葵的故事

近代和古代都有非常知名的紫砂女艺人,她们不仅留下了精致的紫砂壶作品,还留下了一些美丽的传说。杨凤年与风卷葵的故事,就为人们津津乐道。

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有一位生活在宜兴蜀山的小姑娘杨凤年。她的哥哥杨彭年,是做紫砂壶的大师,所做的紫砂壶简练大方,精巧玲珑。杨凤年与哥哥情同手足,但在那个艺不传女的时代,杨彭年从来不把紫砂壶的手艺教给自己的妹妹。

一次,杨凤年想到哥哥的作坊拿壶浇花。谁知道刚跨进了门,就被哥哥赶了出来。杨凤年很是生气,说道:“我又不是外人,不会偷学你的手艺,何故不让我进门?”杨彭年斥责道:“女人不让进作坊是规矩,你以后永远都不许再进来。”杨凤年受了责骂,伤心极了。但又想:“为何紫砂壶的技艺不传女,难道女人就不能做壶吗?我偏要做壶,说不定我自己也可以做成功。”

杨凤年打定了主意,到花园中找了块泥料。在刚开始的时候,杨凤年每天用泥巴捏来捏去学做茶壶,时间久了,自己就摸索出了一些门道。过了几年,从打泥巴开始,杨凤年慢慢可以做大路货了。不过那时候,只是按照现成的样式模仿着做。杨凤年心想:“我要做一把新的样式的壶来。”可是究竟要做什么样式的壶,杨凤年心里也没了主意。

那年秋天,突然刮了几天几夜的大风,大风把花园里的花花草草吹得东倒西歪。花园里的花草有的被折断了,有的被吹倒了,杨凤年独自坐在小花园里想做壶的事。看着眼前的花草,突然发现前面有一枝花干上,顶着一把茶壶。杨凤年觉得奇怪,怎么有这样的茶壶样式?居然长在花干上?仔细一看,原来不是茶壶,是一朵葵花,被风吹歪了又挺起,吹歪了又挺起,花瓣被吹得卷拢起来,再卷拢起来,但始终不散。杨凤年心中豁然开朗,决定做一把以狂风中的葵花为主题的茶壶。

风卷葵壶 杨凤年制

经过不断尝试制作,款式别致的茶壶终于做成了。杨凤年做好了茶壶,但怕哥哥作梗,不让烧,于是托人把壶装到烧窑里。等到开窑的那天,见过这把壶的行家,都对杨凤年的壶赞不绝口,认为这一把壶匠心独运、做工精细、别出心裁。杨凤年的哥哥听说了,不肯相信。直到别人把壶送到他手上,他才连连称赞道:“妹妹好手艺,妹妹好手艺。”杨凤年给这把壶起了个名字叫:“风卷葵。”

后来,哥哥杨彭年再也不对妹妹隐瞒紫砂壶的手艺了。杨凤年跟着哥哥一起学习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勤学苦练,和哥哥一起研究新的紫砂壶款式。最后,杨凤年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手艺,成为了历史上首位著名的女紫砂艺人。

前墅龙窑

相传在很久以前,太湖中生活着一条浑身墨黑的乌龙。这条乌龙长大以后,被玉皇大帝召到天上去司职,乌龙专管耕云播雨的事情。不管是哪里干旱了,乌龙都会先到太湖中喝饱了水,然后在干旱的地方喷水,人间管这事叫下雨。

在人间,有一个地方——太湖西面丁山、蜀山一带,玉皇大帝不允许乌龙去喷水。之所以这样,是玉皇大帝认为当地的老百姓不敬天地,所以有意惩罚他们。连年的干旱让这里的老百姓民不聊生,有很多还因为干旱而死去。乌龙看到了这样的情况,不忍心让当地的百姓受苦,就在夜晚的时候,偷偷为这个地方喷水。但是这件事情被玉帝知道,派了天兵天将捉拿乌龙,乌龙为了避免被天兵捉去,与天兵天将格斗,最后寡不敌众,浑身是伤,摔到地下,死去了。当地老百姓非常感激乌龙,就把乌龙的尸首埋在一个山脚下。

