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体现概念微妙之处的轭式搭配

语言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轭式搭配”(zeugma或syllepsis)。这种语言现象虽然不太常见,但是非常有趣,并能很好地体现词汇的丰富性以及词汇背后的复杂概念。轭式搭配的特点就是某个词的多个意义在同一个句子中出现,但这个词本身只在句中出现了一次。许多轭式搭配都出现在文学性较强的语境中,比如:


只有这所大学才能容纳他巨大的实验器材和尚未实现的野心。


这句话中的“容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物理上的容纳,由于他的实验器材非常庞大,只有这所大学才能提供足够大的空间来存放这些器材。另一个意思则是精神上的“承载”,只有这所大学才能承载他的野心,帮助他实现人生理想。这两个“容纳”,一个具体,一个抽象,相辅相成,但在字面上却只出现了一次,是一个颇有意境的写法。

我们再来看几个轭式搭配的例子:


阿琳的琴弹得和她人一样

◇◇◇◇

你家里太热了,把窗户和电扇都打开吧!

◇◇◇◇

与泰坦尼克号一起沉入海底的,不仅有1514位乘客和船员,还有20世纪初英国人对其造船业的信心。

◇◇◇◇

那天他瞎白话说自己是北京最好的萨克斯管手。但一开始表演,哇,真是太难听了,像杀猪一样!看来萨克斯管可不是像牛那样好的!


第一个例子里,“美”这个形容词同时肩负着两个任务,一个是修饰阿琳这个人,形容她貌美;另一个则是修饰她弹出的琴声,优美动听。前者是视觉上的美,后者则是听觉上的美。

第二个例子中,“打开”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把窗户推开,让风吹进来,这是一个“推开”窗户的动作;另一个则是按下电扇的开关,使电器工作起来,这是一个“按下”开关的动作。前者用在门窗上,后者则适用于电器。

第三个例子则和本小节开头的例子有相似之处。此句利用了“沉入”的两种不同用法,一是具体的:船沉了、人沉了,或者说,就是被淹没了;二是抽象的:人的信心减退了、消失了、没了。倘若区分得再细一点,船的沉没和人的沉没恐怕也有所不同。那么能否说“沉入”在这里有三个用法呢?

最后一个例子包含了两个“吹”,虽然字面上“吹”只出现了一次。读者们一定同意:萨克斯管是真的“吹”,从肺部经口腔把空气挤出,但是牛却不是真的被“吹”起来了。

还有一个和上面几个轭式搭配不太一样的句子,可以算作半个轭式搭配:


单身的来由:原来是喜欢一个人,现在是喜欢一个人


之所以可以算半个轭式搭配,是因为它巧妙地迫使每个读到这句话的人都费劲脑汁去揣摩“一个人”的两个意思,不然这句话就完全讲不通。喜欢“一个人”可以是喜欢某个人,那也许是单相思;喜欢“一个人”还可以是喜欢自己一个人,那就是独身主义。至于具体原来和现在各是哪种情况,就留给各位读者想象了。虽然同一个词“一个人”满足了表达两种不同意思这个条件,但是在句中却出现了两次,所以只能算得上是半个轭式搭配了。不过凡是理解了这句话的人都一定揣摩出了“一个人”背后的两个含义。

对于轭式搭配的特征我们应该已经很明确了。其实,只要是一个好的轭式搭配,它就一定能够自然而然地体现出关键词或者词组不同语义之间的微妙差异。

比如,你觉得“书”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也许你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书”不就是把很多页纸订在一起,再做一个封面的读物吗?但是下面这个句子会启发我们“书”也许还有别的意思。


是线装的,早就卖完了。


这里的书除了指一本实体书之外,还可以表示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也就是一本书在出版社和书店里的所有库存。那么这句话中的“书”,到底是一个概念,还是两个概念呢?“书是线装的”也许是指一本实体书,不过也可以包含这本书市面上所有的实体书;“书早就卖完了”则更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假设有人说“我正在翻译一本书”,这里的“书”是否与前两个概念都不相同呢?那么“书”里归根结底包含了多少个不同的概念呢?这将是一个很有裨益的思考题,但是因为我们还有其他内容要叙述,就把这道题留给“书”前的诸位读者了。希望读完本“书”之后,你能想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