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江:一个新区的产业发展与路径选择
(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作者:有学者认为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的核心,您如何理解主导产业对于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魏江:区域经济讲的就是产业问题,没有产业就没有区域经济。经济问题的研究就是以产业为基础的一个经济生态的研究,按照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没有产业就谈不上国家竞争优势,没有产业就没有区域经济。
区域与区域的竞争,国家与国家的竞争,除了政治概念、意识形态概念和主权概念之外,从经济意义上讲,国家和区域的概念在不断淡化,而产业的概念在不断强化,尤其是主导产业。在全球经济分工的大环境下,国家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来构筑区域的竞争优势,资源包括技术、自然资源、人才等,区域的边界正在逐渐消失。
从经济意义层面上来讲,不用刻意去划分四川、重庆、浙江、江苏等区域,这些概念都是建立在行政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产业是根据市场规则和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当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一定需要有主导产业出现。
从供给侧改革的层面来讲,一个区域的发展是要建立在面向未来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两相印证以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围绕主导产业优势来进行配置资源,因此,我认为,一个区域想要发展起来,必须吸引、集聚优质资源。如果区域发展什么产业都想做,资源就分散了,资源配置就无法聚焦,尤其是现在人口红利在不断地消失。
因此,我们必须对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像成都这样的西部城市。主导产业就是给这片区域提供创新资源要素配置和集聚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作者: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经验,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实行着有序转换。您觉得如何针对成都高新区的区域实际来选择产业路径以及产业布局?
魏江:我个人认为有几种不同的形态:
第一种形态,产业是国家布局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的产业选择都是根据国家工业布局来定的。比如东北、四川发展重工业是国家根据当时的空间布局。
第二种形态,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产业布局。比如浙江、江苏、广东的服装产业兴盛,是因为中国原来发展过程中的供不应求,供给短缺,此时的民营企业家和创业者发现这一市场需求而诞生了相关产业。产业布局很多时候是建立在需求导向的基础上的,比如国外需要纽扣,需要衬衣,需要鞋子,这些都是中国在原来低成本和人口红利下,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种比较优势导致了这些地方出现产业集群。
在后全球化时代,在互联网、大数据这样新的技术背景下,产业是通过招商引资发展起来的,所以会出现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互联网化。现在市场化的程度在不断地提高,国外市场的竞争在加剧,每个地方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必须要实现自主创新。对于成都高新区的产业布局路线怎么选,现在越来越呈现出一些“无中生有”的产业,要实现“无中生有”,唯一的途经就是创新。因为创新做的就是从0到1,所以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把主导产业做上去。
成都这几年经济表现很强劲,主要是因为制造转移。具体到成都高新区而言,现在的三大主导产业总体上都不错,但还要在特色上下功夫,比如电子信息产业,尽管总体规模做上去了,但一方面在产业链条上,还不是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附加值还不是很高;另一方面,我们招大引强进来的世界知名企业,对本土企业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相关的配套产业往往是为大企业配套而不是为区域而配套,这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成都高新区选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历史证明,这样的产业选择是正确的。您如何看待成都高新区的产业路径选择?
魏江:成都高新区的产业主要还是吸引外资,“无中生有”出来的,这就是路径选择。为什么说这几大产业成功呢?是因为这几大产业形成了主导产业,为地方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制造优势在发挥作用,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都是制造业。可是制造优势是企业本身的优势,而不是成都这个区域的优势。我觉得产业路径应当遵从从势而上、顺势而为的理念。
成都高新区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经济作为主导产业,是发展历程中慢慢选择和沉淀的结果,也需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区域变化对主导产业进行适合的调整和强化。只有下好“先手棋”,一步领先,才有可能步步领先。
作者:有学者将成都高新区的发展分为三大阶段:地方化、全球化和后全球化,您如何看待这样的划分?
魏江:这样的划分是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最初的时候地方化,是以地方政府和本土企业为核心的发展途径。后来本土企业出口加快,经济全球化,本土经济变成外向型经济。2008年以后出现金融危机,这个时候就必须要转型升级,必须要开始走上新的道路,于是后全球化阶段到来。
作者:2018年成都高新区重点建设天府空港新城,临空经济新元素加入成都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有学者认为,空港新城是成都高新区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是成都高新区发展新的增长点,您怎么看待临空经济,这对成都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有何影响?
魏江:空港是很不错的,这一点成都做得很好,成都已经成为西南、西北地区最大的空港,也是全国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
成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国的核心,物产丰富,土壤肥沃,确实是个好地方。又因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成都面临亚欧大陆,与国际接轨,开发了许多交通道路。交通交通,有交才能通。通了以后才有资源要素的流动,流动以后才能集聚人才。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空港发展促进产业发展。我觉得这个战略肯定是对的,对成都高新区而言,就是要打好空港的牌,借好空港的势,做好临空经济的文章。
作者:2018年4月,成都高新区召开2018年的工作会议,确定了“三步走”发展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进一步巩固国内顶尖高科技园区地位,成为引领中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示范区;从2020年到2035年,迈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成为国家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前列,成为全球科技与产业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您觉得成都高新区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魏江:总体来说,创新引领发展,创新靠什么?靠人才,什么地方集聚一流的人才,什么地方就集聚一流的产业,最基本的逻辑就是这样。
成都要集聚一流的人才靠什么?第一是大学,第二是产业。
成都高新区要实现“三步走”的目标,首先就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然后,创新能力是关键。我觉得创新体系,归根结底就是要为各种人才做好“保姆”,真心真意地为各类人才着想,可以是制造业的高级技术工人,也可以是研发人才。为什么北京上海人才集聚那么多,是因为他们看中的是北京上海所提供的一流的社会服务体系,读大学、上中学、进医院、社保,这些地方都做得很好,所以人才就愿意去。一个区域能否高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五湖四海、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愿不愿意来和留不留得住。
作者:产业发展离不开产、学、研三个要素,就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而言,您觉得这三要素起何种作用?
魏江:产是生产主体,学是人才培养,研是技术创新,三者通过市场机制发挥,协同发展,不要过分强调高校办企业,也不要过分强调研究跟制造的剥离。我觉得在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是产业要加强创新研发投入,这些年华为为什么会成为一种现象,就是他们对创新的投入,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
作者:您觉得国内高新区成功的普遍特点有哪些呢?
魏江:高校、科研机构、人才、产业基础相结合起来。特别是良好的环境很重要,我说的是制度环境,让这些企业能够待下来、能成长、有发展。
访谈者简介:魏江,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IBE创业教育体系的创立者。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浙江省青年科技奖。