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 view
“窥探”大师上课之奥秘
首届国§际钢琴教学法学术周侧记
Approach to Master's Teaching Secret:The 1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Week for Piano Pedagogy
教学法是一种方法论,它通常是动态的,尤其是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当个案不一样时,老师的教学体系也是变化的。
很多人都想窥探、了解大师上课的秘诀,正是对这种动态方法论的捕捉,使得这次的钢琴教学法学术周显得特别富有吸引力。
——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费维耀
2017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办,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钢琴教学法团队”承办的“首届国际钢琴教学法学术周”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的会长、代表,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教师等济济一堂,观众热情似火,会场内几乎座无虚席。
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费维耀
这个钢琴“教学法”学术周,与通常意义上的钢琴音乐周有什么区别呢?上海音乐出版社为什么会想到承办此次学术周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采访了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费维耀和市场部主管,也是此次学术周的秘书长李娟。
费维耀社长告诉我,教学法是一种方法论,它通常是动态的,尤其是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当个案不一样时,老师的教学体系也是变化的。“很多人都想窥探、了解大师上课的秘诀,正是对这种动态方法论的捕捉,使得这次的钢琴教学法学术周显得特别富有吸引力。”
事实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钢琴教育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全国学琴人数呈爆发式的增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钢琴师资的严重缺乏。同时,在钢琴的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很显然,我们国家对钢琴学习的需要已经从最初的普及、入门升格为更多方法论的研究层面了,这是一个新的阶段。在过了温饱期以后,中国的钢琴教学如何再上一个台阶,走向全世界,这都需要在教学法层面有所突破。”
学术论坛
但昭义教授
在钢琴教材的出版领域,上海音乐出版社向来有着异常的敏锐力和独到的眼光,坚持以“既富有文化品位,又符合市场需求”为方针,打造了一大批钢琴精品出版物,如《快乐钢琴基础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约翰·汤普森钢琴教程》等,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因此,2017年6月,当上海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出版社谈起“切入钢琴教学法领域”的全新理念时,双方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此次的“强强联手”。
相比通常意义上的钢琴音乐周,此次的钢琴教学法学术周主要聚焦于“学术”这个核心词汇专家讲座、学术论坛、论文评选以及专题音乐会构成了学术周的四大板块。如此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也使得此次学术周显得比一般的钢琴音乐周更为立体、丰满和完整。
一拿到学术周的宣传册,我就被其中琳琅满目的议题所吸引:从微观上看,有具体教材的研究、讲解,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等;从宏观上看,有钢琴教学法在国外的建构与发展,以及社会钢琴教育水平的提高与规范等;从跨学科的范畴来看,则有钢琴演奏的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运动学等。这可以说是对钢琴教学法领域的一次“全方位覆盖”。“担任专家讲座的六位大师,每个人的特点都非常鲜明,有立足于理论层面的,也有从身体结构角度和心理角度出发的,”学术周的秘书长李娟补充道,“各个议题之间也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比如在杨燕迪教授的讲座‘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上音文脉’之后,便是学术论坛‘中国钢琴作品如何运用于钢琴教学中’。”
学术周短短三天的日程被安排得诚意满满。中国钢琴教育家但昭义主讲的“教材,教学法的载体——《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创编特色及教学法探究”拉开了学术周的序幕。但昭义教授从事钢琴教学五十余年,硕果累累,他主编的《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是一套中国人自己研发创编的钢琴基础教材,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趣味性的特点,在全国多地讲学推广试用,深受琴童喜爱和教师好评。
