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1 固定电容器

4.1.1 结构、外形与符号

电容器是一种可以储存电荷的元器件。相距很近且中间隔有绝缘介质(如空气、纸和陶瓷等)的两块导电极板就构成了电容器,电容器也简称电容固定电容器是指容量固定不变的电容器。固定电容器如图4-1所示。

图4-1 固定电容器

4.1.2 主要参数

电容器主要参数有标称容量、允许误差、额定电压和绝缘电阻等。

1.容量与允许误差

电容器能储存电荷,其储存电荷的多少称为容量。这一点与蓄电池类似,不过蓄电池储存电荷的能力比电容器大得多。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储存的电荷越多。电容器的容量大小与下面的因素有关。

两导电极板相对面积。相对面积越大,容量越大。

两极板之间的距离。极板相距越近,容量越大。

两极板中间的绝缘介质。在极板相对面积和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绝缘介质不同的电容器,其容量不同。

电容器的容量单位有法拉(F)、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它们的关系是

标注在电容器上的容量称为标称容量。允许误差是指电容器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之间允许的最大误差范围。

2.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又称电容器的耐压值,它是指在正常条件下电容器长时间使用两端允许承受的最高电压。一旦加到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两极板之间的绝缘介质就容易被击穿而失去绝缘能力,造成两极板短路。

3.绝缘电阻

电容器两极板之间隔着绝缘介质,绝缘电阻用来表示绝缘介质的绝缘程度。绝缘电阻越大,表明绝缘介质绝缘性能越好。如果绝缘电阻比较小,绝缘介质绝缘性能下降,就会出现一个极板上的电流会通过绝缘介质流到另一个极板上,这种现象称为漏电。由于绝缘电阻小的电容器存在着漏电,故不能继续使用。

一般情况下,无极性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为无穷大,而有极性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绝缘电阻很大,但一般达不到无穷大。

4.1.3 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说明

“充电”和“放电”是电容器非常重要的性质。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说明如图4-2所示。

图4-2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说明

在图4-2(a)电路中,当开关S1闭合后,从电源正极输出电流经开关S1流到电容器的金属极板E上,在极板E上聚集了大量的正电荷,由于金属极板F与极板E相距很近,又因为同性相斥,所以极板F上的正电荷受到很近的极板E上正电荷的排斥而流走,这些正电荷汇合形成电流到达电源的负极,极板F上就剩下很多负电荷,结果在电容器的上下极板就储存了大量的上正下负的电荷。(注:在常态时,金属极板E、F不呈电性,但上下极板上都有大量的正负电荷,只是正负电荷数相等呈中性。)

电源输出电流流经电容器,在电容器上获得大量电荷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充电”。

在图4-2(b)电路中,先闭合开关S1,让电源对电容器C充得上正下负的电荷,然后断开S1,再闭合开关S2,电容器上的电荷开始释放,电荷流经途径是:电容器极板E上的正电荷流出,形成电流→开关S2→电阻R→灯泡→极板F,中和极板F上的负电荷。大量的电荷移动形成电流,该电流流经灯泡,灯泡发光。随着极板E上的正电荷不断流走,正电荷的数量慢慢减少,流经灯泡的电流减小,灯泡慢慢变暗。当极板E上先前充得的正电荷全放完后,无电流流过灯泡,灯泡熄灭。此时,极板F上的负电荷也完全被中和,电容器两极板上先前充得的电荷消失。

电容器一个极板上的正电荷经一定的途径流到另一个极板,中和该极板上负电荷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放电”。

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上储存了电荷,两极板之间也就有了电压,这就像杯子装水后有水位一样。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数与两极板之间的电压有一定的关系,具体可这样概括:在容量不变情况下,电容器储存的电荷数与两端电压成正比,即

式中,Q 表示电荷数(C);C表示容量(F);U表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V)。

这个公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① 在容量不变的情况下(C不变),电容器充得电荷越多(Q增大),两端电压越高(U增大)。这就像杯子大小不变时,杯子中装得水越多,杯子的水位越高一样。

② 若向容量一大一小的两只电容器充相同数量的电荷(Q不变),那么容量小的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更高(CU大)。这就像往容量一大一小的两只杯子装入同样多的水时,小杯子中的水位更高一样。

