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应用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设备应用于临床。其物理基础是磁共振技术,它通过测量人体组织中质子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信号,实现人体任意层面成像。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设备的组织分辨力高,能显示体内器官及组织的形态、成分和功能。MR信号含有较丰富的组织生理、生化特征信息,可提供器官组织或细胞新陈代谢方面的信息。
MRI设备可分为低场MRI设备和高场MRI设备。低场MRI设备主要以开放式永磁体为主,主要用于基层医院。高场MRI设备具有成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高、成像速度快、空间分辨力高、功能多等特点,除具有低场MRI设备的常规功能外,还能进行人体器官功能成像及机体代谢变化的观察。
MRI设备实现了由显示解剖结构信息向显示功能信息的发展,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脑血氧水平依赖成像、频谱成像等多器官功能成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
MRI设备的应用实现了由宏观向微观的发展,适用于分子影像学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范围。
0.5T以下的MRI设备多为永磁或常导磁体,1.0T以上的MRI设备都为超导磁体。目前,3.0T的MRI设备已大量用于临床,9.0T的MRI设备也正在临床试验中。
磁体结构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由长磁体向短磁体发展。开放型磁体消除了病人的幽闭感,也为开展介入治疗提供了条件。梯度线圈在工作中随着梯度场的变化会发出振动噪声,现在硬件降噪技术和软件降噪技术已广泛应用。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恐惧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迄今为止,由于尚未见到MRI检查对人体危害的报道,因此在MRI引导下进行介入治疗不必顾及对人体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