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 交互设计之路
如果说交互设计是一片广阔的大陆,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踏入这片土地,那么一个人从何而来,就决定了他最初看到的风景和对这片大陆的印象。当他走过这片大陆的不同角落以后,会对脚下的土地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不过依然会带有些许出发地的气质。甚至有的时候,人们很可能都意识不到自带的视角,认为自己看到的风景是更普遍或者更真实的。
这不一定是坏事。一片新大陆,需要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路径去发现,其全貌才可能呈现在人们面前。只是如果一个人能够看清自己的脚印,看到自己从何而来,就会更容易认识到这片土地真正独特的地方在哪里,也能够更明白自己将坚定地走向何方。
我也不例外。
在交互设计的大陆上跋涉了十余年,虽然走过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但我行走的方式,依然带着出发地的影子。不知道这是事后的合理化,还是一开始就被它所暗示,我现在对交互设计的理解,依然受到这个影子的影响。而对于这个影子的认识,源于十年前的一个心理测试。
2. 心理测试
在我本科毕业即将走入职场的时候,母校很慷慨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免费的职业心理测试。目的很单纯,帮助毕业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倾向,以便找到适合的职业角色和方向,给就业提供一点参考。据说这个心理测试要自己去买的话还挺贵,顿时让我觉得校领导们真的很负责任。测试的题目非常多,但是我相信既然是专业的心理测试,结论应该会更加真实。测试的结果有在情理之中的,也有在意料之外的。
在“直觉-感觉”这个维度上,我一直觉得自己是直觉型的,做事情喜欢花时间琢磨、酝酿,注重整体和深层规律,虽然有时候效率不高,但我很享受那个过程。结果也确实显示我的“直觉”占了95%以上,“感觉”的成分非常少。“感觉型”的人通过五官感受世界,崇尚细节和常识。当时我还觉得挺自豪,因为坚信“直觉就是潜意识里的逻辑思维能力”,直到多年后才渐渐体会到“感觉”本身也同样重要。
然而在“思考-情感”这个维度上,我曾经严重地错识了自己。从小到大我就是典型的理科生,大学里学的也是应用数学专业,很享受逻辑思考带来的快感。所以怎么想自己的性格都应该是严重偏向理性的,周围的人也都这样认为。可测试的结果几乎是正中间,“思考”和“情感”各占一半,在图表里看不出有任何倾向。
这个测试结果虽然让我有点困扰,但更多的是欣慰甚至兴奋,因为它让我的另一个世界有了合理的解释。我对电影是如此痴迷,以至于大学的时候组织了一部分同学,成立了一个DV(现在一般叫微电影)工作室,开始尝试各种短片和三维动画的制作,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最严重的一次还因为做片子,导致抽象代数的期中考试得了12分的全班最低分并顺利挂科。不过我们的作品也误打误撞得了一些小奖,我走在校园里偶尔会被人认出来。有不少人很不理解,怎么一个数学系的人会去干这种事情。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只是跟着自己的直觉去做,享受那个过程。
不过最终,我既没选择数学研究,也没走上电影制作的道路。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小打小闹做一些短片,但那更多的是爱好。因为总觉得一直做这样感性的、有创意的事情,时间久了心里会不踏实;另一方面,虽然我喜欢推理,但如果一直进行逻辑思考的话,久了又会觉得很无聊,想做点更有趣的事情。那个心理测试很合理地解释了我的这种感觉。我的性格更像是理性、感性各一半,做某个偏向性太强的事太久了,会有点不舒服,要做就做两者紧密结合的事情。我曾经一度还想学计算机图形学,想去做电脑动画和特效,当时觉得那是一个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紧密结合的领域。不过在看到了第一部《变形金刚》之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一边感叹好莱坞的特效水平已经出神入化,一边觉得生不逢时,如果我现在进入这一行,可能连螺丝钉都没得做。
