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2.2 常见的B2C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2.2.1 企业自营物流模式
自营物流模式是指电子商务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而选择进行建设物流运输工具、储存仓库等基础硬件的投资,并对整个企业内的物流运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管理的一种模式,如图2-1所示。
图2-1 自营物流模式
电子商务企业借助自身的物质条件,自行开展经营的物流,称为自营物流。电子商务企业自身组织商品配送,可以说是自己掌握了交易的最后环节,有利于控制交易时间。但是电子商务的信息业务与物流业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业务,企业必须对跨行业经营产生的风险进行严格的评估,其中成本控制和程序管理是最大的麻烦。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拥有一支自己的配送队伍都将会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出于对成本的考虑,配送队伍的规模必须与企业的业务量相适应。另外,如何保持适当的库存规模,如何制定恰当的配送路线,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工具,如何确定合理的送达时间都是需要严格管理的。不是所有的电子商务企业都有必要、有能力自己组织商品配送的,具有以下特征的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适合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配送问题。
(1)业务集中在企业所在城市,送货方式比较单一。由于业务范围不广,企业独立组织配送所耗费的人力不是很大,所涉及的配送设备也仅仅限于汽车及人力车而已,如果交由其他的企业处理,反而浪费时间、增加配送成本。
(2)拥有覆盖面很广的代理店、分销店、连锁店,而企业业务又集中在其覆盖范围内。这样的企业一般是从传统产业转型或者依然拥有传统产业经营业务的企业,如电脑生产商、家电企业等。
(3)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资金比较雄厚、管理能力强的企业,比较适合自营物流。
(4)物流对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如果货物配送量巨大,那么企业有必要投入资金建立自己的配送系统以强化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如亚马逊网站已经开始斥巨资建立遍布美国重要城市的配送中心,准备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下两点需要加以说明:
(1)自营物流并非不能把有些功能外包。根据自身条件,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将有关的物流服务委托给专门企业去做,即从市场上购买有关的物流服务(如向运输公司购买运输、向仓储公司购买仓储服务)。但这些服务只限于一次或者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而且是临时的、纯市场交易的服务。另外,即便物流服务的基础设施为自身所有,但委托有关的物流企业来运作,如请仓库管理公司来管理仓库或者请专业物流企业来运作管理现有的企业车队,从产业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进步。
(2)自营物流应当充分借助于传统流通渠道。对于已经开展传统商务的企业,可以建立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同时也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渠道承担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
1.自营物流的优势
在自营物流模式下,B2 C企业可以很好地控制物流运作过程,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相应速度,得到及时有效的物流信息,加快销售资金的周转水平,其具体优势如下。
(1)控制力强。在自营物流的情况下,B2 C企业拥有对物流系统运作过程的有效控制权,可以通过内部行政力控制自营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同时可以加强供应链的控制水平。在这样的环境下,物流业务可以很容易与其他业务环节进行密切合作,可以保持企业系统内部的协调性、稳定性,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2)规范物流操作。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最后一个环节,物流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良好的物流服务可以帮助消费者解除对购物过程中商品完好、准时抵达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可能因此增加消费者对购物网站的回头率、带动销售业绩的增长等。
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关的物流法律、法规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商品遗失、破损等现象经常发生,相关配送的保险金额有限,并不能很好地保护电子商务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因此,B2 C企业通过自营物流可以规范企业内部的物流操作,有效监控物流运作活动,不断改善、提升物流运作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业务操作环节造成的不必要损失,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
(3)反应快速、灵活。自营物流属于企业内部整个物流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企业经营部门关系密切,以服务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为主要目标,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在物流业务上的时间、空间要求。特别是那些物流配送频繁的企业,其可以通过自身的行政力更好地传达上级要求,自身的物流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出及时的反应,可以更快速、灵活地满足企业要求。
