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播部分
(一)广播新闻
短消息我县成功试种海水稻 万亩滩涂将变良田
(口播)淡水和耕地资源匮乏,向海边要土地,在盐碱地上开发盐土农业成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新出路。今天,我县第一块海水稻迎来了丰收。本台记者邱瑞娜报道。
(出录音——这个稻子最起码有1300斤,地租费不收的话,可能赚1000块差不多,这个利润还是有的,呵呵呵)
记者:我现在是在鹤浦的高坎头村,正在收割的这片水稻田,跟普通的水稻田可不一样,因为这里的50亩水稻田是在海边盐碱滩涂围垦起来的。这里原来是梭子蟹养殖塘,海塘被挖掉后,就一直荒废着,种粮大户姜会龙今年也是第一次在盐碱地上种海水稻。
另外,姜会龙还种了900多亩淡水稻。他给我算了一笔经济账,虽然淡水稻产量略高,但是种海水稻的话,政府会提供技术支持,不收地租费,基本不用打农药,成本折算下来,收入比淡水稻每亩还要多400元。这不,姜会龙又折腾着开始在盐碱滩涂上种蔬菜了。(出录音:我又在试验,种蚕豆,已经发芽了,还有5个多月可以收。)
我县有近3万亩未种植利用的滩涂围垦地。海水稻种植技术的提高能够让这些“不毛之地”变为“万亩良田”。一般字幕(出录音:假如这些滩涂全部种植海水稻,那么象山就能增加粮田3万亩,推广到全省、全国,那意义是不可限量的。)
单位:象山县广播电视台 作者:邱瑞娜、陈亚琴、林春
广播消息《我县成功试种海水稻 万亩滩涂将变良田》评析
象山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我县成功试种海水稻 万亩滩涂将变良田》是一条短小精悍的好消息,能获得浙江省广电好作品政府奖可谓实至名归。细细品味,特色鲜明。
一、新闻性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之所以是新闻,很重要的在于其主要的新闻价值:重要性和新闻性。环顾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但可用耕地资源极其有限,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淡水和耕地资源匮乏,迫切需要有大胆的创新举动。象山县作为我省沿海的山区海岛县,因地制宜开展海水稻种植,向海边要土地,在盐碱地上开发盐土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新出路,题材新颖有意义,也凸显了重要性;这么重要的种植实践获得了成功,迎来了第一块海水稻的丰收,极具新闻性。节目结尾处,通过点面结合的同期声,进一步彰显了此新闻的社会价值。
二、艺术性强。新闻价值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闻事实的显著性,或者说与众不同之处。然而如何突出该特性需要巧妙构思。该消息作品采用对比手法,不仅向听众叙述了滩涂种海水稻这一新鲜事,还告诉听众海水稻的效益高于淡水稻这一新闻事实。消息的主体部分是记者的现场报道,语言精练,开门见山,运用对比手段进行叙述,直接吊起听众胃口——“我现在是在鹤浦的高坎头村,正在收割的这片水稻田,跟普通的水稻田可不一样,因为这里的50亩水稻田是在海边盐碱滩涂围垦起来的”。随后的记者采访也很详实,在主体部分比较了淡水稻与海水稻的经济效益,消除了听众疑虑,使得节目所说的新闻事实更加可信。
三、可听性强。一条一分半的新闻,属于典型的短消息,但是短消息却有丰富的信息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发挥了鲜明的广播特色。除了记者采用现场报道方式,使得节目现场感明显增强,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以外,还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同期声的巧妙运用:当事人、种粮大户姜会龙以及象山县农林局副局长徐海荣的三段同期声,每段内容都有递进,裁剪得当,语言形象生动,使得节目信息量进一步丰富。尤其是节目以当事人的同期声放在开头做导语,先声夺人,非常吸引人。
此外,这条新闻在结尾处作为背景叙述交代了象山目前有近3万亩未种植利用的滩涂围垦地以及由此经验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海水稻种植成功这一消息播出后,引起了更多农户的关注,加快推进了当地政府改造滩涂地、打造标准化农田政策的落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彰显了该新闻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