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文学思潮的特点
在梳理文学思潮的概念时,我们已从内涵上涉及了它的某些特点,譬如它的群体性、动态性和历史性。应该说,这些特点都是非常明显的,缺之便不能构成文学思潮。在归纳文学思潮的特点时,有些学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深入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席扬就将文学思潮的特性归纳成七种:“①群体性(或连锁效应性); ②扩张性(整合性、多向性、呼应性或外衍性等); ③互动性(双向性); ④现象性(具体性、可感性等); ⑤系统性(递进性、波及性、联动性等); ⑥集权性;⑦多维性(多义性、多元性等)。”尽管这些特性的归纳过细,其中一些特性可以相互整合(如群体性、现象性、集权性),但从文学思潮的本体上进行细化研究,无疑是可取的。卢铁澎则从宏观性上将文学思潮的特性归纳为四个方面:“群体性、动态性、复杂性和历史性,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互为因果,多向互动,有不可割裂的整体联系。”有关这四个特性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作者都进行了非常明确的阐释,颇有启迪性。
鉴于本书是以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作为考察目标,无法对文学思潮的特点进行深入辨析,因此,我们在此采用卢铁澎教授的归纳,并增加“观念性”作为其内涵特质,将文学思潮的特点归纳为五个方面:群体性、动态性、历史性、观念性、复杂性。之所以要增加“观念性”这一特点,是因为文学思潮中的“思”,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思想,而是一种广义的思想观念,包含了价值立场和审美趣味等。韦勒克也认为,文学思潮可以理解为“一种‘包含某种规则的观念’(regulativeidea),一套规范、程式和价值体系,和它之前和之后的规范、程式和价值体系相比,有自己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里,“一套规范、程式和价值体系”,其实就是指文学思潮中的“思”之内涵。
1.群体性
文学思潮之所以能够形成“潮流”,当然离不开它的群体性特质。这种群体性,是由文学思潮内在的核心观念或思想系统统摄而成的一种聚合体。一方面,它包含了创作、理论、批评和接受等各层面的聚合,体现了文学思潮在各个环节、各种层面上的群体统摄;另一方面,它也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在文学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参与,并以大致相同的审美主张推动这一观念或思想系统向前发展,最终形成的一种文学潮流。文学思潮的群体性,“一般被理解为一群(不是一个或几个)作家在某一文学主张思想指导下进行创作,写出了一大批在思想、艺术上具有共同特征的作品,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同时,它也可以指某种文学观念或思想,在文学理论或批评领域形成了较大范围的共鸣,启发了一批又一批后来者(包括作者和读者)的认同与呼应,由此推动了某些文学观念或范式的变化。譬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学主体性论争,从起因上看,它只是一个文学事件,即刘再复在发表了《论文学的主体性》等系列文章之后,引起了不同学者的争鸣。但是,随着争鸣的不断发酵,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作家从争议双方的不同观点中受到启发,开始从不同层面积极探讨这种主体性的思想观念,认真辨析了主体意识对于文学创作、批评和接受的重要性。而这种主体意识的觉醒,无疑呈现出明确的启蒙主义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朦胧诗”所蕴含的启蒙主义精神。
文学思潮的群体性,建立在不同个体的聚合之上。它与作家、批评家和读者的个体意识并不矛盾。从实践方式上看,文学创作和批评通常是一种较为单纯的个体精神劳作,与创作主体的文化积淀、艺术修养和才情禀赋密切相关。所有文学创作或批评所呈现出来的,也都是作家或批评家自身的审美思考和艺术理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家或批评家的个体精神劳作就不具备通约性。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任何个体都必须受到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制约;不可能存在绝对独立的个体,也不存在绝对自由的个体。在某些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很多作家和批评家会对某种思想主潮或审美观念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认可,由此形成一种聚合体,引发了某种文学现象。随着这一现象在某种思想或观念上的不断发展和深化,逐渐形成文学思潮。
2.动态性
文学思潮的动态性,是指文学思潮不是天然形成的、固态化的存在,而是拥有极为丰富的内在的动态性特征。这种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任何一种文学思潮,都拥有发生、发展、结束这一相对完整的过程,具有明确的时间性。有的文学思潮发展时间很长,如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百余年;有的文学思潮发展时间较短,只有短短数载,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文坛的人文主义思潮。但是,无论时间长短,在它自身发展的历史时间内,它总是充满了各种此消彼长的内在变化,而不是按部就班地保持着某种程式化的发展状态。
二是每一种文学思潮的发生和发展都各不相同,创作、理论、批评和接受等层面发挥的作用也不一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变量”。这种“变量”在本质上也体现了文学思潮的动态性。譬如,新中国初期的“革命现实主义思潮”,就是从意识形态的不断强化开始,再经过文学理论的大力阐释、倡导和推动,并通过文学批评对各种不同倾向的创作实践进行强制性规训,最终在文学创作中逐渐形成的。这一思潮的发展,同样也是通过理论的不断指导与规训来进行的,并最终形成了一元化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独占天下的文学格局。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先锋文学思潮,则是由作家的实验性创作所引发的,它继而获得了文学批评的强力支持,同时也赢得了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推崇,最终形成了一种充满了形式革命的先锋文学思潮。
