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鄢文龙教授的新著《颠覆与超越——史铁生文学作品的修辞化生存》,即将出版面世。这是我期待已久的,相信也是学术界对此论题有兴趣的同仁都热切期待的。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作家中非常具有个性与特殊性的作家,他的作品所具有的魅力也是一般作家所不具备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作家是一位残疾人及其身心所受到的苦难有关。正因为如此,很多读过史铁生作品的人都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在精神上受到很大震撼。
文龙教授对史铁生的作品非常痴迷,多年来一直在研读玩味。越研读玩味,越觉得兴趣浓厚。这样,他便逐渐萌生一种冲动:准备系统全面地对史铁生的作品进行研究,从语言的角度切入,考察史铁生对汉语特定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创造,观照史铁生在修辞文本建构方面的努力,从而总结出史铁生作品的语言风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文龙教授还有另一个追求,那就是通过对史铁生语言风格的研讨,进一步探讨史铁生作品风格特点形成的内部动因,揭示史铁生创作的文化心态。我觉得,文龙教授的这种研究思路是具有创造性的,与一般文学批评者的思路是不一样的,与一般修辞学者的研究套路也不相同,可谓独出机杼。
众所周知,学术研究需要痴迷,特别是需要对研究对象全身心的热爱与全部精力的投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对所研究的对象有真切的认识,才能真正深入地将所研究的对象研究透彻,从而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文龙教授选择史铁生的作品为研究对象,这是基于他对史铁生其人其作的热爱。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投入巨大的精力与全部的热情执着地研究史铁生作品的语言。关于这一点,文龙教授在这部学术著作的前言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有些作家就是这样:你可以读他,也可以想他,就是无法写他——也许这时,这个作家和自己的心灵已经发生了某种神秘联系。在更多的时候,论说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解的过程。我对史铁生的最初认识,源于他的《我与地坛》,今天却完全是这样的冲动,一发而不可收拾:因为陶醉一篇,而如饥似渴地阅读一部;因为阅读一部,更如醉如痴地品读一套——‘史铁生作品系列’(纪念版)。”同样是在前言中,文龙教授还深情地说道:“史铁生的作品,就是中国当代小说史上的地坛。可以这样说,你每一次经过,都会忍不住停下张望和思索”,“我如饥似渴地张望,仅仅用了36天的时间;我辗转反侧地思索,却用尽了365天的精力。在游梦中思索,在230万字中张望,在2816页的字里行间遨游。”可见文龙教授对史铁生的作品痴迷到了什么程度。正因为痴迷,正因为“辗转反侧地思索”,文龙教授在“史铁生作品系列”(纪念版)“230万字中张望,在2816页的字里行间遨游”之后,终于有了与众不同的发现:史铁生作品的语言“有时合规不中矩,有时中矩却又不合规,变化与超越乃其创作之突破;越轨与颠覆方显其写作之创新”。他指出:“史铁生的语言,语出惊人,并不表现为壮怀激烈与慷慨陈词,他总是很平静甚至很低调地写一些平实的文字,然后让你大吃一惊。正如有人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宣布与大伙性命相关的消息,并不因为其音量小而被忽视。”诸如这样的见解,如果不是对史铁生作品反复研读、反复嚼咀,是达不到这种认识高度的,也感受不到史铁生语言的这种魅力,当然更不可能看清史铁生作品在修辞创造上的闪光点。
文龙教授这部著作,几易其稿,写得非常扎实严谨。通读全稿,我觉得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色,特别值得我们重视。
一是对史铁生作品中所运用到的或是作家新创的修辞手法作了几乎是全景式的扫描。这一工作是富有意义的,也体现出文龙教授作学问扎实认真的特点。对于史铁生的作品,文学评论界的评论不少,但都着重于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而从语言角度切入进行学术研究的,则比较少见。文龙教授这部著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像一般研究史铁生作品的论著那样对史铁生作品作面面俱到的讨论,而是专注一个方面,即以史铁生作品的语言特别是其中的修辞文本建构及其创造为对象,采用“开小口,掘深井”的方法进行研究。正因为文龙教授这部著作只专注于史铁生作品的语言问题,研究的对象比较集中,因此就能对所研究对象的方方面面进行全景式的展示。全书既有对史铁生作品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运用方面所独具的特点及其魅力的全面研究,也有对史铁生作品中对汉语既有修辞手法创造性运用的总结概括,更有对史铁生作品中独到的修辞手法及其修辞文本建构的爬梳钩沉。关于这一点,读者从全书目录的章节中便能看得非常清楚,无须我在这里赘述。
