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管理精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八佾第三

本篇导读

本篇讲社会规范,重在说明“齐之以礼”中“礼”的本质内涵及其对管理者和管理的基本要求,与上篇关于“道之以德”中“德”的阐述相呼应。

本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1章到第6章的内容构成,通过列举管理者僭越礼仪规范的典型事例,阐明“礼之本为仁”的道理。其中,第1章和第2章分别举出鲁国大夫在不同礼仪规范上僭用的例子,意在说明当时社会规范和管理规范缺失的状况;第3章提出“礼之本为仁”的观点;第4章进一步阐述了基于“仁”的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第5章用“夷狄”和“华夏”的对比,解说礼仪规范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第6章再举鲁国大夫违“礼”的事例,说明违背礼仪规范将从根本上危害管理权力的合法性。

第二部分由第7章到第15章的内容构成,从正面阐述了礼仪规范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重要性,及其对管理者“诚”的德行的具体要求。其中,第7章用射箭礼仪来解说社会礼仪规范在管理职业规范中的具体表现;第8章借用化妆和绘画的比喻,再次阐明“礼”的本质及其对管理者的要求;第9章通过谈论夏商两代的礼仪规范,说明“礼”重在内涵和应用,而不在文字和形式;第10章和第11章重点分析周朝“大祭之礼”的现状,并由此引申出儒家“礼治”的管理思想;第12章讲解礼仪规范对管理者“诚敬”的要求;第13章则用祭祀灶王神的礼仪,继续讲解以“诚敬”行“礼”的重要性;第14章解释周朝礼仪规范对夏商两代的继承和发展;第15章用孔子本人的例子,概括礼仪规范关键在于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核心观点。

第三部分涵盖第16章到第21章的内容,重点讲解儒家“礼治”或“齐之以礼”管理思想的实现方式。其中,第16章借用“射箭之礼”说明包容性目标的设置对于管理的重要性;第17章用“告朔之礼”阐述计划和时间管理;第18章借“事君之礼”解说管理权力和组织秩序的来源;第19章通过“君臣之礼”阐明日常管理中权力运用的基本原则;第20章引用《诗经》中的篇章,解释管理控制中的适度原则;第21章借助谈论“社树之礼”,提出管理中事后控制的三条原则。

第四部分包括第22章到第26章的内容,意在总结提炼“齐之以礼”的核心内涵和具体要求。其中,第22章通过评价法家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管仲,再次凸显儒家管理模式的本质特征;第23章以音乐演奏过程为隐喻,解说“齐之以礼”所要达到的“有耻且格”效果;第24章借助卫国地方官的评价,点明儒家管理模式致力于追求长期有效性,而非一时功利;第25章借谈论音乐以阐明管理所应追求的社会责任;第26章总结全篇,概括“齐之以礼”的基本要求。

儒家管理模式就是要通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最终达到“有耻且格”的境界。本篇承接上篇关于“道之以德”的讲解,重点围绕“礼”来阐述“齐之以礼”。这两篇的内容为下篇解说“有耻且格”打下基础。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字词释义】

①季氏:鲁国大夫季孙氏。

②佾: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为一佾。跳舞时用佾的多少,标志官阶等级的差别,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

【今文意译】

孔子评论季氏说:“作为鲁国的大夫,季氏竟然在家里使用‘八佾’这种周天子才能用的乐舞规格,如果这样的僭越行为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分析解读】

本章作为第三篇的开篇,借用鲁国大夫季孙氏僭用乐舞规格的例子,意在说明,管理职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恪守本分、不僭越。

孔子这段话表面上是批评季氏在乐舞规格上违背了社会礼仪规范,使用了本应是周天子才能使用的“八佾”规格,但实际上是要以此典型事例来提醒管理者,必须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既然选择了做管理者,无论是在诸侯国中做管理者,还是在别人家族里做管理者,都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管理者应有的职业规范,不能僭越或图谋别人的地位和财产,这种图谋不轨的想法和行为是管理者的职业大忌。这不仅会影响当事人的职业声誉,还会连累整个管理者职业共同体的声誉,甚至摧毁管理职业的根基。

这种僭越或图谋不轨行为,其影响并非只是表现在最终“篡位”或“谋财”的结果上,还会通过这种行为本身所具有的信号传递功能,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即便如举办舞会的规格这样看似平常的礼仪规范上的僭越行为,也会传递出一种不良信号,不仅影响别人对管理者的看法,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淡化管理者本人对职业规范的认同和恪守,从而导致管理者在态度和行为上的“不敬”。长此以往,虽然管理者在形式上没有“篡位”或“谋财”,但实际上已经不把国君或“东家”放在眼里,自己操控实权,将他们变成傀儡,这也正是当时季氏与鲁国国君之间关系的状态。如此一来,管理者便失去了作为管理者应有的职业本分。难怪孔子会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管理精义

当管理成为一种职业,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是接受委托人的授权和责任托付,来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职业规范要求就是,管理者不能超越自己的职责定位,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损害委托人的利益,更不能“登堂入室”,侵犯甚至窃取委托人的权利。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僭越职权的行为,除了外部严格的制度设计之外,还需要在管理者的职业共同体中建立起职业规范,并将之内化成管理者的职业操守或敬业精神,以使管理者能够由内而外地自觉恪守职业规范,履行管理职责。这种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的形成,需要管理者职业共同体内长期持续的职业互动,以及和其他职业共同体的协同发展。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字词释义】

①三家:指三位鲁国的大夫,即孟孙、叔孙和季孙,当时这三位大夫把持了鲁国的大权。

②彻:是会意字,意思是吃完饭后,人用手撤去食具,这里指祭祀完之后撤除祭祀用品。

【今文意译】

鲁国大夫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在祭祀完之后,都唱着《雍》歌撤去祭祀用的物品,而《雍》歌原本是天子宗庙里祭祀时才能用的。孔子说:“‘诸侯们列队伫立,周天子庄严肃穆’。这本是周天子在宗庙里祭祀完之后撤去祭祀用品时唱的歌,怎么能用到这三位大夫的家族祭祀中呢?”

【分析解读】

本章再举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祭祀时僭越礼仪规格的例子,进一步说明管理者恪守职业规范、不僭越本分的重要性。

祭祀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象征着国家和家庭的共同信念,也是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在祭祀活动中,对君王和管理者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这体现在各种与祭祀有关的礼仪规格之中。当鲁国的三位大夫僭用周天子的祭祀规格时,这不仅说明他们作为管理者违背了职业规范,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鲁国的三位主要权臣,他们全都违背职业规范的现象表明,当时的管理者共同体已不再认同和恪守职业规范。这不仅意味着对个别委托人权力和利益的损害,还意味着管理者职业共同体的瓦解以及对社会利益的长期危害。

因此,在这段话里,孔子既是对鲁国三位大夫僭越行为的批评,也是在告诫他的学生们,既然要学管理、做管理者,就必须恪守职业规范,在各项具体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像祭祀这样关乎信念与文化的重要活动中,严格依照社会礼仪规范的要求行事,不能僭越管理者的本分。

管理精义

管理者的行为不仅要符合社会法律体系和管理职业规范的要求,还应在组织的规则体系下时刻体现着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也可以看作是对管理者行为的双重规范。在这样的前提下,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不仅自己不能逾越社会法律和职业规范,还要确保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必须与社会规范体系保持一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管理者和组织的社会责任。

另外,管理者也并非孤立的个体,而是管理职业共同体中的一员。管理职业规范本质上是管理职业共同体的基本价值观和职业伦理规范,这需要管理者有超越个人及其所在组织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行为,才能更有效地维系管理职业共同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今文意译】

孔子说:“如果人们不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本质,无法摆正自己在其中的位置,缺少仁爱之心,还要礼仪和音乐干什么用呢?”