很多年过去了,在埋葬乌龙的山上,出现了很多洞口。人们在祭拜乌龙的时候发现,洞里全是空的,乌龙的尸骨不见了,而且还有一个长长的地道。后来人们用这个空洞当作烧窑的洞,发现陶器烧得又多、又快、又透、又省柴。人们都感激乌龙,认为这是乌龙特意用自己的身躯,为当地的老百姓制作这样烧陶器的洞穴。为了感激和纪念乌龙,从此这个地方就叫乌龙窑。当地又仿照乌龙窑造了许多窑,就叫作“龙窑”。

明至今仍在使用的前墅龙窑

陶朱公的传说

在制陶业的发展历史上,先有定陶,才有紫砂壶。关于定陶的陶朱公的传说有很多,现在留存下来比较官方的说法是关于范蠡居陶十九年间的民间传说故事。不同的传说,从不同的角度说定陶的故事,有的是从陶朱公的出生来历来说的,有的是陶朱公经商发财和理家有道来说的,还有的是关于陶朱公的地方风物传说。在内容上,各种传说丰富多彩。从这些传说中,也反映了陶朱公的为人哲学和经商思想,在传说的描述中,也可以体现人们发家致富的愿望以及定陶乃至鲁西南一带的风土人情故事。

众多传说故事都十分精彩,我们举其一而说。相传在春秋时,范蠡帮越王灭掉吴国后,不接受高官厚禄,和西施一起逃到了宜兴丁山一个叫台山的村子隐居下来。在当时,当地人不会制作陶器。范蠡发现当地黄龙山的泥土可以做陶器,于是就自己亲自制作陶器作为生活用品,而且还将这一种手艺教授给大家。教大家怎么样采泥做坯、筑窑烧陶。因为不是正宗的制陶人,所以范蠡虽然把陶器烧出来了,但烧的不是歪货(陶器变形),就是黄货(陶器没有烧透),而且有的陶器上有许多裂缝。面对这些问题,聪明的范蠡一时间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一天,西施淘米烧饭的时候,生起了炉火。范蠡见火苗很旺,但是锅离火苗远,心相信,但拿掉石块之后,发现火就萎下去了。想这不是浪费柴火吗,于是就把垫在锅底的三块石头拿掉。可是西施说,锅子压在火上,火就烧不旺了。范蠡没有烧饭的经验,起初还不范蠡想:假如烧窑时泥坯不着地,垫空烧,这样是不是容易烧透呢,经过自己的不断试验,范蠡发现这个方法是可行的。按照此法,烧出来的黄货少了很多。后来,人们都用石头架空泥坯烧制陶器,并称这种石头为“脚石”。

宜兴丁蜀镇范蠡与西施雕塑

又有一次,范蠡在外面干完活回家,看见西施正在烧饭。西施不断地添柴烧火,但是等到锅里在翻滚的时候,又赶紧把灶里的木柴夹出来,只留几块在里面。范蠡看到这个情况,很不解,问:“为什么把柴夹出来,这样不是就不热了吗,饭怎么会熟呢?”西施说:“饭烧滚后要闷一闷,这叫‘还火’。如果一直用大火烧,时间短了做成夹生饭,如果时间长了就会烧焦。后来,等到西施还了火,开锅盛出饭来,粒粒似珍珠。范蠡吃着吃着,突然想:烧陶器不也和烧饭一样吗?在烧窑的时候,也要注意火候,如果一直都使用猛火来烧窑,那样米粒会吃不消的,就会烧焦。而陶器如果受不了猛火,就会裂掉。所以,烧窑的时候,要注意控制火候,假如烧烧,闷闷,既可烧透,又不会使得陶器裂掉。

后来,范蠡尝试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烧窑,果然成功了。范蠡把这些方法教给当地百姓,老百姓学习之后,代代传承下去,从此丁蜀窑场就兴旺起来。后来,人们尊奉范蠡为“陶朱公”,他居住过的地方就改名为“蠡墅”了,人们还在蠡墅崇福寺塑了他的像,这个像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被日本鬼子捣毁了。当时,每年阴历四月初七(范蠡生日),当地人为了纪念他,都会隆重祭拜。

文心雕竹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