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群众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07]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工作指导路线上的具体化,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共产党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主体的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一节 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观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物史观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的总开关,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工作路线。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根本立场,这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也是广大党员干部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共产党员要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必须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人民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20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群众观点是极其重要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09]他关于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的论述,既与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划清了界限,也与资产阶级的“人民主权论”划清了界限。讲政治,离不开人民群众,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党最大最重要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10]坚持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历史的人民性出发,进一步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人民性:“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11]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人民性根源于历史的人民性,即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构成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改革、建设年代,人民群众都是决定性的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颗“初心”,就是人民至上的“心”;不忘初心,最根本的是不忘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他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做到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212]他告诫全党同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一定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13]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无论是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还是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无论是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还是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公信力;无论是扶贫、城镇化建设、医疗卫生和发展网信事业,还是创作及研究导向、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都要求以人民利益为重,让人民有更多的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和舒适度。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把坚持人民立场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愿望统一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做出了重要的发挥和发展。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214]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有按照历史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理念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一个基本愿景。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既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共享革命、建设和改革成果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理念的核心是人民主体论,它包括四层内涵:一是全民共享,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不是少数人享有。二是全面共享,全面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成果和权益。三是共建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四是渐进共享,共享发展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辩证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什么抽象、玄奥的概念,而要使它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1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21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要相信人民群众,要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他提出,“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21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首先要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请教,向智者问策,从群众中汲取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18]中国革命胜利是党领导人民英勇牺牲换来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用汗水浇出来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是党领导人民探索、创造出来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
做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219]毛泽东在解释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时说:“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与国民党的根本区别,也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220]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基础上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21]。我们党从最初起,就是为了服务于人民而建立的,我们的一切奋斗、努力和牺牲,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解放,这是共产党人最大的光荣和使命。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是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222]历史归根结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是来自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的。我们党执政近70年来,尽管经历过这样那样的曲折,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这既使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获得了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又使我们党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了夺取胜利的无穷智慧。
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强调,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对人民赤胆忠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只有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时时处处做到以百姓之心为心。“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223]永远信任人民,永远忠于人民,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以贯之地落实和体现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党就无往而不胜。
共产党人对人民赤胆忠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观点,我们党提出了群众路线,并把它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事实证明,我们党有许多优势,根本的一条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政治问题,说到底,是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以及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使党失去生命力,就会从根本上失去先进性。他在谈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时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带领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因有很多条,其中重要一条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224]。作风的实质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90多年的实践证明,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命。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