【分析解读】

上两章分别用典型事例说明了管理者在礼仪规格上的僭越行为,本章则通过解释礼仪、音乐的本质,揭示管理者僭越行为的内在原因。

孔子这句话阐明了“礼”和“乐”的本质是“仁”的道理。也就是说,“仁”是“礼”和“乐”的内在要求,“礼”和“乐”则是“仁”的外在形式。如果没有了对“仁”这种表征人与人之间关系状态及人在其中所扮演的特定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同和恪守,各种社会礼仪以及相应的音乐和舞蹈就会变成纯粹的、空洞的外在形式;当人们只注重社会礼仪和音乐舞蹈的外在形式时,也就自然会忘记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及其规范要求,而一味地追求华丽、高档次的外在形式。这或许正是鲁国大夫们在举办舞会和祭祀祖先时,对所谓“高规格”过分追求的内在深层次原因。不管鲁国大夫们这样做是有意僭越还是无意为之,都说明他们并没有理解礼仪、音乐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总是与“仁”这种本质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人为地割裂“仁”与“礼”、“乐”的关系,其结果很容易导致在过分追求形式时陷入僭越的境地。

管理精义

管理的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是一个整体,除了外在的形式、规格乃至社会角色或地位之外,还有其内在的信念和价值观。管理者要理解并践行职业规范、具有敬业精神,必须首先认同并恪守管理职业的信念追求与核心价值观,然后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各类外在的形式规范,如特定的职位及其职责要求、特定的社会角色及其礼仪规范等。只有明确了管理职业内在的信念和价值观,管理者才能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中更好地处理与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与上下级、与社会等的各类关系。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字词释义】

①林放:鲁国人。

②易:这里是轻慢、轻率的意思。

【今文意译】

林放请教关于礼仪规范的本质问题。孔子说:“这个问题非常好!就礼仪规范的本质而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礼仪形式与它所要体现的内涵相一致。当形式与内容难以统一时,与其追求形式奢华,不如节俭内敛更好;就像办丧事,与其轻慢地大肆治办,还不如以悲伤的心情从俭办理。”

【分析解读】

本章承接上章,继续讲解“礼”的本质问题,以此说明在管理实践中不宜过分追求外在形式,而应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孔子这段话将上章所讲的“礼”与“仁”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阐述。从本质上说,“礼”必须体现“仁”的内在要求;否则,“礼”就变成了空泛的外在形式,失去了其应有的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作用。因此,遵从“仁”的内在要求,实现“礼”的形式与内容的一致,即是“礼”的本质所在,这也是“礼”的理想境界。其实,任何社会规范都具有这种在理想条件下所应达到的理想境界的特点。但是在现实中,理想的条件难以完全满足,因此,多数情况下,像“礼”这样的社会规范就很难达到形式和内容的完全统一。既然如此,在无法达到形式和内容相统一时,如何践行“礼”呢?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在“礼”的形式和内容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可注重内容,恪守“仁”的原则,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

管理精义

任何规则体系都有其赖以发挥作用的理想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理想条件,规则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规则都带有一定的理想性质。但是,在现实中,规则赖以发挥作用的理想条件很难完全满足,这就使得规则的实际执行结果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这也体现了规则的不完全性或局限性。

正是由于规则具有这种不完全性或局限性,才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指导原则来辅助规则的执行。也就是说,在现实中,当规则赖以发挥作用的理想条件不能完全满足时,管理者应该按照某种更高层次的指导原则来进行权衡,以实现规则的灵活运用,而这种指导原则就体现了规则的本质。原则之不同于规则,恰在于它明确了规则赖以制定的前提及其要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管理者如果只了解或熟知规则,而不理解规则背后的指导原则,那么,在实际执行规则时还是无法很好地应对各种突发的现实情况。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管理者在执行规则时固然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如果管理者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不遵从一定的指导原则,就极有可能导致肆意妄为。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字词释义】

①夷狄:古时认为,中华文明范围以外都是未开化的地区,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羌和北狄。这里用“夷狄”泛指周边的各民族及其国家。

②诸夏:在孔子所处的时代,黄河沿岸的诸侯国自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正统,常自称“华夏”“诸夏”。

【今文意译】

孔子说:“在四周那些未开化民族里,尚且有良好的管理职业规范,既有明‘君’,又有贤‘臣’,而不像在号称华夏正统的各诸侯国中,管理失范,‘君’名存实亡,‘臣’僭越本分。”

【分析解读】

本章进一步讲解由于人们忘记了礼仪规范的本质,不仅只追求礼乐形式上的奢华,失去了对内在仁爱要求的恪守,还不断僭越管理者的本分,以至于号称延续着中华文明正统的诸侯国,都失去了管理的职业规范和有贤能的管理者。

在这里,孔子用“夷狄”和“诸夏”作对比,意在说明当时诸夏管理者不遵循职业规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方面,管理者无视各种礼仪形式内在的职业规范要求,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奢华,不断僭越管理职业应有的规范要求;另一方面,伴随这样的违规行为,作为委托人的“君”和作为代理人的“臣”之间的关系也失去了约束,代理人超越自己的职业边界,不仅形式上僭用本应属于委托人的礼仪,而且实际上也将委托人架空,从根本上侵害了委托人的利益,让作为委托人的“君”名存实亡。在孔子看来,这种状态的存在,已严重损害了各诸侯国的正常管理秩序和社会秩序。

管理精义

管理者的职责不仅在于创造组织绩效,还在于延续组织的文化价值观以及组织赖以嵌入的社会文化传统,这其中对管理者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践行管理职业规范,并确保管理职业规范与组织、社会价值观的契合及协调。难以想象的是,如果管理者不恪守职业规范,或者管理职业规范与组织、社会的价值观相冲突,管理者还能有效履行其创造组织绩效及其可持续性的管理职责。因此,管理者的责任既包括绩效责任,也包括文化责任;若没有文化责任担负,管理者即便创造了组织绩效,这种绩效也可能被私人侵占而难以对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产生真正的价值。

管理者的文化责任意识,关键在于管理者的角色意识及对职业规范的恪守和践行。管理者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作为代理人的职责要求,切不可逾越本分,侵害委托人和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委托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的组织中,不仅组织的发展不可持续,即便管理者本人的利益也难以保证。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字词释义】

①旅:是会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像众人会集在旗下,这里引申为祭祀的意思。

②冉有:孔子的学生,名求,当时是季氏的家宰,即掌管家族事务的管理者。

【今文意译】

季氏要去泰山祭祀。孔子对冉有说:“你是他的管家,不能劝阻他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感叹道:“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得礼仪的本质吗?”