二是对史铁生作品中的许多精彩修辞文本的分析深刻到位。我们汉语中有一句话,叫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是有些意思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也就是“言不能达意”。言不能达意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遭遇过。虽说正常人都有语言能力,但并不等于说有语言能力的人都能用语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并为别人所接受。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言不达意”的尴尬。所以,能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实在不是简单的事。至于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生动有力地表达出来,那就更是不简单了。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更普遍。在学术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想来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据说,民国时代有一位学者(后来成了重量级学术大师)给学生上中国古典文学课时,先朗读了一首古诗,然后连说“好!好!”之后,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个故事,都觉得有趣,并且将之作为文坛佳话予以传播。殊不知,这就是一个“言不达意”的典型案例。这位学者的学术水平很高,学术界人人尽知;他的文章写得很好,也是人人尽知。可是,在面对一首古诗时,他确确实实不能通过语言将其之所以精彩的体会表达出来。著名学者不善表达,甚至“言不达意”的情况并非个案,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生动的例子。基于“为死者讳,为尊者讳”的中国古训与做人信条,我们这里不便多说。只是想说明的是,著名学者尚有“言不达意”的尴尬,那一般人“言不能达意”,在文学作品欣赏中不能准确表达出其体悟,那就更不奇怪了。史铁生的作品很有特色,在语言运用上更是非常有特点,很多读者都欣赏史铁生作品的语言。但是,史铁生作品的语言究竟好在哪里,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至于能准确地分析史铁生作品语言魅力所在,则更非一般读者所能企及。但是,文龙教授却做到了。他不仅能准确说出史铁生作品语言的妙处,而且分析鞭辟入里,非常精彩,让人不得不叹服,觉得看他的分析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享受。例如本书的第二章第一节谈史铁生作品中运用“拟声”修辞手法时,文龙举了史铁生作品中这样一个例子并分析说:
在史铁生的文本中,借助叠字摹写外界声音的句子,俯仰即是,读来简直让人如闻其声,生动而形象。
爬上了鬼见愁,夕阳已经沉在了脚下,飞鸟叽叽喳喳地归巢。(《命若琴弦·爱情的命运》)
这样的句子,读了让人无法忘怀。不仅因为“鬼见愁”这种以心理描写命名的动词名物化,动词“沉”的生动感,更因为“叽叽喳喳”叠词的运用,传神地描摹了飞鸟归巢的定格状态,让读者联想起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鸟尚有归宿之感,那爱情呢?爱情的命运是什么?命若琴弦。史铁生通过“飞鸟叽叽喳喳地归巢”的反衬,强化了主题的思考,掷地有声。
对于史铁生《命若琴弦》中的三句话,我们一般人初读之下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看了文龙教授上述一番分析,顿时便有一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感觉,觉得分析得非常有道理。仅从上述一例,我们便可知晓文龙教授全书分析文字的精彩所在。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何须再多举例呢?