(4)信息反馈及时、有效。由于物流系统属于企业的内部运作系统的一部分,可以与企业其他系统的信息设备进行有效对接,在同样的信息系统下,物流系统可以与其他功能系统实现无缝连接,企业内部各部门都可以及时、有效地掌握商品物流过程中的信息状态、运作状态,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的良性运转。
(5)加速销售资金的周转和流动。如果B2 C企业将其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会提供代收货款的服务,这样会致使B2 C企业的销售资金回笼周期长。由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不成熟、企业信用低等,时常发生第三方物流企业卷款消失等不良状况,这样会给货到付款业务比例较高的B2 C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周转压力。因而,B2 C企业在自营物流体系下,就可以实现销售资金的快速回笼,加快资金的周转及流动,促进企业快速地成长发展。
2.自营物流的劣势
虽然自营物流模式具有以上优势,然而B2 C企业也需要认识到这种物流模式的不足。其具体劣势如下:
(1)一次性投资大、成本高。虽然自营物流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物流体系涉及运输、仓储、包装等多个环节,建立物流系统的一次性投资较大,占用资金较多,对资金有限、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物流系统的建设投资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2)服务对象受限。如果自营物流仅是出于满足企业自身服务战略的需求,那么物流系统的建设容易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这是因为B2 C企业的客户资料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有客户资料,其他的B2 C企业不愿意共享或共用一套物流系统,因此,B2 C企业的自营物流系统很难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社会物流功能。
(3)区域覆盖范围有限。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文风情、人口分布不同,B2 C企业通过自营物流的方式很难建立健全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因此,物流作为B2 C企业内部的一个子系统,很难实现大范围的覆盖。
(4)需要较强的物流管理能力。自营物流的运营,需要企业工作人员具有专业化的物流管理能力,否则仅有好的硬件也无法实现高效经营。特别是我国的物流人才培养严重滞后,导致了我国物流人才的严重短缺,企业内部从事物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面对复杂多样的物流问题,经常是凭借经验来解决问题。
(5)风险大。由于物流并不是B2 C企业所擅长的领域,而自营物流需要拥有一套专业的物流系统。这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而言,前期巨额的物流投入可能得不偿失,达不到最初的战略目标或降低成本等目的,反而拖累企业的发展。
2.2.2 第三方物流模式
1.第三方物流的含义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具体来说,它是指由物流的实际需求方(第一方)和物流的实际供给方(第二方)之外的第三方部分或者全部利用第三方的资源,通过合约向第一方提供的物流服务,因此也称合同物流、契约物流。第三方,是指提供部分或者全部物流功能服务的一个外部提供者,是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一种形式。
图2-2为供应链中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图2-2 第三方物流模式
2.第三方物流的产生
(1)社会分工的结果。在外包(Out-souring)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将企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其核心业务上,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物流业。
(2)新型管理理念的要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推动着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的迅速更新,由此产生了供应链、虚拟企业等一系列强调外部协调和合作的新型管理理念,既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又对物流活动提出了零库存、准时制生产、快速反应、有效的顾客反应等更高的要求,使一般企业很难承担此类业务,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第三方物流的思想正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个性需求时代企业间专业合作(资源配置)不断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实现了物流的专业化整合,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加强了对供应链的全面控制和协调,促进供应链达到整体最佳性。
(3)改善物流与强化竞争力相结合意识的萌芽。物流研究与物流实践经历了成本导向、利润导向和竞争力导向等几个阶段,将物流改善与竞争力提高的目标相结合是物流理论与技术成熟的标志。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现的逻辑基础。
(4)物流领域的竞争激化导致综合物流业务的发展。随着经济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物流领域的政策不断放宽,同时也导致物流企业自身竞争的激化,物流企业不断地拓展服务内涵和外延,从而导致第三方物流的出现。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现的历史基础。
