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其姝:从静宜女中走出的她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大学学习期间:1936—1947年

1936年初秋,四位中国姑娘经过几个星期在海上的颠簸,抵达了美国西部阳光明媚的加利福尼亚州。她们先在位于洛杉矶的一所私立天主教高中——无暇圣心高中(Immaculate Heart High School)补习英语一年。当年学校送四位姑娘出国的目的是为教会培养修女。在这里,学校指派了专门的嬷嬷对她们进行礼仪指导,训练她们走路时,头上顶一本大书,抬头挺胸,婀娜多姿。练习说话时,要求细声慢语款款动听;吃饭时,要求细嚼十三下才能吞咽,嬷嬷们在旁帮她们数。这些礼仪训练使王克勤终身受益,她一直保持温文尔雅风度到晚年。回国后在上海工作时,她衣着得体,谈吐优雅大方,喜欢参加各种文体和公益活动,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当时华东军区卫生部宫乃泉副部长曾感慨地说,王克勤是他认识的第一位有学识又风度翩翩的年轻女教授。

王克勤高中毕业留影

到美国一年后,王克勤感到对成为修女没有兴趣,她心里更渴求的是知识和科学。1937年日本开始大规模侵略中国,中国人民正在忍受战争的煎熬,她的心在流血,她立志要改变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想用科学救国。她决心要学习科学,于是向校方提出了她的愿望。

次年,四位姑娘被分到美国不同的教会学校学习。其他三位姑娘都去了东部,王克勤只身一人来到多米尼克大学学习。多米尼克大学位于加州旧金山北部美丽的圣拉斐尔小镇。校园坐落在圣佩德罗山脚下,主要由四座私家庄园组成,季节性溪流由东向西穿过校园正中,修剪整齐的花园和多达一百多个品种的树木令校园绿意盎然、清新而宁静,世外桃源般的校园给王克勤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求学生活是艰苦的,由于战争,出国不久后她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她只身在外,一个弱女子,举目无亲,既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任何经济上的资助,这在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中真是非常少见的。她生活简朴,很多衣服都是靠同学和朋友施与。王克勤非常珍惜来美的学习机会,全部精力都扑在学习上,每门功课,她都要完成得尽善尽美,她的目标永远是第一名。

在多米尼克大学期间,凭着静宜女中时打下的扎实学习基础,再加上她的聪明天分,王克勤很快崭露头角。她的化学教授认为她很有天赋,考试成绩亦总是遥遥领先。第二年她担任物理实验的助教并负责印刷室的工作。她三年读完了学士学位,因成绩优异,被选为Gama Sigma荣誉学会会员。她的老师对她说:“这个学校太小,埋没你的才华,去好一点的大学吧。”

于是,1940年秋,经化学和物理学老师推荐,王克勤进入了全美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学习。该大学学科完备,师资力量很强,名人辈出。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劳伦斯博士(Dr. Earnest Lawrence)即在该校任教,他因设计和制造了国际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在193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的美籍华裔化学家李卓浩也在该校读博士,李博士后来在激素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绩,被誉为激素之王,后来成为伯克利大学生化领域有名的教授之一。著名美籍华人女核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当时也在伯克利分校,后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美国科学院的院士,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后来成为英国著名教授李约瑟(Needham)的夫人的鲁桂珍教授也曾在此任职。能在汇聚众多名人学者的大学里就读,与这些有特殊贡献的人为师为友,一同学习和讨论,王克勤感到非常愉快和骄傲。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她大开眼界。入校时,王克勤对生物化学一无所知,是她的一位室友向她介绍了生物化学,她也迷上了这门学科,此后60年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领域。

在伯克利大学学习两年后,王克勤获得了美国最负盛名的公立大学——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巴伯奖学金(Barbour Scholarship)。巴伯奖学金设立于1914年,资金来自密歇根大学董事之一李维·L.巴伯先生所捐赠的遗产。其宗旨是资助具有优秀的学术成就和专业才干的东亚女性在密歇根大学学习现代科学、医学、数学和其他学科,获奖者大多在取得学位后回到出生国,对自己国家的科学、经济和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著名女教育家吴贻芳博士(1893—1985)即是巴伯奖学金的获得者。吴贻芳博士是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在密歇根大学毕业后,她回国担任南京金陵女子学校的校长,成为我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

能获得巴伯奖学金,王克勤无疑感到很荣幸。于是1943年秋,她告别了西岸的著名大学城,来到了美国中西部的大学名城安阿伯市(Ann Arbor),进入密歇根大学继续攻读生物化学。密歇根大学始建于1817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学之一,拥有优良的师资以及顶尖的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和文理学院。该校在各学科领域中成就卓著并拥有巨大影响,多年来在美国的大学排行中都是高居榜首。密歇根大学不仅有雄厚的师资、优良的技术,而且还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和可观的校友阵容。校友中有美国前总统福特,成功地将胰岛素结晶、被誉为北美药学之父的约翰·雅各布·阿贝尔博士,著名的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创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梅奥。特别是中国人所熟悉的对中国原子弹和氢弹事业发展有着重大贡献的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丁肇中博士,都毕业于密歇根大学。

