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艺术与成长经验(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教学名师:苏明杰 深入浅出,为学而教

人物档案

苏明杰,1968年出生。浙江省特级教师、舟山市第一批挂牌名师、浙江省小数会理事、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南海实验小学书记、校长。1986年师范学校毕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在岱山县渔村小学任教15年,在偏远海岛艰苦环境下一直辛勤工作,其间先后被评为县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市教坛新秀、市首届十佳青年教师、省教坛新秀,1998年代表浙江省参加第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2001年组织调动到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任教。从教三十年来,坚持教书育人,始终热心耕耘在小学数学教学这块热土上。主持近十项省、市立项课题研究,承担全国、省市县区各级各类公开课和学术讲座几十次。先后获得全国录像课一等奖、全国新课程优秀课例一等奖、全国新课标优秀实验教师、全国小数会先进个人、省师德先进个人、省教改之星、省课改先进个人、省优秀教师、省千名优秀好支书、市优秀共产党员个人先锋岗、市海岛园丁奖等荣誉,是南海学校功勋教师、市兼职教研员和市第五、六、七届专业拔尖人才。

教学艺术

一、深入浅出、顺学而导

教学活动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主体作用毋庸置疑。因而,课堂教学一定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以学定教、“为学而教”。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有效发挥,如何在学生需要教师点拨、引导的关键节点上运用恰当的载体、安排合理的内容、设计有效的环节,“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突破难点、提升思维、形成能力,为促进有效学习而教,很见教师的教学功力。因为“深入浅出”需要教师研透教材,站在学科本位知识的高度来见“深”;还需要教师研读学生、走近学生,选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内容、进度来显“浅”。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力求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起点,深入浅出、富有情趣,形成“深入浅出、为学而教”的教学特色。

二、朴实大气、富有数学味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深入思考、主动学习是落实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的关键。因而,课堂教学结构应当简单、朴实、大气,课堂教学环节需要具有简洁性、开放性和挑战性。我一直认为,数学教师一头是数学,一头是儿童,数学教师应该是数学与儿童的链接者、摆渡人;应该充分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数学感受、数学认知、数学收获。因此,我的课堂教学基本以“操作、体验—表达、小结”这样简要、质朴的结构展开,让朴实大气、富有数学味成为课堂的特色和风格。

我认为,只有深入浅出、为学而教,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朴实大气、富有数学味,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共荣共生的。为实现这个目标,具体的,我们必须研透教材,研读好学生,把握好课堂。

例如:在二年级(上)《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反复推敲拿什么让学生去“认识”更恰当的问题。因为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引入,曾经形式多样、别出心裁,如从组词、释义开始,“角落”“角色”“山羊角”“一角钱”……也有从发动学生触摸书角、桌角、直角板等实物角开始……一番言论、活动之后教师说“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数学图形角”,接着课件演示从众多实物中抽象出“一个顶点、两条边”,揭示出数学图形“角”来。整个过程看起来既“符合从生活中来”又“动口动手有多种感官参与”。但是我认为,不光是课始活动往往花俏、费时,更因为“此角非彼角”,这一环节下来学生的感受是“角”顶点是一个立体的突起,或圆或尖,“边”往往是个面,或宽或窄……动口说的感受是硬、痛、滑、冷……这些都与建立起正确的“数学图形角”概念无补。事实也如此,笔者看到不少课里因为不敢轻易叫停“学生对角组词释义”发言,或是受“生活角”的诸多非“数学角”本质影响导致课堂教学的尴尬。鉴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学生之前有整体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常见几何平面图形的基础,作为组成这些平面图形最基本材料的“角”,我们何不以此为起点,以学定教,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常见平面图形后引入新课。教学实践也印证了这种想法,学生感知并找出常见图形中的“角”并不困难,这难道不是本节课教学展开的绝佳基础吗?鉴于这样的认识,课伊始“角”的导入环节我就摒弃了传统的做法,用“猜一猜”的环节,让学生直接从接触“货真价实”的“数学角”开始进入学习状态。

