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华家池:探寻浙江大学农科史与校园“乡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编 华家池颂

华家池赋

王建东

华家有池,明初缘起,聚族而居,其名乃始。凤起街北,秋涛路西。人文历史风景区兮,绿柳如烟环碧水;科教农耕承续地兮,英才辈出竞风姿。春赏繁花夏赏荷,冬飘瑞雪秋飘桂。牧家畜,网塘鱼,养花卉;闻果香,品茶味,剪桑枝。佳境如斯何处是,城东名胜华家池。

古哉华家池!时溯宋代,庆春门外已是杭城蔬菜区;岁及明初,池塘周边方为华姓栖息地。其池八十亩余,水深二米有几。君不见先农坛籍田遗迹,祭神农、后稷、嫘祖诸神兮农耕文化承继;君不见池畔古建筑云集,有西斋、小二楼、植物园兮历史人文荟萃。农学院源远流长,此间有诸多传奇。校风校训终身记,求是求真志不移。古哲今贤不了情兮开拓事业可歌可泣,高山流水无穷韵兮探寻真理如醉如痴。

壮哉华家池!毓秀钟灵,龙盘虎踞;专家摇篮,办学根基。华家池乃三面楼群一池水,五千桃李满园辉。入图书馆教学楼探秘读书,赴游泳池体育馆健身松弛。教研独一格,动静两相宜。教学设施完善兮科技枝繁叶茂,科研成果丰盈兮人才红艳绿肥。噫嘻!师生们将服务农业伴终身兮当仁不让,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兮舍我其谁。

美哉华家池!东望野丘翠云岭,西行廊道小苏堤,南有澄思台兮泛舟楫如入平湖赏月,北拥双奔马兮临广场可观节日升旗。清波似镜兮将阁亭点缀,芳草如茵兮有蜂蝶追随。松鼠树间窜,鸟群池上飞。池中曲桥、石坛、和平岛犹如小孤山供休闲垂钓,柳枝成荫草萋萋。城区生态水平之优兮无人不叹,历史人文底蕴其厚兮有口皆碑。有诗赞曰:

凯旋凤起傍吾行,绿地蓝天柳色青。

春日泛舟风送暖,秋时赏月桂飘馨。

木兰舞步添新曲,太极功夫出寿星。

莫道华家池水浅,城东独秀正娉婷。

注释:

华家池者,始于明初,有华姓者居于此而得名。位于杭州庆春门外,水面84亩,水深2米。池畔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池的四周有“小孤山”“小三潭印月”“小平湖秋月”“小苏堤”等景点,故有“小西湖”之美称。1934年春,浙江大学农学院自笕桥迁此建院。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农学院内迁贵州湄潭。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迁,校舍全毁。1946年始,于池四周陆续重建校舍,添景增绿。1998年,四校合并,即为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2014年7月

(作者系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