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奖及其他
赖大仁
问: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前不久落下帷幕,听说你是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请问你参与此次评奖有什么感想?
答:我曾参加过第三、四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奖,而参加茅盾文学奖评奖还是第一次。有机会参与这样一项工作,一方面是担负一种责任,需要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好所担负的任务;另一方面对自己而言,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在那几个月评奖期间,除上课外我放下了几乎所有的事情,集中阅读了这些参评作品,还是很有收获的。有些作品以前读过,这次放到评奖的层面上,与其他参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又有一些新的认识、体会。
问:按规定每届茅盾文学奖可以评出5部获奖作品,为什么这一届只评出了4部呢?这个结果是怎么评出来的?
答:按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的规定,每届获奖作品为3—5部,即不少于3部不多于5部。获奖作品是由评委会投票产生的,评奖条例规定: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作品的基础上,参考各界反馈意见,经充分协商与讨论,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获奖作品。投票分2轮进行:第一轮,对候选篇目进行初步筛选;第二轮,决定获奖作品,必须获得评委总票数的2/3以上方可当选。这一届评奖经过2轮投票,有4部作品获得2/3以上票数当选。从以往各届的评选来看,有评满了5部的,也有未评满5部的。从本届评奖的整体情况看,评选出4部获奖作品应当说比较正常。
问:评选出的这4部获奖作品,是否可以说是这次参评作品中最好的?要不然为什么是这几部而不是别的作品获奖?
答: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按我的看法,对于文学来说,恰恰适合套用那句广告词,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以为不能简单地说,获奖作品就是最好最优秀的作品,而未能获奖的作品就低一等。实际上,这批参评作品各有特点,彼此差异很大。比如题材差异,有写现实题材的,也有写历史题材的;有写乡村生活的,也有写都市与机关生活的;有写少数民族生活的,也有写军旅生活的,等等。再如写法上的差异,有的是朴素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有的是传奇式的叙事手法,也有的是荒诞象征性的写法,等等。还有文学风格上的差异,有的温情朴实细腻,有的波澜壮阔、磅礴大气,也有的婉转多讽充满反讽意味,等等。应当说各种题材风格的作品,都各有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很难说什么是最好的。至于说为什么是这几部而不是别的作品获奖,唯一的依据就是按评奖条例规定,它们获得了应有的票数。当然这个结果也说明,大多数评委对这几部作品的整体性评价有一定的共识。
问:评奖结果公布后,社会上和媒体有种种议论,有的比较认同这一评选结果,也有的表示质疑,认为有的获奖作品并不怎么样,也没怎么听说过,还有影响更大或更受读者欢迎好评的作品其实更应该获奖,你对此怎么看?
答:文学界和各种社会舆论对评奖结果有不同看法和议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方面,当今是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人们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不同,当然就会有不同的认识看法;另一方面,文学这东西,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不像物质产品那样,可以确定某些具体客观的量化指标用来进行检验评比,以区分高下优劣,对文学则只能依据某种整体性的审美判断。可以断言,无论评出什么结果,都不可能被所有人认可,必定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声音。事实上,即便是在评委会讨论中,对这些参评作品的评价也是存在不同看法乃至争论的,这同样很正常。我以为,文学评价固然需要把作品的社会影响和受欢迎程度考虑进去,但不能完全以此为依据,否则就只是大众评价而不是文学评价了。在评选中,对于一些在社会上影响较大比较受欢迎的作品,其实是充分注意到了的,只是由于作品或作者本身存在一些容易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从而影响了对某些作品的整体性判断评价。
问:你上面说了,不同的作品各有其特点和审美价值,彼此差异很大,情况很复杂,那么究竟怎么来进行比较评价,依据什么标准尺度来进行比较评选呢?你是怎么考虑和评价的?