3.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第三方物流中的合同是指长期合同,它不同于一般的运输或者仓储合同,一般合同针对一次交易,只包含一项或者分散的几项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则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它不是满足临时需求,而是一段时期的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也不严格限于物流方面,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包含一些商流和信息流方面的服务,只不过物流是其核心能力。
(2)第三方物流是个性化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对象一般都较少,只有一家或者数家,但服务时间却较长,往往长达几年。这是因为需求方的业务流程各不相同,而物流、信息流是随商流或者价值流流动的,因而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应当按照用户的业务流程来设计传统的运输、仓储。
(3)第三方物流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了数据处理的实时化、数据传递的高速化,使库存管理、运输、采购、订单处理和配送等物流过程自动化、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信息平台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消除物流外包带来的管理上的不便,这就使用户企业有可能把原来在内部完成的物流作业交由物流企业运作。常用于支撑第三方物流的信息技术有: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实现货物跟踪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技术;实现数据快速采集的条形码技术;实现网上交易、查询的电子商务技术等。
(4)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用户企业是联盟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用户(或货主)企业不是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介于市场交易与纵向一体化(即企业内部提供物流服务)之间的联盟关系。这就要求物流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充分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和共享收益,以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所能取得的效果更好(即双赢)。表现在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收费政策上,不看重单项业务的盈利,而着眼于整个时期的利润。无论从哪一方面讲,合作伙伴对自己都有战略价值,故这种联盟关系的存续时间都较长。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西欧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其服务时间在5年以上的达到60%。
4.第三方物流的利与弊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化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大背景下,第三方物流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由于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企业很难成为业务上面面俱到的专家。为此,企业应当把自己的主要资源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主业,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留给物流企业。如美国通用汽车的萨顿工厂通过与赖德专业物流公司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萨顿工厂集中于汽车制造,而赖德管理萨顿的物流事务。赖德接洽供应商,将零部件运到位于田纳西州的萨顿工厂,同时将成品汽车运到经销商那里。萨顿工厂使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订购,并将信息发送给赖德。赖德从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300个不同的供应商那里进行所有必要的小批量采购,并使用特殊的决策支持系统软件来有效地规划路线,使运输成本最小化。
(2)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以信息换库存,降低成本。当科学技术日益进步时,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能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和设备,而普通的单个制造企业通常一时间难以更新自己的资源,或者技能不同的零售商可能有不同的、不断变化的配送和信息技术需求。此时,第三方物流企业能以一种更快速、更具成本优势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而这些服务通常都是制造商一家难以做到的。同样,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还可以满足一家企业的潜在顾客的需求,从而使企业能够接洽到零售商。如美国赖德专业物流公司向一家床垫制造商西蒙斯公司提供一种新技术,使得后者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方式。在合作前,西蒙斯公司在每一个制造厂储存了2万~3万个床垫来适时满足客户的时尚需求。合作后,赖德在西蒙斯公司的制造厂安排了一名现场物流经理。当订单到达时,该物流经理使用特殊的软件来设计一个把床垫发送给客户的优化顺序和路线。随后,这一物流计划被发送到工厂,在那里按照确切的数量、款式和顺序制造床垫,并全部及时发送。该项物流合作从根本上降低了西蒙斯公司对库存的需求。
(3)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企业自建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备。这些资源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如果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减少了设施的投资,还减少了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了资金周转。