整堂课,体现了“深入浅出、为学而教,朴实大气、富有数学味”的课堂教学特色。具体地讲,一是我努力从学生学的视角出发,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努力尝试适时地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利用生活经验为数学学习服务,并力求寓于生活高于生活、深入浅出、饶有兴趣。二是课堂环节板块清晰、质朴大气、富有数学味。首先是课始基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起点,开门见山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平面图形经验引入“货真价实”的数学角材料直接展开学习与研究,可行、有效。其次是课堂环节基本通过“操作、体验—表达、小结”的结构简洁有序地推进,让学生先充分积累感知,再次有所议、有所思、有所得,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再次,是在巩固新知的同时,通过各种课堂学习活动有机渗透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活动角、对顶角等拓展性知识,使课堂教学“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断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厚度。

成长经验

一、勤恳教书、踏实为人,夯实专业发展基础

1986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30年来,热心于教育事业,模范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师德师风要求,几十年如一日地兢兢业业耕耘在海岛小学数学教学这块热土上。2000年曾是舟山市师德巡回演讲团成员,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政治思想上,一如既往地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次被评为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共产党员个人先锋岗。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除了学业上给“开小灶”以外,还对他们的生活给予更多关心和照顾。在渔村小学任教时,学校组织竞赛辅导集训,我放弃了整整两个学期的休息日时间,义务为参赛学生上辅导课。除了学习上的辅导外,辅导期间还全部料理学生的生活,哪个学生“缺钱少粮”,总会默默垫上;哪个学生有思想问题,总能循循善诱。老师的一言一行默默地感染着学生,学生们也乐意接纳这样的良师益友。几年后,我所带的学生竞赛成绩总能在全县名列前茅。踏实工作和辛勤付出得到了家长、学校、社会的一致好评,我先后获得岱山县人民教育基金会的新叶奖、金苹果奖以及县先进工作者、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县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市教坛新秀、市首届十佳青年教师、市首届学科带头人、省教坛新秀、省优秀教师、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一等奖等荣誉或称号。在容易被人遗忘的偏远渔村小学,勤恳工作、踏实为人让我意外地收获了这些骄人成绩。因为我总相信天道酬勤、厚德载物。

2001年南海实验学校创立,作为第一批调入的挂牌教师,多年担任教导主任的我从最普通的课任教师、班主任做起,副教导、教导、副校长、副书记、书记、校长,一路踏实、勤勉地走过来。刚进入学校,为顾全教学工作和学校利益,我放弃了极其难得的脱产参加国家级名师培训的机会,默默地承担起两个六年级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和一个班班主任的任务。在南海实验学校创办的十几个年头里,我十年如一日地以校为家,办公室、教室、食堂、寝室四点一线,兢兢业业地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之中。我在南海实验学校工作15年尽心尽责、勤勉务实的工作同样得到了回报,年度考核几乎年年优秀,先后被授予南海实验学校首届功勋教师、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市海岛园丁奖、省教改之星、省课改先进个人、舟山市专业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另外,我还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有电器、电脑维修特长,也是课件制作好手,所以经常利用业余休息时间为学校、为同事维修电脑,为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制作出谋划策,替他们排忧解难,赢得了同事的信任和赞誉。

二、抓住机遇、不断磨炼,努力提高业务修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学是一门艺术,提高教学业务能力没有捷径可走。我首先夯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学科素养。因为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工作之初,我放弃六年寒暑假休息时间,先后完成了小学教育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函授学业。其次,在教学业务上不断地对自己提出阶段性的要求。走上教学工作岗位30年来,坚持担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线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锻炼、成长。平时每学期自己征订、阅读数学教学专业刊物,参与各级各类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是业务长进的基础。另外,我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以科研促发展。我先后主持和参与近十个省、市级立项科研项目的研究。撰写论文在《福建教育》《教学月刊》《舟山教育》《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师》《新教师》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教学案例在省、市评比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新课标实施后,更是学在先,做在前,率先担任学校第一届新课标两个实验班的数学教学,带领教师积极学习新课标理念,与广大教师一起不断实践新课程,共谋提高、共同发展。多年来,虽然是一位学校中层管理者、历届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但是从未放松自己作为一线课任教师的职责,除模范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外,始终不忘自己在业务上的传、帮、带职责。每学期总要开几节公开课、几次教学专题讲座,与教师共同研究探讨教学上的得失。在实行学科带头人师徒结队工作后,先后结上了校内外20余名徒弟,把培养年轻教师作为促进自己再提高的途径,倾心尽心给予指导和帮助,与他们共同成长。所指导的徒弟教师多数已成长为校、县、市教学骨干,几年的学科带头人任职考核几乎都是优秀。

