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印度人反英情绪高涨,军队开始哗变,教派冲突不断,形势极为紧张,英国不得不接受印度独立的要求。1947年6月3日,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了解决印度地位问题的蒙巴顿方案,其要点是印度独立,但印巴要分治。虽然国大党尽了最大努力,但依然无法阻止穆斯林联盟另建巴基斯坦的意图。随后印巴开始分家,各分得资产和国债82.5%和17.5%,据说连一套《大英百科全书》都按此比例进行分割,政府官员和军队根据自愿原则一分为二。至于土邦也是自愿选择归属,于是印巴又各显神通,对各土邦进行争夺,其中最为激烈的是克什米尔之争,至今无法彻底解决。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成立自治领,8月15日,印度也宣告成立自治领,英国在印度100年的统治,共200年的影响就此结束。印度用支付王公年金的方式,剥夺王公们的统治权,将土邦逐步合并与取消,为实行联邦制扫清了道路。1950年1月26日《印度宪法》颁布,宣告印度成为共和国。此时的印度才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统一的国家。
在印度的争取独立之路上,有四位巨人在印度独立后,依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圣雄甘地,被称为国父,是印度的精神领袖,在印度人心中有着近乎神的地位。在调解印巴分治后遗留的教派冲突中更是竭尽全力,可惜在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的极端分子暗杀。
贾·尼赫鲁是印度的政治领袖,1951年任印度政府首届总理,并两度连任,还兼任过外交部部长。他因痛恨殖民主义而变得“左倾”,比较亲近苏联和中国,也更加重视国有和集中。他又制定了政教分离的世俗政体。尼赫鲁作为开国元勋,对印度的政治外交政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到1964年5月27日病逝。
B.R.安培德卡尔是“印度宪法之父”,首任司法部部长,主持制定《印度宪法》,又称为“现代摩奴”。他还是印度贱民解放运动的领袖,是最著名的人权运动斗士,对印度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S.V.帕特尔被西方学者称为“印度的俾斯麦”,甘地称他为“萨达尔”,即首领之意。他多次担任国大党主席,作风果断干练。独立后任副总理并兼内政部部长、邦务部部长和新闻部部长。开国之初与尼赫鲁在权力上互相制衡,
▼马杜赖,街头
“许可证”
“许可证”制度就是政府对经营活动进行详尽的分类,用发放工业许可证来审核、许可和限制经营活动,是政府用行政审批的手段操控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
并驾齐驱,被称为“双头政府”。与尼赫鲁不同,他是国大党的右翼代表,更加倾向于自由经济体制,反对暴力革命、工业国有化和废除封建地主制,于1947年被选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印度最终走上“第三条道路”不啻是左右势力平衡的结果。帕特尔的另一大贡献是在邦务部部长任内,用铁腕又不失灵活的手段,解决了几千年形成的土邦各自为政的问题,实现了真正的共和。
▼加尔各答街景,背景是TATA办公大楼
继续混搭——西方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在印度的社会发展道路上,确立了既不是资本主义道路,也不是社会主义道路,而是一条“中间道路”或者是“第三条道路”,称为“民主社会主义”,同时新政府继承了英国殖民政府的议会民主制度,实行全民普选。
独立后的印度经济,是“混合型”经济,公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发展。对外国殖民政府的企业实行国有化,国家重点对基础工业、重工业、交通、军工、航天和基础设施等进行投资,而原来的私营企业基本维持原状,但实行著名的“许可证”制度;同时对私营大财团给予扶持,因此印度产生了TATA、安巴尼、比尔拉等富可敌国的超级大财团。1951年,印度开始实施五年计划,历经尼赫鲁政府时期的三个五年计划,印度“混合型”经济终于成形。
印度人口众多,农业尤为重要,于是首先掀起了“绿色革命”,增加灌溉面积,推广高产品种,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使印度从“饥荒之国”变成了“余粮之国”。1965年起又在畜牧业领域开展“白色革命”,重点是确保牛奶的自给自足,组织各级奶业合作社,建立全国性的牛奶生产销售网络,培养起一支技术专业、财政自立的奶业生产队伍,使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牛奶生产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印度又大力发展海洋业,即所谓的“蓝色革命”。从积极推进海洋渔业、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到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都体现了印度政府大力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与成就。
▼昌迪加尔,政府大楼
▲印度农村
