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杭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中亚热带北缘,全市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杭州市辖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10个区,建德1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全市总面积为16596km²。市内最高处在临安清凉峰,最低处在余杭东苕溪平原。市内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兼有,江河湖溪,水系密布,地势高低悬殊,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蕴藏的物种资源丰富,其中不乏珍稀、特有且起源古老的植物,以及众多的资源植物。
有关杭州植物的调查记载由来已久。20世纪初,日本的Honda首次对杭州的维管束植物进行了较系统的采集,Matsuda著有记录485种植物的名录。从1918年开始,我国近代植物采集家和分类学家钟观光在杭州及周边地区采集标本,并在1927年其任教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兼任西湖博物馆自然部主任期间,建立了植物标本室。之后,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钱崇澍、胡先骕、郑万钧、秦仁昌等也对杭州的植物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浙江师范学院、杭州植物园结合学生实习及杭州植物园建设,开展了杭州植物资源调查,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许多学者开展了分类学研究。其中,杭州植物园1982年编印的《杭州维管束植物名录》系统记载了杭州及近郊地区植物;郑朝宗教授1986年编印的《杭州西湖山区及近郊地区野生和常见栽培种子植物名录》记载了种子植物1469种。1993年,《浙江植物志》正式出版,其中记载了大量分布于杭州的植物。这些研究都为《杭州植物志》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近年来,随着杭州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剧、旅游业升温、人类生产活动愈加频繁、外来植物被大量引进,这些因素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强烈干扰,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动态都发生了改变,上述资料已经不能充分反映现有植物的真实状况。因此,系统地开展杭州市辖区植物资源调查,编写《杭州植物志》,将对杭州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可持续性利用发挥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从2012年开始,在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的资助下,杭州植物园联合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组织多名有志于从事植物资源调查和分类学研究的人员,启动《杭州植物志》的编纂工作。其间,《杭州植物志》编纂委员会共组织4支调查队伍,开展了30多次不同规模的野外调查,尤其对之前留有空白和力所未及的地方做了重点补充调查,同时邀请了有关专家对部分疑难标本鉴定、书稿编写等工作进行全面指导。
本志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还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得到了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除杭州植物园标本馆外,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自然博物馆、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的标本馆在标本的查阅方面给予了巨大的帮助。除编委会所有成员外,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杭州植物园的胡中、江燕、刘锦、谭远军、王雪芬、吴玲、张巧玲、章丹峰、李晶萍、陈晓云、俞亚芬、魏婷、冯玉、陈钰洁、童军平,杭州师范大学的陈慧、岑佳梦、赵晓超、滕童莹、倪炎栋、杨王伟、何金晶,浙江大学的包慕霞、陈楠、樊宗、方囡、姜瑞、李熠婷、刘盛锋、刘世俊、刘燕婧、穆方舟、聂愉、帅世民、宋岳林、孙晨番、王丹丹、王裕舟、谢春香、张乃方、张衔远、郑丽、钟悦陶、周凯悦等,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志出版之际,还要特别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老师们,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本书顺利出版。
由于我们的调查积累和研究水平有限,即使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仍难免会存在遗漏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杭州植物志》编纂委员会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