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一、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与解决生态问题、研究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学科,其目标在于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以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使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客观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传统生态学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不包括人类的经济活动。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问题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凸显。如何实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自然生态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论界开始反思以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探索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问题,生态学和经济学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学产生了。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博尔丁发表了《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成为该学科诞生的标志。在这篇论文中,博尔丁阐明了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1972年,英国生态学家哥尔德·史密斯等科学家发表了著名的《生存的蓝图》。1976年,日本科学家坂本藤良出版世界第一部《生态经济学》专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可,生态经济学的研究也蓬勃开展,其间国际生态经济学会于1989年成立和《生态经济》创刊是意义深远的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经济学已经从理论研究进入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阶段。人类正努力兼顾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生态,探索如何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越经济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是旨在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与价值的转化、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生态经济学探索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主要关注以下内容: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理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关系,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等。
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环境视为经济的子系统,考察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家更多地从机械、静态的角度看问题。生态经济学家认为地球是封闭系统,将经济视为环境子系统,他们更多地从生物、动态角度看问题。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经济学的框架内研究资源与环境的优化配置,而生态经济学关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