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云深不知处
我的另一位师兄,是我遇见过的最为清净自知的法师。
他比我先一年拜师剃度,我出家之时,师父偶尔会提起他,说这位师兄远行参学了,本来安下心来做事,会是佛门中的优秀人才,可无奈其心不属此,不能强求。
我对这位神秘莫测的师兄充满了好奇。
一日早课,身旁突然出现了一个极其消瘦的身影,认真跟随早课唱念。吃过早饭才得知,正是神秘的师兄参学一年有余回来了。
几日下来,见他形单影只,除了早晚课、过堂和必要事务,极少见他出寮房。在寺里也基本不和人交流说话,安静至极,让人觉得像是印度小乘头陀行修行者。
一日,师父的一位旧友光临,正巧师父分身乏术,便让几位师兄弟暂代招待。拜见了光临的和尚,大家团坐喝茶。这位和尚学识渊博,谈吐风趣,不一会儿,一帮师兄弟便与之聊开了。我这位神秘师兄也在,却不说话,只是倾听,偶尔抿一口茶,举止温文尔雅。
谈话之余,我借机问师兄:“常读哪些经典?对哪个法门感兴趣?”
师兄微微一笑,很坦然地答道:“净土法门,最近在背《无量寿经》。”
是的,我没听错,师兄在背《无量寿经》。此经约一万七千余字,背下来还是需要一些功夫的。
我感兴趣地问道:“是想将来弘扬此经吗?”
师兄依然一笑,说:“先把净土三经背下来,再慢慢收集论疏研习。专弘此经,或许还得等到十五年到二十年之后。”
对,我也没听错。这等毅力和决心,是我不可比拟的。通常说皈依法宝,从何而来?或许就是从如同师兄这般长久不衰的信念中来。
接待完和尚,我和师兄慢慢聊了很多,我发现,其实他是一位能说会道之人,谈吐之间透露着其缜密的心思,及其一贯的涵养,难怪师父赏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是藏不住的。
师兄说,一年来参访了很多寺院,最终他还是喜欢深山中的小庙。生活虽然清贫一些,但摒除了尘世的纷扰,他能够安心修学,是他现在想要的。学而后知不足,随着修学经典的深入,他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缺失。所以当初我问他何时弘法,他回答说至少还需十五年。
师兄还说,自己不是不爱说话,但既然选择修行这条路,以现在的精力,只能选择集中意念,修好自己内心,其余真的无法顾及太多。修行人有种种,为佛教做事也有种种形式,他只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一种。并且,他不擅长参与寺院事务管理,只有把经典学好、修好,以后讲好、做好。这或许是他报答师父恩德的最好方式。
是的,报师恩,方式多种,诚在内心,贵在践行。
如同报父母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一样,最基本的底线是不让其失望。说来容易,做来不易。个中滋味,还得在修行路上自己体会。
不久之后,师兄悄然离开。当时正值观音菩萨圣诞,四众齐聚大殿举行法会。
师兄留下一条讯息匆匆告别:“师弟,有聚皆有散。我去深山小庙了,不忍徒增离别伤感,故不辞而别。珍重合十。”
晚上才看到的讯息,想来应该走了很远了。突然感到莫名忧伤,但想到师兄去深山是为了清净修学,却也心安。
就是这样一位来去匆匆的僧人,如今许久不见,彼此之间一条讯息也不会有,却难以忘怀。
难忘的是其言行举止的专一,安守本分,以及对自己的明确定位。
人的一生,最难的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样去做。记得一部视频短片的开头有这样一段独白:“我始终在盲目地生活,盲目地穿行,盲目地得到,又盲目地失去,最终和所有盲目的人一样,盲目到看不清自己。”
清醒的人,能够不问过去,不畏将来,而紧握当下。但几人能够一如既往地清醒?几人明知自己做着一个梦,却不愿意醒来?
每每想到遥远的深山里的师兄,仍然坚持不懈向前迈进,我便倍感欣慰,充满动力。这或许便是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精神上的支持。
最后,一首小诗,聊表祝愿: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