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虚实融合的智慧生态环境
信息生态理论为我们从系统观、生态观角度思考未来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以系统的、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可以使新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育理念成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互相促进。智慧学习环境作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一种存在形式,通过支持人们的学习、生产来促进人们创造知识、培育智慧,从而推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学习环境,是建设智慧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学习情境的变化,学生对智慧学习环境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黄荣怀教授等学者按照学习情境将智慧学习环境分为:支持“个人自学”的智慧学习环境、支持“研讨性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支持“在工作中学”的智慧学习环境、支持“在做中学”的智慧学习环境和支持“课堂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37]。
以生态学概念和理论、教育学理论等为基础,笔者构建了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模型(见图2.27)[38],该模型包含了教学思想层、教学实践层和社会支持环境层,其核心价值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在信息生态中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技术、教学实践之间的和谐互动。教育理论和观念是整个模型的制高点,是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现,它决定了教学实践和社会支持环境的发展方向;教学实践是模型的核心环节,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教学思想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得以体现;社会支持环境是该模型的支柱,是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得以进化的基础,也是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它为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图2.27 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模型
教学思想层是教育理论和观念的集成,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方向,能否愿意接受新思想,能否对各种教育理论和观念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决定了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否开放、是否能够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发展。因此,教育理论和观念是学校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的制高点,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学校教育理论和观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系统方法对教育信息化领域实现观念转变和范畴扩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指导学校工作方向的理论观点应既继承教育传统精华,又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理论,必须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兼容并包。
教学实践层是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的核心结构,也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教育信息化能否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实践层的各个元素中,是衡量是否形成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教学实践层包含硬件环境、教学资源、软件工具、人才等几个要素。硬件环境是进行教学实践的基本条件,包括校园网络、各种功能的数字化教室、备课室、计算机相关设备等。教学资源是信息环境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是教学实践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软件工具为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人才是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教育管理者、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人员共同构成了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模型中的“人才群”。
社会支持环境层主要包括信息化投资、教育技术标准、组织政策与制度、教育技术服务四大方面,它们共同决定了学校信息化的宏观社会环境,是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的四个支柱。持续而又适度的信息化投资是教育信息化的血液,它既包括对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还包括对与软件资源、教师培训、信息化相关的科研经费等的投入。教育管理数据标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可共享对象参考模型(SCORM)、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等一系列教育技术规范和标准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实现进化和互联提供了基本保证,它们是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协同性的根本保证。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组织政策与制度应是一种弹性的组织架构,能突破层级体制的束缚,要求对教学和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造,要求将适应工业时代的层级式教学管理组织转化为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扁平式网状组织,突破层级和信息孤岛的藩篱,构建一体化的、适应变化和发展的组织体系,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有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学校网络维护等基础性的技术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服务功能。电教教师、专业教师应该作为应用的专家,负责推动应用,负责把周围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通过这个共同体真正把应用落实下去。
随着泛在技术的发展,泛在学习(U-learning)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而这一学习方式需要虚实融合的智慧生态环境支撑。《2010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中提出了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型,该模型设计了虚实融合的智慧生态环境[39],如图2.28所示。
图2.28 虚实融合的智慧生态环境
在虚实融合的智慧生态环境中,技术不再是单独的工具,而是蕴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专业资源、人和工具,它们以互补的方式共同运作,革新了学生及其学习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建立和维护了一种创新性的生态圈或学习文化。在这种生态圈中,学生彼此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家长之间,以及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存在不同于现有形态的互动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凸显出来了。学习内容的来源、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消费者。技术从作为支持个体的工具更多地转变为一种支持泛在学习、自由探究、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环境。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环境是虚实融合的智慧生态环境的代表,“互联网+”为教育生态环境带来新的特征,首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产生了智慧的学习环境,催生出新的课程形态,发展了新的教学范式,出现了新的学习方法,设计出新的评价方法,对教师提出新的知识结构和素养要求,致使学校组织发生新的变革,提出新的管理模式。其次是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开放共享。“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环境的开放性使教育资源、教师资源的配置与共享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最后是学生按需个性化学习。不同人的学习需求不同,与之对应的学习目的、内容、进度和方式也不同,借助个性化的智能技术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环境的结构强调技术与教育服务的融合、人与技术的融合、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技术完全融入“学习”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它从整体优化的视角考察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从关注技术要素到关注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强调技术与人相互作用的整体优化变革,强调技术与技术之间、技术与人之间信息的无缝流通、认知的分布均衡。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基于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进化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来源;为学生提供认知工具、数据处理工具和知识建构工具,辅助学生进行知识获取和知识建构,并激发学生知识创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交互工具,支持并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寻找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伴,在协作工具支持下组建学习共同体。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环境中不仅具有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还具有能够为学生提供辅导、咨询、社会关系等学习支持的人力资源。专家、教师、同伴、家长等都是学生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教师是学校资源的有机组成之一,是教学环节的主导者,在教学运行、支持服务中不可缺少;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往往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具体的课程学习活动中,可通过开展线上或线下的学习、讨论、作业和评价等来满足其学习需求。而这些角色都基于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来开展各项教学、学习、交流、协作活动。因此,学生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环境的形态。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环境的形态主要表现在实现学习全过程的数字化与互联化,数字化技术与系统互联互通,信息系统贯通融合、互联和协作,虚实融合的信息生态环境,技术与教育服务的融合,人与技术的融合,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等许多方面。这些融合能够极大地支持学生学习,支持学生建立社会网络关系,支持学生在资源、工具和人员之间获取知识、加工知识、建立知识网络。
[1].聂风华,钟晓流,宋述强.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7):5-8.