1964年尼赫鲁病逝,“混合型”经济出现了问题,加上反对党的压力,国大党出现了危机,经过短暂的过渡与调整,1966年尼赫鲁的女儿英·甘地走上前台,接任印度总理,并随后于1967年和1971年赢得印度第四次和第五次大选,开启了一个属于她的时代。她显现出比其父亲更果断强硬的一面,实行了更为激进的“左倾”经济政策,先对私有银行国有化,再对保险业、煤炭业、铜业、钢铁业、纺织业实施国有化,还推进小麦贸易国营化,这使得很多国有企业陷入官僚僵化低效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虽然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英·甘地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促使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但外交的成功并不能掩饰经济的问题,国大党出现了分裂。面对在野党强大的逼宫压力,英·甘地选择了更为强硬的应对方式,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将反对党的党首一网打尽,投入监狱,限制新闻自由和罢工。她推行一系列旨在改善民生的措施,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在执行过程中有过火行为。在1977年举行的第六次全国大选中,国大党惨败,第一次失去了执政党的地位。
英·甘地的计划生育政策
英·甘地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制定了极为严苛的措施,如不执行计划生育的人,政府职员要被解雇,教师不能上课,商人无法获得营业许可,甚至司机拿不到驾照,孩子无法上学,这在崇尚民主自由的印度,必然民怨鼎沸。
▲加尔各答,打字摊栏
执政的人民党开始矫正英·甘地的激进政策,政治上解除紧急状态,经济上将重点转向发展小型工业和家庭工业,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困境,加上人民党本身就是多党派联盟,政见不一,最终任期未满就无法执政下去。英·甘地在1980年的第七次全国大选东山再起,重新执政,她开始调整经济政策,放宽对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限制,但此时印度的社会矛盾已经激化,种姓冲突和教派冲突频繁,其中的旁遮普邦动乱尤为突出。锡克教极端分子以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金庙为据点,积极推动锡克人独立运动。英·甘地命令军队攻入金庙,造成大量伤亡,也造成成千上万锡克教徒的情感创伤。1984年10月31日英·甘地最终被她的锡克教卫兵暗杀,身中30多弹。
国大党推举英·甘地的儿子拉·甘地继任总理,并赢得1984年12月的第八次全国大选。拉·甘地妥善解决了旁遮普问题和阿萨姆问题后,开始进行经济调整,进一步放宽对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限制,进一步引进外资和技术,并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改革。有留学背景的拉·甘地对高科技很重视,为印度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开展反腐倡廉,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改革的力度不足以改变现状,最终国大党在1989年的第九次全国大选中败下阵来,印度进入了一个联合政府执政的时期,一党独大的时光一去不复返。1985年印度介入斯里兰卡的民族纠纷,与斯里兰卡政府协商后,派军队以维和名义进入斯里兰卡,围剿泰米尔“猛虎”武装组织,作为报复,泰米尔恐怖分子于1991年刺杀了正在参与竞选的拉·甘地。
改革——向市场经济迈进
在1989—1999年的10年中,印度举行了5次大选,共产生8届政府先后执政,看似政局动荡,实则是民主制度逐渐成熟。其中1991年上台的国大党拉奥政府,掀起了经济改革的大潮,除个别敏感领域外,其他绝大多数经济领域均向私营资本和外国资本开放;基本上取消了实行多年的“许可证”制度,繁多的行政审批让位于市场调节;对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地关、停、并、售,以期彻底解决国有企业的亏损难题;放宽进口限制,大力引进外资;在金融领域,私人银行重新获批。随着政府管制的逐步减少,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使印度经济真正迈向市场化和自由化。后继政府继续深化改革,使得印度经济开始腾飞,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印度也成了新兴经济体里的金砖国家之一。
然而,由于印度的基础设施、基础教育欠债太多,使得制造业成本居高不下;文盲率太高,无法提供大量技术工人;加上种姓矛盾、妇女地位、教派冲突、贫富悬殊、地区差异大等诸多不利因素,使印度至今无法在制造业上取得重大突破。
当今印度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法律制度、财经制度、金融模式、语言等殖民遗产,而且体现在精英教育、人才储备、创新精神等方面,这些使得印度在IT业、生物技术、医药等行业居领先地位。中国是靠“双手”发财,而印度是靠“大脑”致富,他们走的是一条“研发、设计之路”。
▼班加罗尔的高楼大厦
阿拉哈巴德,2013年大壶节上沐浴的人们
蒂鲁吉,斯里兰甘纳萨斯瓦米神庙的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