三是对史铁生作品中锐意创新的语言用例进行细致的爬梳,并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史铁生在语言创新方面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如果在语言运用上没有追求,而是甘于平淡平庸,那么他的作品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史铁生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吸引了包括文龙教授等一大批读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作品中的语言魅力分不开的。而史铁生作品语言的魅力事实上又与他锐意创新的修辞努力分不开。文龙教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着力爬梳分析了史铁生作品中锐意创新的修辞文本,从而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史铁生作品语言魅力生成的真正原因。如本书第二章第二节谈史铁生作品对汉语成语的活用问题,文龙教授没有机械地套用修辞学教科书中的相关术语,也没有照搬修辞学者总结出的成语仿用的条条框框,而是从史铁生作品本身所创模式的实际出发,总结出“换字”“序换”“插入”“反用”“省略”和“改字+插入”六种模式,并对每一种情况的运用进行了修辞功能分析。如:
她飘动的裙子埋没进嘈杂的人流,他在河边的水泥护栏上坐下,在一丛浓密的灌木后面仍然望着她走去的方向,想着她如何走在东拐西弯的小胡同里,想着她如何茫然若失甚至是昏然无望地走着,走过一盏盏暗淡的街灯,走过一道道老墙上孩子的图画,走过一排排老屋檐头风雨播种的荒草,流着泪,让泪水任意地流淌,走过陌生行人的注目和猜想,走过那家小油盐店,停下来,擦干眼泪,不能让父母看见眼泪因为他们不是在等候着女儿的眼泪,她站在那排白杨树下等着风把泪迹吹干,然后走进那座美丽的房子。(《务虚笔记》)
在作者看来,“她”真是茫然,但茫然又不足以准确描摹出她的全部表现,在作者心中顿时闪现“怅然若失”一语,然而又觉得,以“怅”形容之尚未达到这样的境地,于是,作者想到将两者结合表达。进入语境,“茫然若失”这一临时搭配的短语还真能准确地涵盖此刻“她”的心境与行动。类似的例子还有:“X走向祭坛的石门,走进落日,又一声不响地转身回来,站在落日里看着C,茫然若失……”(《务虚笔记》)
史铁生的作品中对汉语成语创造性运用的例子不胜枚举,以至于常常会让人因见多不怪而忽略了其如此运用的深意所在。但是,文龙教授不仅不放过史铁生作品中诸如此类的修辞文本,而且还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了作家如此活用成语的内在修辞动因。上述的一番分析,就足以看出文龙教授看问题的敏锐与分析的细密。
文龙教授这部著作的长处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兹不一一例列。读者深入阅读,相信自会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无须我在此强聒啰唣。
读其书,不可不知其人。所以,在行将结束此文时,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啰唣几句,略说几句有关本书作者的情况。
本书作者鄢文龙,是江西宜春学院语言学教授,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复旦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他全程听了我所开设的两门修辞学专业课程——“修辞学研究”与“汉语修辞学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时常有深入的讨论。他还将他所写论文送给我看,也谈他读我所有著作的体会及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确实与一些来复旦访学的学者不同,非常有主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这是第一个印象。第二个印象是,他对时间抓得非常紧,真是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了。第三个印象,是与第二个印象紧密相连的,就是他非常勤奋,作学问非常认真踏实。迄今他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数百篇长短不等的文章,皆有感而发,言之有物,不作空谈。他早前做过中学语文教师,对中学语文教学非常有研究。后来又担任宜春学院师范教育学院的副院长,同时,他又是江西省高考语文命题人,始终关注中学语文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及其研究方面非常有成就,也相当有影响力。现在,回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担任副院长后,最近几年,他的兴趣转到了作家文本的修辞研究方面,所以决定到复旦进修访学。来复旦访学之前,他已经对史铁生作品的语言问题有了系统的研究,也相继发表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学术论文。应该说,写这本书他早就成竹在胸。只是他对学术严谨认真的一贯作风,促使他毅然放弃大学的教学与行政工作,到复旦大学来访学,安安静静地坐在复旦的图书馆中,沉潜于书的海洋,心无旁骛地思考与写作。荀子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文龙教授这部学术著作之所以能有这样高的水平,究其原因是他有“冥冥之志”,对所研究的对象有专默精诚的精神。韩愈说:“业精于勤。”其实,不只是做学生要勤奋,做老师做学者也要勤奋。在中国的大学中,就有一些人一辈子碌碌无为,在学术上没有任何贡献与作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勤奋。中国有句老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文龙教授最近几年辛勤地在修辞学领域耕耘,如今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这是值得庆贺的。如果说做学者有什么幸福感,那就是自己辛勤的学术研究结出了硕果,让学术界同仁能够分享。
吴礼权
2014年8月8日于复旦大学
(吴礼权教授,著名修辞学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修辞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