[2].AI Gore.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J].世界科学,1998(10):2-4.
[3].钟国祥,张小真.一种通用智能学习环境模型的构建[J].计算机科学,2007(1):170-171,197.
[4].Kang Wai Chin.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 Model For Secondary Schools in Malaysia: An Overview Making a Difference[EB/OL].http://www.powershow.com/view/13d931-ZGY4M/Smart_Learning_Environment_Model_For_Secondary_Schools_in_Malaysia_An_Overview_Making_a_difference_powerpoint_ppt_presentation.
[5].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75-84.
[6].IBM reveals its top five innovation predictions for the next five years[DB/OL].http://venturebeat.com/2013/12/16/ibmreveals-its-top-five-predictions-for-the-next-five-years/.
[7].Ingeol C,Jeongmin P,Haeyoung L,et al.An agent-based self-adaptation architecture for implementing smart devices in Smart Space[J].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2013,52(4):2335-2346.
[8].Abowd G D,Ebling M,Hung G,et al.Context-aware computing[J].IEEE Pervasive Computing,2002,1(3):22-23.
[9].王洁,张婷婷.基于ASP的智能空间中上下文感知问题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2):20-26.
[10].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信息科技团队.人—机—物三元融合将促进信息服务进入普惠计算时代[J].中国科学院院报,2013,28(5):564-566.
[11].王丽珍,刘佳星.教育大数据对网络教研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51-55.
[12].百度百科.三网融合[D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7%BD%91%E8%9E%8D%E5%90%88h.
[13].陈如明.泛在/物联/传感网与其他信息通信网络关系分析思考[J].移动通信,2010,34(8):47-51.
[14].张平,苗杰,胡铮,等.泛在网络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5):1-6.
[15].蒋青,贺正娟,唐伦.泛在网络关键技术及发展展望[J].通信技术,2008(12):181-183.
[16].吴先涛,吴承治.普适计算与泛在网络[J].现代传输,2009(3):51-63.
[17].李清亮.基于云计算的移动通信4G网络优化[J].信息通信,2017(5):259-260.
[18].李山,李娜.4G网络技术及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J].2013(24):305-306..
[19].李玉顺,史鹏越,杨莹,等.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5(6):80-86.
[20].Johnson L,Adams B S,Estrada V,et al.NMC Horizon Report: 2015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R].Austin,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2015.
[21].陈龙彪,李石坚,潘纲.智能手机:普适感知与应用[J].计算机学报,2015,38(2):423-438.
[22].Dian Schaffhauser.This Flipped Class Is Studying Biology with a $10 Microscope and a Smart Phone[DB/OL].http://campustechnology.com/articles/2014/08/19/this-flipped-class-is-studying-biology-with-a-$10-microscope-and-a-smartphone.aspx.
[23].Johnson L,Adams B S,Estrada V,et al.NMC Horizon Report: 2015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R].Austin,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2015.
[24].Jonassen D H.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Mindtools for Critical Thinking[M].Prentice-Hall,Inc.,1996.
[25].毛伟,盛群力.梅耶多媒体教学设计10条原则:依托媒体技术实现意义学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1):26-35.
[26].赖晓云.多媒体教学软件信息设计与加工策略研究——基于梅耶多媒体教学设计原理[J].电化教育研究,2015(1):77-82.
[27].赵文静,曹忠.基于增强现实的移动学习海外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7(3):20-26.
[28].江丰光,孙铭泽.未来教室的特征分析与构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9):29-32.
[29].普旭.我国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规范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0].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echnology-Enhanced Active Learning[EB/OL].http://web.mit.edu/edtech/casestudies/teal.html.
[31].徐紫,周梦瑜.智慧教室下“Smart”小学高年段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14(12):24-25,30.
[32].王世伟.再论智慧图书馆[G].2012年第11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开创两岸图书资讯学与图书馆事业新纪元论文集B集(大陆).台北:中华图书资讯学教育学会等,2012:141-145.
[33].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6):22-28.
[34].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35].王晓波.在北京领略教育信息化的无限魅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1):9-12.
[36].马菲.韩国IT巨头紧盯智能教育 2015年普及电子教科书[DB/OL].http://tech.huanqiu.com/it/2013-09/4332479.html.
[37].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75-84.
[38].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5):19-24.
[39].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DB/OL].http://www.ed.gov/about/offices/list/opepd/ppss/repor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