4.1.4 电容器“隔直”和“通交”说明

电容器的“隔直”和“通交”是指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而交流能通过电容器。电容器的“隔直”和“通交”说明如图4-3所示。

图4-3 电容器的“隔直”和“通交”说明

在图4-3(a)电路中,电容器与直流电源连接,当开关S闭合后,直流电源开始对电容器充电,充电途径是:电源正极→开关S→电容器的上极板获得大量正电荷→通过电荷的排斥作用(电场作用),下极板上的大量正电荷被排斥流出形成电流→灯泡→电源的负极,有电流流过灯泡,灯泡亮。随着电源对电容器不断充电,电容器两端电荷越来越多,两端电压越来越高。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时,电源不能再对电容器充电,无电流流到电容器上极板,下极板也就无电流流出,无电流流过灯泡,灯泡熄灭。

以上过程说明:在刚开始时直流可以对电容器充电而通过电容器,该过程持续时间很短,充电结束后,直流就无法通过电容器,这就是电容器的“隔直”性质

在图4-3(b)电路中,电容器与交流电源连接,由于交流电的极性是经常变化的,上一段时间极性是上正下负,下一段时间极性变为下正上负。开关S闭合后,当交流电源的极性是上正下负时,交流电源从上端输出电流,该电流对电容器充电,充电途径是:交流电源上端→开关S→电容器→灯泡→交流电源下端,有电流流过灯泡,灯泡发光,同时交流电源对电容器充得上正下负的电荷;当交流电源的极性变为上负下正时,交流电源从下端输出电流,它经过灯泡对电容器反充电,电流流经途径是:交流电源下端→灯泡→电容器→开关S→交流电源上端,有电流流过灯泡,灯泡发光,同时电流对电容器反充得上负下正的电荷,这次充得的电荷极性与先前充得电荷极性相反,它们相互中和抵消,电容器上的电荷消失。当交流电源极性重新变为上正下负时,又可以对电容器进行充电,以后不断重复上述过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交流电源的极性不断变化,使得电容器充电和反充电(中和抵消)交替进行,从而始终有电流流过电容器,这就是电容器“通交”性质。

电容器虽然能通过交流,但对交流也有一定的阻碍,这种阻碍称之为容抗,用XC表示,容抗的单位是欧姆(Ω)。在图4-4电路中,两个电路中的交流电源电压相等,灯泡也一样,但由于电容器的容抗对交流有阻碍作用,故图4-4(b)中的灯泡要暗一些。

图4-4 容抗说明

电容器的容抗与交流信号频率、电容器的容量有关,交流信号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流信号的容抗越小,电容器容量越大,它对交流信号的容抗越小。在图4-4(b)电路中,若交流电频率不变,电容器容量越大,灯泡就越亮;或者电容器容量不变,交流电频率越高,灯泡就越亮。这种关系可用下列式子表示:

式中,XC表示容抗;f表示交流信号频率;π为常数3.14。

在图4-4(b)电路中,若交流电源的频率f=50Hz,电容器的容量C=100μF,那么该电容器对交流电的容抗为

4.1.5 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说明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由电容器充得的电荷建立起来的,电容器充得的电荷越多,两端电压越高,电容器上没有电荷,电容器两端就没有电压。由于电容器充电(电荷增多)和放电(电荷减少)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瞬间完成,所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突然增大很多,也不能突然减小到零,这就是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特性。下面用图4-5来说明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特性。

图4-5 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说明

先将S2开关闭合,在闭合S2的瞬间,电容器C还未来得及充电,故两端电压UC为0V。随后,电源E2开始对电容器C充电,充电途径是:E2正极→开关S2→R1→C→R2E2负极。随着充电的进行,电容器上充得的电荷慢慢增多,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C慢慢增大。一段时间后,当UC增大到6V与E2电源电压相等时,充电过程结束。这时,流过R1、R2的电流为0,故UR1、UR2均为0,A点电压为0(A点接地固定为0V),B点电压UB为0V(UB=UR2),F点电压UF为6V(UF=UR2+UC)。