(4)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假如你是原材料供应商,而你的原材料需求客户需要迅速补充货源,你就要有地区仓库。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仓储服务,你就可以满足客户需求,而不必因为建造新设施或者长期租赁而调拨资金并在经营灵活性上受到限制。如果你是最终产品供应商,利用第三方物流还可以向最终客户提供更多样的服务品种(如提供本企业一时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的暂时缺货、短时的仓储管理等服务),为顾客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使顾客满意度提高。
当然,与自营物流相比较,第三方物流在为企业提供上述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诸多的不利,主要有: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企业将放弃对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等。如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员工经常与企业的客户发生交往,此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会通过在运输工具上喷涂自己的标志或者让企业员工穿着统一服饰等方式来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整体形象,从而取代企业的地位。
实用案例2-2
电商年货大战:年货爆仓物流压力暴增迎挑战,商超占主角
天猫断货、京东断货、网易考拉断货……那些侥幸抢到年货的消费者则开始操心年货的配送速度。
腊八后电商“年货”广告几乎无处不在,这看上去就像是一场复刻版的“双11”,不过“年货”战几乎是电商平台的独舞,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在元旦到春节期间处于业绩低点。不过对于电商来说,春节的年货战越来越成为支撑业绩的基石,甚至随着返乡潮还进一步成为重要的营销入口。
配送:春节爆仓促使物流提速
2009年春节前夕,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公开呼吁网友不要上京东商城购物,因为此时的京东商城已经无力应对爆仓问题,高管们甚至轮流去仓库协助拣货打包。
而日后与京东并称国内电商双雄的阿里巴巴此时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绝大多数淘宝卖家在春节期间都提前关闭店铺,极少数正常运营的卖家也表示没办法按时回复消息,且等到春节长假结束后才能恢复运营。
随后京东进一步在自建物流上发力,2013年京东仅在购车上就花费了1亿元,到2014年第一季度,京东已拥有1500辆7.6米长和9.6米长的斯卡尼亚及奔驰全封闭厢式货车。2011年,刘强东放言投资100亿元建物流系统。后来,刘强东在多个场合说道“融资的70%将用于物流体系建设”“物流和研发占总费用的70%”。2016年11月23日,京东集团推出“京东物流”全新品牌标识,并正式宣布京东物流将以品牌化运营方式全面开放。
而同样在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组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随后的几年里快递行业纷纷在春节期间推出“不打烊”计划,保证春节期间物流快递能够满足最低标准的需求。
借助物流提速,在2016年春节期间,阿里、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首次提出“网购年货节”的概念。
2016年2月1日,阿里巴巴出炉首份“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阿里年货节集中售卖5天内,消费者买走21亿件年货商品,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买走了1.5件。
而根据其他数据显示,京东商城在2016年春节期间,仅华北地区订单就增长60%~70%。顺丰优选则表示年货季销售增长超过平时4倍左右。
品类:商超占主角
在2016年电商大环境里,商超成为竞争最激烈的战场之一。拿下1号店、联姻沃尔玛的京东和阿里体系内的天猫超市同时放出狠话,三年内要做线上线下超市第一;而国内零售连锁巨头华润万家也投资“新美大”,相信这不仅仅是财务投资。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的报告,中国生鲜电子商务市场将在未来三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有望超过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0%。目前,生鲜食品在国内电商渗透率不到1%,相比服装和3C数码产品20%的电商渗透率,生鲜食品的提升空间还非常大。另一个数字则是,整个快消行业目前线上渗透率只有7%。
一位电商从业者对腾讯科技表示,商超品类拥有高复购率,且能迅速吸引消费者:“国内电商行业已经遇到了天花板,相对摇摆不定的跨境电商以及基础建设仍薄弱的农村电商,商超品类已是难得的增量市场。”
电商每年的促销活动很多,固定的有京东“618”、阿里的“双11”和“双12”等,但这些多为综合品类全场促销,更多集中在3C数码、服装家居等利润大户。不过春节期间商超品类集中消费,电商平台也纷纷在这一领域发力促销。以京东超市为例,在春节期间的1个多月时间内将推出多轮年货活动,包括百草味、蓝月亮、洋河等百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将参与其中,包括爆款榜单9.9元疯抢、跨店买2免1、食品任意买3免1、买5免2等活动,主要参与品类有坚果、酒水、零食、日化等,也都集中在商超品类。
此次年货战被认为是商超电商进入实质性战役的关键时刻,将借春节特殊场景迎来一波爆发。
来源:跨境成重要战场
在中国,年货曾经发生过几次跃迁。
在20世纪70—80年代,年货主要满足的是“吃”的需求,年货集中在鸡鸭鱼肉;而到了90年代,烟酒、小家电、服装等开始成为拜年时的流行品;进入21世纪后,随着购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信息、商品流通能力的增强,全国各地的特色年货等成为消费者的最爱。
在近两年,随着跨境电商兴起以及消费升级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舶来品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2017年春节期间,将有越来越多二、三线城市市民成为海外购物消费人群。来自海淘平台洋码头2016年的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2016年上半年海购增速占比较去年同期上涨77.57%,二线城市上涨84.32%,而三线城市增速更为明显,达到108.65%。新一线城市的海外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南京、武汉、杭州等跻身交易额排行前十城市。
