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会试试帖诗诗题出处分析
[摘要]清代科举试帖诗诗题由帝王钦命,这些诗题大多出自经、史、子、集四部,折射出当时的文学风尚和思想文化。本文从命题角度对这些试帖诗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清代科举、文学、文化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视角。
[关键词]会试;试帖诗;命题
科举是从隋代正式形成的人才选拔制度,历经唐宋两朝日益完善。明朝开国之初,即于洪武三年(1370)诏令开科举,翌年二月正式举行首次会试,从此确立明清两代科举的制度形式。满洲贵族定鼎北京、武治成功以后,重心开始转向了文治。干预文人思想最有力的方式便是科举,因而清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科举。“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谓之制义。”“有清以科举为抡才大典,虽初制多沿明旧,而慎重科名,严防弊窦,立法之周,得人之盛,远轶前代。”科举发展到清朝已有一千多年,早已被总结出一套便捷有效的范式供后进者学习。于是,攻制义者或剽窃浮词,罔知根底,诸士子“平日读熟现成文字,进场之后一惟抄写,并不用做”。科考本是为了考查经义根底、遴选治国之才,而众多千篇一律的文字使得考官只能以“书法”取士。时文在清初已经引起士人的不满,遗民甚至把明亡归咎于八股。清初统治者也认识到时文之弊端,多次进行改革。时文以四书五经为题,“若废制义,恐无人读《四子书》讲求义理者矣”。乾隆帝权衡利弊,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会试起增设试帖诗,“是科奉旨:乡、会试易表、判为诗,永著为例”。
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共举行了67场会试(包括正科与恩科),试帖诗诗题完整保存在《清秘述闻三种》中,如下表所示: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比较以上六朝的试帖诗诗题可知,乾隆朝的诗题出处最为广泛,且偏重于经部,八股气息浓厚。这些诗题大多内容空洞、形式古板,考生难以随性抒发情感。除去一些个人因素,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在于最高统治者首重八股文,认为六经的精华在“四书”,而八股文题目来自“四书”,因此认为八股文能阐发圣人意蕴。乾隆云:“国家设科取士,首重者在‘四书’文。盖以六经精微尽于四子书,设非读书穷理,笃志潜心,而欲握管挥毫,发先圣之义蕴,不大相径庭耶?”八股文的形成吸收了包括诗歌在内的韵文的特点,因而两者具有相通之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毛奇龄在《唐人试帖序》中指出了试帖诗与八股文结构的相似之处:“唐制试士改汉魏散诗而限以比语,有破题,有承题,有颔比、颈比、腹比、后比,而后结以收之。六韵之首尾即起结也,其中四韵即八比也。”试律名家金甡亦云:“君等勿以诗为异物也,其起承转合、反正浅深,一切用意布局之法,真与时文无异,特面貌各别耳。”“七律颇似八比:首联如起讲、起头,次联如中比,三联如后比,末联如束题。但八比前中后一定,诗可以错综出之,为不同耳。”八股文与律诗虽属二体,但其内涵都是“代圣贤立言”,别无二致。王夫之云:“乐语孤传为诗。诗抑不足以尽乐德之形容,又旁出而为经义,经义虽无音律,而比次成章,才以舒,情以导,亦所谓言之不足而长言之,则固乐语之流也。二者一以心之无声为至。”八股文与律诗之间,其实就是由此及彼,推而及之而已。因而梁章钜在《退庵随笔》中指出:“凡作诗不可有时文气,惟试帖诗当以时文法为之。”
除乾隆四十年(1775)的《灯右观书》是皇帝的游戏之作外,其他诗题的出处具体统计如下表所示:
出自经、史、子三部典籍的诗题不足一半,且绝大部分都在乾、嘉、道三朝,其中以乾隆朝为最。乾、嘉、道三朝国力较咸、同、光三朝强盛,诗题多表现出对王道圣恩的歌颂、对经学的尊崇以及对时事的关心,多典雅庄重的盛世之音;后三朝内忧外患,国运衰颓,诗题只是吟风弄月,无关为政治国、修身养性之道,隐约透露出王朝没落的意味。另外,这应当与乾嘉时期江浙两地考据学兴盛有着莫大的关联。乾嘉时期,以考订经史、训诂名物为特征的考据学兴盛。学者们治学以儒家经典为中心,以汉儒经注为宗,学风平实、严谨,不尚空谈。他们通过科举考试入阁拜相,进入翰林院、礼部这两大执掌科举取士大权的显要部门。据笔者统计,乾、嘉、道三朝乡试主考官中有四成以上来自江浙。经、史、子三部的内容多次出现在前三朝会试题目中,也反映出乾嘉时期“重考证而不废行思”的学风。
出自集部的诗题超过一半,乾、嘉、道、咸、同、光六朝均有,总的来说呈递增的趋势。乾隆朝3题,诗、赋、骈文各一,均为中唐以前的作品,且都是乾隆晚年所出;嘉庆朝7题,四诗二赋一文,诗赋出自汉魏六朝至初唐人作品,文出自朱熹;道光朝6题,其中3题出自宋人诗作;咸丰朝3题,皆出自诗歌;同治朝6题,除了《赋得“无逸图”,得“勤”字》出自宋代吕公著《进十事·无逸》奏折外,其余均出自诗歌;光绪朝10题,主要出自唐宋人诗作。以集部为出处的35道诗题中,18道出自唐人诗文,9道出自宋人诗文。出自唐宋两代文学作品的试帖诗诗题,大部分都出自诗歌,可见清人对唐宋诗歌的重视,也反映了清代诗坛尊唐宗宋的美学趋向和以唐宋一体论加以调和的文学观念。
