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钱塘:杭州决策咨询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推进杭州“文创产业国际化”的路径与思考

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文化组

文创产业国际化对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国际竞争力,提升传统产业品牌和国际知名度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联合国《2010年创意经济报告》指出:文创产业作为全球贸易的新引擎,对音乐、动漫、电影、手工艺品、多媒体以及广告等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已日渐成为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产业之一。当前,杭州文创产业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阶段,面对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的战略,在“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杭州历史文化丰富的独特优势,在国际化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努力推动城市国际化战略,将是杭州文创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为此,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文化组全体委员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杭州文创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一)杭州文创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政府关于打造全国文化创业产业中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杭州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推进并深化了其文创产业及国际化发展进程。2014年,杭州文创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1607.2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7.47%,逐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杭州)文博会、中国(杭州)电视剧节目推介会、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等一批国内国际会展活动的陆续举办及落户,进一步扩大了文创会展业的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力;启动“‘创意杭州’广告大赛优秀获奖选手赴国外培训”“优秀工业设计师赴国外进修方案”“杭州影视业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重点人才建设项目,进一步加深了人才国际化培养程度;举办两岸企业家峰会文创产业合作、两岸文创产业交流对接会、海峡两岸文创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论坛等活动,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年会,参展第十七届香港国际影视展、第四届台湾文博会等活动,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对外交流力度。

(二)杭州文创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不足

尽管杭州文创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较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而言,其在规划布局、战略制定、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才需求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与伦敦、纽约等国外城市的发展实践相比,还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特别是文创国际化方面尤显不足。现将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1.缺少国际化的明确定位和布局规划

杭州在拓展国际知名度和提升城市国际化形象等方面着力甚少,政府和有关部门未将杭州作为国际文创产业城市来规划,缺乏长期、持续和深层的远景战略布局。主要存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不够快,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城市国际化的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与城市发展定位和经济转型要求存在差距。

2.缺乏文创产业国际化的整体战略

对自身国际化发展条件与现状认识不清,还未制定文创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整体战略,过多聚焦于解决区域文创产业资源分配和创意产业园区统筹规划等问题。整体上缺乏杭州文创产业国际化发展路径设计、目标制定和方案实施。

3.缺乏国际化的海空交通与集散能力

由于地理区位、交通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相比,杭州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对文化生产、消费扩张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产生了制约。此外,因缺乏空港洲际航线,城市交通建设的国际化进程受阻,不利于杭州临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及地区总部入驻,也不利于国际高端论坛、赛事的举办,影响了国际文创产业城市规划的进程。

4.缺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从已有的文创产业国际化品牌来看,无论是国际动漫节,还是“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其国际知名度与既有规划相去甚远。杭州除了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之外,仍缺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头企业。反观横店影视城,其地理、文化、交通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之一,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此外,杭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规模、效益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存在差距。时代华纳和迪士尼公司年销售额早已突破200亿美元。与之相比,杭州收入超过百亿元的跨行业、跨区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文化企业则凤毛麟角。

5.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和融合不足

杭州文创产业与三产融合的程度较低,难以作为支撑三产转型的重要推手。文创产业八大行业之间缺少互动,产业内部核心层发展与外围层发展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结构未达到最优化配置。园区的集群化和差异化不明显,同类企业扎堆集中较多,产业关联性较弱,业态散乱无序,缺乏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

6.缺乏国际化的文创产业新型人才

文创产业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意等智力因素为核心,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创造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因此,面对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杭州需要投入更多的文创人才培养资本。虽然杭州文创产业发展面较广,但高校、院所对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影视、动漫等方面,产业机构和布局不匹配,产业链条中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缺失,具备基础专业知识和语言优势的复合型人才缺失,多数院校甚至还未具备较专业、较全面的培养能力,专业不精的现象普遍存在。

7.产业技术创新未能与文创相融合

文创产业缺少创意就只能被称为文化产业,需要借助科技创新来实现。杭州文创产业还需依赖国外科技创新,分行业科创能力较弱,无法形成文创和科创“两创融合”的态势,降低了产业竞争力。

二、各国及地区文创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经验

纵观德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创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历程,可见其主要经验如下。

1.德国:国际会展、大奖唱响文创品牌

法兰克福书展每年吸引世界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内人士参展,为全球出版商、代理商和图书馆人员提供了洽谈版权贸易、出版业务和展书订书平台的良机。德国通过设立基金、举办大奖和大型节庆类活动提升其文创品牌的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iF设计大奖”“红点设计大奖”“德国电影大奖”等奖项的设立促进了产业发展。

