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与思想渊源
任何思想、任何理论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既离不开对当时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离不开对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的吸取和借鉴,总是植根于一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
(1)改革开放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
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综合国力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和平与发展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正是依据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把实现人民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等等。这些都丰富和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在开创改革开放新时期、激发社会主义生机活力的同时,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很大。与此同时,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地位和党所处的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对党的认识必须不断深化。虽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已经确定,但党的自身建设、队伍状况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如何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的严峻考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和建设,明确提出了关于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提出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了以强烈的紧迫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新的时代课题,如何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新的时代课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出发,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科学。科学发展观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精神,从根本上解决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拓展到了更宽广的领域,提升到了更高远的境界。
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过程,可以认识到,这个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历经艰辛探索创立和发展的,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面貌,赋予了中国强大的发展动力,大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回答和解决了改革和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使社会主义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发展的特殊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理论升华
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是最普遍、最持久、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特征和主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并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建设美好家园历史实践中的新创造,以此作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在理论与实践互动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纳民智、反映民意、体现民利的鲜明时代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集纳民智的体系。只有依靠人民,坚持走群众路线,最广泛地集纳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使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关键在于它源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和社会实践,贯穿着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和伟大创造。30多年改革开放,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再到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各方面的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走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到社会建设;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到生态文明… …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内容,无不凝聚着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是总结和升华人民实践经验的必然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反映民意的体系。人民群众的意愿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命力,就体现在它同人民意愿的密切联系上。这一理论体系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理论创造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地反映群众意愿,提倡广泛深入群众,运用科学方法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群众意见,把具体的、分散的、不系统的群众认识,升华为丰富的、生动的、系统的理论成果;坚持听取群众批评,把群众公论,群众认同与否,作为检验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能否得到贯彻落实的“晴雨表”,作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形成科学决策、实施有效领导的基本依据;坚持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和把握群众的愿望、意见和要求,诚心诚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履行党的根本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作风,避免工作盲目性、片面性的根本途径,坚决反对和挞伐无视、违背甚至挫伤群众意愿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行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表现对象和主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凝聚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和心声。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自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体现民利的体系。人民利益是共产党人的政治追求,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价值目标。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着眼点。我们党深刻把握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制定了一系列适应时代要求、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民主法制,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民主自由权利。这就是说,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发展巩固的基础因素、决定力量和最终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在于它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主义真正建立在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获得持久的生机与活力。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表明,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实基础、发展之源,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充分显示出了强大的号召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3)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汲取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脱离国情搞建设的教训。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共同性,但各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从根本上说又是各自独立的、具体的运动,不可能套用一个统一的公式或固定模式。邓小平明确指出:“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历史还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容易犯“超越阶段”的错误。在实践中,常常不顾主客观条件,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试图通过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急躁冒进,提出现阶段无法实现的任务。这种做法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法得到发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发生动摇。以此为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以“走自己的路”为鲜明特色,坚持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总结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脱离时代、不思革新、保守僵化的教训。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毫无疑问,社会主义社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使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创新熔铸在一起,始终要通过改革为自己开辟通向更高境界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局势出现了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加快生产力发展的环境,苏东国家本应实行改革,克服高度集中模式带来的弊病,同时扩大开放,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然而它们非但未能抓住机遇,反而在30多年中不断强化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体制。而同期,西方国家正进行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苏东国家同西方国家在科技、经济领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危机重重。在这一背景下,戈尔巴乔夫在“新思维”的口号下,提出了以加快体制改革为内容的“加速战略”,却在推行“根本的经济改革”中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苏东执政党痛失改革机遇的教训,启示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否则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吸引力的全面丧失。与苏东执政党不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展示出巨大的创新活力和开放视野。可以说,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都是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反思了苏东共产党执政以后严重脱离群众的教训。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以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苏联和东欧共产党执政初期比较注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注意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之风开始在党内泛滥。在党内生活中,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被削弱;民主集中制被破坏,监督机制在许多重要环节上低效或无效,使不受监督的权力日益膨胀,助长了官僚主义、个人独裁和腐败之风。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拥有特权的官僚腐败阶层,与工农群众相对立,从而破坏了党的阶级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党的组织和各级干部日益远离人民群众,长期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匈牙利领导人拉科西公开宣称,改善人民生活就是牺牲掉我们的未来;波共中央总书记哥穆尔卡号召人民勒紧裤带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由于商品短缺,危机频发,苏东国家先后爆发了“面包荒”、“肥皂荒”、“药品荒”,引起人民群众强烈不满,党群、干群关系急剧恶化,成为社会不稳的导火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深刻总结一些国家共产党执政以后脱离群众、蜕化变质教训的基础上,科学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揭示了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这一理论体系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都表达了这样的理念: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绝对不允许存在高居于人民之上的个人或小集团的特权与利益。党的理论和实践只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共产党人只有与人民群众同命运,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4)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作为当代世界发展改革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同时又必须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更好地立足国情,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以宽广的世界眼光观察和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充分借鉴了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渗透了对当代世界基本态势的科学分析和各个领域现代化发展最新动态的及时掌握,是充分体现追踪时代进步和世界各国多样化文明发展成果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第一,从发展生产力层面,自觉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推动中国的发展不断汇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去。在科技革命、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选择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实施中国现代化跨越式发展战略与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前沿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发展的重大影响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教育作为兴国之本,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指明了中国发展振兴的必由之路。
