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的基础与边界
雕塑与建筑,二者的亲密关系的出现和绵亘,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层原因的,唯此,才能保持其久远的生命力。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雕塑与建筑,虽然各有其不同的功能要求,但却往往使用相同或相似的物质材料。人们在使用泥土、木材或石材等物质材料构筑自己的住所等各类建筑时,也使用这些材料制作了与这些建筑相关的雕塑。可以说,共同或相近的材质是这两门艺术的共同物质基础,它保证了雕塑和建筑相同的持久性和相对的永久性。这种存亡相依的共生性也就成了雕塑和建筑之间天生的血缘关系。
其次,从雕塑和建筑各自艺术语言的特点看,它们也有着相辅相成的一面。雕塑艺术语言的基本语汇,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形体。形体是构成千变万化的雕塑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段。而建筑艺术语言的重要语汇之一,也是占有三维空间的形体。用这些形体及其组合,赋予建筑形象以不同性格和情绪,创造出光影的虚实变化和节奏韵律,在这一点上,二者是相近的。
而从另一方面看,二者的艺术语言有着互补的特点。雕塑艺术本身除了供观赏的性质外,并没有任何实用功能的限制。它可以用各种形体起伏,随心所欲地创造出那些现实生活中已有的或没有的,鲜明具体的形象。它虽然不适合承载过多的文学性和过于复杂的情节性,但它擅长明白无误地表达主题内容,尤其是适合于发挥寓意、象征的特长。它更擅长深刻地、淋漓尽致地剖析形象内涵,通过个别揭示一般,用个性形象启发联想,予人更加强烈的感染。它比起文学来,更具大众性,能够直接面对和沟通千百万公众。而且,雕塑艺术虽也能成为长篇大论的巨构,但它更适合以诗一般的精练语言,集中有力地、充满激情地叩击人们的心灵。
而建筑艺术虽然也可以借助一定的结构技术,去模拟仿造一些具体的物象,但除了极少数特定的纪念性、标志性建筑物外,它必须首先满足实用功能的需要,要受到这方面的严格限制和约束。在许多情况下,还要受到经济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局限,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随心所欲。但是,建筑艺术语言的拿手好戏是,用一些基本属于几何性的抽象形体创造出朦胧、含蓄的气氛和韵味。它是概括的而非精细的,笼统的而非清晰的,象征的而非叙述的,感染性的而非确指性的。建筑为雕塑提供了空间、环境和位置、基调、氛围以及尺度。而雕塑则充实和点睛其间,提供了建筑所拙于表现的内涵、寓意和形象变化。它又可以调节建筑构图,组织建筑空间,沟通建筑与人的感情交流。雕塑与建筑二者正是各显其能、采长补短、交叉渗透、相得益彰。它们在艺术语言上的互补,正是二者相互吸引的艺术基础。
再次,对某些建筑来说,除满足物质功能需求外,还有特定的精神方面的功能;除提供一个适用、坚固的所在以外,还有特定的主题要求。如古代的神庙、教堂、宫廷、陵墓、园林……,现代的纪念馆、博览会等等,都会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在建筑提供了大的环境框架和情调气氛的基础上,雕塑就以鲜明具体的形象确定性,毫不含糊地予以阐述、展开和深化——当然,并不是用图解式和标语口号的方式,而是通过艺术形象予人以深刻明晰的烙印。这就是雕塑和建筑的共同思想基础。
其实,这些问题在古代并不是太复杂的。因为,只有到了现代,专业分工才如此细化。当年的许多匠师都是集多种技艺于一身,当他们接受了某个订件的委托后,自然而然地根据各门艺术的特点统一构思,作出了科学的安排,统一实施。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门类各得其所,各显其长,自然而然形成有机的综合体。我们在东西方的许多实例中都可看到这种情况。
雕塑与建筑同处一个综合体内,它们各自所占的分量并不始终是半斤对八两的,而是依据不同的构思设计、文化传统和时代潮流而有着不同的表现。一般来说,建筑掌控着总体、全局,决定着雕塑的创意方向和风格手法,提供了雕塑的用武之地。但有的情况下,雕塑从依附状态上升为构思的基础,雕塑的意向决定了建筑的造型。有时候,大量雕塑手法的运用甚至淹没了建筑的语言。雕塑和建筑,二者艺术语言的相似和相通,具备了二者相互靠拢、相互转化的可能性。雕塑化的建筑和建筑化的雕塑,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并不罕见。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其中的得失利弊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