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用性文体教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记事文:抓住主要线索

任何一篇文章都不是文字符号的简单堆砌,其故事内容的安排,人物性格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轨迹可循。有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就是顺势而去、一目了然;有的故事情节相对比较复杂,尤其是在经过部分又有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之处。教师要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

记叙文常用叙述顺序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五种。前三种比较常见,后两者比较少用。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补叙在长篇小说中比较多见,比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所以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断,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断“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作者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补叙在小学记叙文中很少见,但也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如《小英雄雨来》这一篇课文,就是在结尾时候才交代雨来没有死的原因的,前面故意给读者造成一种提心吊胆的感受,后面才让人有恍然大悟的喜悦之感。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谓之为“花开数朵,各表一枝”,故又叫分叙。平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代清楚;一种是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的命运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通常也是用于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如《水浒传》等。

综观小学教材,顺叙占了多数。插叙和倒叙也有典型的例文。比如,运用插叙的典型文章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彩色的翅膀》,运用倒叙的典型文章是人教社六年级下册第6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与内容中提到“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中也明确提出“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由此可见,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是阅读教学必须关注的内容和目标。这其中,顺叙是最基本的一种叙述方式,需要孩子们在“认识”基础上“运用”。如何让孩子们在归类的基础上较快地“识别”?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一、确定叙述之序

顺叙的方法无非是以下三类: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以游览先后顺序记叙,以事情的内在推进逻辑为顺序记叙。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孩子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判断,这一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前面和后面之间有什么关联呢?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了整体把握事件脉络的习惯与能力。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所选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但是都是以事情的内在推进逻辑为线索的。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用长文短教的形式,让学生先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件事的线索。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文本的不同特点来整理一句话,比如《穷人》可以用要素串联法进行线索概括,《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可以用课题扩展法来进行线索概括,《用心灵去倾听》可以画关键词来进行线索概括。长此以往,就炼成了孩子的火眼金睛,拿到一篇文章,不仅看到局部、看到文字,更看到整体、看到框架。

二、品析突转之妙

记叙文大部分是平实的叙述,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所有的文章都是平淡无奇、贫乏无味的。特别是在记事、写人的记叙文中,不乏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之处,即“突转”手法的运用。这个方法最初运用于戏剧,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专论过这个结构技巧:“突转指行动按我们所说的原则转向相反的方向”,它是“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发生的”。突转是从情节结构中产生出来的,往往是剧中人和观众始料不及的一百八十度的突然转变,由此造成强烈的戏剧性。在叙述中,也有一些情节的突变,照道理是要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的,忽然在中间或者某一个环节出现“拐点”,让人始料不及,从而达到一种“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记叙文教学中对于运用这一种手法的文章,要引导学生予以高度关注,并在教学中深入感受这一种手法的巧妙之处。如《刷子李》,它出自《俗世奇人》,即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小说集,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3课。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为奇人,肯定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作者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这是在与自己挑战,还是以特立独行显示自己的超凡出众?但不管什么原因,这样写首先吊起了读者的胃口。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三、感受照应之美

按照教师百科词典的界定,照应指的是“文章和作品结构的基本环节,指文章中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同部位上互相关照与呼应”。学生阅读课文,能够发现有些作品注意语句间、篇章间的照应,读来印象深刻。同样,在他们习作的过程当中,也应适切地做到有机照应,结构严谨。在入选课本的记叙文中,有多种照应形式。如首尾照应——《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的父亲李大钊烈士牺牲的时间4月28日,在文章开头回忆时第一次出现,在追述当天情景时第二次出现,结尾又强调了这个重要的时间,给人以十分沉痛的感觉。如点题照应——《彩色的翅膀》结尾“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彩色的翅膀”,用象征手法,照应了主题,又说明了小昆虫已在海岛安居乐业,展示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建设海岛的美好心灵。又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也采用了这种照应方法,使文章更加严密,中心突出。还有行文中的照应,如《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一篇文章,“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也使文章前后贯通、浑然一体。第一次残疾青年对“我”说“别饿坏了那匹马”是一个善意的谎言,第二次残疾青年对妹妹说“别饿坏了那匹马”是一个温馨的提醒,第三次“我”对残疾青年说“别饿坏了那匹马”是对善意谎言的揭穿。一次一次,不同的人物对话,不同的情景再现,也一次次打动读者。记叙文运用照应的手法使全文形成一种关联性,达到前后呼应、上下衔接、题文对照等效果,正是这一种独具匠心的设计与安排才使文章浑然一体、妙不可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带领学生看得到、找得到,进而在自己的文章中也能够巧妙和妥帖地进行模仿创造,把文章的精妙之处凸显出来,让学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