出自唐人诗文的18道诗题中,有5道出自应制之作,其中3道出自唐代翰林学士张说的作品,由此可窥试帖诗与应制诗关联颇深。试帖诗是一种应试文体,是士子为求及第利禄而迎合上意创作的应试诗。即便许多试帖名家都认为优秀的试帖诗与普通格律诗并无本质的区别,但“诗至试律而体卑,虽极工,论者弗尚也”。《同馆试律诗钞·凡例》云:“诗本性情,大篇短章,无拘体格,鸣国家之盛,惟律和声,独钞五言八韵,应试用此居多。”王芑孙亦曾言:“予前家居为诸生十年,非考试不作八韵诗。”清人华伯玉将试帖诗划入“学人之诗”的范畴是非常准确的,其言曰:“顾有骚人之作,有学人之作。骚人之为诗也,为涵咏性情之具而已。天才纵逸,兴会来集,庵举云行,文成法立,使读者莫知其起迄,而诗乃妙,严沧浪所谓诗有别裁,非关学也。学人之为诗则不然,或献之朝廷,或成于明试,句栉字比,按部就班,清和偕畅,流于文翰之表,高下疾徐,应乎规矩之内。又或一语诠疏一韵,关合如射覆之偶中,即裒然举首。而法律之精确,体格之高下,无多论矣。是以杜韩巨手往往见于拙目,其他更可概见。”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前后,民间涌现了一批含有五言六韵或八韵律诗的应制诗选本或馆阁诗选本,如《本朝应制和声集》《本朝应制琳琅集》《盛朝律楷》《本朝馆阁诗》《本朝五言近体瓣香集》等。应制诗和试帖诗均以五言长律为主,区别在于诗韵的长短而已。许英《本朝五言近体瓣香集·例言》云:“试律乡会俱用五言八韵,小试率用六韵,而馆阁诗则由四韵以上有至百韵者……体制虽殊……义本相通,无嫌纷出也。”阮学浩等《本朝馆阁诗·凡例》亦云:“所载馆阁诗,为初学攻试帖者式焉。”事实上,从功利层面来说,士子写作试帖诗“不独资场屋揣摩,亦以备馆阁用也”。在现存的清人文集中,大部分都有恭贺皇帝御制诗的应和之作。无论乾隆帝增设试帖诗是出于稳固统治、遴选人才的需要,还是个人性格爱好使然,不可否认的是此举变相地鼓励了全国士子进行应和诗歌的训练。
出自宋人诗文的9道诗题中,有6道出自理学家的作品,其中4道都是出自朱熹的作品。科举策论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本,朱熹诗歌理应受到重视。经学在清代经历了由兴及衰的过程,而理学作为官方思想,其影响日益突出。康熙二十九年(1690),论题兼用《性理》《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正蒙》;康熙五十七年(1718),专用《性理》。乾隆二十三年(1758),首场又复增《性理》。随着这些诏令的颁布,理学及理学家的作品开始受到知识分子的重视。以朱熹等人的诗文命题,既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理学的关注,也反映了清朝后期诗学审美趋向的变化。
道光之前,试帖诗诗题一般出自唐以前的作品;道光之后,宋诗明显增多,尤其是理学家的作品。道咸以来,宋诗运动方兴未艾。“浓腻浮滑”的乾嘉诗风到了极致,被“清苦幽隽”的“同光体”所取代。“同光体”诗人,如祁文瑞、曾国藩等都身居高位,对科场诗风具有直接影响力。会试诗歌也从典雅庄重的盛世之音变为孤寂清高的个体吟咏,如“泉细寒声生夜壑”“静对琴书百虑清”等高雅的诗题在乾嘉时期是见不到的,这些变化无不暗示着国运的衰落以及诗坛审美的改变。乾嘉时期宗唐,唐音适合表现盛世、鼓吹休明;道咸乃至同光时代宗宋,宋音适合传达末世的衰败凋敝。试帖诗虽然冠冕堂皇,但还是可以从中隐约听到时代的脚步之声。
参考文献
[1]《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9年版。
[2]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编:《清文海》,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
[3]《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王夫之等撰,丁福保编:《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5]法式善等撰:《清秘述闻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6]纪昀著,孙致中等校点:《纪晓岚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梁章钜著,陈居渊点校:《制艺丛话 试律丛话》,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8]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9]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
[10]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小横香室主人编:《清朝野史大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1年版。
[12]徐珂编撰:《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3]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14]陈志扬:《论清代试帖诗》,《学术研究》2008年第4期。
[15]陈志扬:《清代对试律诗艺的探索》,《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6期。
[16]冯建民:《清代乡、会试考官的地域分布状况研究——基于〈清秘述闻〉的统计》,《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11期。
[17]唐芸芸:《清代科举加试试帖诗之探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8]杨春俏、吉新宏:《清代会试试帖诗题目出处及内容类型分析》,《晋阳学刊》2007年第2期。
[19]杨春俏:《清代科场加试试帖诗之始末及原因探析》,《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0]杨春俏:《清代试帖诗限韵及用韵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