接着将开关S1闭合,E1电源直接加到B点,B点电压UB(等于UR2)马上由0V变为3V。由于电容器还没来得及放电,其两端电压UC仍为6V,那么F点电压(UF=UR2+ UC=3V+6V)变为9V,也就是说,由于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一端电压上升(UB由0V突然上升到3V),另一端电压也上升(UF由6V上升到9V)。因为UF为9V,大于电源E2电压,电容器C开始放电,放电途径为:C上正→R1→S2→电源E2内阻→R2→C下负。随着放电的进行,电容器C两端电压UC不断下降,当UC=3V时,F点电压UF=UR2+UC=3V+3V=6V,与电源E2电压相同,放电结束。

然后将开关S1断开,B点电压UB(与UR2相等)马上由3V变为0V,由于电容器还没有来得及充电,其两端电压UC仍为3V,那么F点电压(UF=UR2+UC=0V+3V)变为3V,即由于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电容器一端电压下降(UB由3V突然下降到0V),另一端电压也下降(UF电压由6V下降到3V)。因为UF为3V,小于电源E2电压,电容器C开始充电,充电途径为:E2正极→S2→R1→电容器C→R2→电源E2负极。随着充电的进行,电容器C两端电压UC不断上升,当UC=6V时,F点电压UF=UR2+UC=0V+6V=6V,与电源E2电压相同,充电结束。

综上所述,由于电容器充、放电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电容器容量越大,所需时间越长),电容器上的电荷数量不能突然变化,故电容器两端电压也不能突然变化,当电容器一端电压上升或下降时,另一端电压也随之上升或下降。

4.1.6 无极性电容器和有极性电容器

固定电容器可分为无极性电容器和有极性电容器。

1.无极性电容器

无极性电容器的引脚无正负极之分。无极性电容器的电路图形符号如图4-6(a)所示,常见无极性电容器外形如图4-6(b)所示。无极性电容器的容量小,但耐压高。

图4-6 无极性电容器

2.有极性电容器

有极性电容器又称电解电容器,引脚有正负之分。有极性电容器的电路图形符号如图4-7(a)所示,常见有极性电容器外形如图4-7(b)所示。有极性电容器的容量大,但耐压较低。

图4-7 有极性电容器

有极性电容器引脚有正负之分,在电路中不能乱接,若正负位置接错,轻则电容器不能正常工作,重则电容器炸裂。有极性电容器正确的连接方法是:电容器正极接电路中的高电位,负极接电路中的低电位。有极性电容器在电路中的正确和错误接法方式如图4-8所示。

图4-8 有极性电容器在电路中的正确与错误连接方式

3.有极性电容器的引脚极性判别

由于有极性电容器有正负之分,在电路中又不能乱接,所以在使用有极性电容器前需要判别出正负极。有极性电容器的正负极判别方法如下。

方法一:对于未使用过的新电容,可以根据引脚长短来判别。引脚长的为正极,引脚短的为负极,如图4-9所示。

方法二:根据电容器上标注的极性判别。电容器上标“+”为正极,标“−”为负极,如图4-10所示。

图4-9 引脚长的引脚为正极

图4-10 标“−”的引脚为负极

方法三:用万用表判别。万用表拨至×10kΩ挡,测量电容器两极之间阻值,正反各测一次,每次测量时表针都会先向右摆动,然后慢慢往左返回,待表针稳定不移动后再观察阻值大小,两次测量会出现阻值一大一小,如图4-11所示,以阻值大的那次为准,如图4-11(b)所示,黑表笔接的为正极,红表笔接的为负极。

图4-11 用万用表判别有极性电容器引脚的极性

4.1.7 固定电容器种类

固定电容器种类很多,按极性可分为无极性电容器和有极性电容器;按应用材料可分为纸介电容器(CZ)、高频瓷片电容器(CC)、低频瓷片电容器(CT)、云母电容器(CY)、聚苯乙烯薄膜电容器(CB)、玻璃釉电容器(CI)、漆膜电容器(CQ)、玻璃膜电容器(CO)、涤纶薄膜电容器(CL)、云母纸电容器(CV)、金属化纸电容器(CJ)、复合介质电容器(CH)、铝电解电容器(CD)、钽电解电容器(CA)、铌电解电容器(CN)、合金电解电容器(CG)和其他材料电解电容器(CE)等。不同材料的电容器有不同的结构与特点,表4-1列出了常见类型电容器的结构与特点。

