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卧姿与相关汉字
疒nè 甲骨文《粹》126作,一期《后下》11.9作,《乙》738作;《说文》小篆作。《说文·疒部》:“疒,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着之形。”许慎说:疒义是倚、靠着。象形字,人有疾病,站不住,像是依靠着什么物体。
“疒”字,甲骨文是竖写的,一边是个人,一边是张床(爿),读pán,像床形。《玉篇》读chuánɡ,但不是单纯的一张床,如果将字形翻转一下,很像是画一个人躺在床上,数点像人的身体在流出汗滴,《广韵·阳韵》中“疒,病也”,这个人很可能是个病人。它应是个会意字,本义为病人卧床休息。
这个字后来只作为一个“病”字头使用,如疾、痈、疽、疝、痴等字,都与疾病有关。
玉睡人
卧wò《说文》小篆作。《说文·卧部》:“卧,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许慎说:卧是躺着睡觉。会意字,以人、臣示意,臣是屈服的形状,似人躺着的样子。段玉裁注:“卧,伏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伏,大徐作休,误。卧与寝异,寝于床,《论语》寝不尸是也。卧于几,《孟子》隐几而卧是也。卧于几,故曰伏,统言之则不别,故《宀部》云:寝者卧也。《曲礼》云:寝毋伏。则谓寝于床者,毋得俯伏也。”
“卧”字的本义是“躺着”,如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卧听风吹雨。”以及他的《示儿》:“僵卧孤村不自哀。”而唐杜牧《阿房宫赋》中“长桥卧波”,则是桥躺在水波之上,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寝qǐn 甲骨文《戬》25.13作,金文《小臣卣》作,《说文》小篆作,《说文·宀部》:“寑,卧也。从宀,声。”许慎说:寝指躺卧,睡觉。形声字,宀是形符,表示睡卧之处,是声符。
金文从宀,帚声。文献中作寢,后简化作寝。“寝”字的本义是“睡,卧”,如《礼记·曲礼》:“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意思是走路不要显出傲慢的样子,站着不要偏用一脚而歪斜,坐着不要伸开双腿像簸箕,睡觉不能趴着。《论语·公冶长》:“宰于昼寝。”《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寝指“皇家宗庙后殿藏先人衣冠之处”,如《尔雅·释宫》:“无东西厢有室曰寝。”《诗经·商颂·殷武》:“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意思是松木制成方椽,楹柱排列粗圆。寝庙落成神安。《周礼·官人》:“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又指“帝王的坟墓”,如“陵寝”、“寝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