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工业文化系统

1.系统思维

工业文化涵盖面和影响面宽广,内容包罗万象,一经生成,便取得自己独立的灵性,在其演进过程中构建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涵盖运动其中的各种现象。作为一个系统,工业文化有自己的固有类型,有自己的主导潮流,并由此规定了自己的发展、选择、吸收、改造或排斥异质文化的要素。

工业文化的系统结构是指其体系内部各要素及其组成的子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是工业文化能够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保持整体性并发挥巨大功能的内在根据。

工业文化系统结构相当复杂,呈现多层次。工业文化要素及其组合方式,即结构决定着工业文化体系的类型、性质、特征和功能。研究工业文化系统结构,可以将人们的视线从工业文化的抽象思辨转到具体认识的境界。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工业文化的三种存在形式,也是工业文化结构系统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实际上又各自包含了更多低层次要素的子系统。比如,生产力和生产的物化形态构成了工业物质文化子系统;生产关系、社会制度与各种行为规范构成了工业制度文化子系统;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构成了工业精神文化子系统。子系统分别包含科技、规范、制度、技能、组织、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业产品等基本成分。

在对工业文化中诸多要素进行认真细致的考察后,发现无论哪一级系统,它的诸多要素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和组合的,要素之间都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所以,工业文化系统实际上是由具有特定功能、相互之间有着有机联系的许多文化要素按一定层次和方式构成的整体,这个包罗万象、纷纭繁杂的整体有它自身的结构。

总之,工业物质文化、工业制度文化、工业精神文化显然并非以不可穿透的壁障自绝于其他,而是互涵共振、互动共生的有机体。勘探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其运行转换的规律,必须借助结构特点的描述,从中摸索出工业文化活动与结构要素的内在联系,也可以进一步看清其内部结构的作用机理,以及三个层面如何环绕工业化与人的本质力量而全面展开。

2.三层结构

要全面地认识工业文化的结构,必须深入分析它的各个主要子系统,即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它们分别分布在表层、中层、里层三个层面(见图3-1)。工业物质文化处于表层,工业制度文化居于中层,工业精神文化潜沉于里层。物质层是最表层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两者之间的是制度体系。

图3-1 工业文化系统的三层结构

(1)物质层。工业文化系统的表层是物质层,它是由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可触知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物,表示的是人的对象化的劳动,包括人们的劳动所创造的器物,即“第二自然”,如人类的工业生产和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物质产品。这一层面是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非常活跃,易于变迁。居于物质层的工业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物质性。物质文化是定向于对自然的现实改造,并在“物质+实践”的牵引下完成了“天然”向“文化”的转变,这种转变自始至终处于物质水平之上。

其二,基础性。物质文化在最显现的层次上,映照着整个工业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样式,并成为中层、里层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其三,易变性。由于物质文化在文化形态层中居于最表层,它变动不居,易于传播,同时文化的发展变化又总是先在它的身上得到体现,当与异质文化接触碰撞时,它总是首当其冲。

(2)制度层。工业文化系统的中层是制度层,即人与工业社会的交互作用的产物,如社会组织、政策制度、标准规范、组织形式等。居于制度层的工业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时代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当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后,体制机制等生产关系常常会随之变化,属于工业文化变迁中的部分。

其二,连续性。制度文化也有连续性,尤其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工业生产实践而产生的、被许多实践证明的优秀制度。

(3)精神层。工业文化系统的里层是精神层,它是人与自我意识关系发展的产物,由人类在生产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发展进化,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民族性格等,属最里层,最为保守,不易变迁,是工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综上所述,在工业文化系统结构中,处在表层的物质层是整个工业文化的表象,也是其中最活跃、变化最快的要素,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工业文化发展程度的外在标志。制度层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规范、一种制度,制约着特定群体中人们的行为,有相当的稳定性与继承性。精神层是工业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的自然与历史环境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工业文化变迁中最难改变的部分。

3.结构特性

工业文化的三个层面并不是单线递进的,而是彼此相关的,它们形成了一个大系统,构成立体的、犬牙交错的复杂关系。该系统结构具有一般结构存在的全部规定性,诸如客观性、层次性、开放性、稳定性和可度性,但也有其特殊性。总体而言,物质的、有形的变迁较易,无形的、精神的变迁甚难。渔猎文化、农耕文化等的变迁几乎都说明这一现象。

(1)层次性和稳定性。工业文化结构由表层到里层,是由“物”(物质人生)而“人”(社会人生),由“人”而“心”(精神人生)的过程。在这里,重要的是工业文化的创造者及主体——人。工业文化结构的层次性反映了人自身在工业文化创造和变化过程中不断升华的阶段性。工业文化的各子系统及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相互作用是有一定秩序的。

一般来说,系统有序性越高,结构越严密。工业文化系统各要素之间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但需注意的是,工业文化系统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系统,其结构是一种非平衡结构,因为每个子系统或要素必然与外界自然生态环境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体系发生密切的联系,一旦外界作用超过原系统的稳定性范围,它的结构很可能发生解体,转化为新的系统,这就是本书演进篇所谈到的冲突、涵化、丧失等内容。

(2)开放性和变异性。工业文化结构是稳定的,但不会是绝对封闭和绝对静态的,不仅其内部各子系统、各要素的联系是动态的,而且与外部的能量、信息交换也是动态的,这就决定了工业文化系统结构的开放性、变异性。因为,任何文化系统总是一定民族、一定集团的生存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物质或精神成果,以及基于这种方式所形成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等。这种文化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总要与外部异质文化系统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所以,工业文化系统结构在这种交换过程中总是由量变达到质变,即由表层的变化到核心的变化。系统结构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性和系统结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性是有密切联系的。比如,中国文化是华夏文化不断地向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开放并进行自我调节的成果。同时,中国文化从来没有停止过与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接触和融合。在此过程中,从表层到里层,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包括价值系统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当前,中国黄色的内陆文明与西方蓝色的海洋文明的撞击仍在发生。

案例: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

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激烈碰撞、冲突,进而发生文化的变异、调适、涵化、丧失的过程是从器物、制度、精神三个层次逐层深入的。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外来文化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传播经历了从表层的物质文化,到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再到里层的精神文化的过程,与之相应的是发生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彰显了文化传播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规律。洋务派张之洞等人,企图把引进西方文化限制在器物层面,只学声、光、电、化,只求船坚炮利,而在根本制度、意识形态、道德价值观上“固守祖宗之成法”,中国历史已经昭示这种违背文化变迁规律的“中体西用”模式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