表4-1 常见类型电容器的结构与特点

续表

4.1.8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在使用电容器时,如果无法找到合适容量或耐压的电容器,可将多个电容器进行并联或串联来得到需要的电容器。

1.电容器的并联

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器头头相连、尾尾相接称为电容器并联。电容器的并联如图4-12所示。

图4-12 电容器的并联

电容器并联后的总容量增大,总容量等于所有并联电容器的容量之和,以图4-12(a)电路为例,并联后总容量为

电容器并联后的总耐压以耐压最小的电容器的耐压为准,仍以图4-12(a)电路为例,C1、C2、C3耐压不同,其中C1的耐压最小,故并联后电容器的总耐压以C1耐压6.3V为准,加在并联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6.3V。

根据上述原则,图4-12(a)的电路可等效为图4-12(b)所示电路。

2.电容器的串联

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器在电路中头尾相连就是电容器的串联。电容器的串联如图4-13所示。

图4-13 电容器的串联

电容器串联后总容量减小,总容量比容量最小电容器的容量还小电容器串联后总容量的计算规律是:总容量的倒数等于各电容器容量倒数之和,这与电阻器的并联计算相同,以如图4-13(a)电路为例,电容器串联后的总容量计算公式为

所以图4-13(a)电路与图4-13(b)电路是等效的。

在电路中,串联的各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容量成反比,即容量越大,电容器两端电压越低,这个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以图4-13(a)所示电路为例,C1的容量是C2容量的10倍,用上述公式计算可知,C2两端的电压U2应是C1两端电压U1的10倍,如果交流电压U 为11V,则U1=1V,U2=10V,若C1C2都是耐压为6.3V的电容器,就会出现C2先被击穿短路(因为它两端有10V电压),11V电压马上全部加到C1两端,接着C1被击穿损坏。

当电容器串联时,容量小的电容器应尽量选用耐压大的,以接近或等于电源电压为佳,因为当电容器串联时,容量小的电容器两端电压较容量大的电容器两端电压大,容量越小,两端承受的电压越高。

4.1.9 容量与误差的标注方法

1.容量的标注方法

电容器容量标注方法很多,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容量标注方法。

(1)直标法

直标法是指在电容器上直接标出容量值和容量单位。电解电容器常采用直标法。图4-14左方的电容器的容量为2200μF,耐压为63V,误差为±20%;右方电容器的容量为68nF,J表示误差为±5%。

图4-14 采用直标法标注容量和误差

(2)小数点标注法

容量较大的无极性电容器常采用小数点标注法。小数点标注法的容量单位是μF。图4-15中的两个实物电容器的容量分别是0.01μF和0.033μF。有的电容器用μ、n、p来表示小数点,同时指明容量单位,如图4-15中的p1、4n7、3μ3分别表示容量0.1pF、4.7nF、3.3μF;如果用R表示小数点,单位则为μF,如R33表示容量是0.33μF。

图4-15 采用小数点法标注容量

(3)整数标注法

容量较小的无极性电容器常采用整数标注法,单位为pF。若整数末位是0,如标“330”,则表示该电容器容量为330pF;若整数末位不是0,如标“103”,则表示容量为10×103pF。图4-16中的几个电容器的容量分别是180pF、330pF和22000pF。如果整数末尾是9,不是表示109,而是表示10−1,如339表示3.3pF。

图4-16 采用整数标注法标注容量

2.误差表示法

电容器误差表示方法主要有罗马数字表示法、字母表示法和直接表示法。

(1)罗马数字表示法

罗马数字表示法是在电容器上标注罗马数字来表示误差大小。这种方法用0、Ⅰ、Ⅱ、Ⅲ分别表示误差±2%、±5%、±10%和±20%。

(2)字母表示法

字母表示法是在电容器上标注字母来表示误差的大小。字母及其代表的误差数如表4-2所示。例如,某电容器上标注“K”,表示误差为±10%。

表4-2 字母及其代表的误差数

(3)直接表示法

直接表示法是指在电容器上直接标出误差数值。如标注“68pF±5pF”表示误差为±5pF,标注“±20%”表示误差为±20%,标注“0.033/5”表示误差为±5%(%号被省掉)。