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225]。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评判者。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党的最高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以人民为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把人民满意作为党的工作的根本标准,是落实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条件。同样地,将人民满意作为判断标准,内在地包含着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都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有这样的情怀。[22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表明,以人民期盼为念,以人民满意为标杆,直接与共产党的政治情怀和历史担当有关。他在谈到中央领导集体的理想信念时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的人,都应该能够豁得出去。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时,我们都要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我们都做不到,让谁去做?我们的一切都应该为了人民,没有自我,先公后私,克己奉公。我们最核心的这一层人,应该是具有献身精神的一批人。”[227]人民的期盼,就是共产党人奋斗的动力。那么,怎样把人民的期盼化为工作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两位伟人的事例来表达他的志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念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228]1973年,周恩来同志陪同外宾到延安参观访问,看到当地群众贫困的生活情况,含着泪说:“解放都这么多年了,延安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人民生活还这么艰难,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对此负有直接责任,今天要当众做自我批评。”[229]习近平总书记以伟人为榜样,经常性地走访老少边穷地区,看望那里的乡亲,所到之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真贫、知真贫。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现在我们国家发展起来了,大多数群众生活条件好了,但不能忘了农村还有不少穷乡亲。大力发展经济,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富裕起来,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共产党人必须有这样的情怀和担当。
第二节 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人民主体论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观,也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两者是相互融通、不可分离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人民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观源于历史观。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之中。习近平同志在1990年5月写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中说,“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230]这短短的几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唯物史观与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追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231]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首先,老百姓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我们要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他说:“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232]他在讲话中曾多次引用河南内乡县一座古县衙的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认为,共产党人的爱民情怀要高于封建时代的官吏。其次,在谈到权力的来源时,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权力无论大小,都是人民给的,也只能受命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人民把权力交给了我们,我们在使用权力的时候就要让人民放心。”[233]他多次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最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人民。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党治国理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自觉地将群众观点化为宗旨、立场、标准。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群众》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详细地分析了确立宗旨对共产党人的重大意义。他在引述了黄炎培希望“中共诸君”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代统治者从艰苦创业到脱离群众的周期律的问题之后指出:“毛泽东同志高度概括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庄严而伟大的号召,并把它作为我党的唯一宗旨写进党章之中。”[234]这一宗旨解释了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我们党从最初起,就是为了服务于人民而建立的,我们党的一切努力、斗争和牺牲,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幸福,这正是共产党人最大的光荣和最值得自豪的地方。
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加强党性和党的宗旨教育,关键是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所谓群众立场,就是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235]就利益而言,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党再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就地位而言,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也是由党群关系决定的。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少数人或个人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
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党必须始终践行的根本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236]是否一切为了人民、是否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成为检验党的工作的根本标准。共产党人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他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本质要求。领导干部无论官当多大、权有多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且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越应该作出成绩,越应该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237]他告诫领导干部要心存对群众的敬畏、手握党性的戒尺,“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古时候讲,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在就是要服务人民”[238]。只有做到心中有民,关注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急,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蛮干乱干的“政绩”、急功近利的“政绩”、不切实际的“政绩”,把求真务实落到实处。
实现宗旨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在为《摆脱贫困》一书所写的“跋”中说:“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239]在怎样做到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问题上,他牢记毛泽东同志的至理名言,坚持调查开局、调研开路,凡事眼睛向下,先当学生,不耻下问,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把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习近平同志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和政绩观,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事项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实现好人民的利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为民办实事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具体地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工作中去,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现代文明成果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己任,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思想境界应该比封建士大夫高得多,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240]
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把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放在重要位置。习近平同志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抓落实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基层一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利于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241]在宁德时,他提出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政策宣传下基层的“四下基层”要求。到福州后,他建立了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后来他又在浙江大力推行这项制度,全省各级普遍建立了领导下访的长效机制。他指出,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下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有益创举:一是从源头上减少了信访问题的产生;二是密切了干群关系,领导干部深入基层,面对面地开展群众工作,实打实地解决信访问题,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三是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利益。下访是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重要形式,他强调要把领导下访活动作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要使群众带着问题而来,怀着满意而归,真正把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24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43]习近平总书记说,党员干部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扶贫开发工作一直让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夙夜牵挂,扶贫事业成为他人生历程中从未忘却的实践,“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244]他的足迹走遍了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零距离体察民生疾苦。他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一遍遍强调脱贫的意义。“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45]在他看来,扶贫开发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福祉、国家长治久安。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高度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
