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五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世界广播传播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古往今来,任何改变人类生活的发明创造都经历了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电的发明,孕育了用电为动力的媒体,如电报、电话、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因特网等,它们是电的同源兄弟姐妹,可集合称为“电媒体”,这也是区分以纸质形式为传播形式的书、报、刊等纸媒体的重要特征。

电报本身并不是大众传媒,但它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信手段,可以说电报为广播的发展提供了前期的物质基础。学者李幸在其著作《传播媒介的历史之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指出,电报以及其他电信传播工具的发明为广播的实现铺平了道路,这从其时间历程可以看出:有线电报→有线电话→无线电报→无线电话→广播电台。电报的发明是人类电信传播迈出的第一步。

一、世界广播传播技术演进简史

表1-3 世界广播传播技术演进简史(1793年至2017年)

(续上表)

(续上表)

从初创期到1928年底,中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无线电广播也相继问世。关韵晨:《追忆往昔!浅谈收音机的百年发展历史》,泡泡网,2011年8月5日。图1-8至图1-13为若干代表性广播器械:

图1-8 早期的电台实验室

图1-9 早期的矿石收音机

图1-10 早期的电子管收音机

图1-11 1938年的电子管收音机(美国)

图1-12 世界上第一台超小型晶体管收音机

图1-13 1953年中国第一台全国产化红星牌电子管收音机

二、世界广播传播技术趋向完善

世界广播传播技术发轫于1793年,到1920年技术趋向稳定可应用,其后的技术演进可视为完善阶段。1928年至1954年还是无线电发明完善的年代。

1931年奥尔森和马萨生产了带式麦克风,声音特点是肥暖(低频出色)、衔接滑顺、瞬态较慢、高频偏少,简而言之是“舒服、不刺激”。

1954年11月,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工业发展工程师协会Regency部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超小型晶体管收音机以高昂的售价投入市场。广播传播进入便携时代。

世界广播传播技术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调幅广播的鼎盛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

调幅广播以调幅方式进行音频信号传输。调幅广播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远且稳定,接收机简单、廉价,听众广泛。

(2)调幅广播、调频广播、立体声广播并举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调频广播的特点是音质好,不易受干扰,失真小,广播收听效果佳。而通过立体声技术实现的立体声广播利用多声道信号在同一频道内的传送,使听众辨别感受到声音的相对位置而产生立体效果,它最直接和明显的效果就是声音具有极强的逼真性。1941年第一个调频广播电台在美国开播。到20世纪50年代,调频广播受到很多国家的推崇。

(3)数字广播技术推广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2015年)。

20世纪90年代数字音频广播(DAB)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DAB即利用卫星或地面发射站,通过发射数字信号进行的广播。在此过程中所有模拟信号均转化为比特进行传输。英国广播公司于1995年9月27日率先进行了DAB广播。DAB的优势如下:①抗外来干扰能力强;②不受电波传输衰弱影响;③快速移动时接收不受影响;④发射音质达到CD水准;⑤发射功率低;⑥可同时传送六个CD音质的立体声节目,或传送数字服务信息;⑥具有显示屏可读取各项图文;⑧发射频带被充分使用。杜军:《浅谈数字音频广播DAB》,《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9卷第1期。

(4)广播与新技术的集合阶段(2015年之后)。

进入新千年,互联网思维践行深入,媒体传播载体技术日新月异。2017年1月10日凌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旗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媒体资讯平台央广网和手机央广网全面改版并以崭新面貌正式亮相,而这“新衣”改变的不仅仅是外貌,它还标志着广播与网络的深度融合已经迈出了坚实一步。

新版页面大胆启用全屏设计和自动适配,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深度推进媒体融合,不断打造适应移动端新趋势的资讯平台和产品的一种有益尝试。

在新版央广网首页顶端,网友已经看不到“央广网”的字样,广播和网络开始共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个名字。全新改版的央广网页面之所以淡化“央广网”的标识和称谓,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支撑央广网发展的是具有76年历史的人民广播事业,而央广网也成为人民广播事业在新媒体领域的自然延伸。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媒体融合就要从“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达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理想状态。这是中国广播融合转型的旗帜,也是中国广播新生的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