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社会发展原动力

1.工具发明开启文明进程

工业,1999年版《辞海》的释文是“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从这层意义上说,人类最初诞生的历史及文化活动恰恰是从“工业”开始的。当工具被人类有意识地大量制造并应用于采集、渔猎、建筑和生活之后,原始工业或称手工业的雏形就形成了。换个角度讲,如果从人类文化发展进程而言,“第一级产业”或“第一次产业”是工业而不是农业[1],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先以工具发明、手工业兴起,后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的,工业和科技创新及其所连带的产业结构升级,始终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

人类的先祖,起初与其他动物在获取食物以维持生命所使用的手段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只是用手和牙齿。工具的发明和火的使用逐步使人类大脑得到进化,智力得到开发。其中,在获取食物和防卫过程中,人类慢慢地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火、木棍和石块,并通过种群交流将这种学到的“本领”传承下来。相应地,他们的后代大脑更加进化,智力开发程度更高,学习能力更强,不仅学会了取火的方法,还发现了如何加工工具,并使之更加“好用”。比如,人类捕获猎物后,发现可用捡来的带锐边的石块进行切割,随后又认识到砾石在石块上摔破时,可能产生带锐边的石块,于是就慢慢地懂得了用一块石头来打击另一块石头,使其产生锐边。这便是历史学家们所说的制造打制石器,也就是原始人类制造工具的起源。当原始人类用取自自然的石材原料制造出第一批石器的时候,人类就打开了自我历史的第一页。原始社会第一阶段,即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旧石器时代开始了。

考古实物发现也证实了石器制造和木器制造是最古老的手工业。迄今所知最早的石器发现于东非肯尼亚的科比福拉,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奥莫和哈达尔地区,距今250万~200万年,之后,在非洲形成奥杜韦文化和阿舍利文化两大石器文化传统。大约在150万年前,一支进化程度更高的人种——直立人出现了。直立人学会了掌握火和制造更复杂的石器的技巧,同时活动范围由非洲扩张到亚洲,如中国的周口店人使用的石器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并有早期骨器。在欧洲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是100万年前被使用的一种更先进的手斧。

凭借掌握的制造技术,人类可以实现许多目的,克服自身许多障碍,将更多自然物更快地转化为满足人衣、食、住、行需求的有用之物。凭借手中的锐器,人类终于在与自己为伍的动物同伴的世界中,取得支配地位,成为与一般动物不同的种类。会不会使用和制造工具成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是人区别于猿的标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黑格尔说,人因自己的工具具有支配外部自然的力量。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而劳动是从创造工具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创造了人,制造工具的技术使人实现了从动物界到人类的提升。随着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和文化。

原始社会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文化成就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石器工具的制作与使用,它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最主要证据;二是用火,用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三是原始艺术的产生,如岩画、石刻和雕刻品。其后才有语言、文字的产生。考古学家把打制石器的活动称为“原始工业”,虽然能否称为“工业”存在争论,但不可否认,正是原始石器制造的进步,才促进了人类采集业和狩猎业的发展。同时,石器制造还为原始建筑工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人类居住及聚落营建水平的不断提升。

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逐步发展起来。公元前8500年左右,定居在中东的人类发明出“刀耕火种”生活方式,即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然后晒干后用火焚烧,用腐烂的树叶及烧成的灰烬做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在土地的肥力耗尽以后进行迁徙,然后完成下一轮的耕作。

大规模工具制作为原始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制陶业、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制造业的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和早期文化的四要素。在中国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上,发现了距今至少7 000多年,有几十个有规律地集中摆放劳动工具的“组合物”。这些“组合物”多由石磨盘、石棒、石铲、石斧、陶盂、支架等组成,每组一般四件,而且大都按生产工具(石铲、石斧等)、脱粒工具(石磨盘、石棒等)、炊具(陶盂、支架等)分组、分类放置。说明当时先民们已结束了游牧生活,有了相对稳定的定居聚落,以种粟为主,以采集、渔猎为辅,饲养了狗、猪等家畜。

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经历了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从采集狩猎者中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之间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及商人阶层产生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物质生产只有农业和手工业两个主要部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是从手工业领域首先发生的。人类以天然产物或农牧产品为原料加工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生产活动是手工业发展的最初阶段。随着渔猎经济的发展,骨、角、牙、蚌器的制造和皮革、编织等手工业也出现了。此后,出现了适应定居农业生活需要的制陶、纺织、建筑等手工业。原始社会末期,在传统石器、骨角器制作的基础上又派生出制玉、象牙雕刻等新分支,并出现了制铜业。

原始工业与后世的工业相比,虽然非常落后,却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人类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作用。它逐渐改变了原始落后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脱离衣不蔽体和茹毛饮血的生活状态,并走出山洞,来到近河的低地,开始与外界以自己的手工业等产品进行交换,使人类由此一步步向文明迈进。如果没有原始工业基础,文明恐怕无从产生和发展。同时,由于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原始人脱离了衣不蔽体的状态,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阶段。

2.人类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在进化过程中,人类最初和其他动物一样,觅食并维持生存,这是所有动物的本能,这是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可是这个条件不是人类独需的,而是自然界几乎所有动物必须追求的,或说人类吃饭问题继承了动物天性,是天生的本能。

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社会采集、渔猎经济的母体之中。在没有农业之前,人类依靠本能去采集和渔猎,食物构成主要是野生动、植物,采摘物包括坚果、浆果、种子等。人类发明了工具并创造“石器工业”之后,就大大提高了采集和渔猎的效率,到了1万~2万年前,人类开始有意识地栽培谷物,开辟农田,驯化可食用的动物,并且建造房屋,聚居一处。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

进入农业社会,人类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和安稳生活的基本条件,但各类农具、服装、器具、粮食加工、生活用品等仍然要依靠原始手工作坊才能产出,也就是说,农业非常重要,但离开了原始工业也难以独自发展。

农业之于人类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产业,但与“工业”相比,在人类产业发展史上,它仍属于基础位置,正因为工业是创造物质财富的第一推动力,所以构建在物质财富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才有了向前发展的基础。比如,正是有了陶器制造工业,人类才第一次创造出完全有别于此前不能改变自然原材料性质的工业成果,即人造“石器”的新产业形态。因为陶器是泥土、水、火及人类设计智慧合成的产物,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工业方式改变自然物资性能的创新性成就。制陶工业中出现的高温生成技术及相关工业技术还为此后青铜、铁器等制造工业的诞生开启了先河,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均认为,青铜时代才真正意味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青铜工业、冶铁工业、建筑业等工业成就加上文字的发明构成了人类文明诞生的必备条件和标志。

原始社会是阶级、国家私有制出现之前的氏族部落阶段,生产方式是游猎、捕捞和采摘,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头,社会组织方式是公社,伦理和价值是共有和共享。工业对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根本性作用,不仅存在于史前时代和历史时期的古代,也存在于人类的近代和现代。人类之所以拥有今天的成就,真正的动力来自英国的工业革命,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现代工业文明成就。由此也可以发现,历史的运行规律不会因为我们的认知角度不同而发生改变,农业无论如何重要,也无法取代工业对人类历史、文化、文明开启和推动的基础性作用,工业是人类创造文明的最重要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