三是从认知角度来看,人们在理解文学思潮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动态性的变化。在判断、归纳和研究某种文学思潮时,人们不可能通过静态的方式进行总结和分析,而是必须对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性的跟踪和研究,特别是对其内部各因素此消彼长的观察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支撑某种文学思潮发展的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从而对这一思潮做出科学合理的评析。对文学思潮的认知和研究,总是充满了各种动态性的过程,也充满了不尽相同的理论判断。譬如,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寻根文学思潮”的理解,大多数人都是立足于“寻根小说”的兴起和发展,认为这一思潮是由小说创作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一种小说创作思潮;但也有人从文化寻根的诗歌出发,认为这一思潮首先体现在诗歌创作中,由“寻根诗歌”再延伸到“寻根小说”再到“寻根文学”的相关理论批评,由此形成了一种“寻根文学思潮”。这种认知上的动态性特征,其实还延伸到文学史的建构之中,使我们对文学史的内在变化有着不同的判断。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元化革命现实主义思潮,人们在分析和阐释这一文学思潮的形成过程时,就不断强调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它对新中国文艺发展的内在规约。
3.历史性
任何一种文学思潮都是在特定历史境域中产生的,也是特定的地域性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文学思潮的历史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文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它是由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伦理和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文学发展倾向。也就是说,任何文学思潮的形成,都是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观念、社会思潮及伦理趣味相互映衬的,是历史意识作用于文学观念的结果。有学者就强调:“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思潮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指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与社会的经济变革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文学思潮的出现,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和由此产生的新的思想要求,这两者是文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此外,历史文化的材料准备与文学思潮的形成也具有渊源关系。”
二是文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历史性的地域特征。任何一种文学思潮的产生及其价值,都是相对于其自身文学传统而言的,并不一定具备全球性的意义。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就是特指当代时期的中国文学思潮,无法涵盖其他国别的文学。譬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先锋文学思潮,也是针对中国当代文学传统而言的,是一种母语文化中自我更新式的探索和试验。如果将之与欧美等西方现代文学传统相比较,无疑不具备先锋性。这也就是说,先锋文学思潮的地域性,旨在强调一切具有开创性或实验性的文学创作,只要是与其自身的文学传统构成了反叛倾向,那么,它就属于该民族或该区域的先锋文学思潮。事实上,从历史的角度看,先锋文学在欧美文艺界活动了近一个世纪,其间除了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思潮新实验之外,同样存在着空间上的不停变换,直至覆盖了整个西方国家的文化领域,与文化的现代性构成了一种紧密的呼应。
三是文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对文学史的发展和变化产生重要作用。鉴于其群体性和动态性的特质,任何文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都将直接作用于文学史的发展与变化,并且思潮发展的时间越长,对文学史的影响越大。因此,人们在编撰文学史时,常常会选择文学思潮、重要作家、标志性作品作为文学史发展的基本路标,从中寻找并建构某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主脉。有学者甚至认为,文学思潮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种文学史,它可以较为清晰地描述文学发展的主要轨迹。事实也是如此。譬如,中国当代文学前17年的文学史,如果我们从一元化革命现实主义思潮的发展过程来描述,确实能够对其做出清晰的概括。
4.观念性
文学思潮在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被命名的存在。它是由大量个体化的“思”汇聚成某种相同或相似的“潮”,最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思潮。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里就曾说道:“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这也就是说,“思”能成“潮”,是因为这些“思”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吁求,反映了某些共识性的审美观念,最终才能聚合成一种潮流。从文学史上看,文学思潮的产生,散见于创作、批评、理论、接受等不同层面,当然也是这些不同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它最终被命名为某种文学思潮时,必须要经过理论化的抽象,即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命名和确定。