【分析解读】

本章借季氏僭用鲁国国君祭泰山之礼的例子,再次警示管理者不可违背职业规范,而且还暗示,管理者违背职业规范终归要被职业共同体所抛弃。

根据当时的礼仪规范,只有诸侯国的国君才能到境内的名山去祭祀。因此,要到泰山祭祀,按礼仪要求,只能是鲁国国君而不能是鲁国大夫。季氏作为鲁国大夫去泰山祭祀,显然僭用了国君的礼仪规格,这在当时又是管理者违背职业规范的典型案例。而巧合的是,孔子的学生冉有此时正在季氏家里做管家,孔子希望他能劝阻季氏,冉有却说无法劝阻。这充分说明季氏去泰山祭祀不仅仅是他不懂礼仪规范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已经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或者干脆已经自视为鲁国实际的“国君”或“无冕之王”。这已不再是纯粹形式上的僭越问题,而是实质上的“野心”昭然若揭。如果说第1章中歌舞规格和第2章中祭祀规格的僭越,还可能仅是纯粹礼仪形式上追求奢华的话,那么,本章祭泰山的例子,且作为管家的冉有又无力劝阻,则已充分说明季氏不再将自己看作一般管理者,已有替代鲁国国君的野心和行动了。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只能寄希望于泰山的山神一定会比鲁国人林放更懂得礼仪的本质,从而拒绝季氏这种僭越式祭祀。

管理精义

管理者对于职业规范应有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不一定非要缘于“神”或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还可来自于管理者职业共同体所形成的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范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管理者内心所形成的职业认同和自我激励。正是这种内外兼容的激励约束力量,使得管理者能够恪守职业规范、长葆敬业精神。

管理者若失去了职业敬畏之心,不仅会损害委托人和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从长远来看,也会损害管理者本人和管理职业共同体的利益。毋庸置疑,组织要可持续发展,一定离不开一大批作为代理人的职业管理者;若没有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也就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管理职业共同体,每个人只能是自给自足的个体经营者。组织缺少了职业管理者和规范化管理,是无法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的;各类组织的持续成长,必然会对具有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的管理职业共同体的发育和发展提出迫切需求。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字词释义】

①射:这里指射箭比赛,由于“射”是当时管理者的重要技能之一,因此,这里可以引这里是拱手行礼的意思。

②揖:本义指“攘也”,即拱手推至远胸,申为管理者的技能竞赛。

【今文意译】

孔子说:“管理者不应为一己之私而争名夺利,甚至做僭越之事。当然,管理者也会参与竞争,如参加体现管理者技能的射箭比赛,但射箭比赛遵循着严格的规矩,双方要先拱手行礼,相互礼让,然后才正式比赛,结果无论输赢,仍以礼相待,彼此敬酒。管理者参与的竞争总是要符合管理者的角色规范才行。”

【分析解读】

上几章用管理者僭越的例子,说明了“礼”与“仁”的关系,本章开始进一步解释管理者的职业规范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这段话以射箭比赛为例,生动地刻画出管理者职业规范的特点,即这是一种职业角色规范,并非个人利益或个体化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者作为一种职业角色,在组织和管理活动中并不是为个人争利益,而是履行职业角色的规范要求。因此,管理者参与竞争,是管理者角色使然,而非个人利益争夺,管理者必须恪守这种职业规范来进行竞争,不涉及个人利害和恩怨。只有这样,哪怕是在射箭比赛这种胜负立现的竞争情境中,当事人也能泰然处之,既合乎规范,又尊重对方。如果管理者在各项管理活动中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像僭越、违“礼”之类的事情自然就不会发生了。

管理精义

在管理实践中,很多违背规则和规范的行为之所以会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管理者没有将管理者角色及其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与个人角色及其所代表的私人利益区别开来,有意或无意地混淆了组织中公私角色界限。为了个人利益而运用管理者角色及其所能支配的公共资源,这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更严重的是,当私人利益的要求越来越大之后,这种私人利益的无节制追求,便会驱使管理者不断超越管理角色的职权范围,寻求获得更大的权力,支配更多的资源,以满足无限膨胀的私人欲望。在某种意义上说,混淆管理者的管理角色与个人角色、突破公与私的边界,是导致管理者僭越职权、违背规则和规范的重要原因。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明确的角色意识,时刻注意将管理者的公共职业角色与个人角色区别开来,以职业角色参与各类职业竞争和组织竞争,而不能为了私人利益,运用公共资源参与竞争。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字词释义】

①素:本义指未经加工的细密的本色丝织品,这里指未加修饰的原本样子。

②绚:本义指五彩缤纷的花纹,这里是色彩斑斓的样子。

【今文意译】

子夏问道:“《诗经》里说,‘娇俏的笑容,美丽的眼睛,再施以脂粉和彩妆,岂不是更漂亮啊’。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原本漂亮的人化妆后才更好看,绘画与化妆类似,也要先打粉底,然后才能施以其他色彩。”

子夏又问:“这是否意味着‘仁’为‘礼’之本呢?”

孔子说:“子夏,你给了我很大启发!可以和你好好谈谈《诗经》了。”

【分析解读】

本章用化妆和绘画作比喻,进一步阐明了“礼”的本质。

在这段对话中,子夏先向孔子请教关于《诗经》中几句诗的理解。这几句诗讲的是,化妆不过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形式,只有原本就漂亮的人,经过化妆才更好看。这说明漂亮的关键在于人本身,人漂亮才是根本,化妆只是一种表面形式。

接着,孔子又用绘画中的“着色”作类比,来进一步解释化妆的道理。着色之前必须先打底色,也即素底或粉底,然后才能上其他各种颜色,从而使色彩更加绚丽多姿。

基于化妆和绘画两个比喻,子夏悟出了“礼”以“仁”为本的道理。这就是说,“礼”作为社会规范,在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自然的亲情关系,即“亲情之爱”,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本来的样子或底色,这便是体现为“孝悌”的“仁”;只有在“仁”的基础上施以社会规范,这种“礼”的规范才能落到实处并发挥作用,也才能让“仁”得以发扬光大,有效外推到自然亲情以外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之中。

本章用化妆和绘画作比喻所阐明的“礼”与“仁”的关系,也正是本篇第3章所表达的观点,即“人而不仁,如礼何?”

管理精义

管理的职业规范应以管理者的德行要求和敬业精神为基础。换句话说,管理者若无法在做人上达到应有境界,再怎么讲职业规范也是枉然。这就像一个本来就不漂亮甚至很丑的人,再怎么化妆也无法改变其本色一样。因此,管理者若要恪守职业规范,切实履行管理职责,不做作、不敷衍,不违礼、不僭越,还是要从做人这个根本处着手,在日常生活和管理实践中磨砺自己的品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只有真正做到了内在诚信与外在规范合一,才有可能将管理的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落到实处。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字词释义】

①杞:指杞国,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夏的后代。

②征:这里是验证、证明的意思。

③宋:指宋国,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商的后代。

④献:本义指祭祀时以犬作为供奉的祭品,在这里引申为贤人、贤士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说:“我可以讲夏代的礼仪规范,但夏代后裔所在的杞国,已没有充分的证据来验证我所讲的了;商代的礼仪规范我也可以讲,但在商代后裔所在的宋国,也没有充分的证据来验证我所讲的了。这主要是因为关于夏代和商代的礼仪规范,已经缺乏记载它们的典籍和践行它们的贤士了,若还能找到典籍和贤士,就足以证明我所讲的夏商之礼了。”

【分析解读】

本章举夏代和商代礼仪的例子,继续讲解礼仪规范重在内涵实质及其应用,不在表面形式和文字。“礼”不是用来谈论的,而是用来遵循和奉行的。言“礼”而有据,方可践行。

在孔子这段话里,“夏礼”指的是夏朝时的礼仪规范,“殷礼”指的是商朝时的礼仪规范。虽然在商、周立国之初进行分封时,将夏的后代封在杞国,将商的后代封在宋国,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即便是夏代后裔、商代后裔也并不一定会再保留早期的礼仪典籍,更没有继续践行旧礼的贤能之士了。因此,礼仪规范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礼仪规范是那些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并为人们所信奉和恪守,能指导人们现时行为的礼仪规范。如果一味地模仿“旧礼”的形式和规格,而无视其内涵随时代的变化,也只是空谈罢了。