网易考拉海购则在2017年提出全球化年货节,通过大数据挖掘主打全球口碑年货,通过日本、韩国、澳洲、美国、欧洲等多个海外办事处拓展海外供应链;亚马逊海外购则推出了“环球年货大集”,放大海外购优势,其中Prime会员的跨境订单从美国亚马逊、英国亚马逊直邮中国,82个城市可在5~9个工作日送达。
不过据腾讯科技从几家跨境电商平台了解到,2016年12月29日后海外商品通关的速度有所减缓,海淘商品需注意保质期。此外,由于临近春节,电商物流或将面临延迟的问题,消费者下单前应算好收货时间。
回家:下乡的不仅是货还有品牌
2015年“双11”时阿里巴巴CEO张勇提出,阿里将在农历年来临之前造一个年货节。2016年春节期间,马云亲自站台第一届年货节。而在此次第二届年货节启动仪式上,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表示:“年货节是继‘双11'、‘双12’之后,阿里巴巴为农村用户打造的节日,是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农村电商市场里最大的两个商家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村淘和京东,而在这两个巨头的身边,则围绕着以苏宁、国美为代表的追赶者以及以赶街网、买卖宝为代表的纯农村电商。
数据显示,目前乡村拥有9亿人口,其中常住人口超过6亿,仅家电市场就超过万亿。京东农村电商战略负责人李贺明对腾讯科技表示,目前京东已经累计与8省50多个地级市200多个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和传统市场相比,以家电为代表的一些品类在农村市场的增长空间更大。以苏宁为代表,通过电商去覆盖农村市场,能省去开店的庞大费用支出,而且无须像从前那样在一、二线城市发展电商而陷入线上电商与线下实体店左右手互搏的困局。
而随着返乡潮的到来,一批高品质的商超商品以及跨境商品潮将进入广阔农村市场。
线下:超市仍是主战场,但网络化趋势明显
在电商们最肆意的年代,一个传统商超负责人依然骄傲地对腾讯科技表示:“每一个消费者都不会放弃自己‘看’的权利,无论电商如何方便,线下的门店都会保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在线下超市的销售额中,生鲜品类占据了近五成份额且毛利率极高,而这一品类恰恰是电商平台的短板。
而在年货争夺战中,这一趋势也格外明显。有消息显示从本周起,快递公司在岗人员就会陆续减少,部分网点甚至停止收件,一些习惯了网络购物的消费者不得不开始接受线下超市。
而更多的超市选择互联网化,据腾讯科技了解,一些地区超市在春节前开始引入网络爆款,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进行网上销售,最终利用超市自有物流配送到家。另外作为电商不能比拟的优点之一,超市承接的大宗商品团购也开始启动,传统年货如食用油、大米以及各类干货和炒货的销量依然很大。
资料来源:孙宏超.电商年货大战:年货爆仓物流压力暴增迎挑战,商超占主角[EB/OL].(2017-01-22)[2017-09-01].http://gd.qq.com/a/20170122/009156.htm.
2.2.3 物流联盟模式
1.物流联盟的产生
按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的规定,物流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换句话说,物流联盟是指在物流方面通过签署合同形成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企业之间不完全采取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也不完全采取导致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一般来说,组成物流联盟的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物流联盟的各个组成企业明确自身在整个物流联盟中的优势以及担当的角色,内部的对抗和冲突减少,分工明晰,使供应商把注意力集中在提供客户指定的服务上,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效率,满足了企业跨地区、全方位物流服务的要求。
利益是物流联盟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企业之间有共享的利益是物流联盟形成的基础。物流市场及其利润空间是巨大的。在西方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10%左右,而我国占15%~20%,如此大的市场与我国物流产业的效率低下形成鲜明的对比,生产运输企业通过物流或供应链的方式形成联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实现物流效益的最大化。
大型企业为了保持其核心竞争力,通过物流联盟方式把物流外包给一个或几个第三方物流公司,如英国的Laura Ashley公司是一家时装与家具零售商和批发商,从1953年的一个以家庭为基础的商业企业发展到在全球28个国家有540个专卖店的企业。20世纪80年代,Laura Ashley公司开始使用联邦快递的服务来经营北美地区业务,在90年代初,Laura Ashley公司面临一个物流问题,即陈旧和集中的存货系统使公司在正常运作的基础上很难提供充足数量的产品,公司的仓储和供应网络会延迟送货时间,尤其在英国以外的国家。为了提升竞争地位、增加核心竞争力,Laura Ashley公司决定与联邦快递结盟,外包其关键性的物流功能,如存货控制和全球物流配送。于是在1992年3月,该公司外包其未来10年内的总计2.25亿美元的全球物流服务项目给联邦快递公司。Laura Ashley公司减少了其一半的库存货物和10%~12%的物流费用,补货控制在48小时内,提高了产品的供货质量。尤其重要的是,那些“易损”的产品现在能够实现更可靠、更频繁和更准时的配送。
中小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通过联盟方式解决自身能力的不足。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零售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给物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物流发展水平的长期落后,如物流设备、技术落后,资金不足,按行政区块划分物流区域等,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能一下子适应新的需求,于是通过联盟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