后来在一位韩国教授的介绍下,我接触并选择走上了交互设计之路,因为当时直觉告诉我这个学科需要感性和理性的紧密结合,加上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各种惊艳的交互效果,让人有一种创造未来的感觉。我的数学专业背景和做视频的经验,也都能很好地与这个年轻的领域结合起来。现在我对交互设计的理解依然有这样一份天真,但也能意识到真正令人惊艳的交互应该是合理的、深入人心的,是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结合,而不仅仅是浮夸的噱头而已。
回头看自己在交互设计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脚印,确实不知道是那个心理测试的结果反映了我的真实性格,还是之后都在不断被它心理暗示。但不管怎样,我对交互设计的思考,确确实实同时受到了感性和理性两方面的深刻影响。一方面,数学的专业背景使我下意识地追求事物背后的深层规律,对泛泛的经验之谈并不是很感兴趣,除非这个经验能为洞察深层规律提供一些灵感;另一方面,拍摄电影的经历让我对创造人们美妙的情绪体验非常着迷,通过各种手法组合一些元素,巧妙地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和情绪,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过程本身就让人有极大的成就感。这两股根植在内心深处的力量,纠缠在一起,才有了我持续不断对交互设计本质规律的思考和追求,也让我看待交互设计的视角,稍稍和别人不一样。并非刻意追求不一样,而是不这样做的话,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别扭。
3. 为什么写这本书
刚开始学习交互设计的那段时间,我一直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恼,而且似乎周围的人并不能理解我的这份苦恼,以至于我一度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问题。这种说不出的苦恼,可能是因为我之前的主要经历来自于两个相对成熟的领域。
数学毋庸置疑,已知的最古老的数学文本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000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数学的体系相当成熟,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无处不在。不同的数学理论并非毫不相干,而是在抽象的逻辑层面有着紧密的联系,给人一种浑然一体、殊途同归的感觉。对于一个新手该如何学习并掌握这套体系也有详细的方法和步骤。
虽然我对电影只是略知一二,但也能感受到电影的深厚底蕴。相比之下,虽然电影只有1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其直接的商业利益和传播效果,在资本和政治的推动下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好莱坞,整个电影和周边产业都相当成熟,各种尖端技术层出不穷,不断地刷新着人们感官刺激的极限。另一方面,电影的核心理论支撑着这些不断更新的技术,让电影人的精力始终集中在“如何用画面讲述好一个故事”上面。
数学和电影作为两个差别很大的行业,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只要新手愿意学,其中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新手知道或者可以相信自己在学什么,也可以找到有体系的资料进行学习。不会给人造成一种“我到底是不是在学数学”或“我到底是不是在学电影”的苦恼。
很遗憾的是,在我最初踏进交互设计大门的时候,就有这样一种苦恼。不是没有内容学,而是学习的知识过于繁杂。用户调研、可用性测试、情感设计、项目实例……这些方法和知识其实源自其他领域,被交互设计(或者说用户体验)借鉴并组合了起来。然而因为没有一个核心的解释作为引导,不同行业背景的人总结起来的经验也只是相对片面的经验,无法被统一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当初虽然我并没有期望接触到像数学理论一样完善的体系,但也还是对于像电影手法那样系统的知识有所期待。可是,当时接触到的东西让我觉得大家似乎对于引进其他领域的概念和方法更感兴趣,而交互设计这个领域真正独特的核心则无人问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从课堂上、文献里还是公司中,我都没有找到答案。于是就想,不如自己来研究交互设计的深层理论吧!