4.1.10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电容器常见的故障有开路、短路和漏电。

1.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检测无极性电容器时,万用表拨至×10kΩ或×1kΩ挡(对于容量小的电容器选×10kΩ挡位),测量电容器两引脚之间的阻值。

如果电容器正常,表针先往右摆动,然后慢慢返回到无穷大处,容量越小,向右摆动的幅度越小,该过程如图4-17所示。表针摆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万用表内部电池通过表笔对被测电容器充电的过程,被测电容器容量越小,充电越快,表针摆动幅度越小,充电完成后表针就停在无穷大处。

图4-17 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若检测时表针无摆动过程,而是始终停在无穷大处,说明电容器不能充电,该电容器开路。

若表针能往右摆动,也能返回,但回不到无穷大,说明电容器能充电,但绝缘电阻小,该电容器漏电。

若表针始终指在阻值小或0处不动,这说明电容器不能充电,并且绝缘电阻很小,该电容器短路。

注:对于容量小于0.01μF的正常电容器,在测量时表针可能不会摆动,故无法用万用表判断是否开路,但可以判别是否短路和漏电。如果怀疑容量小的电容器开路,万用表又无法检测时,可找相同容量的电容器代换,如果故障消失,就说明原电容器开路。

2.有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在检测有极性电容器时,万用表拨至×1kΩ或×10kΩ挡(对于容量很大的电容器,可选择×100Ω挡),测量电容器正、反向电阻。

如果电容器正常,在测正向电阻(黑表笔接电容器正极引脚,红表笔接负极引脚)时,表针先向右做大幅度摆动,然后慢慢返回到无穷大处(用×10kΩ挡测量可能到不了无穷大处,但非常接近也是正常的),如图4-18(a)所示;在测反向电阻时,表针也是先向右摆动,也能返回,但一般回不到无穷大处,如图4-18(b)所示。也就是说,正常电解电容器的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略小,它的检测过程与判别正负极是一样的。

若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表明电容器开路。

若正、反向电阻都很小,说明电容器漏电。

若正、反向电阻均为0,说明电容器短路。

图4-18 有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4.1.11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1.无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无极性电容器如图4-19所示,图4-19(a)为测量电容量,图4-19(b)、(c)为测量绝缘电阻。

图4-19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无极性电容器

2.有极性电容器的检测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有极性电容器如图4-20所示,图4-20(a)为测量电容量,图4-20(b)、(c)为测量绝缘电阻。

图4-20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有极性电容器

4.1.12 电容器的选用

电容器是一种较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在选用时可遵循以下原则。

1)标称容量要符合电路的需要。对容量大小有严格要求的电路(如定时电路、延时电路和振荡电路等),选用的电容器其容量应与要求相同;对容量要求不高的电路(如耦合电路、旁路电路、电源滤波和电源退耦等),选用的电容器其容量与要求相近即可。

2)工作电压要符合电路的需要。为了保证电容器能在电路中长时间正常工作,选用的电容器其额定电压应略大于电路可能出现的最高电压,约大于10%~30%。

3)电容器特性尽量符合电路需要。不同种类的电容器有不同的特性,为了让电路工作状态尽量达到最佳,可针对不同电路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种类的电容器。下面是一些电路选择电容器的规律。

① 对于电源滤波、退耦电路和低频耦合、旁路电路,一般选择电解电容器。

② 对于中频电路,一般可选择薄膜电容器和金属化纸介电容器。

③ 对于高频电路,应选用高频特性良好的电容器,如瓷介电容器和云母电容器。

④ 对于高压电路,应选用工作电压高的电容器,如高压瓷介电容器。

⑤ 对于频率稳定性要求高的电路(如振荡电路、选频电路和移相电路),应选用温度系数小的电容器。

4.1.13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国产电容器的型号命名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字母“C”表示主称为电容器。

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电容器的介质材料。

第三部分用数字或字母表示电容器的类别。

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序号。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及含义如表4-3所示。

表4-3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及含义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