管理精义

管理的职业规范总是具有时代特征。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管理职业规范,而且在特定时代发挥作用的规范,一定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规范。人们在学习管理过程中,当然要学习历史上不同时代的管理思想和职业规范,实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但是,学习并不等于模仿或照搬,若无视不同时代的历史条件差异,割裂规范形式与时代内涵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导致因循守旧和食古不化。

另外,即便是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管理思想和职业规范的学习,也应言之有据,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来理解其思想和规范的根源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尽量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努力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不能随心所欲,完全按照当下的需要去剪裁历史。只有以这种严谨的态度面对历史上的管理思想、管理规范和管理实践,才能从中汲取对今日管理有益的营养。这也正是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管理的历史思维”。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字词释义】

①禘:本义指古代一种形式特别详尽周密的祭祀,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这里是指周朝礼仪中的一种大祭祀活动。

②灌: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将酒浇到地上。

【今文意译】

孔子说:“就是周礼中最隆重的大祭祀活动,从把酒浇到地上这个环节以后,我就不想再看了。”

【分析解读】

上章讲了夏代和商代的礼仪规范,随着时代变迁而不再为人们所了解,本章则举周礼中“大祭之礼”的例子,进一步说明即便是“周礼”,也徒有其表了。

孔子这句话说的是,到了春秋晚期,不仅“夏礼”和“殷礼”已不为人们所知,即便是“周礼”,也只剩下表面形式,像大祭祀这样隆重的活动,不仅缺乏内在的诚敬之意,而且在形式上也不符合应有的礼仪规范要求,以至于孔子对这种代表当时管理权力合法性来源的重大祭祀活动,都不想看和不忍看了。

管理精义

管理离不开权力,而权力的合法性非常重要,它不仅决定着权力的有效性,更是管理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的根本源泉。在古代,管理权力合法性往往来自于“神”或“祖先”,因而,祭祀活动就成为彰显权力合法性的重要礼仪活动。借助这种活动,也可以提醒并强化管理者的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使管理者时刻保持一种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觉自律意识。

但是,如果仅仅将这种祭祀活动视为一种表面形式,履行一下程序或走一回过场,那么,这种礼仪活动不仅不能起到昭示权力合法性并约束管理者行为的作用,还会诱导人们无视管理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的神圣性,将之视作表面文章,沦为行使权力乃至欺骗人的工具,其效果适得其反。

这种看似久远的祭祀活动,实际上对于今天的组织文化建设,以及管理者共同体的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的形成,同样具有借鉴价值。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字词释义】

①示:同“视”,这里是看的意思。

【今文意译】

有人向孔子请教禘祭之礼。孔子说:“我不知道。如果人们知道像禘祭之礼这样的礼仪规范,对于天下的治理来说,不就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简单了嘛!”孔子边说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分析解读】

本章承接上章,继续谈周礼中的“禘祭”之礼,并由此引申出儒家的“礼治”思想。

在孔子看来,正是由于当时人们,尤其是管理者,都不理解并恪守礼仪规范,才使得天下和诸侯国里非“礼”横行、管理混乱,难以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因此,如果能自上而下信奉和遵行礼仪规范,即便是天下或周王朝的治理,也会易如反掌。孔子在这里所表达的“礼治”思想,与第二篇第3章中所阐述的儒家管理模式,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一脉相承的。

管理精义

管理者若能通过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来确立行为规范,并借助行为规范和正式规则体系的互补来实施管理,就更容易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法人组织中的管理,当然不能仅依靠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及管理者的德行感召,但也不应在强调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规则体系的时候,忽视文化规范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对组织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将制度规则和文化规范有机结合起来,而且使管理者在日常行为中不仅恪守制度规则,同时也笃信并践行文化规范,组织才能形成稳定而又可持续的信任机制,将组织成员及利益相关者凝聚起来,充分发挥管理的整合功能,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管理者若真能做到将组织的制度规则和文化规范整合起来、落到实处,组织管理也会变得易如反掌。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字词释义】

①祭:这里指“祭祖先”。

②与:这里是参加、参与的意思。

【今文意译】

祭祖先要像祖先就在眼前一样,祭神要像神就在眼前一样。孔子说:“我不亲自参与而请人代为祭祀,还不如不祭祀。”

【分析解读】

本章继续讲解祭祀的礼仪规范的核心要求。祭祀之礼在古代的组织和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人们共同信仰的来源及其具体表现形式,而且某些特定的祭祀活动,还昭示着管理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因此,祭祀之礼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但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注重形式和规格,却忘记了内秉于其中的精神和信仰追求。

这段话先描述了孔子本人在祭祀中的表现,都极其真诚和庄重,恰如祖先和神祇就在眼前一样,这体现的是“无欺”,也即“诚”。试想,若管理者在最能体现共同信仰、共享价值观的祭祀活动中,对自己的祖先和神祇都缺乏“诚”意,还能期望他对其他组织或社会成员有“诚”意吗?果真如此,组织与社会的信任机制岂不是解体了吗?也许正因为这样,孔子不仅自己在祭祀活动中严谨庄重,还特别强调指出,若祭祀之心不诚,甚至自己都不能亲自参加祭祀而要别人代劳,还不如不祭祀。这种徒有其表的祭祀活动,反而动摇了人们对共同信仰的坚守,也破坏了人们对管理者和组织的信任。

管理精义

组织文化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管理者的诚敬是否发乎内心。组织文化本质上就是组织共享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它是一种与组织正式制度规则体系相对应而又互补的非正式规范,而且,组织中的核心价值观或第一价值观就是组织的共同信念和共享愿景。组织文化往往通过组织的一些礼仪活动乃至经典事例或人物来体现和传承。在这一点上,组织文化的形成、表达、传播、继承和发扬,非常类似于古代包括祭祀活动在内的各种礼仪活动。因此,在组织文化建设及其相关的活动中,对管理者的要求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注重于内在的精神和德行追求,而不能只看重外在的形式奢华、规格隆重。

更重要的是,管理者绝不能将文化活动与日常管理活动分割开来,只在文化活动中讲愿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到了日常管理活动中却又我行我素,或只看指标、业绩,为了完成特定任务目标可以不择手段。这样一来,文化和管理就成了两张皮,甚至互相抵触,长此以往,文化活动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容易在组织中造成说一套、做一套的氛围。为了防止出现这样扭曲的文化,管理者务必要将信念、愿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融入日常管理行为和组织行为之中,切实保持管理实践和组织实践中的“思言行”一致,即“诚”,让文化真正体现在管理中,让实践中的管理文化和宣传中的组织文化真正融为一体。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字词释义】

①王孙贾:卫国的大夫。

②媚:本义指亲爱、喜爱,这里是讨好、巴结的意思。

③奥:会意字,古人用双手捧着禾麦,祭拜室内西南角的神灵。这里指室内西南角上的灶王神。

④祷:这里是向神或向上天祷告以祈求幸福的意思。

【今文意译】

王孙贾问道:“俗话说,‘与其在室内西南角的神龛处祭拜时讨好灶王神,还不如直接在灶台处做饭时讨好灶王神’,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这话不对,祭神不诚而获罪,再祷告也没有用啊。”

【分析解读】

本章用祭灶王神的礼仪,继续讲解以“诚”行“礼”的重要性。

在过去,家里常会供奉和祭拜灶王神。正式供奉灶王神的神龛设在室内的西南角,而灶王神据说是保佑家里饮食无忧的神,与家里的灶台息息相关;或者通俗地说,灶王神日常生活起居离不开灶台,当正式接受祭拜时才回到室内西南角的神龛上。以此为隐喻,要说明的是,每个管理者都有正式的公开场所或办公地点,同时也有私下的日常起居场所和关系圈子;因此,与其在公开场合及正式工作中讨好管理者,还不如在私下场合及非正式往来中讨好管理者;或者说,与其直接讨好管理者,还不如讨好那些管理者身边亲近的人。但是,无论是对灶王神还是对管理者,这样做所体现出来的,都是当事人的不“诚”和别有用心。因此,孔子才斩钉截铁地说,这样做不对,既然祭神,便要心诚,不能向神献媚;神代表天,天和自然怎能欺骗?受上天惩罚,再向谁祷告呢?

