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置沿革
先秦时期
6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远古先民在秃尾河东岸的桑树塔、桑树渠等地定居,形成聚落。
4300年前,龙山文化中期略晚,石峁先民建立起的酋邦,已具备国家雏形。石峁古城由皇城台逐渐扩展,先后建成内城和外城。石峁周边百余里内有大保当新华、府谷单家峁、榆林寨峁等同期聚落,石峁成为当时中国北方超大型聚落,其势力范围和文化影响远超镇域。
约公元前1800年的夏初,正是“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的时代,石峁此时由强大的邦国逐渐衰落,存在了500余年的中国史前最大的城市——石峁石城毁弃。
此后镇域被古代少数民族熏育占据。熏育又称獯鬻、荤粥、薰粥,与昆夷、畎夷、串夷、猃狁同族之称。熏育地居西北,西起汧陇,东至太行。
此时,如按《尚书·禹贡》的说法,“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天下划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则镇域归属雍州。
商代,本区域属熏育或龙方。西周时期,本区域属鬼方、猃狁(犬戎)。
据《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出土的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辞记载,商周与地处西北方的鬼方曾多次发生大规模战争,鬼方后迁往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
西周初,古代少数民族猃狁,又称犬戎、严允,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史记·匈奴传》记载“武王伐纣而营雒邑,复居于丰镐,放逐戎夷径、洛之北,以时入贡,名曰荒服”。西周末期,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严允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强盛约300年的西周覆灭。
春秋时期,镇域属林胡。林胡,又称林人、儋林,为林中胡人之简称。林胡活动地区范围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包括今伊金霍洛旗、东胜区和准格尔旗及东越黄河到晋北山地森林区,其势力范围延伸到秃尾河流域。
战国时代,镇域主要属林胡,为榆中之部分。林胡、楼烦与鬼方等族基本同时出现,《史记》载“晋北有林胡、楼烦”。战国七强争雄,在赵燕的压力下,林胡一迁再迁,赵武灵王“兵威”林胡,驱之至鄂尔多斯境内和阴山以北;“礼服”楼烦,征集了他们的军队。50余年后,赵孝成王时,林胡随初露头角的匈奴率众攻赵,被赵将李牧以“奇阵”击溃,从此林胡名字失于史册。到战国末期,匈奴兴起,林胡、楼烦逐渐并入匈奴,或融于汉族。
秦汉时期
秦初,匈奴已经侵入河套地区,直至秦长城的边地,占据镇域,并对关中地区形成极大的威胁。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夏秋之季,始皇令蒙恬北征匈奴。蒙恬自上郡出发进入河套北部,攻击散落的匈奴部落,匈奴震于秦之兵威,向北远遁。于是秦赵原被匈奴侵占之地全部恢复。战后蒙恬奉命修筑西北边防长城,并驻节上郡。《汉书·韩安国传》记载“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
秃尾河畔的喇嘛河芦渠沙无名古城应于其时兴建。该城是石峁古城毁弃千余年之后在镇域内又一次出现的最具规模的城池。
秦末农民起义,匈奴南下,镇域复被匈奴占据,喇嘛河无名古城同时废弃。
汉初,西汉与匈奴战争频繁。
惠帝五年(前190),汉在秃尾河(圁水)中下游置圁阴、鸿门、圁阳三县,镇域分属圁阴、鸿门。
汉元朔二年(前127),汉将军卫青出云中到高阙(阴山)收复河南地,置西河郡(从上郡析出)。圁阴、鸿门、圁阳三县属西河郡。
东汉时期镇域归圁阴县,鸿门疑废。
东汉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镇域又被匈奴等少数民族占据。
秦汉强盛,北逐匈奴,史书始有镇域建置记载。
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和西晋时期,镇域由羌族和匈奴占据。
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石勒建立羯族政权后赵,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迁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
东晋穆帝永和六年(350),后赵将领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东晋穆帝永和八年(352),苻健称帝,建立氐族政权前秦,定都长安。
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前秦龙骧将军姚苌建立羌族政权后秦,又称姚秦,定都常安(长安)。
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拓跋氏建立鲜卑族政权,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史称北魏,又称拓跋魏或元魏,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北魏道武帝天赐四年(407),南匈奴屠各种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建立匈奴政权夏,又称赫连夏或胡夏,定都统万城(今靖边),后被北魏的属国吐谷浑所灭。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拓跋宏迁都洛阳。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由鲜卑人宇文泰拥立北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与高欢的东魏对立,建都长安。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西魏权臣宇文护逼迫恭帝拓跋廓禅位于其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又称后周。
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北周置开光郡开光县(今榆林市榆阳区安崖),本境应归其管辖。
后赵、前秦、后秦、夏、北魏、西魏和北周时期,政权频繁更替,不同政权均统辖镇域。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隋。次年(582)十二月,突厥侵入上郡等地。开皇五年(585),朝廷派司农少卿崔仲方征发兵丁3万修筑长城。炀帝大业三年(607)六月,北巡榆林郡,征发兵丁百余万,续筑长城。
同年,上郡改置为雕阴郡(辖开光、银城等十一县)、胜州改置为榆林郡(辖富昌等三县)。镇域长城内东部属开光县、西部属银城县,长城外属富昌县。
恭帝义宁元年(617)秋,雕阴等郡降于唐。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绥、银、丰、胜等州均属关内道。镇域秃尾河东北区域属胜州银城县,其余属银州开光县。
唐末,藩镇割据。僖宗中和元年(881),拓跋思恭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朝廷赐姓李,封其为夏州节度使,夏国公,赐号定难军,其后世代割据相袭。镇域大部分属定难军辖地。
