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唐代诗人罗隐在绝句《香》中写道:
沉水良材食柏珍,
博山炉暖玉楼春。
怜君亦是无端物,
贪作馨香忘却身。
罗隐如此描述当时忘情于香道文化中的雅士,足见香文化给古代文人带来的崇高精神滋养。在中国古代,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同为贵族精神生活追求的极致,这种结合了财富和学养的文化生活方式,最终目的在于达成心境的平衡。
我平时接触古代书籍较多,发现沉香在古时便用于宗教祭祀、医病疗身、焚香熏衣等,逐渐地,沉香成了达官贵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初入香门的两年,我各种吃药不断(购买到假沉香原料及手串)。也正是那时我发现不少香友对沉香都有浓厚的兴趣,却因为市面上鱼龙混杂而不敢下手购买。激烈的市场竞争,高利润的诱惑促使假货铺天盖地,不少香友因此上了当。我自己本身就喜欢沉香,也算是冥冥中的香缘使我走上了问香、寻香、荐好香的沉香行业中。时至今日,我脑中一直想要构思一本有理论、有分析、有实图、有注解的沉香书,从而把自己的所学所知分享给所有的沉香爱好者。沉香界一直流传有“沉香会找主”的说法,自我初识沉香至今,对此确然深有体会。
目前,各地因为沉香的过度开采,即使是亲赴沉香产地,也难得缘觅到好香。当地的香农一般都会把整理出的好香售卖给长期交易的合作伙伴,故有些香友想找好香,却往往空手而归。
在沉香行业中摸爬滚打多年后,不免多了一些帮香友鉴定真假沉香的工作。我发现新入门的香友,几乎没有什么基础知识可言,他们很多都是参照上家或卖家的论述,来认定一块沉香。然而,沉香的产区之多,香味之多变,也不是一般的香友能够购得一两块沉香后便能举一反三,管中窥豹的。
不过,这也是迈上玩香道路的第一个阶段。随着买得多、看得多、识得多、闻得多,见识也会渐长,日渐学会分辨产区,也能知道一些特定产区沉香的香味,再到各种产区的香都亲身见过、闻过并可以分辨香味层次,这时才算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沉香。这个过程十分漫长,需要投入很多成本,故本书以实图展示加文字描述的形式,希望能帮助香友在实物难求的情况下,增加见识并培养直觉的鉴别力。
在此声明:沉香因为产地、气味、环境等诸多因素和生成条件的不同,加之会有个人细微品闻感的差异,因此无法如翡翠、红珊瑚等一些珠宝一样分级并判定其收藏价值。本书提供的沉香图片均为质量高、香气品质稳定、含油量高的一线产区的沉香,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们一个直观的认识和学习指导。
沉香成香需要长久的年份,后期无论是收购还是采香都并非人们所想的那么简单。能到手中的真沉香都是大自然的瑰宝,大家都要珍惜自己缘得的每一块香。
人的生命里总有很多奇妙的际遇,或人或物。与沉香的相识便是那诸多际遇中最让人难忘的一段。对沉香的认识越深、热爱就越浓,沉香带给人的乐趣让我感到无比享受。然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更多的沉香爱好者都能深切地感受沉香之韵是我当初进入这一行业的初心!
坚持原则,保持初心,方能走得更远。在此我和本书的另一位作者蓝佳欣先生也非常感谢文化发展出版社能出版这本书,感谢肖主任的细心指导,以及冯编辑对本书的细心推敲及编辑,也感谢摄影师刘丽梅女士对此书大量沉香实物的意境设计和拍摄。这将非常有利于各位香友及一众深爱沉香的读者朋友们初识沉香之韵,也有利于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另外,本书在编写的同时,虽谨慎用心,但因个人感观的不同,仍难免百密一疏,若有偏差及疏漏、不足之处,也欢迎各位贤明之士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