管理精义

在法治社会和法人组织中,管理权力合法性来自于规则以及组织成员乃至组织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信任,因此,管理者的“诚”就表现为对规则以及组织成员和组织利益相关者的思、言、行的一致性。组织成员和组织利益相关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管理者失去了“诚”,而期望在形式上来“讨好”组织成员和利益相关者,以谋求自己和小集团的利益,那么,早晚是要被发现的,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实际上,某些管理者运用岗位权力谋求私利的方式,往往都和“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异曲同工。当明确了管理权力合法性来源后,就可以构筑更牢固的制度规则和文化规范相结合的屏障,使得这种“讨好”和“献媚”的伎俩没有市场。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字词释义】

①监: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像人在面对盛水的器皿低头照脸,本义为照影、照视,这里是借鉴的意思。

②郁:本义指草木茂盛,这里引申为富有文采的样子。

【今文意译】

孔子说:“周朝借鉴、继承了夏和商两个朝代,在礼乐制度和文化上非常发达,我愿意遵从周朝的礼仪规范。”

【分析解读】

本章讲周朝礼仪制度是在继承夏、商两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兼收并蓄的综合优势。本章也可以与本篇第9章、第二篇第23章联系起来理解。

孔子历来强调对历史上各种典章制度和管理案例的学习借鉴。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篇第11章所讲的“温故而知新”,并非单指个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训练而言,也可以引申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所应具备的历史感或历史意识,只有善于从历史中学习、借鉴,一个组织和社会才能超越自身意识、视野和经验的局限性,在兼收并蓄中获得丰富的发展资源,尤其是制度和文化资源。孔子在这里之所以愿意遵从周朝的礼仪规范,恰是因为周朝善于吸收借鉴并发扬夏商的制度和文化,遂使自身的文明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孔子借此也启发他的学生们注意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

管理精义

管理者似乎都知道“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但在管理实践中却又常常为眼前功利所累,把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抛在脑后,甚至还美其名曰,“只有甩掉历史包袱,才能放眼展望未来”。但是,无论对于组织还是社会来说,未来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只有将历史拉得更近,才能把未来推得更远;没有历史思维,难以形成战略眼光。管理者总是身处历史与未来之间,管理的艺术恰在于用历史思维去平衡现在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字词释义】

①太庙:鲁国祭周公姬旦的庙。

②鄹:鲁国的一个小邑的名称,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在该邑任大夫,孔子也出生在这里。

【今文意译】

孔子进入鲁国祭周公的庙,对每件事情都要仔细询问。有人就说:“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礼仪呀?他到周公庙里,什么事都问。”

孔子听到这话后,说道:“这正是礼仪的要求啊。”

【分析解读】

本章用孔子的故事,进一步总结了礼仪规范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若只注重形式,则无法理解“礼”之根本,而要理解礼仪的内容和本质,就必须不耻下问,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种学“礼”的态度本身就是合乎礼仪规范要求的。

本章所讲故事的背景是,孔子很小时就对各种礼仪规范非常感兴趣,认真学习演练,还很年轻就因懂得各种礼仪规范而闻名乡里。即便如此,孔子还是好学不倦,一有机会就追根问底,详细了解各种礼仪规范的来龙去脉及其内涵实质。时人对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不理解,反而讥讽他说,“盛传孔子很懂礼,那怎么到了周公庙还事事都要问呢?”实际上,孔子之问并非因不懂而要知其然,而是在知其然基础上知其所以然,或者在知其所以然基础上进一步考究、反思、提升以把握其本质。这不仅是学习的更高境界,也恰是重“礼”的表现,即以“诚”心来学习“礼”和践行“礼”。只有这样,才不会割裂礼仪规范的内容和形式,更不会使礼仪规范徒有其表。

管理精义

管理的职业规范和组织的文化规范,同样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管理者的培养和职业化过程,以及一般社会人经过组织中的再社会化变成组织成员的过程,本质上都是对管理的职业规范和组织的文化规范的学习,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认同乃至敬业精神和组织精神的过程。因此,管理者对职业规范的习得,以及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文化规范的习得,都应该是一个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既了解形式又把握实质内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各类规范的形式有关的“事”当然重要,只有学会做特定的“事”,才能体现出职业特征和文化特征,但同时,深刻理解蕴藏在这些“事”背后的“理”更重要,只有懂得“理”,才能让人更全面地认识到敬业精神和文化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因此,“做事”与“晓理”不可偏废,应交织相容以体现职业规范和文化规范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字词释义】

①科:是会意字,由禾和斗两部分组成,表示以斗量禾,本义是品类、等级,这里是类别、等级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说:“射箭比赛主要看是否射中靶心,而不在于贯穿靶子上的皮革,因为每个人的力量不一样,这种目标设置中的包容原则,正是自古以来的管理之道。”

【分析解读】

本章开始讲解礼仪规范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用射箭的礼仪来说明管理中目标设置的包容原则。

古时射箭比赛用的靶子,是用布做成的,在靶心处贴上皮革。要使射出的箭贯穿靶心上的皮革,需要射手有很大的力气,这不是每个射手都能达到的。因此,射箭比赛的规则只要求射中,而不要求射穿皮革。这种比赛目标和规则的设置,就是考虑到每个射手的力量有大小,射中是经努力训练能达到的,而射穿皮革则有赖于力量禀赋。

孔子借用射箭礼仪所要揭示的,正是一种目标设置中的包容原则。管理的宗旨是要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而每个人的禀赋特点又是不一样的,若硬要用某个人或某类人的特长去要求所有人,则不仅无法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反而会扭曲激励机制,挫伤相当一部分人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努力的动机。这种无视人的不同特点、不具有包容性的目标和规则显然是不公平的。

目标设置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具有包容性的目标设置,应该让那些有着不同禀赋特点的人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要求,实现自我价值,这样才能给组织和社会带来最大价值。

管理精义

任何组织都必须设置目标,并用目标来凝聚和激发组织成员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组织和社会创造价值。组织目标的设置应该具有包容性,让那些具有不同专长和个性特点的组织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组织目标的实现中来。换句话说,虽然每个组织成员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在面对具有包容性的组织目标时,又完全可以各尽其能。组织设置这种包容性目标,自然就会产生强大的激发效应,能激励不同的组织成员,尽自己的努力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在现实中,组织目标的设置以及相应的实现目标的规则或规范的制定,往往并不具有包容性,只是组织中个别人或小群体的意志和特点的体现,尤其仅是管理者意志和特点的体现。这就好比在射箭比赛中,制定规则的人力量大,则设置的目标和规则就是“射穿皮革”。这样一来,那些射得很准但力量有限的选手就被排除在外了。这不仅无法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专长,还会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大大损害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字词释义】