在最近一轮的课改滚滚浪潮中,我积极抓住机遇,利用各类平台,承担市级以上公开课、观摩课,为市第一、第二届小学教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作专题讲座,为市小学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一至十二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心得作讲座,受全国、省、市兄弟学校邀请作学术交流,通过各级各类平台磨炼、提高自我。先后获得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国录像课评比一等奖、全国新课程优秀课例一等奖、全国小数会优秀会员、全国新课程实验教材优秀实验教师、省课改先进个人、市教研先进个人、市教材教法讲师团兼职成员、市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市首批挂牌名师、省特级教师等荣誉或称号。论文、课题、公开课、讲座、学术交流、荣誉称号的背后,总折射出自己的一份追求和沉甸甸的付出,同时也因此让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经典课堂

转变学的方式 让学生学会学习

——《长方形的面积》课堂教学实录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第77~78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用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逐步抽象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通过操作、辨析等实践、思考活动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类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有序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带着这些知识来参观小明的新家。(课件出示:小明新家图片)

【用轻松的谈话式的日常生活话题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二)回顾旧知、探究新知

1.用面积单位旧知,初步感知面积问题。

这是小明家的电视墙(图1),如果这里每一块墙砖的面积是1平方米,那么你知道这电视背景墙的面积是多少吗?

图1

学生自主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

生:9平方米。

师:哪些同学也这样认为?怎么想的?

生: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单位,因为这里一共有9块,就是9个1平方米,所以是9平方米。

师:包含有9个1平方米,总面积就是9平方米。(板书)

【这是课始连接学生生活经验和前备数学知识经验的环节。教的活动是教师呈现电视背景墙的面积这一问题情境;学的活动是学生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回忆、唤醒面积、面积单位及用面积单位度量等已有经验,做好新知探究前的准备和预热。】

2.提出学习探究任务,学生尝试独立探究新知。

师:这是小明家的长方形客厅(图2),客厅里铺满了面积是1平方米的地砖,你有办法知道客厅的面积吗?

图2

学生自主思考后,教师组织想法汇报。

生1:把东西都搬掉,我数一数有几块地砖就行了。

师:这是一个办法,有多少同学和他想的一样?

师:哦!你们想看到全部地砖。(板书:1.看到全部)

生2:不用全部都看到,想办法看到一行一列就可以了,就是说只要数出一行和一列的块数就行了。

师:你是想看到一行和一列的块数。(板书:2.看到一行一列)有多少同学和他想的一样?

生3:一行一列可能还要搬动一些东西,其实,用皮带尺量出客厅的长和宽,有长几米、宽几米的数据就行了。

师:你需要这个客厅长和宽的数据。(板书:长、宽的数据)谁和他想的一样?

师:现在有三种办法,老师把小明家的客厅图纸带来了(图3),放在发给大家的信封里。打开信封,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思路选择信息,想办法得出这个客厅的面积。

图3

【这个环节,教师顺着电视背景墙是9平方米这一话题,顺势提出了“你有办法知道小明新家客厅的面积吗?”这一学习任务,通过任务型课堂环节设置,使传统新授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传授”让位于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考虑学生学的需要,先是充分考虑到让各个层次学生表达各自的想法,然后是为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相应的学习研究材料,让课堂学习活动真正在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中全面展开。】

3.组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在比较分析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实现新知的学习。

学生先自主学习,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后可以轻声地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1)反馈分析第一种方法。

师:选择第一种方法的同学说一下,这个客厅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数了一下,这里一共有32块地砖,面积就是32平方米。

师:也就是我们只要知道了这个长方形一共包含的面积单位的总个数,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了。(板书:包含面积单位的总个数→长方形的面积)

(2)反馈分析第二种方法。

师:第二种方法的同学,你们的结果是?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看见横着有8块,竖着有4块,就知道一共有32块了。

师:大家听懂这位同学讲的意思吗?他们的想法跟第一种同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生:相同的也是在算包含的面积单位总数,不同的是他们不需要看到全部,只要看到一行和一列用乘法就快捷地计算出了总块数。

师:大家听懂他们的方法了吗?为什么用不着一块一块全部去数,用乘法就可以解决?

生:因为长方形里面面积单位铺得很整齐,用“每行数×行数”就可以直接计算出来。

师:噢,是长方形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形状所决定可以这样来计算的,是吗?