也许有人会觉得所谓的理论只是思维游戏,没有实际作用,但我从小到大一直都没有怀疑过理论研究的价值。例如,爱因斯坦那晦涩难懂的相对论并不是数理符号的游戏,而是对我们现在每天的生活都有影响。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就必须依照相对论的原理修正其数据。如果忽视相对论的作用,就算今天GPS是准的,一天之后再用或许就会有10千米以上的误差。这是因为GPS卫星上的时间和地面上的时间并不同步。要发展一个完全成熟的理论需要很多年,但这无损理论核心概念的力量。虽然当时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而且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但凭着这样一个信念,我用业余时间开始了研究。
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对导师说计划在5年之内把自己的理论写成书,他表示相当支持。因为在我不自觉的情况下,已经将其发展成一套体系,有不少新的概念和观点要阐述,某一篇甚至某几篇论文的体量已经不足以承载。但说实话,至于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写、如何写,当时心里完全没谱,只是觉得这套方法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检验。只有等到实践的案例足够多,对理论理解得更加深刻之后,才能开始考虑成书。当时说5年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博士毕业之后我一直身处企业项目的实践中,找机会应用和验证这套理论。幸运的是,我当时所在的部门提供了不少空间让我探索。虽然只是做导航服务,但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汽车涉及的场景、内容和设备都很丰富。在日常的设计工作当中,有一些设计直接应用了这套理论,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另一些创新是间接的应用,但思考问题的方式明显受到了该理论的影响,因为这套理论是一门语言,代表的是一种视角、一种新的看问题的方式以及从这个新视角中看到的新思路。借助这些实际项目中的案例,我渐渐能更容易地和别人说清楚我在做的事情,而通过这些实践,我自己对这套理论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2017年7月的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我主讲了一个工作坊,向国内的同行系统地介绍了我的理论和实践。当时就被问到,是否有书或者其他资料可以查阅。之前在韩国设计大会上做分享,也被问到过同样的问题。虽然确实在准备当中,但当时只有一些很原始的研究材料,完全达不到给他人参考的程度。后来在大会的间隙,认识了一位来自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问我是否愿意把我在工作坊中的内容写成书。我听了之后既兴奋又担忧,兴奋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契机让我的5年计划可能提前完成;担忧是因为目前情况离我心中理想的成书条件,还有一点距离。好在并没有纠结很久,电影《安德的游戏》里的一句台词让我做出了决定:“We can never be ready, we start when we are ready enough.”(我们无法完全准备好,准备得差不多就该上路了。)
诚然,这套语言依然需要完善,需要实践的检验。但现有的内容,已经足以让人理解和感受到它的作用和潜力。通过一本书系统地阐述,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参与进来。毕竟是一门语言,用的人越多,其价值就越大,语言本身也能在实践中不断进化。而且也希望借这样一个机会,探讨一下大家内心可能都存在却少有机会深入思考的关于交互设计的一些疑问。这些问题或深或浅,既关乎实际工作,又关乎学术研究,并且也是交互设计语言研究的出发点,例如:
(1)交互设计仅仅是点击、缩放这些操作吗?还是有更深层次的规律?
(2)交互设计的确切定义是什么?还是说这是一个无法被明确界定的行业或学科?
(3)交互设计区别于其他设计分支(如视觉设计)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4)交互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个岗位会一直存在吗?
(5)未来的交互设计还有怎样的发展?是有迹可循?还是等待科技的颠覆?
