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健康行为和体育健康促进行为
1.1.1 核心概念界定
(1)健康行为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健康行为指的是个体、群体或团体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决定因素(determinants)、相关因素(correlations)和结果(consequences)。结果包括社会变化、政策发展和实施、应对策略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等。健康行为不但包括可观察的、外显的行为,同时也包括可报告和测量的精神变化、情绪变化等心理状态。
不同学者对健康行为的认识存在差异。有学者认为,健康行为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个体与维持健康、康复或健康促进有关的行为。不但包括个体的心理过程,如性格、信念、价值、动机;也包括外显的行动、行为方式和习惯。此种对健康行为的解释与“健康相关行为”(health-related behavior)基本相同。
第二类为指向健康或被健康结果所强化的行为。此种对健康行为的解释与“促进健康行为”(health-promoted behavior)类似。
第三类认为,健康行为指主观认为自身健康的个体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而采取的行为。此种对健康行为的解释与“预防性健康行为”(preventive health behavior)的解释相似。
第四类认为,健康行为指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诸方面均处于安宁(well-being)状态时的一种理想状态。
本书所研究和讨论的健康行为更接近于其广义定义,即第一类对健康行为的解释。
(2)健康促进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促进的定义是:健康促进是一个控制和提高健康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个体的相关行为,同时也表现为社会和环境变化对行为起到的干预作用。1986年11月17-21日,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大会在结束时发表的《渥太华宪章》(The 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指出:“实现健康促进有六个主要的途径,分别是制订健康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加强社区行动、促进个体相关技能发展、适时调整健康服务,以及面向未来。”
由此可见,影响健康行为,实现健康促进,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个体、群体以及环境等诸多因素共同参与。其中环境包括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即个体所处环境、学校环境、工作单位环境、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而支持则包括政策、立法、组织等各个系统。因此,健康促进的内涵包括个体行为改变和政府行为改变(社会环境)两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健康潜能。
(3)体育锻炼和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定义
学者对锻炼行为(exercise behavior)、体育锻炼(physical activity,又称身体活动或体力活动)行为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的文献和研究报告中,多使用锻炼行为一词,意指为了达到某个特殊的目的(如改善外表、增强心肺功能、消除压力、增加乐趣等)而实施的一系列休闲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则指的是所有引发能量消耗的身体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动,如洗碗、洗衣等家务劳动。体育锻炼行为所指的范畴更为广泛。因此,锻炼行为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鉴于目前国内的学术界对上述两个概念的区别尚未达成统一认识或共识,有关概念的翻译和使用也尚未达到统一。因此,本书不加区别地使用锻炼行为和体育锻炼行为两个概念,但其含义统一为骨骼肌收缩或运动而引发的身体能量消耗增加。
体育健康促进这一概念经常在探讨通过体育锻炼获得健康收益时使用。而体育健康促进行为可以被理解为,任何一种形式的、以促进健康增强功能能力(functional capacity)为目的的,而又没有风险或不会造成不必要伤害的体育锻炼行为。
1.1.2 体育锻炼和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分类
之所以对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分类,旨在明确其功能、用途和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人群提供所需的体育锻炼建议奠定基础。
(1)按代谢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类
体育锻炼行为被定义为高于基础代谢水平,由于骨骼肌收缩或运动而引发的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而身体的活动可以依据代谢水平的高低分为基线活动和健康促进行为两类:
基线活动(baseline activity)指日常生活中的低强度活动,包括站立、慢走和拿起轻的物体等。如果个体只进行类似上述的基线活动,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其处于体育锻炼不足(physical inactivity)或久坐不动(sedentary)的状态。
体育健康促进行为所指的行为是,在基线活动基础上增加的、用于获得健康收益的活动,包括跳绳、舞蹈、举重、跑步、游泳等众多形式的体育锻炼行为。
(2)按目的进行分类
按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可以将其分为健康相关体育锻炼和成绩相关体育锻炼两类。
健康相关体育锻炼(health-related physical activity),指以增进健康,尤其以提高心血管适能和肌肉适能为目的的体育锻炼行为。
成绩相关体育锻炼(performance-related physical activity),指专业运动员以提高运动成绩、运动表现或专项适能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体育锻炼行为。在本书中,由于不涉及此类体育锻炼行为,因此不再赘述。
(3)按水平进行分类
按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或强度变化,可将体育锻炼行为区分为不锻炼(inactive),低强度锻炼(low intensity activity),中等强度锻炼(moderate intensity activity)和高强度锻炼(vigorous intensity activity)。具体差异见下表(表1-1)。
表1-1 按水平体育锻炼行为划分表
①不锻炼:日常生活过程中,无超过基线水平的锻炼活动。
②低强度锻炼:虽然有超过基线水平的锻炼活动,但远远达不到每周累积150分钟中等强度体育锻炼或等量75分钟的高强度体育锻炼的标准(HHS, 2008)。
③中等强度锻炼:每周参与累积150分钟至30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或等量75分钟的高强度体育锻炼。
④高强度锻炼:每周累积超过30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
(4)按功能分类——针对青少年儿童
针对仍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儿童,体育锻炼可以按照其功能划分为:有氧活动(aerobic activity),增强肌肉力量活动(muscle-strengthening activity)和增强骨骼活动(bone-strengthening activity)三类。
①有氧活动:指有节奏地运动大肌肉群的活动。包括跑步、跳跃、跳绳、游泳、跳舞以及骑自行车等活动。有氧活动有助于增强心肺适能。
②增强肌肉力量活动:增加肌肉运动的各类活动,即通过抗阻力或一定量的负荷来实现增加肌肉力量的目的。对于青少年儿童而言,增强肌力的活动可能是非组织的活动或玩耍,例如攀爬运动场上的各类器械、拔河;或是有组织的、利用健力带(resistance bands)所进行的各类锻炼活动。
③增强骨骼活动:促进骨骼生长和力量的活动。例如通过青少年儿童自身和地面撞击而产生力量的各类活动,以达到增进骨骼健康的目的,如跑步、跳绳、网球、篮球、跳房子、跳皮筋等。通过举例可知,增强骨骼的体育锻炼也可以是有氧活动和增强肌力的活动。
(5)按类型进行分类
按类型可以把体育锻炼分为四类,交通性体育锻炼(commuting physical activity),职业性体育锻炼(occup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家务性体育锻炼(domestic physical activity)和休闲性体育锻炼(recre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上述体育锻炼行为的划分方法,主要是依据日常生活中,为实现不同目的而在交通、职业性工作、家务劳动以及休闲性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能量消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