①朔:是形声字,本义是月相名称,引申指这种月相出现的那天,即朔日,也就是每月农历初一。古时候由天子或中央政府统一确立每月初一在哪一天,一般是在年末颁行来年十二个月的初一(即朔日)给各诸侯国,而各诸侯国国君则要受朔并迎到祖庙。这种颁朔和受朔的礼仪规范是当时社会的重要礼仪规范之一,被称为“告朔之礼”。

②饩:是形声字,本义指在招待客人时,送给客人的粮食,这里指在“告朔之礼”上的祭品。

【今文意译】

子贡想去掉在诸侯国祖庙里接受周天子颁布朔日时祭祀用的羊。孔子说:“子贡啊!你爱惜的只是祭祀用的羊,而我爱惜的却是告朔之礼。”

【分析解读】

本章借讲“告朔之礼”来说明计划对管理的重要性,当计划的权威性失去之后,管理也就形同虚设了。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古代的“告朔”意味着颁布统一的时间标准,而“饩羊”则是通过献祭活动,赋予这种时间标准以神圣性和权威性,所以,“告朔之礼”本质上是古代关于时间管理及其神圣化的活动规范。但是,到了孔子所处的时代,周天子的权威已经不复存在,诸侯国各自为政,像确定每个月的“朔日”这样涉及农时的重要时间管理事宜,诸侯国也都各行其是,不再遵从周王朝的统一计划。这就相当于周王朝已失去了制定各类重大事项的计划和时间表的权力,这无疑象征着周王朝统一的国家管理权威的丧失。

当时虽然这种“告朔之礼”已经不存在了,但这种祭祀形式仍存在于诸侯国的祖庙里。例如在鲁国,已多年不再接受周天子颁布的“朔日”了,实际上“告朔之礼”已废,但鲁国祖庙仍定时杀羊祭祀“告朔之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子贡才觉得既然“告朔之礼”已废,何必还要白白杀羊祭祀,这岂不是浪费吗?因此,他想免除这个毫无意义的杀羊祭祀环节。但是,孔子看到的却不仅是杀羊浪费的问题,而是“告朔之礼”的管理意义,以及该礼之存废所象征的周王朝管理权威的问题。

在当时的背景下,由周天子在所属诸侯国颁布统一的“朔日”,既有管理象征意义,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周天子的权威;又有实际管理价值,它便于统一计划,合理安排各项重大事宜。周天子的“告朔”,在当时实际上发挥着管理的计划职能,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统一的时间管理模式;而且,为了体现这种计划和时间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神圣性,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礼仪规范,即“告朔之礼”,这成为当时周王朝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体现。但是,当各诸侯国的势力增大,象征统一计划、一致行动的“告朔之礼”,也就慢慢退出管理的历史舞台。此“礼”的立废,标志着周天子管理权威的兴衰。这就是孔子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的原因。

管理精义

管理离不开计划,而计划的本质是时间管理。管理的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计划和时间管理的权威性体现出来。这一方面是因为计划是组织中一切工作的蓝图和依据,没有了计划,目标实现和任务完成中所谓的分工、协作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等,就都成了空话;另一方面,由于时间供给的刚性而需求的无限,时间对个人抑或组织来说都是一种最为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缺乏合理而有效的时间管理机制,不仅会浪费时间资源,严重影响组织运行效率,还会损害组织成员的主观幸福感。在没有合理计划和时间安排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无法自主地掌握自己的时间,慢慢会陷入一种烦躁、焦虑、失望、无助乃至颓废的心理状态,这将会从根本上剥夺人们在工作中的主观幸福感。也正因为如此,当管理的计划职能出问题,时间管理付诸阙如或形同虚设之后,管理的权威性也就自然丧失殆尽了。

因此,管理者必须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将时间管理作为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的基础环节,不仅要用计划和时间管理提高组织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要用高水平的时间管理来解放自己和他人,通过合理的计划使自己和他人都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通过自主掌控时间,在提高主观幸福感的同时,激发创造力,更好地贡献于组织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今文意译】

孔子说:“严格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来处理和国君的关系,人们反倒认为是在献媚。”

【分析解读】

上章用“告朔之礼”讲解管理的计划职能,本章借“事君之礼”说明管理权力和组织秩序的来源问题。

孔子说这话的背景是,鲁国的三大家族(季氏、叔氏和孟氏)做大之后,无视鲁国国君的存在,僭越规范,把持了鲁国的管理权力,鲁国国君不仅没有实权,而且在礼节上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时,孔子仍恪守君臣之礼,严格按照对待国君的礼仪要求来处理和鲁国国君的关系,鲁国那些依附三大家族的人自然看不惯孔子的做法,反倒讥讽他是向鲁国国君献媚。孔子借此所要说明的是,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权力,没有权力无法实施管理,自然也就不能保证组织的秩序,但是,管理者首先要清楚管理权力的来源。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诸侯国国君的权力来自周天子的授予或分封,而周天子的权力则来自于“上天”;作为诸侯国大夫的管理者,其权力则来自于国君的任命。明确了权力的来源,自然就清楚了组织中的权力结构,而当时的“事君之礼”,实际上就是关于管理权力来源以及诸侯国内部权力结构的社会规范。有了这样的管理权力结构及其规范,才能保证诸侯国正常运行秩序。到了孔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国君已无视其权力来源,不断上演着僭越对周天子权力的管理悲剧,而包括鲁国在内的很多诸侯国内部则不断重演着作为管理者的大夫,因位高权重而僭越国君权力的管理闹剧。这种管理权力的僭越和已有权力结构的破坏,使得周王朝和很多诸侯国正常运行秩序遭到破坏。在当时那种扭曲的权力结构和混乱的国家秩序面前,孔子依然严格遵从原有的权力和秩序规范而受到讥讽,自然就容易理解了。

管理精义

虽然伴随时代的发展,确立管理的权力结构和组织秩序的原则及规范会发生很大变化,今天已不可能再讲“君权”和“天命”,但毋庸置疑的是,任何时代的组织和社会,要想有秩序,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合理的权力结构安排,这也正是管理的“组织”职能的核心所在。在管理的组织职能中,组织结构设计本质上就是用合理的权力安排来保证正常的组织秩序,从而为组织的日常管理和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管理者必须时刻警醒自己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并严格遵循组织得以建立权力结构和运行秩序的基本原则、规则和规范,合法而有效地运用权力,既不能僭越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字词释义】

①定公:鲁国国君,是哀公的父亲。

【今文意译】

鲁定公问道:“国君如何处理与大臣的关系,大臣如何履行职责呢?”

