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对位及其赋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复调的发展轨迹

“复调”是“Polyphony”的中文译名,也称“复调音乐”(该词源于希腊语Polyphonia),由两个不同构词成分组合而成,“poly-”表示“多”“复”等,“-phony”表示“音”“声”之义。20世纪初(约二三十年代)将其译为“复音音乐”,或“多声(部)音乐”。这两个不同译名与如今通用的“复调音乐”(或简称“复调”)都源属于同一个词汇“Polyphony”,但对这个词的不同译名所表达的概念内涵,则体现了复调音乐不同阶段的发展历史。

公元9世纪以前,代表欧洲文化的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都是“单声(部)音乐”。850年才出现了“多声(部)音乐”,但从多声音乐的“奥尔加农”(Organum)到13世纪的“狄斯康特”(Discantus),因各声部的节奏大多是同步性的,所以它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调音乐”,这或许是将其称之为“复音音乐”的主要缘故。事实上,作为早期复调音乐的“萌芽”,其织体形态也同时倾向于后来发展而成的“主调音乐”(Homophony)。因此,《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关于“Polyphony”的解释是:“起初含有多个声部的音乐,与其相对的是单声部音乐(Monophony)。” [1]而没有将这个词解释成“复调音乐”并与“主调音乐”相对。

14世纪中叶开始是进入复调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对位”的首次提出,用以说明复调音乐是根据一系列规则同时发声的结合。因此,按照一系列对位规则写作的“复音音乐”或“多声(部)音乐”,才最终演变成真正的“复调音乐”,并由此发展到18世纪中叶。如同《牛津简明音乐词典》所表述的,所谓复调音乐是“几个同时发声的人声或乐器声部对位性地结合在一起的音乐,与单声部音乐(只有一个旋律)和主调音乐(一个声部是旋律,其余声部为伴奏)相反”。[2]

我们知道,“单声部音乐”(Monophonic,希腊语),若从古希腊音乐到格里高利(天主教皇,Pope Gregory,590-604 在位)圣咏(或称素歌),则持续约一千四百年(600B.C.-800A.D)。但从9世纪开始,西方音乐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即发现了“多声部音乐”(Polyphonic,希腊语)。尤其是复调音乐的产生最大限度地扩展了音与音之间、旋律与旋律之间、横向与横向之间的关系,时间和空间也由此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也才使音乐有丰富的内涵。从此多声部音乐经历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风格的交替发展。

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到18世纪巴洛克时期巴赫去世(1750)主要是复调音乐风格。在此期间复调音乐经历了三个高峰:一是法国佛兰德乐派的精致且技艺高超的对位法,如奥克冈(Johannes Ockeghem,约1410-1497)把自创弥撒固定旋律配置到任何一个声部中,来构建复杂的对位织体。二是以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Giovanni da Palestrina,1525-1594)风格为代表的教会声乐复调,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典范。三是德国作曲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集大成的复调音乐在和声、节奏及配器的处理上,体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对位手法,成为巴洛克复调音乐的真正象征。

从18世纪中叶的古典乐派到19世纪末的后期浪漫派则发展成主调音乐风格。主调音乐是在大小调功能和声基础上有一个旋律声部浮现在表层,借以反映明确的个性和主观意识,它与世俗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各种和弦对旋律的支撑,是为了创造出新音响,其紧张度与色彩成为运用和声技术的主要准则。

进入20世纪以来是复调音乐的复兴时期。现代作曲家逐步摆脱了以往调式功能和声体系和法则,进而探索新音乐风格来符合更强烈的个性化要求,他们大多从横向的旋律“线条”来思考,突出的是“对位”,并着眼于由旋律线条紧密结成的规整织体,体现了“回到巴赫”和早期复调音乐关于技巧、秩序和脱俗的思想。

注 释

[1].Stanley Sadie.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4). Edited by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80. P833.

[2].[英]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版,第9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