2.美国:以知识产权战略拓展海外市场

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营造适宜文创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保护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稳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采取一系列法律措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使其文化产业获得国际保护机制,又力促世贸组织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国际贸易体系。1996年开始,版权产品赶超汽车、农业与航天业等其他传统产业,成为最大宗的出口产品。

3.日本:“酷日本”战略带动文化“软实力”输出

201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针对中国、印度、东南亚、美国及巴西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酷日本”(Cool Japan)出口战略的10个重点项目,在世界各地设立临时展销窗口,促进动漫、流行音乐、电玩游戏、家电产品、时装和美食出口。2013年正式推进“酷日本”战略,将该战略定位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新设相关阁僚并增加了运作预算。日本通过展现软实力提升对外形象,重拾骄傲和自信。

4.韩国:“跨界整合”推动文化产品大量出口

“跨界整合”模式以《大长今》等电视剧为标志,有计划、有系统地推动韩国文创产业的进程。在“文化振兴院”的主导下,影视产业除创造产业价值之外,还发挥了龙头作用,为观光、医疗美容、餐饮、服装、时尚、消费性电商等产业国际化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韩国已成为文化出口新兴国家,《天堂》游戏年收入约9000万美元,利润率高达35%,其网络游戏占中国市场56%以上,影视、唱片等文创产品在中国文化商品市场中至少占10%的份额。

5.中国台湾:融合集聚与抱团发展战略

融合集聚与抱团发展是我国台湾文创产业的重要经验。台湾着力建设华山、台中、嘉义、台南、花莲等五大文创园区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在挖掘地方创意和特色产业的同时与之有机结合,进而使消费者聚焦。

三、杭州文创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具体对策

当前,杭州文创产业国际化的动力牵引趋势日益明显。作为“一带一路”战略腹地的重要支撑点和我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落户地,杭州应适应经济新常态,策应国家战略,抢抓重大机遇,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实现“古今传承、内外开放、海陆统筹、东西互济、中外共赢”,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杭州故事”战略,从而更好地发挥独特的产业、文化及城市功能等社会优势,大力推进文创国际化战略。为此,提出以下八条具体对策。

1.制定《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

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创产业品牌。确立以“电商、动漫影视、设计服务”为核心的三大文创先导性产业,明确杭州促进文创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整体思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尽快出台《杭州文创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一是提高国际化资源整合的原创能力、管理能力,扩大相关产业链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营造法制环境,引导文创出口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应用体系,保障文创产品的国际市场收益;三是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创造者、策划者、设计者,提高城市的“创意产能”;四是加快国际合作渠道建设,支持文创企业与国外公司共同开发新产品、新项目,扩大文化制成品出口;五是建立和完善以专业化、市场化、商业化为导向的海外市场专业服务体系,发展非制成品形态的服务贸易;六是开展对外跨国投资,鼓励文创企业直接在境外投资设立分公司或者分支机构,进行在地化经营。

2.扩大电商“跨境、跨界、跨业”整合

全球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将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建设和“金砖五国”开发银行落户的有利条件,“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增强杭州文创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造就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借力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与国际著名文创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发展“文创+ 电商”双轮驱动的新业态,实现“创意港”和“电商港”的融合运作,加速形成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融合、线上和线下融合、线上营销线下成交或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营销模式。形成网上块状经济带和产业集群,建立“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网络自贸区;构建杭州国际互联网产业园区,通过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将生产演变成服务,把工业劳动演变成信息劳动,以数据流通取代产品流通,促进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打造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物流配送网络中心站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主要依托沿长江经济带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黄金水道、高效铁路体系、便捷公路体系、发达航空体系实现。

3.创建“杭州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国际联盟”

坚持“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突出“创新应用”与“理论研究”并行,依托“环象山”(美院)、“环紫金”(浙大)、“环屏峰”(工大)、“环下沙”(理工)等在杭高校的学科特色和研发设计优势,联合制造业企业、智慧产业企业、国内外著名设计机构和设计院校、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企业、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设计协会或创意组织和风险投资公司等,牵头组建非法人实体组织“杭州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国际联盟”。“联盟”将“提升传统产业价值、构建智慧产业生态、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主要目标,以产业链整合“三平台一基地”——创新服务平台(用户体验研究中心、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研究中心、产业链整合协调中心)、新兴智慧产业的孵化培育平台(智慧健康产业引导中心和智慧物流产业服务中心)、原始创新研究的支撑平台(传统产业原创研究中心和智慧产业原创研究中心)、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4.优化和调整动漫影视产业结构