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石敬瑭灭后唐建立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少数民族政权册立的傀儡政权——后晋。
辽太宗大同元年(947),契丹灭后晋,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史称后汉,后定都于汴京(今开封)。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正月,后汉大将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
五代十国时期,定难军与后晋、后汉、后周政权并立,镇域西部属定难军所辖之银州,东部归后晋、后汉、后周所辖之麟州。
宋西夏金时期
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
北宋太祖乾德五年(967),麟州升为建宁军;太宗端拱二年(989),改为镇西军,均属河东路。
同期,定难军夏州政权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后被北宋并吞,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联辽抵宋。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称帝,西夏建国。
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在葭芦寨置晋宁军(今佳县),属河东路。
北宋西夏对峙,镇域大部分属宋河东路,中部归麟州银城县,南部归晋宁军;西北地属西夏。
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金崛起并灭辽、北宋后,西夏臣服于金。金、夏两国建立同盟。
金、南宋对峙时期,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府州知州折可求以其所属麟府丰三州叛宋降金;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攻陷晋宁军,并沿袭其建置,属河东路管辖,镇域分属西夏和金。
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镇域归西夏。
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晋宁军改为晋宁州。金世宗大定二十四年(1184),晋宁州更名葭州,领有弥川(今神木县花石崖镇北)、太和(今神木县太和寨)、宁河(今佳县北)等寨,隶属于鄜延路。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五月,河东路残破,葭州改属延安府,镇域应属河东北路葭州之太和寨与宁河寨,北部仍归西夏。
金宣宗兴定后,镇域大部又归西夏。
元太祖元年(1206),成吉思汗的蒙古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西夏内部多次内乱。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葭州领葭芦、通秦、吴堡、神木、太和、弥川、府谷、建宁8县。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蒙古灭西夏,元太宗四年(1232)蒙古灭金,镇域归入蒙古。
这一时期,镇域为兵争之地,建置情况只知大概。
元明清时期
元统一后,设行省制度,并沿袭金时葭州建置,葭州属陕西行省,由延安府改属延安路。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撤销葭芦县、通秦县、弥川县,辖地仍归葭州;撤销太和县,辖地并入神木县;葭州领吴堡、神木、府谷3县。镇域归葭州管辖。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大将汤和置延安、绥德二卫。葭州属延安府,辖神木、府谷、吴堡3县。十一月,降州为县,改属绥德州。八年(1375)十一月,又升县为州,领属同前。九年(1376),明政府设置绥德卫指挥使司,从山西、江南等地移民屯垦戍边。
英宗正统四年(1439),巡抚陈镒始建高家堡。自此,高家堡正式有了名称和建置。
宪宗成化年间,延绥镇由绥德移至榆林,分中、东、西三路,镇域属东路,隶于神木道。
其时,镇域长城以北共有蒙古部落四支。主要为阿计大台吉部落(两千余骑,帐房近距长城二三十里、远距一二百里),其余为圪塔台吉、沙计台吉、把秃赛林台吉等部落(约有三千余骑,驻在高家堡至神木边界一带,营帐近距长城二三十里、八九十里、更远距一二百里不等)。
清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靖远将军英王阿济格从府谷渡黄河占据延绥。
清初,葭州仍领神木、府谷、吴堡三县,属延榆道延安府。雍正三年(1725),改为直隶州(与府平级),直属陕西布政司管辖,所领三县同前。雍正九年(1731)设榆葭道,道所设在榆林;神木道改为延绥鄜道,移驻绥德,神木属葭州。乾隆元年(1736),葭州降为散州(不领县),原辖神木、府谷二县改属榆林府,吴堡县转属绥德州。乾隆二十六年(1761)裁撤榆葭道。其时,镇域大部分属于葭州,水洞川以东属于神木县。
乾隆二十七年(1762),高家堡由葭州划归神木县,镇域边墙内全部归神木县管理。
明清时期,高家堡编为盘西二里,边墙口外属内蒙古鄂尔多斯五胜旗(今乌审旗)和扎萨克台吉旗(今并入伊金霍洛旗),高家堡口外的伙盘地行政属神木县管理,地租归内蒙古两旗收取。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初设榆林道。民国三年(1914),驻榆林县;民国九年(1920),迁驻肤施县,辖神木等24县。
民国十八年(1929),神木县实行区制,高家堡为第五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陕西省先后设立3个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榆林,辖神木等8县。镇域属于神木县管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共产党领导的神府县设置,镇域东南部边缘区域属于国民党神木县和神府县交叉管理地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高家堡设为神木县自强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改设为建国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8月,高家堡解放。
民国三十七年(1948)8月,高家堡设为神木县一区。
同年12月3日,晋绥一分区所辖的神府县及神木、府谷归西北局的榆林分区。
同月25日,晋绥一分区所辖的神府县及神木、府谷县划归陕甘宁边区,一分区专署撤销。
1949年4月,神府县治迁至高家堡。
同年8月,高家堡区由神木县划归为神府县一区,机关驻地高家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0年4月,神府县撤销,并入神木县。榆林分区改为专区。1970年,改榆林专区为榆林地区。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神木县一直为榆林市(地区)下辖县。
本境初设为神木县四区。后一直由神木县管辖。
1953年3月,区划调整,神木县六区设立。
1958年9月,区划调整,撤区并乡后设置乔岔滩、高家堡和李家洞3个乡。当月,实行人民公社化,3个乡改为3个人民公社。同年12月,撤销李家洞人民公社建制,其辖区划归高家堡人民公社。
1961年6月,设立古今滩人民公社,恢复李家洞人民公社。
1964年3月,设高家堡区,下辖高家堡、乔岔滩、李家洞、古今滩4个人民公社。1965年9月,区委撤销。
1966年9月,撤销李家洞和古今滩人民公社建制,其辖区划归高家堡人民公社。
1984年7月,实行政、社分设,设置高家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