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河磨玉鉴赏与收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河磨玉概述

这里所说的辽宁河磨玉,主要是指产自岫岩-海城周边地区的河床、田野、荒地中的次生透闪石玉砾石。这些次生的河磨玉源头均来自岫岩偏岭细玉沟区域,千百年来,这些透闪石玉原矿经过地质运动剥蚀后裸露于地表,经风化后,成为大小不同的块状玉矿石,被山洪冲下山后,在河水中冲刷滚动磨成卵石状,被称为河磨玉。这些玉砾石从外表看好像包着一层石皮,因此也叫石包玉。

河磨玉往往被河水搬运的距离不远,仅几千米至几十千米,所以它们磨圆度不高,多有棱有角。但是,许多行家认为这些透闪石玉砾石在河床中冲刷、浸泡了千万年,外有各种质地和颜色的皮壳,内部玉质温润,可以称其为子玉或河磨玉。河磨玉的皮壳有红色、黄色、褐色、黑色、白色等,质地有绿色、深绿色、黄白色、深褐色、黑色和纯白色等,其中绿色、黄白色和纯白色玉质最佳,其玉质纯净、坚韧、油脂感强。由于河磨玉最早发现于岫岩偏岭细玉沟区域,长期以来,人们多称其为岫岩河磨玉。现在,有人认为岫岩河磨玉称谓太局限,因为这种河磨玉产出分布不仅在岫岩,其产出区域更广阔,应称为“辽宁河磨玉”或“辽宁河磨子玉”更为恰当。笔者也认同这种称谓,“辽宁”表示更广泛的区域,“河磨玉”专指透闪石玉砾石,但是河磨玉已经包含“子玉”含义,故没必要再加“子”字。笔者曾认为采用“辽宁和田玉子玉”更科学,但当地行家、商家认为这一称谓容易与新疆和田玉混淆,还没有表示出河磨玉的特点。河磨玉称谓在当地采用很多年了,是岫岩地区独创,得到当地人们的认同,大家都知道河磨玉就是指透闪石玉砾石。当然,河磨玉这种称谓没有得到国家宝玉石专业标准认可,缺少科学的支撑,存在较大缺陷。如果,今后国家修订玉石名称标准时,添加“河磨玉”这一传统名称,并给予明确的定义,就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广泛性了。

黄白河磨玉原石

此河磨玉原石外皮薄且润,局部可见黄白色玉肉,重达60千克。由玉川一品收藏。

岫岩玉矿区域地质构造简图

岫岩-海城地区在20多亿年前的元古代,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岩浆岩侵入,地壳上升,海水向南退走,形成了陆地。新生代以来,又发生以上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才逐渐形成了现在这种起伏不平的丘陵地貌。岫岩-海城地区地层属华北地层区辽东分区营口-丹东小区,出露地层有下元古界辽河群、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石炭、二迭系、中生界上侏罗系和新生系、第四系。其中下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地层以极厚的富镁碳酸盐岩为特征,其厚度达392~604米,后期热液交代变质作用使其成为岫岩-海城地区的主要原生玉石矿床,后期的地质风化作用还在岫岩细玉沟、海城孤山、析木和营口建一等地形成了次生的透闪石玉,即“河磨玉”砂矿床。

岫岩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东部及东南部与风城市、东港市毗邻,西部与大石桥市、盖州市为邻,南部与庄河市相接,北部及西北部与辽阳市、海城市接壤。地处北纬40° 27′~41° 34′,东经122° 52′~123° 41′。全县总面积4502平方千米。岫岩距省会沈阳市243千米,距鞍山130千米,距大连280千米。岫岩境内多山,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79.6米,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间有小块冲积平原,蜿蜒起伏的长白山系千山山脉逶迤东走,从岫岩北部进入县境后,分别向西南和东南延伸,从北、西、东三面环抱岫岩,并分别在岫岩北西部和北东部境内形成两道天然屏障。位于县境北部的药山,因盛产中药材而得名,清代即是奉天(辽宁)省四大名山之一,其山势高峻,绵延起伏十余千米,有大小奇峰40余座。山间多怪石、岩洞和瀑布,主峰石花顶海拔887.7米。区内的帽盔山,主峰海拔1145.5米,是鞍山境内第一高峰。还有清凉山、龙潭山、卧鹿山等风景区。岫岩境内主要有大洋河、哨子河两大干流,若干小支流。两大干流像两条碧绿色的彩带,斜贯全境,由西北向东南逶迤盘旋而过,在东南部汇合后组成大洋河水系,出境注入黄海。

