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解渴要喝清泉水

民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是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产生、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优秀的民歌,是劳动人民从心底里发出的最强音,是人类艺术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我国古代,把民歌形象地比作“风”。“凡言风者,皆民间歌谣”。《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三千多年前流行在我国北方各地的民歌。当时采集民歌叫作“采风”。

毛主席在谈诗的一封信中指出:“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这为新诗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我们要沿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得认真地学习民歌。而采风只是学习的第一步。

过去,我曾同其他同志一道,在陕西的民歌风窝里扑打过,收获确实很大。那一首首优美的民歌,至今仍不时在耳边回响。重新学习它们,进一步体会到毛主席光辉论断的无比正确,更加坚定了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的决心。

闲言闲语成不了歌,

毛桃杏子解不了渴;

解渴要喝清泉水,

唱歌还是唱山歌。

这是我在商洛山区采集到的一首民歌。它不正是对那种否定形象思维的错误观点的有力批判么?如同“毛桃杏子解不了渴”一样,那些仅来之于逻辑思维、只作为人们交际工具的“闲言闲语”是“成不了歌”的。而民间歌手们运用形象思维所创作出来的各种生动的民歌,则犹如可以使人解渴的山间泉水一样,那才是饮之甘美、沁人心脾的艺术珍品哩!

民间歌手的创作,由于长期生活的体验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往往是触景生情,出口成歌。这触景生情,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而出口成歌,则是形象思维的结果。在陕南,农民种地砍柴,出没山林,对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的体态和特征是最为熟悉的。触此景,出此歌。他们唱鸟:“喜鹊穿青又穿白,鹁鸽穿的灰灰色,锦鸡穿的十样锦,老鸹穿的一身黑。”唱虫兽:“猴子崖头盘脚坐,蜘蛛崖下织绫罗,鸭子打起算盘鼓,公鸡唱起五更歌。”试想,歌手不用形象的思维,能写出这般富有个性、逼真生动、绘声绘色、情趣横溢的民歌来么?你要捕捉诗歌的形象,就要向民歌学习。

像《解渴要喝清泉水》这类“歌者论歌”的民歌,在民间是很多的。他们都是歌手们在长期的创作、演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抓一把芝麻撂过河,山歌子还要比牛毛多,唱了三天零三夜,还没唱完个牛耳朵。”其言民歌之多,多如牛毛。“麦子不晒要生虫,草儿不锄苗不生,上地不打山歌子,一天到黑短精神。”其言民歌的作用,可以鼓舞士气。“山歌子来八个头,国王见我也发愁,皇帝见我也下马,孔夫子见我也低头。”其言民歌的威力,很富有战斗性。“山歌子,本无章,出在老林山地方,婆娘女子都会唱,不唱平腔唱高腔。”其言民歌的群众性及演唱方法。“清早起来唱山歌,一没投师二没学,山歌倒有十二韵,若有一韵没摸着,作活田里干叫哈。”其言民歌注重声韵,讲究音律。凡此种种,都以朴素形象的语言,道明了民歌美学上一些深刻的哲理。

你要把诗写得精炼清新、引人入胜、音韵和谐而易读易记么?你的确是需要向民歌学习的啊!

应该强调的是,我们更需要向新民歌学习。新民歌,是工农兵群众发扬旧民歌的优良传统而创作的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精神的崭新民歌。《东方红》《绣金匾》《刘志丹》《翻身道情》这些已广为流传的陕北革命民歌,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都在起着团结人民,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战斗作用。

社会主义时期产生的亿万首新民歌,以崭新的姿态,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新风貌。其艺术性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

“南来的大雁北去的风,信天游唱给咱毛主席听。”这首信天游的起兴句,起得多么自然,兴得何等妥帖,它倾注了亿万人民对毛主席真挚爱戴的感情。

“‘江’干咧,‘桥’断咧,‘王’八上岸咧,造‘姚’(谣)公司解散咧!”这首新童谣,用“比”的手法,一语双关,只寥寥数言,就形象地勾勒出“四人帮”遭到可耻失败的狼狈相,而且由于口语化了的语尾词“咧”的连用,使孩子们拍手称快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余味深长。这正是继承了旧童谣的传统手法而有所出新,生动地表达了全新的内容。

我国民歌,源远流长。就拿陕西来说,周朝春秋时期《诗经》中的“秦风”“豳风”和“小雅”的一部分,汉魏六朝“乐府”中的“秦歌”以及唐代的一些“曲子”等,就是那个历史时期流行在陕西的民歌。那种“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简炼、朴实、清新、精致的艺术风格,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果把这些古代民歌比作涓涓长流的泉水,那么,它流经数千年,到现在已经汇之成河,集之成海了。在陕北,你可听到那高亢悠扬的信天游,明朗欢快的二人台,激越粗犷的道情曲,委婉动听的碗碗腔;欢度新春时,跑船有船曲,玩灯有灯曲,饮酒有酒曲。在陕南,你会听到那巴山顶上的茅山歌,汉江水上的船工歌,还有那锣鼓草、吆号子、八岔、曲子、花鼓子,采茶有茶歌,插秧有秧歌,赶牛有牛歌,打夯有夯歌……内容包罗万象,形式绚丽多彩。不管是文学上的比兴、修辞、节奏、声韵,还是音乐上的旋律、调式、曲式、结构,其养料之丰富,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民歌确如清泉水,质纯、声脆、色清、味美。如果说我们的新体诗歌,真正能做到像毛主席教导的那样,从民歌中吸取养料的话,那它定会生气勃勃,日趋健美。民歌同民间歌舞、戏曲、曲艺等民间艺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收集、研究民歌,不仅对研究我国各地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民族、语言、风俗以及各地人民的生活,有着珍贵的价值,而且对研究各地的民间歌舞、戏曲、曲艺并促其繁荣和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为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创造社会主义的新文艺,我们应该像“渴饮清泉”那样的投入到向民间学习的采风活动中去!

(原载于1977年4月8日《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