积极培育一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被国际文化市场认可的城市品牌,使文创产品和服务成为国际文化消费的必需品。建好国际影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新型智库。以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西溪国际影视题材资源库、浙江省电视剧审查中心和“两岸四地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为平台,加强全球影视产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研究,重点开展影视业态调研、政策分析、课题研究、咨询服务等工作,优化动漫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手机动漫和网络动漫,促进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提高动漫影视产业的国际化水平,承接国际特色动画外包业务,组建“跨媒介、跨行业、跨国别”的影视航母集团。以华谊兄弟、华策影视、浙江影视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通过影视产业转制重组和资本积聚,组建规模大、实力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超群的跨媒介、跨行业、跨国别的旗舰影视产业集团公司,形成集影视创意、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发行放映、全球营销、衍生品开发和生产“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支持影视产业纳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转化杭州的区位、资源、环境和历史文化优势,讲好“中国故事、杭州故事”,彰显“杭州制造”的历史魅力,加大力度开拓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增强世界各国对新丝绸之路的文化认同。

5.设立“全球文创产业杭州高峰论坛”

邀请世界各国政要和全球行业协会、品牌商家、知名设计机构、高端投资者、著名学者专家以及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共襄盛会,全程参与。突出“文化创意、绿色经济、两型社会、文明互视和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举办“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杭州高峰论坛”。由杭州市委、市政府承办,国家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和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主办。

6.构建文创产业园区与网络“空间换地”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主体、集聚区为依托的集聚扩散型发展格局,走一条“文化+科技+品牌+特色”的产业集聚新路,打造产业发展生态链。整合“三纵两横”的“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按照“一区多园”的空间布局,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产业链构建提供平台,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空间,突破文创产业链在资源配置中的大一统局限。利用赛博空间的关系网络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文创产业项目的网络集聚优势,摆脱园区现实空间拥挤的掣肘,探索“腾笼换鸟”“空间换地”的新模式。

7.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

围绕文创产业的投入、生产、营销、消费四个关键环节,提升文创保障的覆盖面和水平。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为文创企业提供“公正、公平、专业”的服务。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包括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权利人组织维权、社会知识产权保护组织网络和现代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等体系;综合的服务体系包括建立知识产权的登记、交易、咨询、代理、信息、认证、调查等综合服务系统;探索知识产权法院建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性作用,提升保护知识产权交易和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加快知识产权(文创)数据库建设。加大数据挖掘软件对文创信息的分析,为企业信息的利用率提供有力工具和手段;建立知识产权内容银行。作为提供存储、展示、搜索、分析、评估、衍生、竞价、交易、管理、投融资等全功能服务的平台,实现内容安全与高效管理,推动内容产业升级。

8.实施“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的多元化策略

集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科创能力的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创新科技与文化、创业、环境高度融合的文创企业。针对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产学研体系创新、资本投资、资源需求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撑。加强各大省、市级院校、龙头企业与机构协会之间的合作培养。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质量专业人才;构建各类涉外性机构和国际交流中介机构,引进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培养“走出去”的高素质、专业技术过硬的新型管理类复合型人才;加大对艺术大师、设计巨擘、创意奇才、研发专家、管理精英等一批国内国际高素质、紧缺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借鉴2009年香港“设计智优计划”的运作经验,注重领军人物和领军团队的同步培养;提升聘请外籍教师的比例和引进海归人员的占比,把其作为院校国际化考核标准;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运作方式以及国际直销网络的中小文化与科技融合企业、集团及项目。通过政府资金引导、银行贷款筹资、民间资本投资、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为进出口和境外投资项目提供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和服务;完善中小企业及项目“走出去、引进来”扶持资金建设,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优惠,对境外参展、论坛和博览会举办、宣传推广、培训研讨和投标项目给予资助;选派各类文创人才赴海外访问交流、学习进修、参观考察,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研究、共同研发、联合生产等。根据《关于加快文化创业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委办发〔2011〕109号)的文件精神,定期选派市级及以上文化和科技融合企业的高管和专技人才赴境外学习交流。扩大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规模,支持兼并、收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海外研发机构,鼓励在国外单独或联合设立研发机构(中方控股)。掌握并拥有对并购企业转型升级和海外发展有作用的核心技术和重大发明专利;拓宽陆上、海上、空中、数字四大通道,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弘扬传统文化品牌,积极搭建丝绸、茶叶、伞、扇、剪等具有丝绸之路特色产品的国际展示平台。


附: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 梅新林 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课题组成员 王旭烽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肖瑞峰 浙江工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教授

汪俊昌 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陈星 杭州师范大学弘一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陈立旭 浙江省委党校教育长、教授

杭间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项仲平 浙江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费君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

徐岱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教授

黄健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楼含松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