有人认为,文学思潮其实就是社会思潮的一部分,是某种社会思潮在文学实践中的自然反映,其中的社会思想观念,在文学思潮中占有绝对性统摄地位。这一判断并不是非常科学,因为文学思潮不是单纯的社会思潮的反映。“文学思潮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纷纭复杂的现象背后包含了特定的精神内涵,并决定了自身的文化价值。文学思潮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总是体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价值取向。”大多数人都强调,文学思潮是由特定的精神内涵所支撑的,但对于这种精神内涵的表述,都各不相同。在众多的理论表述中,我们认为,韦勒克的说法更为科学。他认为,文学思潮可以理解为“一种‘包含某种规则的观念’(regulative idea),一套规范、程式和价值体系,和它之前和之后的规范、程式和价值体系相比,有自己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里,韦勒克明确指出了文学思潮不同于文学现象等,在于它具有明确的、规范化和体系化的“观念”。这种“观念”,既包含了思想观念、文化观念、审美观念,也包含了伦理观念和历史观念。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统摄着整个文学思潮沿着既定的共识性目标来发展。
文学思潮就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它既是某种观念驱动下的文学之潮,又是可以从观念层面上被确定的文学之潮。它的观念性,不一定像文学流派那样,拥有非常清晰的纲领或宣言,但是,支撑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仍是某些特定历史时期的观念。譬如,新世纪以来以网络小说为代表的类型化文学思潮,其形成速度非常之快,其发展类型也异常丰富,从本质上说,就是一大批青年写手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了文化消费主义观念。因为文化消费主义不仅引发了大众文化趣味的全面张扬,还形成了一整套“文化快餐”的生产机制,使许多作品可以在不同消费领域获得极大的收益。换言之,正是因为文化消费主义观念的盛行和推动,促进了大量青年作家对各种类型化写作的追捧,并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类型化文学思潮。
5.复杂性
文学思潮是对文学实践的一种综合性观照,它不仅涉及文学外部的各种社会文化思想等,还涉及文学内部的创作、批评、理论与接受等,因此,复杂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任何一种文学思潮,哪怕它形成和发展的时间很短暂,地域性的覆盖面也不是很广,但它的外部和内部都有着异常复杂的动态结构与冲突,也会引发人们在理解和阐释上的巨大差异。卢铁澎就认为,文学思潮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矛盾性、继承性和模糊性三个方面。所谓矛盾性,是指“特定的文学思潮往往在性质、形式、社会意义、理论与实践上都存在着种种复杂的矛盾”,像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就存在着相互矛盾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和阐释。所谓继承性,是指“每一种文学思潮,不管在表面上与其前面的文学思潮如何势不两立,实质上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而模糊性,则表现在“许多思潮递嬗的起点和终点难以确切地划清,不少作家作品的思潮归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这些分析主要立足于认识论的角度,是基于人们对文学思潮理解的复杂性,但是应该说,这些分析还是颇有道理的。
文学思潮的复杂性,首先是基于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繁复与驳杂。任何一种文学思潮的形成,都离不开创作、批评、理论和阅读等各个层面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没有特定的范式,也没有固定的手段。有时它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化的人为因素,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有时则呈现出创作上的高度自发性,如20世纪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思潮;有时体现为理论的先导性,如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文主义思潮;有时又体现为阅读接受层面的消费性需求,如新世纪以来的类型化写作思潮。席扬认为,文学思潮的内部复杂性,“首先体现为对存在‘小异’的‘同质’因素的‘吸附’,其次表现为对在对抗中日益弱化的因素的‘招降’或‘改编’,同时也相应产生对‘传统’因素的‘改造’”。
其次,文学思潮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理论认知上的差异性。由于文学思潮是从文学现象中逐步形成的,它与文学流派、文学风格、文学社团等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导致了人们对文学思潮的判断、归纳和命名,存在着各种差异。譬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学主体性论争,很多人只是关注这场论争的过程,包括论争双方的一些主要观点,但是,如果从论争的主要焦点以及论争结果来看,它实质上仍然是启蒙主义思潮的一种深化,体现了文学理论与批评对文学主体意识的高度关注,也折射了一大批作家和批评家对主体意识与文学发展的深刻认知,体现了以人的主体自由为根本诉求的启蒙主义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