以第四方物流为中心,对物流服务的各个机构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整合,在数量和质量上,第四方物流的服务能力都大大提高,解决单独靠一家企业或第三方物流机构不能完成的问题,因此产生新的联盟方式。
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跨地区的物流企业联盟成为可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得世界距离大大缩短,异地物流企业利用网络也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联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物流联盟的基本特征
(1)分工精细
无论对于何种企业来说,物流需求都产生于市场的需求。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即物流联盟的各个组成企业)应该明确自身在整个物流联盟中的优势所在以及所应担当的角色,这样物流联盟内部的对抗和冲突就会大大减少。这种明晰的分工使供应商把注意力集中在提供用户指定的服务上。
(2)协作严密
既然是联盟当然就要强调合作,即组成物流联盟的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高度成功的物流联盟的营销战略是建立一个合作平台。“不管要什么,随处可得”这一口号就代表了典型的物流联盟对密切合作的双重承诺。物流联盟可以较好地满足其跨地区配送的特性,通过它可获得以下收益:降低成本,减少投资;获得技术和管理技巧;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水平;取得竞争优势;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水平比较低,组建物流联盟将会在物流设施、运输能力以及专业管理技巧上收益极大。此外,如果物流在企业战略中不占关键地位,但其物流水平却很高,就应该寻找其他的企业共享物流资源,通过增大物流量获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此外,许多物流企业自身也利用联盟来改善其竞争能力。在物流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普遍提高了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竞争效率。许多物流联盟致力于把专门承担特定服务的厂商的内在优势汇集在一起。许多不同地区的物流企业正在通过联盟共同为某一电子商务客户服务,满足电子商务企业跨地区、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要求。西方将企业间这种合作关系的特点归纳为“8I”:
①个体的优秀(Individual Excellence)。个体的优秀,即双方都是有实力的,并且都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贡献给这种关系。它们卷入这种关系的动机是积极的(追寻未来的机会),而不是消极的(掩盖弱点或者逃避困境)。
②重要性(Importance)。重要性,即这种关系适合合伙人的主要战略目标,如实现系统的双赢,而且合作中有长期的目标,其中这种关系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③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相互依赖,即合作者彼此需要,他们拥有互补的资产和技术。任何一方都无法完成双方合作才能完成的事情,即双方具有充分信任的基础。
④投资(Investment)。投资,即合作者彼此投资(如通过等价交换、交叉物权或相互提供服务等),以显示其在合作关系中的投入,并通过这种投入,显示其长期合作的诚意。
⑤信息(Information)。信息,即双方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包括他们的目标、技术数据、冲突知识、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等信息。运用EDI和Internet进行充分的交流。
⑥一体化(Integration)。一体化,即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网络要素以及流动要素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完成物流的整体运作。
⑦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制度化,即给定这种关系一种正常状况,具有明确的责任和精确的过程。这种关系不会因为人为的因素或者一时冲动而遭到破坏。
⑧完整性(Integrity)。完整性,即合作者彼此之间的行为采用使人尊敬的方式,以证明和强化相互间的信任。他们不滥用得到的信息,彼此之间也不搞破坏。
物流联盟适用于两种情况:第一,物流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起主要作用,而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又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组建物流联盟将会在物流设施、运输能力、专业管理技巧上收益极大。第二,物流在其战略中不占关键地位,但其物流水平很高。这时组建物流联盟可能寻找伙伴共享物流资源,通过增大物流量获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
物流联盟的风险在于容易产生对战略伙伴的过分依赖,由于资产专用性和信息不对称可能使企业蒙受损失。另外,可能造成核心竞争力的丧失。
3.物流联盟的优势
大企业通过物流联盟可以迅速地开拓全球市场,如Laura Ashley公司正是与联邦快递联盟,完成其全球物流配送,从而使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长期供应链关系发展成为联盟形式,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单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它对一个领域的探索若失败了损失会很大,如果几个企业联合起来,在不同的领域分头行动,就会减少风险。而且联盟企业在行动上也有一定的协同性,因此对于突如其来的风险能够共同分担,这样便减少了各个企业的风险,提高了抵抗风险的能力。