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清涧县,位于榆林市东南端。东临黄河,与山西省石楼、柳林县相望,西南和延安市子长、延川县相连,北与绥德、子洲县接壤。距榆林市区174千米。
清涧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已被先民开发。夏商属雍州。殷商晚期,北方部族鬼方领地。春秋由白狄族居住。秦汉属上郡肤施、阳周二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境内首设朔方县,属东夏州朔方郡。隋先后分属雕阴郡绥德、城平、延福县。唐武德元年(618)分属并州道绥州城平、延福;贞观九年(635),境内置浑州、宽州,后并设宽州。宋康定元年(1040)筑土城,宋仁宗赐名青涧,元丰七年(1084)设青涧城,属永兴路绥德军。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青涧城升为青涧县,隶鄜延路绥德州。元属延安路绥德州。明洪武四年(1371)县名改为清涧,隶延绥镇榆林道。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属延安府。清雍正三年(1725)绥德州升为直隶州,清涧县属直隶州。
中华民国初,属陕西省榆林道。1926年废道,为省直管县。
1936年1月,建立陕北省清涧县苏维埃政府,辖13区62乡。
1940年3月,建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清涧县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属陕北行政公署绥德分区。1956年10月,隶属陕西省榆林专区。1961年,属榆林地区行政公署管辖。2002年,榆林地区改为榆林市,清涧县属榆林市。
2014年末,辖石嘴驿、折家坪、宽州、李家塔、店则沟、解家沟、高杰村、玉家河8镇,下二十里铺、双庙河、老舍窠、石盘4乡,郝家墕、乐堂堡、秀延3个办事处,640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总面积1881平方千米,总人口21. 9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7人。
清涧县医药卫生事业源远流长。高杰村镇李家崖距今约3000年殷商古城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像,脊椎、肋骨和肛门清晰可辨,说明当时人们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已经到达粗浅解剖的高度。境内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扁鹊行医”、“羽人采药”等,即为境内古代医药活动生动写照。三国至宋元,境内医疗无资可考。明清至近现代,清涧中医药著称晋陕宁蒙。明代师功凯不计报酬为民解除病患,誉满乡里。清代白羽宸编著《医理》县志有传。顺治元年(1544)清涧城王氏合族集资,在县城北街创办大生堂药铺,延医坐诊,兴盛一时。乾隆四十九年(1784),中医霍志珍办药帘,治痘症,方圆著称。嘉庆六年(1801)霍冀州、霍豫州在家设益生堂从医从药。清末清涧城内太和堂、寿光堂、寿元堂、德元堂、济众堂等医药房相继问世,为民众减轻疾苦。古代社会,清涧城乡虽有中医坐堂应诊或流动行医,但因时代局限,民间求医问药不兴,每逢疫病流行,求神拜佛,民众生命安全极无保障。
民国时期,清涧名医霍静堂开设益生堂。民国二十五年(1936),清涧县国民政府成立中医诊所。时虽有中医药房和诊所,但无一所医院,人民群众不仅仍处于缺医少药的困境,更无求医问药、讲卫生的自觉意识。天花、鼠疫等传染病流行。民国二十年(1931)八月,县城、榆湾则和淮宁湾等地鼠疫流行,死14人,次年方止。民国二十一年(1932)境内霍乱流行,发病77人,死亡55人。
1918年,随基督教传入,西医入境。城内基督教堂有韩先起、王业修两名西医。据称境内注射防治由此而起。1931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办事处在高杰村设立第三医院,9月,迁往延安。1935年,县城第一所西医诊所开业,可作一般外伤处理、肌肉注射。1936年2月,红军东征战地诊所设清涧县双庙河乡。1938年,八路军前总卫生部驻今清涧县宽州镇师家园则村。5月,白求恩大夫率医疗队来清涧,而后开赴抗日前线。
1940年3月19日,清涧县人民政府建立,民政科负责卫生行政管理。遵照《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推广卫生行政,增进医药建设”的指示,清涧县办起第一个人民诊所——清涧县保健药社。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后方医院驻清涧。1947—1948年,西北野战军野战医院驻清涧县白家川、学武村等7个村庄。期间,在诊疗部队伤病员的同时为当地老百姓服务。1948年,河北籍北京协和医院职工李华楠在县城霍家大院开设西医诊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引下,建立健全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药卫生群众组织,统一中西医药人员,壮大了技术队伍,增加了医疗设备,并大力开展卫生宣传、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和常见病、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卫生科学知识逐步得到普及,鼠疫、霍乱、天花等甲类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城乡卫生面貌有了改观。
1949年,清涧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时称防疫卫生委员会)成立。1950年,清涧县人民卫生院成立。1952年3月,清涧县人民卫生院首例阑尾炎和剖腹产手术成功。全县预防接种牛痘32345人,疫苗3435人。政府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灭鼠12万只,灭蝇414万吨。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在境内绝迹。1958年,保健药社和大众联合诊所合并为清涧县中医联合医院。7月,举办该院首届学徒班;清涧县人民卫生院改名清涧县人民医院,并开始装备X光机、检验室和手术室等设备;全县开展“除四害,讲卫生”运动。50年代末,逐年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加强技术力量;区(乡)卫生机构相继建立。到1966年,全县已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个,地段医院4所,公社(乡镇)卫生院12所,卫生技术人员197人,大队(村)卫生室357个,半农半医人员401人。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开始形成,麻疹、白喉、乙脑、伤寒等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基本消灭了新生儿破伤风和产褥热。