本书提出的“交互设计语言”本身就是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交互设计乃至任何我们与之交互的事物,从而得到不一样的启发。我曾经读过一本很不错的书:On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未来》),书的一开头,作者杰夫·霍金斯就说读完他这本书,可能会让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有所不同,走在街上都可能有不一样的感受。当时还觉得他描述得有些太夸张,没想到读完之后自己看世界的方式岂止是转变了,简直就是被颠覆了。刚读完的那一阵,看到路边的事物都会想起那本书,并感叹其中阐述的奇妙视角。在交互设计语言的体系相对成熟之后,我发现我在做的事情非常类似。同样是希望通过一个理论、一个新的视角,把很多看似零散的东西解释并整合起来。很多时候,看的东西一样,但看的视角不一样,能发现的问题和想到的解决方案就会大不相同。我也希望大家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不说看待世界的方式,至少是看待交互设计的方式,能有一个奇妙的转变,并且向我分享各自从这个新视角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
4.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共8章,从不同方面对交互设计语言进行探讨。
上册包括“迷茫”“语言”“电影”和“视角”4章,阐释了思维方式以及视角的转变,对于理解交互设计语言的内容至关重要。
第1章“迷茫”是从我自己在公司实际设计工作中的经验和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出发,阐述交互设计行业的现状、困难和大家对于行业前景的看法。通过追溯交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试图理清其来龙去脉,并探讨交互设计语言对于行业的重要性。
第2章“语言”是从日常设计工作中的自然用语出发,深入探讨语言本身的特质及其对于使用者思维的影响。同时阐述专业领域的语言(如设计语言对于某个设计分支的重要性)和成为一门语言所需要的条件。
第3章“电影”通过与电影行业类比,分析电影行业初期独特语言的诞生、应用和影响,借此反思我们看待交互设计的方式,以及交互设计语言在交互设计行业中的发展阶段和应有的位置。
第4章“视角”从传统的人机交互视角出发,细致地阐述交互设计语言的“操控力视角”及其和传统视角的区别,探讨这个不同视角所带来的启发。该视角是理解交互设计语言符号体系的前提和关键。
下册包括“符号”“框架”“实践”和“终章 设计魔法”4章,阐释了交互设计语言的符号体系和应用案例。
第5章“符号”详细阐述了交互设计语言的核心概念,逐一介绍了交互设计语言体系中各符号的含义及其实例。
第6章“框架”则讲解了这些符号结合起来以后,可以通过怎样的体系框架,描述和分析产品的交互方式。
第7章“实践”通过案例介绍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交互设计语言在3个层面上的应用,并通过4个案例说明具体的应用过程。
第8章“终章 设计魔法”总结了交互设计语言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从这个新的视角出发,对未来的交互技术、交互设计工具以及交互设计师的职责进行展望和探讨。
由于交互设计语言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理论体系,并不存在所谓的“基础知识”,不论初级还是高级设计师,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阅读。对于刚入行或者对交互设计感兴趣的读者,建议从头到尾阅读,尤其不要跳过第1章“迷茫”和第2章“语言”,通过这两章,你能对现阶段的交互设计行业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并意识到将来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经验的中、高级设计师,可以跳过第1、2章,直接阅读第3章“电影”和第4章“视角”,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悟,体会交互设计语言不一样的视角。对交互设计语言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可以直接参阅第5章“符号”和第6章“框架”,并将此书作为工具书随时查阅和温习。第7章“实践”是随时都能阅读的,甚至有时候提前看了,反而能对交互设计语言的内容和价值有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
既然是一门语言,那么肯定会有一定的学习成本。这个学习成本与相对简单的设计方法相比更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因人而异。交互设计语言本身所描述的就是抽象层面的相互关系,抽象思维对交互设计语言的学习会有一定帮助。使用这一语言的时候,也需要能够暂时抛开具体的视觉元素,思考表象背后的交互关系。开发人员日常工作所需要处理的逻辑关系比交互关系复杂得多,也抽象得多。因此交互设计语言对于程序员,尤其是对界面设计有所了解的前端程序员来说,学习成本相对较低。不过对于任何人来说,交互设计语言的学习成本都比最简单的编程语言要低得多。交互设计语言只涉及交互的对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涉及更复杂的数理逻辑,它描述的是影响用户使用感受的交互细节,而这一部分细节也确实是设计师需要负责思考的范围。
如果你对数学有些恐惧,别担心,我不会在本书中讲述数学理论。你只需要将数学当作众多思维方式中的一种,还有很多其他的思维方式(例如电影)。歌德曾经说过:“有些书写出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学到什么,而是向世人炫耀作者知道什么。”我个人很不喜欢这样的方式,因此本书的观点更多是以一种探讨的姿态叙述,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交互设计语言的研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交互式产品。
作者 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