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对位及其赋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库特的“线性”观念

“线性对位”一词,是由瑞士音乐理论家恩斯特·库特(Ernst Kurth,1886-1946)首次提出的。他在所著的《线性对位的基础》(Grundlagen des linearen kontrapunkts,1917)一书中指出:“旋律就是运动”,“旋律就是流动的力”,“只强调声学音响现象是旋律的本质和实际意义的要素,而不去注意乐音之间的动力进程的感觉,这是一种误导。” [1]因此,他特别“强调对位法中各声部的横向线性运动观念,而一反传统的依赖纵向的和弦与‘和声’运动观念。” [2]库特之所以重视复调的旋律线条甚于它们之间的和声关系,其目的在于还原“对位”的本来面目,在他看来对位的特质就是旋律性的,这恰好与突出纵向关系的“和声”相对应。

因为线性对位的动力分析法可揭示出复调音乐的细微之处,而这些细微之处往往被和弦的标准化和还原性分析所忽略。所以,自库特的著作问世后,对位法的“线性”特质得到了普遍认可,人们把“线性对位”看作是藐视后浪漫主义和声的一种相反形态,一种不依赖和弦及其序进逻辑,而是依据声部进行的跳进与级进、相同与相反、上升与下降、长与短的时值等不一致性来发展旋律写作的新观念。

谱例 2-3 巴托克:《第四弦乐四重奏》(1939),第四乐章,第 1-9 小节

figure_0032_0006
figure_0033_0007

巴托克(Béla Bartók,1881-1945)《第四弦乐四重奏》(1939)第四乐章开始部分中(谱例2-3),就是一个同时包含模仿与对比的四声部线性对位织体。第一小提琴是一个半音化的主题旋律,从第1小节开始至第7小节结束的起讫音均为C音,起到了主题旋律基音或调性中心的作用。大提琴声部则时差两小节进入,与第一小提琴的主题旋律构成了三全音关系的严格卡农形式。内声部中,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则是两个独立的半音化旋律,与主题旋律形成对比和补充。这段基于民间音乐的半音化复调织体,其纵向结合并非建立在大小调和声基础上,相互间并不存在基于功能关系的有序连接,而是由横向的声部进行、线条起伏,以及音响紧张度等因素所决定,体现了线性对位的特质。

谱例 2-4 斯特拉文斯基:《圣诗交响曲》(1930),第二乐章排练号 3,第18-22小节

figure_0033_0008
figure_0034_0009

斯特拉文斯基《圣诗交响曲》(1930)第二乐章排练号3,第18-22小节的复调音乐段落(谱例2-4),其中作为该乐章二重赋格的第一主题在此以低声部作答题呈示,并与三个对题声部结合,四个声部的旋律线条均为g小调,并将调式扩展到十一个半音,为明确和保持其小调特点,唯有B音未出现,且纵向上也不具有大小调功能和声的意义,这显然是线性对位强调横向思维的必然结果。

注 释

[1].[美]托马斯·克里斯坦森编:《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任达敏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第898页。

[2].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6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