答:评奖条例中关于评奖标准有明确的表述,总的来说就是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评选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的作品。这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原则性的规定,作为评奖条例来说,看来也只能做这样原则性的规定。而在具体的评价中还要看评价者对这个原则如何理解把握。就我自己来说,我是这样理解的:既然是茅盾先生倡导设立并以其名命名的文学奖,就应当尽可能体现茅盾文学创作所代表的文学精神。这种文学精神是什么呢。我理解主要是一种现实主义文学精神,包括对现实生活的密切关注,对民族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在特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表现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体而言,在比较评价中我会主要考虑这样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不管作家写什么样的题材和人物故事(如上所说,不同的作品题材差异很大,一般来说不应以题材来区分高下),都应当对这种生活特别熟悉,有对它的深切理解和准确把握,有对人物故事本身意义内涵的深入开掘,具有较强的思想穿透力,从而表现出较大的思想深度。二是要有丰厚的审美意蕴或审美张力,这不仅来自对题材和人物故事本身的描写与开掘,而且还取决于一定的审美超越性,即超越题材和人物故事本身的意义,表现出对社会、历史、人生、人性的深刻认识和独到感悟,能引发读者多向度的思考体悟,富于多方面的审美启示意义。此外,从小说的艺术性方面来说,还是应当要求构思巧妙、结构严整,故事生动、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语言叙事富有特色和审美韵味,等等。当然,这只是自己的一种理解体会和把握方式。
问:在进行比较评价时,是只根据作品本身进行判断吗?是否还会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答:茅盾文学奖是一定期限内的长篇小说作品奖,当然主要是对作品本身进行判断评价,即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整体上是否够得上评奖的水准,不过在我看来,在这种整体性的判断评价中,同时也还应该考虑与此相关的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作家的因素,在作品的艺术水准不相上下,或者说作品各有其特点和价值的情况下,应参照考虑作家历来的创作成就和影响,此外还有作家的人品和文品,也应当经得起检验;二是还要考虑读者的接受认同,评出来的获奖作品,应当被尽可能多的读者所接受。有的作品在申报参评前就拥有大量读者和不错的反响,这应是一个很好的基础。也有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在参评前并不引人注意,社会影响不大,但如果评选获奖,肯定会集中吸引人们的目光,如果这时仍不能得到读者的广泛接受,那就不太说得过去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肯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评选结果,比如有的作品就其本身来说是普遍看好的,但参考作家方面的因素就觉得有些问题;有的作品从专家的眼光来看是很不错的,但对于广大读者恐怕比较难以阅读接受,这使得评委们在综合性考量评价时就会各有考虑取舍,评判结果就不那么容易集中了。
问:上面说到评选中会兼顾考虑作家历来的创作成就和影响,那么在这次的参评作品中,有王蒙、史铁生、莫言、余华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为什么他们的小说没有获奖呢?难道是他们的创作成就和影响不够大吗?
答:话不能简单地这样说。就这些作家本次参评作品未获奖这一结果而言,如果简单回答,那就是未获得应有的票数,这是一个集体评判的结果。若是要追问他们未获奖的原因,那就值得做点具体分析。首先,谁都不会否认这些作家的知名度,他们历来的创作成就和影响也是人所共知的。但茅盾文学奖是作品奖而不是作家奖,它所评选的是近一个时段(4年)中相对比较优秀的作品,由此就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这个特定时段的众多作品中,某些著名作家的参评作品优势并不突出,或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而且与他们以往的作品比较来看,其整体艺术水平甚至还不及以前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本次参评作品要得到大家普遍认同而获奖就会比较困难了。至于他们那些更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以前的相应时段内为何未能参评获奖,也许仍然是在那一个时段作品的比较中有所不足,或者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下有什么别的情况吧,那就不得而知了。
问:不管怎么说,茅盾文学奖是我国级别最高、分量最重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全国性文学奖项,像王蒙、莫言、史铁生这类作家,他们的创作成就以及在文学界的影响那么大,却从未获得此项奖,而一些创作成就和影响远不如他们的作家却得了奖,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公平?
答:我也觉得有这个问题。目前我国的全国性文学奖都是作品奖而不是作家奖,而且都是每个时段内(3年或4年一届)作品的评奖,由于每个时段特定的背景条件,评选时也许会有某些侧重考虑的因素,因而就难免会出现如上所说到的情况,未必能把整体上创作成就和文学影响大的作家,以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评选出来。因此我曾设想,如果我们有一个类似于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奖项,就有可能解决类似问题。我们都知道,诺贝尔文学奖评的是作家,然后再推出这个作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样的整体性判断评价可能更合情理一些。
问:你认为现在这样的文学评奖有什么意义,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按我的理解,文学评奖实质上是一种文学评价,而且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肯定性的评价。一方面,它是对获奖作家创作成绩的一种肯定、鼓励和褒扬;另一方面,它又并不仅仅是面对作家的,同时它还是面向社会的,对整个社会的文学实践具有相当的示范效应和引领性作用。从表面上看,文学评奖虽然最终要落到对某位具体作家和作品的评价上,是直接针对这一作家和作品做出的评判、褒奖,然而它的实际意义和影响,显然要远远超出对这个作家的肯定和鼓励本身。因此我觉得,从文学评奖的标准尺度,到评选过程中的比较考量,都实际上并不仅仅考虑某部作品的评价本身,而且要考虑它的示范效应和价值导向,即我们应当将文学往什么样的方向上引导?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文学究竟应当追求什么样的精神价值?当然,我们的文学评奖实际上有没有或者能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值得总结和反思的。
问:你参与过几次全国性文学评奖活动,读了不少各种类型的作品,你对当前的文学创作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存在一些什么问题,或者说有些什么现象值得关注?
答:按现在比较普遍的看法,当前文学创作总体上呈现开放性、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如前所说,不同题材、不同写法、不同风格的作品层出不穷,什么样的写作都有人去尝试,显示出当代文学创作的生机与活力。应当说在当今的文学写作中,已经没有多少禁区,写什么题材,采用什么写作手法,追求什么样的艺术风格,都已经不成为问题。然而在这种开放多元发展中日益凸显的问题,我以为主要是文学写作立场与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在我看来,在相当一部分创作中,存在着审美理想缺失、审美价值迷乱的现象,值得文学批评界的关注和讨论。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我们今天的话题范围,等以后有机会再谈吧。今天就谈到这里,谢谢!
(原载《创作评谭》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