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的浙江创造
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浙江在新常态下作出的创新发展战略,自2015年启动建设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产业为基、创新为魂,全力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高度肯定特色小镇,中央部委大力支持特色小镇,市场主体高度关注特色小镇,各级媒体持续点赞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浙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工作。
一、实施背景
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具有历史传承、符合发展规律、切合浙江实际的重大决策和政策创新。从历史渊源看,特色小镇源于浙江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的30多年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培育并形成了一大批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从现实需要看,传统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日趋下降,过多依赖低端产业难以为继,需要加快推进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从政策基础看,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在“五水共治”“四换三名”、创新驱动等转型升级组合拳的基础上作出的新决策,是上述转型升级组合拳各项政策举措的集成和深化。从实践基础看,特色小镇的政策研究是与各地的探索实践同步进行的。山南基金小镇、云栖小镇、梦想小镇,在浙江省政府政策调研期间先后开工建设。在全省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有历史渊源,有现实需要,有政策基础和实践基础。特色小镇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浙江全省上下的积极响应、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二、主要做法
浙江特色小镇以全新的概念内涵引领未来发展。特色小镇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据浙江的发展阶段、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认真研究国内外城市化和生产力布局规律,大胆创新,顶层设计后提出的新概念。特色小镇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支撑浙江长远发展的七大新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以产业为核心,融入文化、旅游和一定的社区功能,集成产业高端要素,通过市场化运作而形成的“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特色小镇不是传统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是风景区和产业园区的“区”。与传统的风景区相比,特色小镇创新融入了产业功能、文化功能和社区功能,而不是简单的旅游风景区。与传统产业园区相比,特色小镇的产业从“低、小、散”升级为“高、精、尖”,功能从“大车间”转型为“新社区”,环境从“脏、乱、差”脱胎为“绿、净、美”,人员从以“工农军”为主变成以“新四军”为主。特色小镇是顺应后工业化时期发展需求的创新产物,是促进浙江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创新实践,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创新载体,它以独特创新的内涵特征,努力探索未来经济发展的形态和模式。如梦想小镇,把旧粮仓改成众创空间,把古镇街改成梦想大道,布局了YOU+公寓、创业咖啡、论坛沙龙等功能区,仅一年多便集聚了来自全世界的7000多名年轻人在这里创新创业,创立了740多个项目,吸引了300多家风投和基金公司,与信息经济有关的各种奇思妙想正在付诸实践,由创意变成产业。
浙江特色小镇以全新的建设路径引导高质发展。浙江创新思维,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出发,把特色小镇作为集聚高端要素、产业创新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田,引导浙江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产业高端,把产业特色化、高端化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内容。明确每个特色小镇都要锁定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宝剑等历史经典产业中的一个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来建设,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要求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产业升级趋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引进高端人才,培育行业“单打冠军”,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如同样是信息经济特色小镇,云栖小镇主攻云计算,梦想小镇主攻互联网创业,e游小镇主攻手游产业,跨贸小镇主攻跨境电子商务。致力于业态创新,把功能集成、融合发展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内容。要求每个特色小镇围绕特色产业,聚合文化、旅游和一定的社区功能,在小空间里实现四大功能的有机融合,促进三次产业交融发展,打造产业生态圈,孵化出新业态,探索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如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围绕巧克力生产,融入工业旅游、定制体验、婚庆产业、花海种养等业态。2016年1—9月,小镇实现服务业营业收入4100多万元,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600多万元,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致力于生态发展,把资源集约、精美发展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环节。浙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两鸟”理论,把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短板,变成“好山好水好风光”的长板。原则上把特色小镇布局在城乡接合部,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以生态保护为底线,以建成3A—5A级景区为目标,并要求打造独特的建设风格、人文气息,做强美丽经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如玉皇山基金小镇,通过“三改一拆”、腾笼换鸟,建成了具有古典园林风格的金融小镇。目前,小镇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1010家,资产管理规模突破6000亿元,其中投向实体经济项目759个、金额达1700亿元,扶持上市公司79家,2016年1—9月,小镇税收突破10亿元,增长260%。
浙江特色小镇以全新的政策制度激励加快发展。浙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强化制度创新,优化政策供给,对“争帽子不作为”现象念起紧箍咒,为特色小镇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立足提高政策供给的有效性,设计了有奖有罚的扶持政策,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兑现扶持政策,对不能完成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用地指标,推进特色小镇稳步发展。立足优化政策供给的针对性,设计了多干多得利、期权式奖励的扶持政策。用活扶持政策,用地根据年度实际新用建设用地奖励,财政按照年度新增税收给予奖励,政策兑现从事先直接给予变为事后结算,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2016年,浙江对36个上一年年考核合格的小镇兑现了用地8845亩。立足发挥政策供给的示范性,设计了典型引路、重奖示范小镇的倾斜政策。择优公布了10个省级示范特色小镇,给予土地、产业基金设立等方面的倾斜支持。如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给省级示范特色小镇另开小灶,额外奖励每个小镇用地指标100亩。立足强化政策供给的带动性,设计了宽进严定、动态培育的“创建制”新路。省里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数量限制,以是否符合特色小镇的内涵要求、建设目标为唯一标准,择优分批公布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和培育名单。对于年度考核不达标的特色小镇,实施退出机制。经过年度考核,浙江省已对1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降格,并对3个考核排名靠后的被警告小镇进行了约谈。通过正向激励和倒逼发展机制的紧密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正能量。
浙江特色小镇以全新的运作机制促进活力发展。浙江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创新建设模式、管理方式、服务手段,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主的特色小镇运作机制。鼓励建设主体多元化。以全开放的理念,不设门槛、不问出身,敞开大门欢迎各类建设主体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国企、民企、外企、高校,行业领军人物纷至沓来,特色小镇的建设主体英雄荟萃。如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博士是云栖小镇的灵魂人物,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和绿城集团是花田小镇的建设主体,浙江大学是西湖紫金众创小镇的建设主体。争取建设资金来源多样化,浙江以平等、开放的竞争机制,鼓励各类资金投入到特色小镇。民间资本成为小镇建设主力军,国家建设专项基金设立了特色小镇专项基金,已给予浙江6.5亿元作为支持,股权投资基金、银行信贷资金等纷纷参与建设,省建设银行、省农业银行分别为特色小镇专设700亿元和600亿元的授信规模。做到过程管理动态化,浙江非常注重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创新设计和用足用好特色小镇统计监测制度,采取一季一通报、一季一现场会、一季一“镇长论坛”、一年一考核、不定期约谈等方式,以成绩说话,动态淘汰低速、低效、低质发展的特色小镇。提供服务力求精准化,浙江创新手段,为特色小镇提供专业指导、贴心服务、最优环境。建立省领导联系制度,为特色小镇问诊把脉,快速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要求各部门做好“店小二”,根据特色小镇的产业特点和人才集聚需求,创新审批方式,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允许国家的改革试点、省里的改革试点、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试点,在特色小镇先行先试。如浙江已在特色小镇全面推进“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取代项目能评、环评,开展50天高效审批试点。
目前,浙江特色小镇正在蓬勃发展,呈现出有效投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建设质量提升、高端要素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2016年1—9月, 78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6.7亿元,镇均投资9.8亿元;其中有36个、占46.2%的小镇投资已超10亿元,有4个小镇已完成投资超20亿元;特色小镇与多家高校、省级以上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新集聚了以“新四军”为代表的创业创新人才11460人、企业6248家;新产品产值为163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为339.6亿元,其中9月份当月申请专利达1278件。特色小镇,正以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独特气质,成为实现创新创业者梦想、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