孔子回答说:“国君应该本着礼仪规范来处理与大臣的关系,而大臣则应尽己尽责。”

【分析解读】

本章讲解日常管理中权力的运用问题,包括作为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国君的权力运用,以及作为管理者的大臣的权力运用。

既然上章已经明确了权力结构的重要性,而且无论是权力结构还是组织秩序,都应该建立在社会规范基础上;那么,虽然大臣的权力来自君命,但君命绝非国君个人的意志和好恶,而是由特定社会规范决定的;同样,虽然大臣因知识和能力而获得国君的授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臣有僭越和滥用权力的理由。因此,作为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国君,在处理与大臣的关系时,需要恪守社会规范,而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于大臣;作为代理人的大臣,在运用权力、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则应遵循管理规范,切实做到尽己尽责。国君和大臣只有如此运用各自的权力,权力结构和组织秩序的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管理精义

合法的权力结构只不过为管理有效性的发挥提供了可能性,要真正实现管理有效性并维持正常的组织秩序,还有赖于管理权力的日常运用水平,而这恰恰体现了管理的“领导”职能。领导的本质在于权力的日常运用。权力的运用既要符合规范,也要体现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敬业精神要求,其中最核心的管理敬业精神就是“忠”,即尽己尽责。只有借助规范的约束和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管理权力的有效运用才能得到保证。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字词释义】

①《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原文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②淫:这里是过度、滥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的格调,欢乐而不过度,同情而不伤感。”

【分析解读】

本章引用《诗经》中《关雎》这首诗,来说明管理者在日常权力运用中自我控制、适中有度的重要性。

在孔子看来,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时候恰到好处:既有激动和快乐的感受,却又不过分和滥用;也有忧心和失落的情绪,但又不怨艾和悲伤。因此,孔子以这首诗为喻,说明管理权力的运用要达到“和”的境界。第一篇第12章中讲到“礼之用、和为贵”,其实说的就是在社会规范之下管理权力运用的要求,即达到一种合“礼”、适度、恰到好处的境界,而要达到这种权力运用的境界,除了明确“礼”的规范之外,管理者个人的自我控制也非常重要。难以想象,没有管理者对“礼”的认识和尊重,以及对个人德行和管理职责的自觉恪守,完全依靠来自上下级和外部的监督,就能保证权力的合法而有效的运用。

因此,在儒家管理模式下,管理的控制,尤其是对权力有效运用的控制,首先要强调管理者的自我控制,而这种控制又必须达到让权力运用符合适度而又合“礼”的境界。

管理精义

管理的“控制”职能固然是面向整个组织活动的检查、修正、完善和提升环节,以保证组织运行朝向组织目标,并符合计划要求,当然其中还包括依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来调整目标、完善计划的内涵;但不容否认的是,在日常组织运行中,管理者的权力运用扮演着重要角色,管理者权力运用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关于组织活动的控制职能,自然离不开对组织中权力运用的监控,而管理权力运用的外部监控固然重要,且扮演着基础控制机制的作用,但离开了管理者内在的自我控制,外部监控机制也不一定能充节分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管理模式强调社会规范与德行要求相结合的管理控制模式,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启示。这启发今天的组织在进行合理的权力结构设计和完善的监控体系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管理的职业规范和敬业精神的教育和训练。只有将规则、规范与职业素养结合起来,管理权力才可能被真正束缚住。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字词释义】

①社:是会意字,本义表示对土地神的祭祀,这里指用以祭祀土地神的土地庙。古时立国都要建土地庙来祭祀土地神,土地庙里还要栽种适宜当地生长的树木,用以象征土地神在当地的代表,即“社主”或“土地庙之主”。

②宰我:孔子的学生,名予。

③遂:是形声兼会意字,本义是逃亡的意思,这里意指已开始、大势所趋。

【今文意译】

鲁哀公向宰我询问关于土地庙之主的事。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树作土地庙之主,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树,据说其用意是让人们害怕。”

孔子后来得知了宰我的回答,就说:“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再议论了;已经开始做的事,就不要再进谏了;过去犯的错误,就不要再追究了。”

【分析解读】

本章借鲁哀公与宰我的对话,提出管理的事后控制的三条基本原则。

这里谈论夏商周三代“社树”之事,意在告诫管理者慎重对待事后控制,尤其是在信息不确切和不完全的情况下。就像三代土地庙中的“社树”,现在人们只知道当时用的是什么树,最多也只能由此推断三个朝代立国都的所在地适宜生长的树种,却无法判断三个朝代选择不同种类的树作为“社树”的象征意义及管理用意,尤其不能望文生义地说,周朝用栗树作为“社树”,就是为了让人们“战栗、害怕”。用这种态度和方式对过往的事情进行议论、评价乃至引申对下一步行动的借鉴,都是不恰当的。

为此,孔子提出了三条有针对性的原则,即“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以此作为管理过程中事后控制的基本原则,不仅有利于较为恰当地看待过去,还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更好地开创未来。

管理精义

广义的管理控制职能,不仅是对具体活动的检查、修正、完善和提升,还包括对组织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各类事情乃至组织历史的评价,而任何评价都离不开信息,没有较为切实可靠和相对完全的信息,评价和控制都难以有效开展。因此,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事后评价和控制,就成为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尤其是涉及组织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时,这种评价和控制更应恪守一些基本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提出的三条事后评价和控制的基本原则,对于今天处理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事后评价和控制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字词释义】

①管仲:齐桓公时齐国宰相,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是早期法家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管仲去世94年后孔子出生,在《论语》中四次提到管仲,除本章外,还有第十四篇第10章、第17章、第18章。

②归:是形声字,本义指女子出嫁,这里引申为府第的意思。

③摄:是形声字,本义指把东西提起来或拉过来,这里指兼理、代理的意思。

④树塞门:意指在大门外树立照壁墙。

⑤坫:是指搭建在堂中两楹间的土台,诸侯相会时用以置放空杯或玉圭等物。

【今文意译】

孔子说:“管仲的器度很小啊!”

有人就问:“您的意思是说管仲过分节俭,很小气吗?”

孔子说:“管仲有三处府第,而且每处府第都各设有一批专门办事的人,这怎么能说是节俭呢?”

那人又问:“那您的意思是管仲很懂得礼仪吗?”

孔子说:“按照礼仪规范,只有诸侯国国君才能在大门外建照壁墙,也只有国君才能在室中两楹间搭建土台,以备宴请其他诸侯国国君时放置酒杯或玉圭等物,而管仲家里也有照壁墙,也在堂中两楹间搭建土台。如果说管仲懂得礼仪,那谁又不懂得礼仪呢?”

【分析解读】

本章借评价管仲,进一步阐明儒家与法家管理模式的区别,以凸显儒家管理模式的本质特征。

在这段对话里,孔子借对管仲的评价,暗示儒家管理模式与法家有根本不同。儒家强调的是管理者“德行”和“社会规范”对管理的基础作用,这也正是第二篇第3章所讲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其中“德”和“礼”正是儒家管理模式的根本所在;而法家则突出“命令”和“刑罚”的基础作用,这也正是第二篇第3章所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中“政”和“刑”的意义所在。

管仲作为一名法家管理模式的实践者和代表人物,虽然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但从儒家管理模式的角度来看,管仲本人却无法达到儒家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这表现在管仲日常生活的奢华和对礼仪规范的僭越;另一方面,作为管理者,管仲的这些行为表现势必产生示范作用,进而导致齐国的礼仪规范形同虚设,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民免而无耻”的后果。即便管仲能取得一时功业,但却不可持续。历史也验证了这一点,在管仲去世后,齐国的霸主地位很快随之动摇并失去了。正是从管理的教育功能和管理者的示范作用视角来看,孔子认为管仲个人的器度和胸襟都不够宽广,也缺乏长远战略眼光。

管理精义

任何组织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其中不仅仅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广义的“做人”素质,这又离不开组织和社会中为人们所接受并恪守的各种规范。规范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管理者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管理者的德行和社会规范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管理者愿意习得、恪守和践行社会规范,才有可能使社会规范为组织和社会成员所接受,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样,只有形成了有章可循的社会规范体系,也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教育管理者,并以此为基础规范管理者和组织成员的行为。当然,今天的社会规范并非单独起作用,而总是与正式的社会法律规则体系和组织的治理规则体系相结合的。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字词释义】