在钢琴教学中,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的音乐表现只能靠天赋,乐感是与生俱来的,教师无法教。难道音乐表现绝对是凭感觉,只能靠天吃饭吗?如何解决(除极少数天才以外的)绝大多数钢琴学子的音乐表现力问题?上音钢琴系教授周薇用具体的实例来探讨教师如何正确运用各种节奏、音高、声音等音乐表情手段来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力。这场实操性极强的讲座受到了广大钢琴教师们的热烈欢迎。
赵晓生教授
在九十年的风雨征程中,上海音乐学院在钢琴音乐创作方面获得了举世公认的卓越成就,涌现了以贺绿汀、丁善德、桑桐、汪立三、王建中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作曲家,从而形成了中国钢琴音乐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钢琴音乐中的上音文脉。杨燕迪教授此讲座的论题起源于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1913-2013》《中国著名钢琴家钢琴作品系列》等重量级书谱的出版,通过对上述几位重要作曲家代表作品的分析,阐述了中国钢琴创作中上音文脉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现当代钢琴音乐史中的重要意义。
上海史密斯教授
赵晓生教授向来以其极具渲染力的演奏和颇具趣味性的讲述深受广大钢琴学习者的喜爱,让人眼前一亮的讲座标题“音乐教育不能离开‘音耳’和‘乐心’”,意即“音乐教育不能离开音乐本身”。他从音乐语言的构成(点、线、面、体和五识),钢琴教学、音乐入门基础的重点(开发听觉功能),音乐理论(音程、和弦、和声、主调、复调、音阶),音乐风格的学习等多方面论述了音乐学习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线索,给钢琴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马斯特纳克教授
除了中国专家以外,此次学术周还特别请来了两位国外的专家。史考特·麦克布莱德·史密斯(Scott McBride Smith)教授的讲座以“美国钢琴教学法人物与事件”为题,梳理了美国钢琴教学以及学科建设的历史发展,其幽默的演讲风格使现场气氛轻松活跃,笑声不断。沃尔夫冈·马斯特纳克(Wolfgang Mastnak)教授的讲座则属于跨学科的范畴:论钢琴演奏的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运动学。他用流利的中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关于钢琴演奏、教育及钢琴家典型健康问题的音乐治疗,如肌肉与骨骼的功能、慢性病痛和精神错乱等,令现场观众刮目相看。
认真听讲的观众
学术周闭幕仪式
论文颁奖仪式
嘉宾合影
挑战性的当属“观众组织”这一块了。李娟介绍道:“2017年7月21日,上音社的公众号发出了第一篇活动预告,当时点击量高,传播速度快,报名参加的人数很快达到了五百多人。”由于一开始只预订了两百多人的场地,她不得不暂时关闭报名系统。在和上海音乐学院商量,将场地更换为可容纳七百五十人的贺绿汀音乐厅后,她重新开放了报名系统,“但一周后,报名人数又达到了一千三百人,我只好再次关闭报名系统”。随后,上音社通过邮件的方式,按照报名先后顺序,与报名者逐一确认是否参加,最终确定了四百九十二位旁听观众。此外,为了保证预约观众有序入场,其入场方式也颇费了一番考虑。“由于学术周是纯公益性活动,为避免未预约听众自由进入,导致预约听众无法入座等场面混乱问题,我们通过企业公众号提前一周发布旁听观众名单,并采用一人一号,一号现场领取一套入场券的方式,保证活动安全、顺利地进行。”
针对学术周的活动,上海音乐出版社精心挑选了钢琴类精品图书进行展示,大家争先恐后地购买,所有曲谱都被抢购一空。费维耀社长表示,上音社第一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活动,这不仅是为了提高本社图书的销售量,更是在为出版社未来的转型做一次“练兵”,力求在出版领域走向多元化。
“产权一体化是一个非常好的闭合系统,作为产的这方,出版社是信息传播者,教学和研究永远是我们的上游。”他透露道,上音社以后可能还会参与第二届、第三届钢琴教学法学术周,让教学法往宽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发展,“在宽度上,风格多样化;在深度上,教学法永无止尽”。他甚至希望今后能够效仿钢琴教学法学术周,举办中国传统乐器的教学法学术周,进一步推广中华民族乐器的教学。
学术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向乾坤 李斯特钢琴作品中即兴自由段落的记谱及散板思维
二等奖
樊华 马太钢琴演奏理论的肢体运用研究及应用
任怡 圣婴凝视中的神赐之光——
论梅西安《圣婴二十凝视》终曲的宗教象征
三等奖
杨小龙 论钢琴演奏教学之心理能力培养
向往 关于钢琴演奏中指法运用的四点问题
凌俐 论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意义与对策
“首届钢琴教学法学术周”日程安排
时间:2017年10月31日—11月2日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
主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承办: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学科“钢琴教学法”项目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