“文化大革命”期间,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卫生事业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受到批判,卫生事业遭受严重破坏,骨干医务人员惨遭摧残。1969年,大批卫生干部和医务人员下放农村,削弱了全县医疗卫生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防病治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0年3月,本县从整顿入手,全面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至1989年,全县有县乡医疗卫生机构33个(不包括个人开业者),正式卫生人员由1949年的15人发展到424人,其中卫技人员236人。病床由1949年的两张增加到294张。有农村医疗站472个,乡村医生480余人。县、乡、村三级卫生防疫网基本形成。
90年代初,全国经济体制开始转型,医疗卫生事业推向市场,有商业化的倾向,医疗机构公益性日趋淡化。县级医院从技术、设备、服务水平等不断发展,而乡镇卫生院基本陷于衰落。乡镇卫生院处于人员涣散,基本诊疗设备闲置。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而使其功能逐渐减弱,使广大农村基本医疗难以保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凸显,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2年,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农村卫生事业得到政府重视,卫生工作又有新的发展局面,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开始加强。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之后,卫生事业进一步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卫生事业的投资逐年增加,清涧卫生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到2004年5月,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工资实行了全额财政预算,卫生队伍稳定,医疗和预防保健逐步巩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院容院貌显著变化。从1998年开始,先后投入资金4366万元,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维修扩建改造面积73380平方米。先后新建、维修改造规范化村卫生室381所(新建222所,维修改造159所),购置增添医疗设备3859余台(件),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
2007年,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当年参保率达到93%以上,以后逐年上升,贫困群众看病就医有了保障。2009年,根据中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药品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实行了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
2010年后,继续加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强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全面实施药品管理“三统一”,清涧县卫生事业实现重大跨越。
2014年,全县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18个(含村卫生室),其中:科级建制单位11个(县医院、中医医院、解家沟老区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合疗办、妇保站、计生技术指导站、县卫校、爱卫办、药品采购与结算经办中心),其中,二级甲等医院1所,二级乙等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个,村卫生室294个。民办医疗机构28个,其中个体诊所26个,个体镶牙馆2个。
在职卫生人员由1990年487人发展到2014年的652人,其中执业医师61人,助理医师60人,注册护士214人。高级卫技人员38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中级卫技人员5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执业(助理)医师0.27人,注册护士0.97人。
病床由1990年314张增加到2014年的729张,其中公立医院床位391张,每千人拥有床位3.31张。
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0.4万人次,住院手术670台次,出院病人1.0939万人次,业务收入0.48亿元。
医院拥先进医疗设备44台(件),总价值达0.3亿元。
2014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0.03‰,死亡率4.67‰,自然增长率5.36‰。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815/10万,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9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7.1878万人,参合率99.14%。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2‰,婴儿死亡率3.2‰,新生儿死亡率3.2‰。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稳步发展壮大,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和健康水平极大提升。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卫生事业发展,清涧医疗卫生事业将尽快迈上发展快车道,不断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养生、健康需求,使人民健康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