①鲁大师:鲁国掌管音乐事宜的官员。

②翕:是形声字,本义指飞起来,这里引申为钟鼓齐鸣的意思。

③皦:是形声字,本义指玉石的洁白,这里引申为清晰的意思。

④绎:是形声字,本义指抽丝,这里引申为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告诉鲁国掌管音乐事宜的官员说:“音乐的演奏过程是这样的:开始时鸣金、敲钟鼓,以激发人们的热情;继而是清纯和谐的各种乐器的合奏,以陶冶人们沉醉其中;最后是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以使人们回味无穷。”

【分析解读】

本章用音乐的演奏过程来比喻儒家管理模式在于激发人们内在的情感和追求,以达到“有耻且格”的效果。

孔子这段话看似谈论音乐演奏过程,实则以乐理喻管理,意在阐发儒家管理模式通过管理者的德行感召和社会规范的影响,所要达到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由内而外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效果。这也正是儒家管理模式由“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必然达到的“有耻且格”的结果,而这个结果的达成恰是管理者顺其本性,自然“无为”,却又实现“无不为”的至高管理境界。管理与乐理,本义相通。这也是儒家管理模式总是将“礼”和“乐”并列,作为重要的管理方式的原因所在。

管理精义

管理过程同时也就是教育过程。管理若要让组织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就必须建立组织成员的培养机制,不仅培养组织成员的岗位胜任力,更要将组织成员培养成认同组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组织公民”,这便是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再社会化过程”。该过程的要旨在于,一方面组织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管理者要真诚相信并笃实践行这些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进而以此熏陶和影响组织成员,最终建立起良好的组织氛围,使组织文化得以持续,远远超越个人的生命周期,影响一代又一代组织成员。这样的组织才能实现基业长青。

这种以组织文化影响和改变人们,通过组织中的“再社会化”过程来维系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与孔子所讲的音乐演奏过程本质上是一样的。组织文化在开始时正是要激发人们的激情和愿景追求,继而以组织文化的包容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陶冶着人们,塑造着人们共享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最后才能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字词释义】

①仪封人:“仪”是卫国的一个邑的名称,“封人”即地方官,这里是指卫国仪邑的地方官。

②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③丧:这里是失去、丧失的意思。

④铎:古代乐器名。形状像大铃,振舌发声。铁舌叫金铎,传达军令时用;木舌叫木铎,宣布政令时用。

【今文意译】

卫国仪邑的地方官请求面见孔子,他说:“凡是真正懂管理的人到我这里来,我还没有不见的呢。”孔子的学生们领着他去见孔子。见过之后,他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何必担心先生失去了在鲁国的职位呢?当今天下偏离管理正道已经很久了,上天特派先生来复兴管理之道。”

【分析解读】

本章借卫国仪邑地方官的话,在于说明,儒家管理模式虽然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从长远来看必将为人们所接受。

当时孔子刚辞去鲁国的官职,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路过卫国仪邑,地方官见过孔子后给出了上述评价。在当时,儒家管理模式并没有为各诸侯国所接受,相反,法家管理模式却有较大影响力。虽然从短期来看,法家管理模式似乎更容易产生直接的绩效结果,而儒家管理模式则难以奏一时之效;但若从长期来看,管理者德行的养成、社会规范的建立以及一代代合格国民的教育和培养,才是一国长治久安的基础。可能正是源于此,本章借用仪邑地方官的话,指出儒家管理模式不在于计较一时之得失,而致力于组织和社会长期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也恰是第一篇所强调的管理学习要培养“不计功利”的学习态度的真谛所在。

管理精义

对于一种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乃至管理措施的评价,不能仅看眼前一时一事的结果,更不能以眼前成败论英雄,而应“风物长宜放眼量”,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做出评价,尤其要关注其对人的影响。毕竟管理离不开人,管理理念、模式和措施对人的影响,才是最终决定组织和社会长期成败得失的根本所在。而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将管理过程同时也视为一个教育过程,则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视野和胸襟,着眼于组织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的培养和贮备,才是最终判断一种管理理念、模式和措施有效与否的根本所在。因此,一种管理模式若不能以“人”为立足之本,也就难以扎根于组织、社会和文化之中,更不可能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字词释义】

①《韶》:舜时代的音乐名称。

②善:是会意字,在金文中,由上面的羊和下面的两个言组成,表示共同利益,也可以引申为追求或符合共同利益的人、事和行为。

③《武》:周武王时代的音乐名称。

【今文意译】

孔子在评论舜时代的乐曲《韶》时说:“它既符合音乐上完美的要求,又能激起人们对社会共同利益的追求,具有社会教育功能。”

孔子在评论周武王时代的乐曲《武》时说:“它只达到了音乐上的完美,但不能激发人们对社会共同利益的追求,无法起到社会教育作用。”

【分析解读】

本章再次借谈音乐来说管理,意在阐明,管理不仅要担负岗位职责和组织责任,更应担负社会责任。

在这里,孔子对乐曲的评价使用了两套标准,一是音乐本身的“美”的标准,二是音乐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善”的标准。在孔子看来,对于音乐而言,美固然重要,但由此产生的社会效果也不能忽视;若音乐在达到美的要求的同时,又能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有利于社会共同利益的追求,那便是“尽善尽美”了。

对管理而言,道理相同。管理也不只是要满足岗位和组织的绩效要求,管理行为和组织行为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更大的范围,因此,管理不可避免地承担着社会责任。组织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应是管理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

孔子通过评价乐曲所要表达的,正是儒家管理模式追求的社会责任和组织责任的统一。儒家管理模式致力于达到的“有耻且格”的结果,正是儒家管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管理精义

管理要承担社会责任,虽早为人们所广泛认可,但管理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还需要深入思考。实际上,管理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将管理过程同时视为教育过程,以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来影响人们,培养符合社会法律体系和伦理规范的组织成员的过程,同样也是在履行社会责任。因为每个组织成员都是广义的社会人,他们在组织之外也会影响更大范围的人们,这种社会影响传播开来,自然就会使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产生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效果,而这种超越组织和管理本身目标的社会效果,不正是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吗?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字词释义】

①宽:是形声字,本义指房屋宽敞,这里引申为度量大、宽容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说:“管理者实施管理,没有宽容之心,从事礼仪活动,没有诚敬之心,面对丧事,又没有悲伤之心,这些徒有表面形式的事情,有什么可看的呢?”

【分析解读】

本章总结全篇,强调指出,儒家以礼仪规范来实施管理,不仅立基于管理者的德行,还有赖于礼仪规范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孔子这段话概括了儒家管理模式中“齐之以礼”的要义。管理者要用礼仪规范来协调人们的行为,就必须有宽容之心,因为在人们认识、理解并践行礼仪规范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干中学”,是学以致用,是将各种礼仪规范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上,这不可避免地会出错,如果管理者没有宽容之心,人们就不会“错不惮改”,也就无法真正将礼仪规范变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同样,管理者还必须对各种礼仪规范保持诚敬之心,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好地去践行这些礼仪规范,并引导人们恪守和践行它们;否则,礼仪规范就会变成纯粹的形式,而徒有其表的礼仪规范是无法产生实际效果的。

管理精义

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实际奉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就构成了管理文化。组织中的管理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核心,也是组织文化赖以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保证。若管理者实际奉行的管理文化与管理者倡导和宣传的组织文化相脱节,就会造成组织文化的表面化和形式化,更严重的结果则是在组织中形成“说一套、做一套”的不良风气,这将严重损害组织的凝聚力、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因此,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管理者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非常重要,这集中体现在管理者实际奉行的管理文化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上。只有管理文化与组织文化保持一致,组织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出凝聚人心、保证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