各种红山文化古玉

质地细腻温润的析木绿料河磨玉

析木绿色河磨玉

此玉料绿色浓郁,玉质温润。由齐晓波收藏。

岫岩-海城地区在距今2万~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就已形成了原始居民村落。战国乃至汉唐,均属辽东郡地。建置始于辽代,辽天庆五年(1115)在境内设“大宁镇”,金明昌二年(1191),辽东、咸平等路提刑使王寂巡按各部来到岫岩(当时称大宁镇)境内,他看到这里“大山连绵不绝,数峰侧立,状如翠屏,秀色可掬”的秀丽景色,遂产生了将“大宁镇”改为“竞秀岩”的想法。当明昌四年(1193)大宁镇升为县时,即以“秀岩”命名。一直到明代,才将“秀岩”改为“岫岩”,仍然是据其地理特征命名。清代先后设岫岩厅、岫岩州,民国改县。新中国成立后,先是隶属辽宁省安东(今丹东)市,1985年设立岫岩满族自治县,1992年改属鞍山市。岫岩玉显然是以其产地命名的,由此推知,“岫岩玉”这一名称是出现在岫岩地名出现之后。岫岩地名始于金代,那么,金代以前的岫岩玉为何名呢?汉代初期的《尔雅·释器》载:“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晋郭璞注:“医无闾,山名,今在辽东。珣玗琪,玉属。”医无闾为东北名山、镇山,它也是东北和辽东的泛指,秦汉至晋以前与岫岩同属辽东郡地。迄今,辽东地区自古就盛产美玉的地方唯有岫岩地区,且晋以前并无岫岩地名,也不可能以“岫岩”为岫玉命名。故《尔雅》中所载“医无闾之珣玗琪”,当指岫岩玉无疑。另有古籍载:“朝鲜西北太尉山有千年璞,中藏羊脂玉,与葱岭美者无殊异。”近代有人研究认为:岫岩正处朝鲜西北,其地山岭可能是太尉山的余脉。岫岩偏岭细玉沟及相邻地区,恰产外包石皮、内蕴精华的“千年璞”一类的“河磨玉”“石包玉”,与我国西北地区的“葱岭”所产璞玉无异。在我国东北地区唯有岫岩细玉沟及周边地区出产外包石皮的璞玉。因此,古籍所载“千年璞”也就是岫岩细玉沟及邻近地区“河磨玉”“石包玉”的古称。

这些“千年璞”就是次生透闪石玉砾石。古人很早就能分辨出玉与石的区别,他们认为普通石头可以敲击出各种器形,如石斧、石刀、石矛等,而玉石则需要碾磨、琢磨才能成器。古人认为这里的河磨玉与新疆和田玉子料玉质基本相同。现在当地人特别强调“河磨玉”这一称谓是有道理的,因为河磨玉的确有它非同一般的玉性,最能表现玉石美的在于其质地的温润、油腻,岫岩-海城地区优质河磨玉的温润度堪称众玉之首,完全可与和田羊脂玉的温润度媲美。人们喜欢和田羊脂玉就是喜欢其油脂般的温润细腻。温润度就是玉石的光泽和透明度的总称,温是指玉石的质地细腻有灵气,润是指质地不干燥有油性。新疆优质和田玉有非常温润的质地,在手里握一会儿玉石上就会布满细小的水珠,这就是和田玉与其他玉种的不同所在。温润度是评价透闪石玉的重要指标,温润是美玉的象征,好的河磨玉就具有这些优质的特性。十几年前,当时产出的一些河磨玉并不讨人喜欢,这是因为一些河磨玉玉质油性不是很好,颜色灰暗发黑,即便质地好的黄白色河磨玉也因其雕刻比较粗糙而不太受欢迎。这几年在孤山、析木产出的河磨玉,颜色有浅绿色、深绿色、黄绿色等,质地特别温润油腻,手感极佳,握在手里就像能捏出油来一样的感觉,真的是美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