总之,在习近平总书记那里,党性和人民性、宗旨和立场、目标和标准,在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基础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他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具体化为了党的立场、政治担当以及个人的信念和境界。
第三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从我们党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着眼,突出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提出了人民主体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与方法,把历史观、价值观和认识论、方法论统一起来。他指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必须学习和掌握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246]
领导和群众的关系是群众路线的基本问题,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功。早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谈到贫困地区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时指出,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领导是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更重要的在于,党的方针和政策是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反映,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247]很显然,领导工作,就是领导群众的工作。党是凭借路线、方针和政策来领导的,而所有这一切从根本上说是从群众中来的,而领导的过程是使之再回到群众中去。领导和群众的关系构成了群众路线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在与群众的矛盾中始终处于主要方面,这是我们党始终告诫党员干部要牢记群众路线的重要原因。他诚恳地说:“在领导和群众的矛盾中,如果领导方面是错误的,群众方面是正确的,毫无疑问,领导是主要矛盾方面;如果群众方面是错误的,领导方面是正确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在领导,在于领导对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没有到位,在于领导的工作措施不适应于群众。”[248]
群众观点是贯穿群众路线的核心观点。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密切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有一个群众观点。‘诚于中者,形于外’,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249]他在回答“怎样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这个问题时,强调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四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则是贯穿其余三个方面的红线。一方面,做一个县委书记,首先需要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是县委书记的重要标准。衡量一个县委书记当得怎么样,可以讲很多条,但主要看这一条。‘善莫大于作忠’”[250]。另一方面,心中有党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心中有党就要自觉地增强党性,“共产党的党性集中表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谈领导者的修养,第一条就是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这个观念没有树立起来,其他都无从谈起。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251]。他在另一处又说:“我们强调的党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她没有独立于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252]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核心。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立场,也体现了党的根本的认识路线和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社会认识论,是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的认识论。毛泽东同志指出:“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所以,他突出地强调群众路线的认识论意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简单地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53]。
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路线中的群众观点和领导与群众关系的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领导与群众的相互关系中,他强调了领导的主导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性、基础性,把领导者的实践融入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实践之中,把领导者和领导机关的情感和认识与人民群众的情感和认识统一起来。群众路线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群众路线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时,总是把这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一方面,他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群众出发并以群众为归宿,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和落脚点;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到基层第一线去,向群众的实践请教,向人民寻求真理。在习近平总书记那里,认识来源于群众与认识来源于实践是统一的,一切从群众出发与一切从实际出发也是统一的。2004年年初,习近平同志以“求真务实”为内容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求客观真理之真”,下联是“务执政为民之实”,横批是“求真务实”。这副对联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他在一次讲话中从四个方面阐明了落实“求真务实”的本质内涵,即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正确认识国情和省情,按照国情和省情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是坚持求真务实的体制保证。[254]在这四个方面中,第一个方面讲的是价值观,第二、第三个方面讲的是真理观,第四个方面则是把价值观与真理观统一的成果升华为程序、制度和体制,目的是保证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奠定在真理和规律追求的基础之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本质关系的论述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时说:“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255]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观,也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认识论。人民群众既是最基本的实践主体,也是最基本的价值主体和认识主体。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关于价值观与真理观相统一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地论述了实事求是同群众路线的本质联系。他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相辅相成、在本质要求上完全统一的。”[256]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一方面,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从群众中来”才能实现。深入到群众的实践之中,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及时发现、总结、概括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又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根本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必须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办法,拿到群众中去实践和验证,使正确的意见和真理性认识为群众所掌握,成为群众实践的思想武器,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坚持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257]这些论述是对党的思想路线本质内涵的重要拓展和深化,从方法论的层面把历史观、价值观和认识论统一起来了。
第四节 密切联系群众,身入群众,心入群众
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必须解决好干部和群众心理距离拉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对人民疾苦要有情怀,深入群众要带真心、动真情,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258]事实表明,“情为民所系”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重要思想感情基础。