生:是的,他们这一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简便计算版。

(3)反馈分析第三种方法。

师:刚才我们听了第一、第二两种方法同学的想法,都很有道理。下面我们请第三种方法的同学拿着练习纸到实物投影展台上来介绍一下,你们不用看地砖,是怎么知道这个客厅的面积的,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生:长8米,就意味着沿着长边可以摆8个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同样,宽4米,说明可以沿着宽摆4块,四八三十二,就不是32平方米了嘛!

师:听懂这位同学说的道理了吗?

师:谁还能再来说说?(教师课件动态演示配合)

师:这种方法实际上在脑子里完成了面积单位的摆放,真厉害!

(4)比较三种方法。

师:(课件出示三种方法)好,刚才同学们用各自喜欢的办法解决了客厅面积的求解问题,请同学们仔细地回想一下,这三种方法之间有联系吗?

相同:都在求所包含的面积单位总数,都可以用“每行数×行数”求得面积。

不同:前两种要看到地砖,第一种要看全部,第二种只要看一行和一列;第三种不用看到地砖,只是看数据推想;实施起来,第一种最烦,第二种次之,第三种最快捷。

师:老师也觉得第三种方法最快捷,其中的道理大家都会讲吗?说一遍给同桌听听。

【学习活动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同伴之间的思想碰撞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学习。学生之间的差异利用得恰当,可以是一种很好的鲜活的学习资源。这一环节,教师组织全班汇报,在充分利用班级授课制学生之间的差异中展开,在围绕不同学习水平层次学生不同的“学的成果”交流中层层推进,各个层面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表达中提高、在倾听中学习,在生生、师生的立体互动中主动地、逐步地理解新知、接受新知。整个环节教师竭力充当其中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的积极性高。】

4.初步应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归纳出面积公式。

我们刚才知道了小明家客厅的面积,这是小明家的整个平面图(图4),你还能知道他家其他区域的面积吗?

图4

生:不能,需要长和宽的数据。

(教师标上数据,学生自己提问、回答。)

生:主卧的面积是12平方米,因为主卧室长是4米,沿着长边可以放4个面积单位,宽3米,沿着宽边可以放这样的3行,所以一共可以摆放12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就是12平方米(图5)。

图5

(教师课件配合)

生:我可以知道浴室的面积(图6)……

图6

生:我可以知道阳台的、卫生间的面积……

教师在组织交流汇报中,适时提问,解决“用哪个面积单位去摆的问题”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够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了,如果我们要归纳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应该是怎样的?

生齐说: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教师板书)

师:正方形呢?

生齐说: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教师板书)

【在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算理后,教师不急于从少数的个例中得出公式,而是继续基于“学”的角度,从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出发,趁热打铁安排了利用刚刚理解的面积计算办法计算其他区域的面积,并说说这样算的道理。试图通过积累更丰富的长方形面积计算活动的经验,加深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算理的理解,进而在一定“量”的意义理解、实践应用经验积累基础上实现面积计算公式归纳这一“质”的提高。】

(三)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口答: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用公式计算面积。(略)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掌握得很好,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今天主要研究了什么内容?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师板书课题:长(正)方形的面积。

师:(质疑问难)关于这个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综合练习、拓展提高

小明的爸爸很喜欢种植,他还在门前用篱笆围了一块边长为3米的花圃,如图7所示,准备种花,你能提出一个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吗?

图7

生1:这个花圃围栏的周长是多少?

生2:这个花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口答、汇报。

师:有一个问题想挑战一下吗?若还是用这个围栏去围,还可以围出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的长方形?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空白表格自主完成,然后教师组织交流。

师:通过这个问题的解答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周长相等时,长与宽的数据越接近,图形的面积越大,即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这一环节,既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应用中巩固新知,又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区分周长与面积的实际意义,在联系中加深学生对图形周长和面积异、同的进一步认识,学习在动态的变化中看问题,在变与不变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

(六)全课小结

关于图形的面积我们还有很多知识可以探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研究,下课!

【整节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为主线,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从唤醒经验到尝试探究、交流想法,再到积累经验、理解归纳,最后到巩固提高、拓展,始终把学生主动“学”放在首位,注重让学生一步一步扎实地探索新知、交流学习的过程,以达成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深入浅出、为学而教,朴实大气、富有数学味的个人课堂教学风格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