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物流服务提供商结成联盟,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通过联盟整合,可节约10%~25%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由于我国物流业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让这些企业进行联盟能够在物流设备、技术、信息、管理和资金等各方面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减少重复劳动、降低成本,达到共同提高、逐步完善的目的,从而使物流业朝着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能力。此外,物流联盟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成本。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互通信息,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相互承诺的关系,减少履约风险,即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冲突,也可以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从而避免无休止的讨价还价,甚至提出法律诉讼。
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联盟有利于弥补自己在业务范围内服务能力的不足。如联邦快递公司发现自己在航空运输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于是决定与Fritz公司联盟,把一些不是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给Fritz公司,作为它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
4.物流联盟的组合方式
(1)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即垂直一体化,这种联盟方式是基于供应链一体管理的基础形成的,即从原材料到产品生产、销售、服务形成一条龙的合作关系。垂直一体化联盟能够按照最终客户的要求,在为其提供最大价值的同时,也使联盟总利润最大化。但这种联盟一般不太稳固,主要是在整个供应链上,不可能每个环节都能同时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打击了一些企业的积极性,使它们有随时退出联盟的可能。
(2)横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即水平一体化,由处于平行位置的几个物流企业结成联盟,包括第三方物流。这种联盟能使分散物流获得规模经济和集约化运作,降低了成本,并且能够减少社会重复劳动。但横向一体化联盟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它必须有大量的商业企业加盟和大量的商品存在,才可能发挥它的整合作用和集约化的处理优势。此外,这些商品的配送方式的集成化和标准化也不是一个可以简单解决的问题。
(3)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是指既有处于上下游位置的物流企业,也有处于平行位置的物流企业的加盟。
(4)基于Web的动态联盟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为了占据市场的领导地位,供应链应当成为一个动态的网络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柔性、速度、革新、知识的需要,不能适应供应链需求的企业将被淘汰,并从外部选择优秀的企业进入供应链。供应链从而成为一个能快速重构的动态组织,实现供应链的动态联盟。但这种联盟方式缺乏稳定性。
联盟要给成员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联盟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要考虑每个成员的利益,使联盟的每个成员都是受益者,并能协调处理成员间的摩擦,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减少成本和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联盟的战略目标与企业的物流战略一致或者部分一致。联盟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是一个系统一体化的组织,联盟成员需采取共同目标和一致的努力,优化企业的外部行为,共同协调并实现联盟的目标。
联盟成员的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基本一致。企业文化往往决定着企业的行为,只有企业文化大体相同的企业才有可能在行为上取得一致,从而结盟。
联盟成员的领导层相对稳定。如果联盟成员经常更换领导层,后一任领导可能不认同前一任领导的决策,导致联盟不稳定性加大。因此,领导层的相对稳定是联盟长期稳固发展的重要因素。
表2-1对自营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和物流联盟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综合对比分析。
表2-1 三种B2C物流模式的综合比较
在表2-1对这三种模式的综合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
(1)从稳定性和控制力的角度来看,自营物流是这几种模式中最适合电子商务企业的选择。自营模式下的物流属于企业的一个部门,可以完全服从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企业可以更好地在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也可以随时监控物流的每个环节的信息。其次是物流联盟模式,物流联盟中的各个企业是经过慎重选择后筛选出来的,有利于各个企业之间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企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监督和了解物流的主要信息。最后是第三方物流模式,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缺乏有效的稳定性,而且物流的各个环节脱离电子商务企业的视野,电子商务企业并不能了解整个物流过程的运作。
(2)从经营的风险性角度来看,自营物流的风险性最高,因为兴建并运营物流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投资,初期不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对企业的资金链形成较大的压力。其他两种物流配送模式风险性较自营模式小得多,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