王克勤在安阿伯市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安阿伯市虽然不大,但因为有密歇根大学的存在,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氛、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美国的“学术重镇”之一。密歇根大学很早便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最早被指定接收庚子赔款留学生的五所美国著名大学之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两国成为盟国,中国留美学生的人数猛然增加(1942—1943年为一百余人),那时王克勤在美读书已有六七年之久,迫切想知道祖国的情况。留美的学生中有西南联大的,有中央大学的,并有海陆空三军的军官,他们告诉她祖国浴血抗日的情况,教她唱革命歌曲,并一起开联欢会等。密歇根大学各系都有中国留学生,黄家驷先生(后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一任院长)组织了重建新中国的讨论会,王克勤每次都参加。她感到很兴奋,憧憬着“二战”结束后,重返祖国与亲人团聚,为国家做贡献。

王克勤(第二排右三)获巴伯奖学金时留影,照片来自密歇根大学图书馆档案

1944年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之后,王克勤留在密歇根大学的公共卫生院工作。1945年春,美国的中国研究所(China Institute)准备对中国人常用膳食的营养成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测量。此项研究的目的是想了解中国人常用膳食的营养成分是否充足及健全,如有不充足之处,将根据该研究的结果,筛选出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为制备高营养价值的军用干粮做准备工作,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向中国农业部提出推广粮食种植的方案,以最经济的手段提高中国人的饮食健康。该研究项目设立在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由该校的营养生化系主任、著名的营养生物化学家、美国《维生素与激素》(Vitamins and Hormone)杂志的主编哈里斯教授(R.Harris)主持,所需的研究经费由美国凯洛格基金会(Kellogg Foundation)资助。中国研究所为此项目设立了一项奖学金,邀请在美国生物界的中国学生申请,获奖人可以在参加该项目研究的同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攻读学位。邀请中还强调该项目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一定意义,凯洛格基金会有意出资购买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在研究结束后,这些仪器设备可由参加研究的人员带回中国,设立一个营养生化研究室。王克勤得知这一消息后,觉得可以为国家和中国人的健康做一些贡献,同时又可以到世界一流的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真是一举两得。她立即着手申请。很快她的申请获得批准。

1945年9月,王克勤离开了安阿伯市,前往美国马萨诸塞州,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营养生化系攻读博士学位兼从事营养分析的工作。麻省理工学院是全美数一数二的理工学院。它与哈佛大学比邻,同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除了工科蜚声中外,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也是顶尖的,先后有78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此学习或工作(2009年统计),这里成为世界各地莘莘学子心驰神往的科学圣殿。

刚到麻省理工学院时,从中国运来的样品还未到达,王克勤就先集中精力攻读营养生物化学,同时为之后的实验做好准备工作。不久,样品便由飞机运到。样品全部装在带有“中央卫生院”字样的棕色玻璃瓶中。除了有些样品因为在运输中损坏,不能进行分析外,王克勤和她的同事们对60多种中国食品中的维生素、铁、钙、磷等微量元素,蛋白质、脂肪和糖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这些食品包括中国人爱吃的蔬菜、豆类和豆制品——黄花、木耳、黄豆芽、绿豆芽,甚至连皮蛋、腐乳和臭豆腐都带来了。后来他们还研究了烹调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的影响。这大概是第一次对中国食品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研究结束后,参加该项目的人员对分析结果做了总结,由王克勤执笔拟写了总结报告。后来哈里斯教授将论文发表在《美国膳食》(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25:28-38)杂志。

在麻省理工学院,王克勤遇到了年轻有为的军官吴正若。吴正若谦和、诚恳,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祖籍湖南湘阴(现汨罗市),1935年考入武汉大学电机系,后转入机械系。1937年抗战爆发,他弃笔从军参加抗日。他成为空军地勤人员,参加了武汉空战和长沙保卫战,还参与修建了中缅公路。1942年吴正若和一批年轻的军官由美援华的史迪威将军挑选到美国接受培训。他刚到美国时,先在属于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汽车公司工作并接受技术培训,是首批进入通用汽车公司的华人工程师。虽然他工作的城市弗林特(Flint)位于密歇根州的东南部,离王克勤当时读书的密歇根大学只有一小时的车程,他们却没有机会相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无条件投降,吴正若选择来到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理工研究生。两位湖南老乡相遇于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们相爱并结了婚。

1947年吴正若获得了机械硕士学位,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催促他回国参加筹建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年轻的夫妇觉得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是他们回国为贫穷落后的祖国恢复战争创伤的时候了。于是王克勤与爱人吴正若便迫不及待地、夜以继日地开车三天三夜,横跨美国,从东岸的波士顿赶到西岸的旧金山搭乘回国的轮船。此时王克勤已有身孕,连日的奔波令她疲惫不堪。登上轮船,面对眼前景致,她心潮翻滚:时隔十一年,自己终于学业有成,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经历了十余天的海上颠簸,他们就要抵达目的地了。黎明时分,大洋下面跃动的红日已经把它的第一缕曙光挂到了高高的桅杆顶上。这一次迎接他们的不是异国的港口,而是祖国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