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特征与创业培训对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失地农民就业难本质上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征地安置政策等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缺陷所导致,是外力推动下超速发展的中国城镇化、地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战略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保障没有协同发展的结果。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失业是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结构性失业、非自愿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相混合的错综复杂的状态。政府目前所采取的公共政策并没有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不能有效地保障失地农民被征地后的生活水平,这成为征地矛盾演化成征地冲突的导火线。目前来看,化解失地农民就业难题的出路之一是实现失地农民的创业型就业。通过失地农民创业研究,引导更多的失地农民通过创业解决可持续生计问题。现有关于失地农民创业的研究,大多从政府角度出发探究促进失地农民创业的政策措施,研究结论停留在宏观层面,而关于失地农民创业活动本质的探究较少,因而缺少有针对性的策略。

在总结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本书的研究目的是:①剖析失地农民的边缘化情境,特别是在经济、政治、福利制度、社会关系网络、文化与心理上的表现,继而梳理国际上采取的反社会排斥的公共政策,以期从中获取一些经验借鉴,促进失地农民自身发展。②梳理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政府对失地农民实施的管理政策变化过程,即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的演变过程。③厘清失地农民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失地农民创业意向—行为理论模型,以探明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的产生机制,深化对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的理解,根据研究结论分析现有政策局限性并提供公共政策建议。④调研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构建影响我国失地农民创业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以挖掘哪些具体因素对失地农民创业行为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以期为创业培训和失地农民公共政策管理提供启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失地农民的产生,有着特殊的历史和地域背景。失地农民创业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该过程起源于失地农民自身有计划的行动,反映出他们对创业的认知过程。然而,关于失地农民创业活动本质,即失地农民创业意向范畴,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现有研究大多从宏观视角研究失地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对策建议,鲜有文献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当前失地农民创业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如行业分布、创办企业的所属性质,创办企业的动机等方面特征,相关研究结果也仅仅停留在局部的描述性分析上,缺乏深入剖析。

在研究方法层面,大多数文章仅限于静态规范性研究、个案分析和经验性总结,研究成果缺乏实证检验,制约了对失地农民创业理论的深度挖掘,且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的产生机理与演化规律、创业行为特征选择、具体培训需求等方面研究仍处于黑箱状态。虽然有学者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提出了个体背景、个人特质等失地农民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刘斌,2011),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了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创业禀赋对失地农民创业意愿的影响(佘赛男,2014),但现有文献仅停留在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层面,将创业行为作为因变量的研究并不充分。现有研究成果为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而提供理论依据也较为有限,难以对失地农民创业提供有效指导。本书进行两方面的实证研究:一是探究失地农民创业意向的构成维度,以及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征地情境因素对意向和行为的调节作用;二是探究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调查得出的集中行业分布情况、企业性质、创业动机上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特征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论证,弥补从微观视角研究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的缺憾,深化对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的研究。

(二)现实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市场逐步由政府计划转变为通过市场来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就业技能仅限于简单工种,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很难再加入到劳动市场队伍中。然而,创业作为一种摆脱地区或群体经济困境的有效途径,比参加就业享有更多的福利,更为有效,以创业促进就业可以真正摆脱失地农民就业困境。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特别是浙江各地,在融资、减少税费等方面做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出台了鼓励与支持失地农民创业的相关政策,为失地农民创业提供了较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在以创业富民为主要特征的“浙江模式”中可以看出,创业不仅使浙江人积累了可观的个人财富,还激发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动力。20世纪80年代,浙江农民率先“洗脚上田”,务工经商,在全省迅速出现了“百万农民创业,千万农民就业”的局面,形成了整个江浙地区农民创业氛围相对浓厚的现象,如早期义乌农民的“鸡毛换糖”精神在当代义乌依旧存在。同样,失地农民的创业活动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由征地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而且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实体,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地方社会经济保持高度灵活性与自我更新能力。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意义还在于完成了他们从需要政府“输血”到自身可以“造血”的改变,让他们从一个弱势群体变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新市民阶层,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因此,对失地农民创业意识与行为的关系、创业行为特征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厘清失地农民创业行为发生的作用机理和选择创业行为路径,通过实证研究,可以真正了解失地农民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培训。研究结论可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不仅可以为已经正在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帮助和指导,还可以为尚未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创业培训,使得他们能够成功地进行创业,以更好地达到促进失地农民的自身发展和提高其市民化认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