“心入”群众的前提是“心系”群众。所谓心系群众,就是做到“心中有民”,即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说,当好县委书记,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党员干部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259]对老百姓“带真心、动真情”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党和人民矢志奋斗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意志品质,它表现为坚定的信念、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来源于他饱尝艰辛的特殊成长经历。在陕西农村7年的插队生活、7年的甘苦与共,这段与黄土高原纯朴乡亲摸爬滚打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岁月,不仅让他和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也使他深切了解到什么是中国的农村、什么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他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担当,深深融入他的人生追求之中。群众,在他的心中有着最重的分量;基层,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情为民所系,要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要求党员干部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一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二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他虽然只活了22年,但他说:“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三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他有一句名言:“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他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五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他把群众的口碑当作自己无上的光荣。只有学习和树立这五种崇高的情感,才能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26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心入群众”和“心系群众”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当前,干部与群众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感情变化了,有的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蚀,淡化、忘记甚至背离了执政为民的宗旨,与群众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对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淡薄,对老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这里面既有一个如何做群众工作的问题,更有一个为什么人执政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批评个别干部不会说话,处于失语状态。“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261]干群关系说到底就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情怀问题,如果不热爱人民,那就谈不上为人民而工作、而奋斗。所以,从感情入手考察干群关系,说到了事情的根柢处。阜平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阜平战斗和生活了11年。聂荣臻对阜平非常关心,他讲过,阜平不富,死不瞑目。说到阜平老百姓生活依然贫困,聂荣臻掉了眼泪。习近平总书记对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怀有深厚感情,对实现他们的誓言怀有很深的情结。党的十八大开过不久,他就亲赴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让革命前辈的富民理想得以实现成为他的使命。
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决定了对群众的立场问题。对群众的立场问题又夯实了对群众的感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情感入手解决干群关系问题,打通领导与群众相联系的情感通道,对于保持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心”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这三者是人的理想和信念的本体和基础。情感渗透理性因素,人的情感不仅发生于认识和实践过程,也会反过来对认识和实践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知、情、意作为调节人的活动的动力因素,体现了人的能动性。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人的心理结构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作用去关心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去更好地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这充分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能自觉坚持历史辩证法。
对群众有真挚感情,这是领导干部老实做人的情感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对群众要满怀真情。领导干部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也是领导干部能不能老老实实做人的感情基础。”[262]党员干部要对群众有真挚感情,缘于老百姓对共产党有很深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到革命老区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所到之处,老区人民说的都是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没有什么要求,“乡亲们心里只念着党和政府好,我很受感动”。正是这种党和群众之间的鱼水情深,使他认识到领导干部只有对人民群众满怀真情,才能从心里对得起广大群众。“将心比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对广大干部讲的话,党员干部与老百姓的交往是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这是干群关系健康发展的铁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而不要掉以轻心。群众也好,领导也好,人的感情都是一样的,并不是群众的感情可以简单一点、群众的需要可以降低一点,要将心比心。要获得群众的信任,主要靠平时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好群众工作,临时抱佛脚,佛也不会慈悲。”[263]只有心中装着群众,事事为群众打算,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社情民意是观察政治问题的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的“民心观”有如下三层含义:第一,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第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只要我们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就一定能防止“塔西佗陷阱”,打破历代统治者从艰苦创业到脱离群众的“历史周期律”。第三,对共产党人而言,“热爱人民”应该成为他们的座右铭。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福建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他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如果不爱人民,那就谈不上为人民创作。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264]
“心入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怀抱真情去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是领导干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把心贴近人民》一文中指出:“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265]他举例说,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深入农村、深入生产,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头,他带领县委委员到火车站看望逃荒的灾民;在大雪封门的时候还要求县委干部走出办公室到农民家里去体察灾情、解决问题;他一头钻进农民低矮的茅屋,坐在农民的床头,自称是农民的儿子。焦裕禄精神就是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以群众的忧乐为忧乐,以百姓的疾苦为疾苦,切实为基层排忧解难,真心为群众办事谋利,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
以“信念是本、作风是形”为指导,将心系群众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找到了一个夯实党的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如果“四风”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其后果不堪设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266]对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解决作风问题、解决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问题呢?
解决“四风”问题,要筑牢思想防线,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古人说“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风问题,很多是因公私关系没有摆正产生的,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267]
解决“四风”问题,要从理想信念抓起,补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268]他形象地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只有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党员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解决“四风”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破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269]许多问题,看起来是风气问题,往深处剖析又往往是体制机制问题。解决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大量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做。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这么多年,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一方面,“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270]。另一方面,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党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271],他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这不是偶然的,这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干部出问题,都是因为纪律的突破。理想信念是“主心骨”,纪律规矩是“顶梁柱”,没有了这两样,必然背离党的宗旨,做人做事就会走偏走邪,思想就会百病丛生,人生就会迷失方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任何时候都不能破纪律、坏规矩。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如何靠制度更有效地防治腐败,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我们要狠抓制度执行,扎牢制度篱笆,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确保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中国大地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