第二,从调整生产关系层面,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市场化的进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特别是信息化阶段,经济关系日益复杂,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样,经济运行信息量急剧增加,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客观要求,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就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赢得比较优势的必然要求。经济市场化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市场化的实质是社会化,市场经济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的社会化就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和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科学指导中国确立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指导中国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革除旧体制中高度集中、政企不分、排斥市场、缺乏竞争等固有的弊端,不断提高驾驭经济市场化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发展。把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勃勃生机。
第三,从完善上层建筑层面,科学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交流和互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全方位的,不仅限于经济技术层面,而且延伸到政治制度层面;不仅限于吸收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先进成果,而且扩展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成果。因此,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既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步趋势的自觉顺应,也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3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打破旧体制对人的束缚,不断使人们从旧的不合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不断使民主政治建设跃上新台阶。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使人们获得了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的自由;实行政企分开,推行政务、厂务公开,使企业摆脱了由政府统一计划、“包办代替”的束缚,获得了按价值规律为社会也为自身创造最佳效益的自由,也使企业员工获得了国家政策、法律规定给予大力保护的各项权益;推进农村基层民主,使广大普通农民有权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拥护的乡、村两级干部,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不仅使国家的立法、司法、执法水平明显提高,而且普通百姓也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这标志着我国社会向法治社会的深刻转变。应当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
第四,从改善发展环境层面,充分吸收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成果,推动中国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生态文明不是一种主观臆想,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脱胎于工业文明,是人类在克服工业文明发展危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更加全面的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类发展观主要关注物质财富增加和经济增长。实践证明,这种单一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不可能带动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正是基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教训,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解决发展问题的新思想:从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到江泽民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再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把经济增长同社会全面进步结合起来,把发展内涵扩大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在内的综合性概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明确要求屏弃传统的以大量能源和资源消耗、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代之以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形成“人—自然”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向。走建设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坚持这样一条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才能持续不竭、生机永蓄。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正是由于始终植根于3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并以此为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并在中国社会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获得了无可置疑的科学真理性。实践证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只有一个,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理论成果都属于一个科学体系,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开拓中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创造性的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
(1)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头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以历史唯心主义或人道主义为基石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主观构想出来的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体系;科学社会主义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并能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在小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工人阶级为物质实现力量、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立起来的,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而不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不是贫穷、平均主义或两极分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形成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而不是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分阶段实现的一个发展过程,而不是离开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地就能实现的理想社会;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在不断变革中不断完善的社会,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社会。科学社会主义为人们追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规律上的依据,它传入中国,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人从科学社会主义那里悟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并在实践中找到了拯救中国、发展中国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潺潺活水,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这一活水的源头,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方法论依据。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一是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认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之处,归根结底表现在它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二是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认为社会主义是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三是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四是坚持共同富裕原则。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所有剥削制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理论。一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二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代表,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权力机关应当由人民选举产生并监督之;三是坚持工人阶级政党领导,认为没有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理论。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劳动群众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是关于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二是必须吸收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认为文化建设不能割断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联系,而必须继承和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有价值的优秀文化成果;三是坚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原则,认为未来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必须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准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毛泽东是有意识地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扩展建立基础的吗?这个假设是很难接受的。但是毛泽东的土地改革、普及识字、扩大公共医疗保健等等政策,对改革后的经济增长起了非常有益的作用。改革后的中国受益于改革前中国所取得的成果的程度,应该得到更多的承认。”阿马蒂亚·森对毛泽东时期的经济成就的观点是他深入研究得出并至今不变的。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理论财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许多有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观点,有的还不够成熟,有的还处于萌芽状态,有的未能付诸实施,有的没能坚持下去,因而没能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但是,他们在探索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真知灼见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第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准备之一。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更加鲜明地指出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指导意义,他说: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贯穿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活的灵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基本方面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只要把握了这个活的灵魂,我们党在新世纪就一定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第二,毛泽东提出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毛泽东从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要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观念,走一条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同步增长,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三,毛泽东提出了我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思想。
第四,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而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这个理论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毛泽东时代,我们党虽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历史经验,但从质上看,中国的社会主义和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是属于同一种类型的,没有体现出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本来性质和特征。所以说,毛泽东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做的理论探索及其理论成果,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续,属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从理论形态上看,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仍然属于毛泽东思想,仍然属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就理论指导来说,毛泽东思想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但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了先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我们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研究时,不能割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联系,要准确把握它们的继承发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