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健身运动的特点
健身运动是一项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活动,这些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六点。
一、休闲性
在我国,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人们,不仅有离退休的白发老人、大中小学学生,还有国家干部和白领阶层,他们参加健身运动的休闲性是与其工作性质、适应紧张工作节奏的状况相一致的。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这种休闲性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则更多的是娱乐性和社交性,大学生们通过健身运动,一方面收获运动后的愉悦,另一方面也将其视为自己的社交平台,结交不同学校、专业的小伙伴,扩展自身朋友圈。
二、灵活性
从组织方法来看,健身活动是形式多样、组织灵活、因人而异的社会活动。从组织形式上说,既可以集体合练,也可小组分练、个人独练,以及家人朋友共练。在方法要求上,有的要求十分严格,如集体表演或比赛,有的则极为灵活,方便健身者自由选择。
三、享受性
在我国,参加健身运动对于所有的参加者来说,是一种自觉和自愿的行动,是人的一种内在的要求。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一是健身运动与人体自身的活动、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有着天然的联系;二是健身运动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三是健身运动具有竞争性,只要有两个人在一起活动就具有比赛的性质,因而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四是健身运动具有自我实现性。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人们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技术改进,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去实现自我目标,去体现自我价值,激发自身潜能。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参加健身运动具备较强的享受性。
四、综合性
健身运动目的具有综合性。从现代体育观来看,健身活动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本身具有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功能;从个体的体育需要来说,人们要用以满足多种需要(身体、康复、消遣、参与等)。“三健”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健身、健心、健美。承担着对人的机体和人格进行全面塑造和多方面改善的任务。但是,从哲学和体育学的角度分析,健身运动最为本质的目的,则是对人体进行生物学的改造。
从表现形式来看,健身运动是人的体力、智力、外环境助力共同参与的运动行为过程。人的身心统一决定了体力与智力的不可分,人与环境的统一决定了人必须充分利用外环境的助力。这就决定了健身活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譬如,有的运动以体力投入为主,但也需要心理的“修炼”,还要求大脑神经中枢对运动反馈信息加以及时调控,如跑步;有的以智力投入为主,但其实施也需相应的体力活动,如门球、台球;有的则要接受自然的恩惠和经受大自然的洗礼,如旅行、夏练与冬练。娱乐体育则强调身心的放松与超脱,是现代人为“淡出”社会烦恼、提高生活质量所采取的有效手段,如此等等。在健身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强化“三力”,以达到“三健”的目的。
五、适应性
从机体适应的特征看,健身运动既要注意使机体所承担的负荷与机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即强调锻炼效果,同时,又要注意锻炼以后的休息与恢复,即注意保养效果。也就是说,健身过程首先要注意过程本身,同时还要注意其后效应。因此,应十分注意对运动中和运动后身体状况的监测,其中,疲劳反应信息是十分重要的监测指标。
六、针对性
健身运动包括很多项目,其运动强度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以及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并不一定人人都得去锻炼同一个项目,达到同样的运动强度。比如:年纪大的,且身体较弱的人,可以参加太极拳;男子可以参加球类运动;女子则可以参加健身健美操的锻炼。就健美操而言,这一项目的运动强度分为低、中、高三档,且形式也较多样,可供不同年龄、不同健康水平的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