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印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表与里

有学者指出,印度教是印度的万里长城,它的洁净观念,它的种姓制度,都使得印度教徒在精神上很难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印度人明白,单靠武力无法将繁多的种族和部落联合在一起,宗教才是维系社会最重要的纽带。人们最钦佩追求真理的僧侣,对于国王和有钱人倒不一定很看得上,印度人不一定想做官,也不怕官,不媚官。他们以把做好工作为己任。例如,在印度大学里,教师看重的是“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不会追求“学而优则仕”。他们专心做学问,至今已经出了四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印度几乎所有的本土宗教都是否定现世的。眼前的一切不是幻觉就是痛苦,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都鼓励出家,彻底逃避现实。这样,印度人性格较为被动、柔弱和纤细,往往缺乏争权夺利的进取心。印度的很多大富豪都不是印度教徒,如TATA的老板就是拜火教徒。还有学者认为这性格是由于父亲经常外出云游求道,孩子主要由母亲带大而造成的。

印度人的“忍”实在惊人,不论对人生命运,还是生活垃圾,都能坦然面对,全盘接受。这是宗教意义上的放弃,还是现实中的无能为力,或兼而有之。他们变忍受为享受的能力,让外人惊叹不已。

印度人有时很极端。例如,在宗教方面,他们可以极端地宽容与平等,极端地非暴力、不杀生。但也会很极端地执着,极富有宗教激情,宗教斗争充满了血与火。为达到精神解脱,肉体本来就可以抛弃的,仇杀与自焚也就不足为惜了。

印度人有时又不会走极端,佛教就讲究“中道”。在伊斯兰激进主义者策划的孟买大爆炸发生后,中国驻孟买总领事问了印度朋友三个问题:你们觉得这是否是最后一次大爆炸?他们回答:NO;大爆炸是否意味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会愈演愈烈?他们回答:NO;代表印度教的印度人民党政府会否越来越大?回答还是NO!袁南生:《感受印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这三个“不”很能代表印度人的思维方式。

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都属内省冥想型的,对人的内心研究得非常透彻,特别是对人性的弱点(如贪、嗔、痴、淫、盗、杀妄等)有深刻的反省。印度神灵的性格都如此复杂矛盾,人间世间恐怕也不会简单。印度人都知道,人肯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对别人的批评是有足够的承受力,和他们交锋大可直来直往,不必遮遮掩掩。就像他们的媒体,对政府和社会的批评总是毫不留情、一针见血。

▼加尔各答的街头露宿者

印度人其实并不内敛,他们喜欢直接表达自己内心,外国游客常会被他们会盯得头皮发麻,但其实并无恶意,仅仅是好奇而已。他们同时又极端敏感,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长时间被殖民的经历,使他们充满自信却又底气不足,思想深刻却又油滑世故,坚守信念却又善变多端。

印度人喜欢追求模糊而不确定的东西,如无法证实的梵、浩瀚的宇宙、无尽的时光等。对于现实具体的东西,却往往是可以忽略的,如个人和环境卫生,甚至约定的时间都可以不讲究。但印度人又很执着于书面确认这一点,如老板对职员说,由你去负责和B公司的谈判吧!职员会回答:“您能把这句话写在纸上吗?”

印度人善抽象思维,超强的思辨能力使印度人极善争论,发言口若悬河,喜欢和你讲大道理,上至宗教人生,下至日常规律。

在众国林立、宗教至上的印度,“亡国”是小事,亡教才是大事。印度人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很晚才建立起来,他们不像中国有“祖国母亲”一说,而说“奶牛母亲”。对宗教的谜恋,使他们将种姓和教派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如贱民运动的领袖安培德卡尔就认为,没有英国人的保护,印度的贱民更被印度教徒踩在脚下;穆斯林联盟与国大党矛盾加深之时,穆盟的政治家就叫嚣“宁要英国统治,绝不要印度教徒多数的统治”林承节:《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这种卖国言论在印度人看来竟是可以接受的。

▼孟买,看报纸的小贩

印度最看重的是种姓,“亲戚”、“老乡”这些血缘和地缘观念相对较弱。身体是父母给的,是“欲”的产物,是有限而短暂的;精神是老师给的,是“神”的产物,是“真实的、不老的和不死的”。由于寻求宗教解脱才是正路,印度人对亲人朋友的依赖大大减弱,这也影响了民族凝聚力。他们对亲戚朋友不会太热情,对陌生人也不会太冷淡。

印度教的神是远离红尘,疏离人间的,人要苦苦追求才能达到梵我如一(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神是积极干预世俗生活的,最终神要站出来审判人的行为)。不像中国儒家思想总是喋喋不休地教你如何做人,印度教主要探讨人与神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的关系,他们讲智慧多于讲善恶。印度人看来,每个人的命运和人与人的关系是天注定的,因而人与人之间也不必太讲道德原则了,他们最终是对神负责,而不是对人负责。因此不要高估印度人的道德感。此外,对人本身的忽视又使他们觉得人的欲望和财产是应该抛弃的,表现出彻底的利他主义,如施舍,以及彻底的禁欲主义,如苦行。

▼瓦拉纳西,卖国旗的小男孩

蒂鲁吉,金布凯斯瓦拉神庙里的崇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